炎炎夏日时的《只此青绿》

2022-12-26 22:27时统宇
视听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沟壑傲骨青绿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也就是在这个暑热难耐的时候,我又一次遇到了《只此青绿》。不是春晚版的“青绿腰”,而是无锡电视台的《悦谈》。机缘巧合,只是因为在星光奖的评审时,多看了你一眼。

我特别想强调的是:《悦谈》做的这一期节目比央视春晚早了两个多月,恰逢《只此青绿》去年11月在无锡的巡演。那时候,知道《只此青绿》的人凤毛麟角,《悦谈》的慧眼可见一斑。

于是,我职业落下的“病根儿”又犯了——一个地方台,仍然保留了一档艺术人文访谈节目,在传承江南文脉,推广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尽力出手,成绩斐然。这其中坚持和坚守的底气、耐力、情怀何在?毕竟,我们这个行业干了几十年,终于成了一个特困行业。

当然,首先我们还是要回到《只此青绿》本身。当春晚版的《只此青绿》从“出圈”以致“王炸”,就像冲上热搜的评价——只有国粹,才是yyds。“心中若能容沟壑,下笔方能汇山河。”眼波流转,古今交错,春晚舞台上的青绿腰好美好绝。她们演活了《千里江山图》!网友:看完后,我直接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膨胀”了。

请注意:当“青绿腰”成为“网红词”冲上热搜,那真是挡不住!千万不要责怪今天观众的挑剔和难伺候,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也从不吝啬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正是虎年春晚零差评的舞蹈《只此青绿》告诉我们:让舞蹈回归舞蹈本身,按美的规律办事,小众的艺术一定能得到大众的欢迎。

而《悦谈》版的“青绿腰”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对领舞者孟庆旸的采访。这位十年舞者用了一个词来描绘她对《只此青绿》的理解——冷冽。我以为,你完全可以用常见的一个词来理解“冷冽”,那就是“高冷”。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人们赞美青绿的清雅,她在画中静待千年,等待着展卷人与《千里江山图》的作者王希孟的一次邂逅。隔空相望与对话,更像是一次艳遇。高山依然冷冽,文人还有傲骨。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腿更长的路。说到底,《只此青绿》传达出了某种具有终极意义的人生哲学:先有“容沟壑”,后有“汇山河”。容得下沟壑,方能汇聚成山河,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容汇之间,你我走过了人生。

或许,我们的比较范围和观察视野还可以放得更大一些。春晚的舞台上,《春江花月夜》《霓裳羽衣舞》《飞天》《千手观音》……生动鲜明的舞蹈意象表现的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艺术珍品。互联网的时代,除了流量和话题,我们总得给后人留下点儿什么。用工匠精神磨练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的传世之作,中国的电视文艺工作者应该有这种文化自信和艺术情怀。

艺术为体,娱乐为用,这种认识的到位和持续发力,正是中国电视文艺格局越来越大、视野越来越大、情怀越来越大的最好注解。没有蹦擦擦,不用萌萌哒,我们照样可以讲好中国故事。这一理念的确立和践行,对于中国电视来说,是一次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深刻觉醒。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视的困难年代,也是觉醒年代。

先贤告诉我们:人不能有傲气,但不能没傲骨。人是这样,一个行业也是如此。今天,广电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甚至是生存的压力,有的台除了一档不能去掉的本地新闻外,再没有本台的自办节目,像《悦谈》这样以精致的品质、诗化的风格、丰富的意蕴赢得口碑的栏目,已经近乎奢望。然而无论如何,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就像毛主席那段影响了几代人的名言: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猜你喜欢
沟壑傲骨青绿
熊石望
仙境烟台,只此青绿
沟壑
哲理漫画
Why the brain has so many folds
高节临风(竹)
我们都要有一身傲骨
大千世界 磅礴浑厚
冰摧霜折傲骨在 漫天风雪写梅花——评赏李山所作风雪红梅水墨画
从青绿到枯黄,以芳心书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