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生命沉思的窗帷
——2022年新高考I卷文学类阅读文本及试题赏析

2022-12-26 21:49陈振林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季札冯至伍子胥

陈振林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冯至是以诗人、学者的身份出现的。

作为学者,他从20 世纪30 年代就开始酝酿《杜甫传》,到1952 年才出版。毛泽东曾握住他的手,说他“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他还曾先后出版了《歌德论述》《论歌德》《德国文学简史》《审美教育书简》等论著。

作为诗人,冯至成名更早。20 世纪20 年代他出版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之后,鲁迅先生就称赞他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 年,25 岁的冯至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诗风发生变化。他曾评价里尔克“在从青春进入中年的道程中”产生了“新的意志”,这也是当时他自己的写照。进入20 世纪40 年代,冯至诗的特征,已由意象抒情的少年情怀慢慢转化为中年内敛沉潜的诗思,以及凝重深沉的意态。朱自清在《新诗杂话》中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引起我注意的还是他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融成一片的理。”散文家李广田评价这一时期的冯至,说他已然成了“沉思的诗人”。

“沉思的诗人”冯至,在1940 年代进入创作井喷期。1942 年,他出版了诗作《十四行集》;1946 年,他出版了小说《伍子胥》;1947 年,他出版了散文集《山水》。这三部作品,正是冯至“沉思”而得的精品成果。北京大学教授、文学史家钱理群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堪称冯至的‘三绝’;这‘生命的沉思’,提供了不同于他人的另一种战争体验,并且以其艺术的完美、纯净,特立独行于20世纪4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之林。”

其中的小说代表作品《伍子胥》,拉开了他对生命沉思的窗帷。

伍子胥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复杂,其故事核主要见于《史记》和《吴越春秋》。

伍子胥,名员(yún),春秋时期楚国人,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即位时,伍奢任太师。有臣下费无忌向楚平王进谗言,说太子建要谋反且有太师相助。于是楚平王意欲诛杀伍奢及其二子,令伍奢召其二子伍尚伍员进宫。长子伍尚奉父命进宫,楚平王杀了伍奢伍尚父子。次子伍员(伍子胥)出逃。楚王下令通缉伍子胥,伍子胥先奔宋国,宋国纷乱,于是转投吴国。经过陈国,到达昭关。昭关峙立,关隘有兵,伍子胥焦虑中居然一夜白头,幸好遇到大夫东皋公帮他巧妙设计脱困。又有大江阻于前,一个渔夫驾船助伍子胥渡江,终至吴国。后来,伍子胥做了吴国相国,与将军孙武一道带兵攻破楚国郢都,其复仇的计划终于得以实施。再后来,伍子胥为吴国强大立下功勋,而吴王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依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赐其自杀。

冯至一直想要写伍子胥,曾两度酝酿,精心构思,他要写出不一样的伍子胥。他精心研读里尔克的诗体小说《旗手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从中深受启发。他回顾自己1926 年最初读到这篇小说时的感受:“在我那时是一个意外的、奇异的收获。色彩的绚烂、音调的和谐,从头至尾被一种幽郁而神秘的情调支配着,像一阵深山中的骤雨,又像一片秋夜里的铁马风声。”就这样,冯至为自己的小说《伍子胥》定调,他想要用里尔克的这种诗化的文体把伍子胥逃亡的故事改写一遍。他最初的构思,包括大多如江上的渔夫与溧水边的浣纱女的美丽遇合故事,以及昭关的夜色、江上的黄昏、溧水的阳光这样的诗情画意,自然是充满着浪漫的元素的。

但是,经历了抗战流离之苦的冯至在1942年再提笔写作《伍子胥》时,却与里尔克的诗体小说不同了。正如他在《伍子胥》后记中所言,“伍子胥在我的意象中渐渐脱去了浪漫的衣裳,而成为一个在现实中真实地被磨炼着的人”,已将“二千年前的一段逃亡故事变成一个含有现代色彩的《奥地赛》(加注:现译作‘奥德赛’)”。在作者冯至的内心里,对日寇的刻骨仇恨、对汉奸的极端厌恶、对抗战英雄的敬仰等强烈的感情,都交织在他的新作品《伍子胥》中,使其更具现实意义和艺术魅力。

《伍子胥》一书,没有写出伍子胥完整的一生,只是截取了人物生命历程中最关键的片段。全书分为《城父》《林泽》《洧滨》《宛丘》《昭关》《江上》《溧水》《延陵》《吴市》等九章,主要内容是重新演绎伍子胥逃亡的过程,即从城父至吴市的一段行程。九章内容均以地名为标题,这些地方在人物的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借伍子胥的逃亡故事,冯至在浪漫的诗情之上又渗透进了思想的成分,在伍子胥浪漫而神奇的遇合之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哲理思考。伍子胥的一切所见都渗透进了冯至的感悟,那是各种互斥又互补的观念形态,比如自由与责任,比如庸俗与高贵,比如投入与超脱,比如眷恋与弃绝。伍子胥的逃亡经历,其实一直面临着两个世界,那就是感性而具体层面的现实世界与哲理思辨的观念世界。

2022 年新高考Ⅰ卷的语文试题,选用了小说《伍子胥》的第六章《江上》作为文本材料。《江上》这一章的主要情节:逃亡路上的伍子胥被大江阻隔,遇上了陌生的渔夫相助,得以渡江。

本是逃亡惨事,在冯至先生的笔下却显得诗意,变得灵动,多了沉思。

(一)诗意的外衣:“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

冯至先生是诗人,在他的小说《伍子胥》中,随处可见其诗人的特质。《江上》一章里,就显现于“江上的黄昏”这一特定的浪漫场景。

“太阳已经西斜”,江岸的人们议论起季札挂剑之事。有人愤恨季札只顾自我高洁,有人谅解季札的“士各有志”。“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伍子胥的思绪又回到了自己的身上,回到自己的逃亡事中。

歌声响起,唱“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唱“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这歌声里有人,在这歌声里出场的人也是诗意的。这渔夫是歌者,也是诗人。风尘仆仆的伍子胥,“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的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金色的阳光,金色的芦花,如宝石样的半圆的月,诗意的画面里,就要发生一场诗意的盛事,这哪里像是行走在逃亡之路上?

(二)灵动的骨架:“你这无名的朋友”

历史故事中的“渔夫”故事不少,伍子胥所遇到的渔夫是个经典的形象。《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这样记载渡江之后的故事:

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

这里,渔夫是知道伍子胥身份的,他拒不受“百金之剑”,更不会去取“粟五万石,爵执珪”的赏赐。

《吴越春秋》一书,对此情节写得更为详细:

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渡江之后,这里除了写到赠剑拒剑之事,还写到渔夫和伍子胥一同饮食,写到“富贵莫相忘也”之约,更写到渔夫“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之结局。

然而,冯至先生的小说不这样写,他留下了史载伍员故事的基本情节“骨架”,却作了灵动的改写。渔夫所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这值得什么报酬呢?”是两处经典的问语,将那个精于世事的英雄式人物变成了一位普通寻常的渔人,一个“无名的朋友”。结局,渔夫也没有“自沉于江水之中”,而是“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这就纯化了、淡出了这个场面,使之更近情理也更具诗意。

这样对故事做灵动式改写,正符合冯至先生“诗化小说”之特点。在渔夫眼里,伍子胥不过是“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普通的渔夫成为施恩之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一个疏散于清淡云水之乡的寻常人,一位满怀仇恨的复仇之人,对比之中,前者对后者的生命理想、生活方式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这散淡的情怀使伍子胥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由复仇心理到灵魂片刻安适,领会到了渔夫的“美好世界”,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达到了自我救赎的目的。

(三)沉思的内核:“你渡我过了江”

伍子胥终究是渔夫帮他渡过江的。“你渡我过了江”,让这《江上》的内容有了更值得深思的内核。这内核里,有着更繁复的隐喻意义。

伍子胥是被迫逃亡的人,伍子胥是满怀仇恨想着为父兄报仇的人,这是本来的伍子胥的样子。正因为在江上,遇到了这位渔夫,“你渡我过了江”。

“你渡我过了江”,是有一个过程的。

1.个体思绪:于所见中展现

伍子胥的思绪是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发生展现的。

伍子胥听到歌声登上渔船,那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当船到了江中央,月涌江流,伍子胥的思绪随着江水奔涌,这时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当渔船缓缓前行,伍子胥观察摇橹的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了不曾体验过的柔情,他“解下了他的剑”。

当渔夫说“你要拿这当报酬吗?”“这值得什么报酬呢?”时,伍子胥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而渔夫,“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至此,一位寻常的渔夫,对一位复仇者的“渡江”仪式诗意地收官。

2.生命沉思:于对比中碰撞

小说中有多处明显的对比,在对比中碰撞。

文中出现的人们口中的季札,与现实中的伍子胥形成对比。季札挂剑,引出伍子胥后边的赠剑,既是呼应也是对比。季札,这个连王位也不屑一顾的人,品行高洁,令很多人仰慕。他也是伍子胥心中的美好形象,但伍子胥只能选择冷静放弃做隐士的选择,为着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愿望而奔波。

伍子胥内心里的“两个人”也在对比,在碰撞。他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使他安宁,但看到月涌江流,他复仇的情绪高涨起来。渔夫将他渡过江之后,他觉得“你渡我过了江”“渡过了我的仇恨”。

在江上现场的伍子胥与渔夫,自然地形成对比。江上之人渔夫,是疏散于清淡云水之乡的人;伍子胥,是心怀仇恨的逃亡者。两人的多处对话,也形成了多次的软性碰撞。

整个“江上”事件,小说主人公伍子胥与渔夫浪漫而神奇地遇合,在这“江上”获得了“真实的生命”。这,正体现出作者冯至寄寓于小说中的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选择《江上》为命题材料,彰显了高考试题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特征,体现了试题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探索时代问题的方向,完全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的精神。

(一)基本特点:命题求稳,稳中求新

《江上》虽是节选,却可独立成篇。以《江上》文本为阅读材料,命题者在2022 年新高考Ⅰ卷命制了4 道题,题号分别为6、7、8、9 题。与2021 年全国语文新高考I 卷相比,2022 年的这4 道题从考点选取、题型设置、分值分配等方面,显现出“稳中求新”的特点。

稳,表现在文本材料选取和基本的设题角度与内容。

从文本材料选取的角度看,《江上》节选自冯至的历史小说《伍子胥》,与2019 全国I 卷考过的鲁迅《理水》类似,同属“故事新编”。从文本的创作时间看,《伍子胥》的创作时间(1942年冬),与2021 年新高考I 卷卞之琳小说《石门阵》(1938 年创作)前后相近。从作者身份来看,冯至与卞之琳是好朋友,二人皆是集诗人、翻译家和学者的身份于一体的文化大家。

从设题的角度和内容来看。第6 小题考查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不约而同地指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或心理活动:A 选项中的“心情”,B选项中的“心态”,C 选项中的“心扉”,D 选项中的“领会”和“理解”。第7 小题考查对重点内容、细节的品味,对“江边人们谈论季札”这一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侧重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小说主题的考查。这个考查内容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命题之“新”,表现在突出了对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

有变化的是第8、9 小题。第8 小题,分值由去年的4 分增加到6 分,要求结合全文分析概括,即结合主人公“江上”所见所感来分析人物“思绪”。这道题其实指向了主人公伍子胥的“个人的心灵成长史”,颇具难度。第9 小题更有新意,考查作者“改写”伍子胥故事的文学效果,由“文学欣赏”提升到了“文学鉴赏”的高度,考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考查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和进行文学评价的能力。从难度上看,又上了一个层级。

(二)备考方略:阅读为根,活学活用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于2022 年6 月7 日发布了《坚定文化自信,激扬青春风采,夯实成长之基——2022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其中的关键信息给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备考指明了方向。对文中所说“试题依据课程标准,着意关联教材,深化基础考查,创新试题形式,有效服务‘双减’改革”这一关键信息,尤应予以足够关注。

1.充分利用教材,夯实语文根基

2022 年的试题多处或直接或间接地关联教材;因此,面对高考,我们切勿丢掉语文教材。我们要用好“教材”,夯实语文根基。要寻找教材与试题的关联,强化不同文体、不同风格、不同主题选文的研习。我们要注重解读经典课文,切实提高学生“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的能力。

2.强化阅读训练,活学活用语文

语文是一泓清泉,是一汪活水。今后的语文试题命题(包括阅读题),会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得分收益,会凸显创新性、开放性与灵活性的特点。我们要注重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只是简单地让训练以“刷题”的形式存在。通过广泛而有相当深度的文学作品阅读所获得的文学鉴赏能力,是阅读和思考的结晶,不可能从单纯刷题中得来。只有语文核心素养高的学生,才能拿到阅读题的高分。

这几道立足于《江上》文本所命制的看似简单的阅读题,其实已为我们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相关链接】

2022 年新高考Ⅰ卷语文试题之文学类阅读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江上【注】

冯至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望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骤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绝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戴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

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以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

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6.B(“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表述错误)

7.D(“隐逸主题”表述错误)

8.①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②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涌,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③渔船缓缓前行,子胥观察摇橹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9.①把渔夫改写为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②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比;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④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

猜你喜欢
季札冯至伍子胥
“千金”的由来
一本书的支持
东周列国志(10)
季札挂剑
千金小姐
季札挂剑
最美的死亡
最美的死亡
伍子胥出昭关
季札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