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小学 朱小卫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不仅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难以规避的难点。如何从源头和根本上切实改变长期以来的“难教与难学”状况呢?笔者从学习、探究和反思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应把握作文的本质——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意在于强调——作文教学既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要指导学生关注自我和精神世界,即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其次,教师不该“为了教学而教学”,而应在“立足学情求个性”的思想指引下,注重循循善诱,讲究厚积薄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文启蒙教学主要存在那些问题呢?如何有效构建“生本学主”下的作文教学模式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在进入小学语文启蒙教育阶段,一二年级即有“学写句段”的教学任务,这就是“预备作文”,三年级正式出现了“学写作文”的教学任务。客观地说,在刚开始,小学生对写作还是充满兴趣和期待的,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写作产生了畏难情绪。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呢?概括来讲,主要由于以下几个“严重缺少”。
1.作文启蒙教学严重缺少“人文性关怀”。如果说一二年级“学写句段”还有相当弹性的话,到了三年级,由于客观上存在作文教学任务,教师从写作时间、内容和篇幅上都做了严格要求并认真执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差异等都弃之不顾了。小学生属于“唯情趣一族”,没有情与趣元素涵养和滋润的作文教学,又如何能持续进行下去呢?
2.作文启蒙教学严重缺少“德智美互动”。作文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写出真情实感”,这对于培养并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出了极高要求。然而,在相同目标和统一要求下,是不是小学生对同一个人、同一物象和同一活动都相当熟悉或者非常感兴趣呢?没有情趣的作文活动又怎么会让学生形成“德智美互动”呢?
3.作文启蒙教学严重缺少“生活化背景”。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且成为积极而有意义的教育。”尤其对于小学生这个群体来说,缺少生活化背景的作文活动,不仅普遍存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虞,而且大大挤压了他们“学用结合、知行统一”的时间和空间,既难以切实感知作文活动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又难以实现“在内化中促进迁移,在迁移中促进创造”的目标。
4.作文启蒙教学严重缺少“激励性评价”。长期以来,“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作文评价模式,绝不是本质上的“激励、唤醒和鼓舞”,而是一味地“哄、骗、诱”。真正意义上的“激励性评价”,应当且必须立足于“内在”,立足于“人文”,更要立足于“个性”。
“教无定法,确有章法。”作文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思想指导下,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手段、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引领和激励作用,把学生不断引向善教乐作状态。
1.以情趣诱发为由,不断把儿童引向善教乐作状态
“没有情感也就没有了智力,没有智力也就没有了教育。而没有了情感的教育,至少算不上是完美的教育。”这一充满客观而又辩证意义的论断,意在强调“情感”对于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如上文所说,在心智发育规律的直接作用下,儿童对于“情感”元素的依赖性很大——有了情感滋润,既可充分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又能赢得无可替代的“情感智力”效益。
在启蒙作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先要有针对性地引出某种话题或活动现象,指导大家在回忆过去或亲身经历的基础上,如校园内拔河、球类等活动,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亲子郊游等,通过多人学习小组形式,共同分享,相互启发;其次对于同一类主题,看谁讲得完整、有趣、生动,进行议一议、比一比、评一评;最后,激励大家或个体独立或小组合作,把内容写下来并修改成文。
2.以生活涵养为由,不断把儿童引向善教乐作状态
语文与生活“同在”,两者深度融通,相辅相成,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要善于把作文启蒙教学投放到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大背景下,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教与学的难度,指导儿童在内外互动中不断吸收与积累素材,努力消除“假大空虚、言之无物”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用结合和内化迁移,让原本枯燥无趣的作文活动变得可感可触、可亲可近,进而不断提升儿童写作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以“写人物活动”的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应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认真观察所写对象(同桌、家长),在洗手时是如何开关水龙头的:动作的轻重、水量的大小、遇到滴水时是如何做的……而自己平时又是怎样做的呢?如此一来,学生既有观察,又有比较,还有感想,这些生活细节虽然很小,却能让作文记述与感想共存,变得血肉丰满起来。
不仅如此,这样的教学还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小学生的写作练习一般是从三年级开始,但即便进入三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依然比较有限。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写日记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日记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写日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或精彩片段写作。写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日积月累,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此外,写日记是记录生活的方式,学生在日记中可写的内容非常多,几乎在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看到的,都可以在日记中记录下来。所以,教师要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心情记录在日记中,从而帮助学生拓宽自由表达的空间,写下真情实感,提升作文水平。
3.以读写互动为由,不断把儿童引向善教乐作状态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如果把阅读看作原始素材的“输入与吸纳”,经过大脑机器的“储备与加工”环节,那么到了最后,或通过“口头表达”或通过“书面表达”,必然会成为语言产品的“定型与输出”。叶圣陶先生的“吸吐论”,即在于表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这种“互动双赢”关系。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在作文启蒙教学阶段,教师要善于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把学生逐步引向善教乐学的“读写互动”中。在学生正式开始写作之前,教师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启蒙教学,学生会认为写作很难,继而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写,愿意提高作文水平。
图片相对于文字,有着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学生在图片引领下学习写作,能产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图片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原本的静态展示变为动态图,并用文字将其展现出来。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这也是进行写作启蒙教学的基础。在启蒙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从教材入手,为其奠定坚实的写作基础。
比如,教学关于春天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春天的。比如,“春天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作者在文章中用了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将春天变成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让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生动的春姑娘形象。
教学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文章中的写作方式,写写其它三个季节的景色,从而理解和灵活使用学到的写作技巧。通过分析教材,学生能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从而提高作文水平。
再以《荷花》为例,作者对“闻花香”“看荷叶”“赏荷花”进行“顺序描写”,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观察与想象相融合,由“看”到“赏”、由“想”到“赞”,前后呼应。
“语文教材就是个例子”,所有选入教材的文本,都是学生从“模仿”走向“创作”的优质资源。因此,教材可以称得上是指导学生由“工具性写作”走向“人格化健全”的优质平台。
4.以情感体验为由,不断把儿童引向善教乐作状态
“阅读是阅读者的阅读,写作是写作者的写作。”这一言论既揭示了阅读与写作的自主实践特征,又强调了两种活动的情感体验要求,与宋代陆游提倡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作文启蒙教学来说,这种“情感体验”活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是指导小学生通过对教材外、生活中的各类素材进行收集与梳理、总结与提炼,可通过课堂教学前三五分钟的“作文素材共分享”活动,或者通过对“作文作资源库”成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展览与评比等,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学”下的情感体验效应。
二是根据课内外语文学习和活动内容,经常组织小组和集体活动,开展故事讲述、主题演讲、专题辩讨和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活动。
三是根据作文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把他们引出课本、课堂和校园,在开展各种类型的情感实践活动基础上写作,这都有利于把儿童引向善教乐作状态。
5.以模仿创造为由,不断把儿童引向善教乐作状态
模仿是人类学习的开端,也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是学生写作的基础。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启蒙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快速进入写作状态,更好地投入到写作中。
低年级的阅读教材比较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是一些儿歌类的文章,其在语言结构上经常会用重复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些优秀的文章,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比如,《秋天的雨》中有很多描写秋雨的语句,比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教学完成,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段文字写春天或冬天的雨。有的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冬天的雨像一把钥匙,带着丝丝的凉意,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冬天的大门打开了。”
低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所以,在进行启蒙教学时,教师只需让学生替换所模仿文段中的关键词即可,在模仿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随着写作能力的提升,写出别具特色的文章。
6.以激励性评价为由,不断把儿童引向善教乐作状态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特别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在于对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笔者深刻反思教学实践与探究,认为这种“教学艺术”应用于作文教学,一方面体现在个性差异现象下的“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可或缺的“教学评价”环节。
比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普遍奉行“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理念。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应根据“生本学主”的人文化思想,转变传统的观念,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结合起来。写完作文,先让学生“自我评价”,找出优点以及不足,然后“相互评价”,最后由教师“点评”,进行综合性评价。这不正是把“自我学习”与“共同学习”相结合吗?这不正是将作文教学效应最大化吗?
再如,教师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可以把“个体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以有效引领写作活动的良性循环发展,这对于激发教学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作文是“教”出来的,也是“学”出来的,还是“做”出来的。在作文启蒙教育这一“原始黄金”阶段,我们应以激发兴趣、深化情感为本,善于通过生活涵养、读写互动、情感体验和激励评价等多种路径,把儿童逐步引向“教学做合一”下的善教乐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