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瑛,倪 冰(巢湖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巢湖 238024)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实现本科教育跨越式发展,2019年教育部启动实施普通本科教育“双万计划”,拟分别建成一万门左右的国家级、省级五类一流课程[1]。一流课程是具有一流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的课程,其建设将会有力促进本科教育课程的类型、形态、内容、课件、教学、管理的深刻变革,使其更具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2],推动普通本科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和高质量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主体,是普通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2020年公布的首批51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3],全国600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约有130所承担了216门课程,约占立项总数的4.22%,同时此类院校还承担了少量省级和更多校级的一流课程,通过一流课程的申报、立项与建设,课程建设质量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需要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进行深入探讨。目前,一流课程建设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具体课程建设的经验介绍和措施探讨,理论研究较少,专门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的成果寥寥无几。有鉴于此,聚焦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现状,揭示其发展的困境及其原因,提出破解之道,有利于廓清一流课程建设的内涵和价值,推动一流课程建设有的放矢和实现预期,促进地方高校高水平发展。
课程建设历来是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应用型本科院校为适应应用转型发展需要,在课程门类、数量等方面不断变革,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改革的焦点和难点。一流课程建设对于促进此类院校整体提升课程质量、学科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双万计划”实现普通本科院校全覆盖,与“双一流”建设紧密呼应,旨在建立起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完整的“一流”发展体系,是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一流本科教育的灵魂要有一流本科课程”[4],一流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的落脚点,一流课程建设作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推出一流课程、打造一流师资、实施一流质保、培养一流人才”六个“一流”攻坚战的重要一环[5],有助于夯实本科教育根基,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流课程遴选于校级优质课程,其建设包括培育、申报、确定、建设、验收、发展等环节,最终形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一流课程层级结构和体系。该建设为普通本科课程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建构了新格局,有利于促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课程内涵、结构和业态的蜕变与跃升,促成课程类型、课程形态、课程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手段的深刻变革,提高课程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功效,全面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流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上加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突出了思想性、学术性与时代性,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个性化的学习,突破传统认知模式,培养了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在教学组织上突出学生中心地位,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线上线下相混合,推动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在教学评价上强化过程性评价,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以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立项较少,校级一流课程建设成效不理想,暴露出此项改革与实践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流课程建设需要教育主管机构、建设高校及其相关部门、课程团队、校外机构等利益主体的协同参与。目前,应用型高校一流课程建设普遍延续传统机制,教务处实施课程建设总体规划、拟定建设标准、组织考核验收,院(系)指导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教研室安排课程建设和教学。与课程建设密切关联的校内科技处、图书馆,校外的出版企业、技术公司等利益主体很少参与课程建设,因利益主体缺位或虚位直接导致课程建设的部分职能缺损,如图书馆未能针对一流课程提供专项信息资源服务等。同时,课程建设过程中,院(系)和教研室鲜有制定建设规划、制度和设立专门组织来督导一流课程建设,导致管理链在基层的管理和执行中脱节,课程建设几乎全部由课程团队独立承担,甚至更多流于个人行为。课程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使得利益主体职责分工不明,职能部门和利益各方难以形成合力,弱化了课程建设的内涵质量和育人功效。
目前,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仅有宏观要求,实际建设时各校还须根据五类课程的形态、性质、功能、目标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质量标准和实施细则。然而,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出台的仅是平台建设评价指标、线下课程验收标准等零散指标,未能分别建立各类一流课程的质量指标体系和详尽规范准则,导致建设者对“一流”究竟如何、应该达到何种程度、如何建设实施无所适从;学校、院(系)和课程团队鲜有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建设工作主观随意性大,导致政策执行乏力。部分院校为了尽快立项和多立项,一流课程建设安排过急过快,立项了一批校级一流课程,但系统规划以及制度配套未落实,课程重申报轻建设、走过场等并不少见;成果验收形式化和短期化,对于一流课程建设中期检查及结项验收偏重课件、平台、考试等表象环节,对课程质量、教学效果、师资水平等一流内涵环节的考察缺乏标准性、严格性、深刻性和持续性,课程建设收效不佳。
一流课程政策旨在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但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视其为争项目、争资源,抱着“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心态待之。项目制的功利主义取向直接导致政策实施重立项轻建设,导致教师漠视课程政策。因为课程建设没有形成具体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教师认为一流课程建设投入多、显效慢,更愿意指导学科竞赛、做教科研工作。同时,一流课程建设是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对固守传统教学模式的师生构成巨大挑战,教师经年历练的教学习性掣肘了政策认知和执行。现实表明,面对一流课程建设的新要求,有的教师畏难躲避或消极应对,有的教师虽积极参与,但囿于传统教学习性而力不从心。长期习惯于被动学习的大学生,也对“两性一度”的一流课程要求“在心理和行动上没有做好学习准备”[6],对一流课程的热爱和参与度不高,“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流课程建设需要一流的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等条件支撑,与“双一流”大学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资源、人才等方面处于劣势,短期内很难形成资源充分集聚的规模效应,课程申报和建设难度较大。从首批立项的国家级一流课程总数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仅占4.22%,立项课程在其此类院校几千门课程中占比极低,对于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非常有限。加上应用型本科院校为适应人才培养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开设很多新课程,难以产生课程优质化的累积效应。因此,对于申报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往往信心不足,期望值不高。而且,在扩招和转型过程中,师资数量扩容,年轻教师占比不断攀升;一流课程建设要求较高,但大多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且不说国家级课程,就是申报和建设省级乃至校级一流课程,都是困难重重;且一人一课现象较为普遍,缺少高水平课程团队,教师独自很难承受一流课程的建设之重。
一流课程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予以落实,“制度是规则、信念、规范和组织共同作用并导致行为秩序产生的系统”[7]。目前,由于“双万计划”实施时间短,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期望值不高,管理层无心制定具体的课程申报和建设制度;有些院校因为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立项较少,管理者与建设者都聚焦立项课程本身建设,疏于构建完善的一流课程建设制度体系。众所周知,申报和建设一流课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却普遍存在着资源配套不足的难题。以经费为例,不少高校在年度教学经费预算中没有设立专项经费,只把一流课程建设作为一般的教学改革项目,经费有限,无法满足课程高质量建设之需;有的高校实行校级一流课程备案制,课程结项合格之后学校才支付一定费用,没有建设经费,教师无心申报,即便立了项也无法深入建设,导致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后备力量不足。此外,专业师资、实验室和技术平台等也存在短板,很难为一流课程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流课程建设是组织行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健全组织机构,优先提供资金、人员和资源等多方面条件支持,建立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引导课程建设实现预期目标。
一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在于制度。制度由其规则和执行者构成。制度规则决定着制度结构,制度执行者决定制度运行性能,制度结构不合理或制度部件性能不佳导致制度不良[8],所以,一流课程建设要走出困境,必须优化其制度的内部结构和部件性能,建立多元利益主体协同的组织管理体系。
首先,建立利益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机构。机构建设是组织行为发生的前提和基础,课程建设必须通过组织机构实施。为此,学校要在教务处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安排一流课程建设,一方面联络学校科技处、人事处、图书馆、二级学院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商制定一流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细则,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形成协同推进、权责清晰的管理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与出版社、教育信息技术公司等校外相关机构沟通,建立合作关系,为本校一流课程建设争取资金、技术、人员等支持,实现校内外课程建设参与者的有机融合,将其纳入课程建设体制之中,形成上下统一、协调一致的课程建设组织体系。
其次,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管理行为。一流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是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教研室是高校最基本教学组织和最小管理单元,对一流课程建设指导有独特优势和直接责任。因此,教研室要根据学校一流课程建设规划,结合本学院实际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本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近期和长期规划,整合专业资源,构建课程教学团队,积极申报各级一流课程;对已立项的一流课程定期进行建设研讨,组织集体备课与评课,邀请专家进行指导与评估,将一流课程建设与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人才培养协同推进。
优质课程资源是一流课程建设成功的前提。首先,要遴选高水平的课程教材和数字化在线课程。一流课程建设需要丰富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应用型高校要与出版企业等相关机构合作,遴选高水平的教材,严格审核纸质教材,满足课程的立德树人、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等多功能要求。高校课程业态已由传统的线下教学转向线上和线下混合型,电子、数字化文献消费量与日俱增,面对虚拟化和智能化的网络数字环境,高校要遴选出一批高质量的电子课件、数字教材、平台课程,充分满足一流课程教学需要。其次,建立资源共享的内外协同联盟。外部协同指区域之间高校或各省之间联合出台政策方案或成立联盟,如长三角高校联盟;内部协同指同一个省内多所高校成立协同联盟,如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联盟高校在精品课程、课程资源、师资队伍、在线平台、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资源共享,举办课程建设研讨会和教学竞赛,合力打造一流课程。与此同时,各校还要吸引外部社会主体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的投资与运营,通过产教融合和产学研合作,吸引公司企业、公益组织等资助课程建设,协助培训师资,拓展一流课程建设空间,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此外,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也要进行跨学科、多机构、多部门合作,实现校内资源共享。
首先,明确实施细则,强化过程管理。质量监控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结合本校历史积淀、办学定位、办学实际、地方特色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全校一流课程五年建设规划,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五类一流课程建设标准和实施细则,确保课程建设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各教学院(系)要结合自身特点、专业发展和师生状况,制定出一流课程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使课程建设有章可循。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明晰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标准,要把一流课程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相融合。教务处和各学院的质量监控应秉持OBE理念,对一流课程实施全程跟踪和测评。课程过程监管不仅要关注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的优化,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情况,更要对课程建设目标达成度、课程建设效益、社会影响进行鉴定和把关。学校或学院要组织专家进行一流课程建设专项检查,课程团队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研讨,整改完善,持续改进。
其次,确立一流课程建设的持久性。吴岩司长在2022年全国高教处长会议上指出:“教改改到深处是课程,本年度将继续加强一流课程建设,开展中国‘金课’行动,推进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9],可见,一流课程建设依然是当前乃至今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级一流课程获批后需再建设5年,省级一流课程获批后需再建设3年;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离不开一流课程的支撑。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要引导教师消除短视行为和功利心理,持之以恒地建设一流课程。
课程建设需要众人合力而为,优质课程是课程团队成员多年持之以恒不断改进优化而形成的。一流课程建设要实现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的一流建设任务,必须建立高水平的课程教学团队。
首先,遴选高水平的课程负责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建设成效不佳,立项后如期结项且验收优秀者凤毛麟角,负责人和团队难以胜任课程建设是重要原因。为此,必须选拔教学经验丰富、教研与科研水平高的优秀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遴选甘于投入与奉献、教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及其他优秀人员组建课程团队,造就学科专业建设领航人。
其次,提升团队师资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健全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引进来、留得住、重培育、走出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快师资队伍水平提升;优化整合各学科教师资源,以教科研项目为载体,打破专业界限和学科壁垒,建立跨专业、跨学科、跨院校、跨区域合作研究,培育结构、年龄、学科合理的教科研团队,不断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打造优质课程。同时,开展专题研究,安排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攻读博士学位,培养学科带头人和课程团队负责人;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和相关培训,挂职锻炼,提升课程团队成员的专业水平。
提高一流课程建设成效,必须创建适合校情的一流课程建设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克服畏难心理,树立建设信心。
首先,建立一流课程建设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政策倾斜和扶持。一流课程建设周期长,需要大量持续投入,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给予政策倾斜,建立一流课程建设专项基金,突出其在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中的优先地位,在人才、教学设施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推动政策向建设条件充分、建设预期良好的优质课程倾斜,形成以点带面的长效政策支撑体系和环境,激发教师建设热情。另一方面,奖励优秀者。“投入驱动不如制度驱动”[10],好的制度必须明确“公布承诺”和“兑现承诺”,体现其权威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课程建设优秀者要加大奖励力度,给予追加资助、绩效奖励、项目优先等奖励,在职称评聘、评奖评优、经费配套等方面优先考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一流课程建设的自信心。
其次,构建多维多元评价体系。一流课程建设中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和激励功能,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既评鉴课程本身是否符合“一流”的基本条件和“两性一度”的基本要求,又考量课程建设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程建设中学生的参与度、投入度和学习达成度,引导课程建设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和人才成长的建设目标;在评价形式上,一流课程教学团队除了经常开展自我评价,还要开展校内外专家、社会学术组织的他人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宝贵建议,持续改进课程建设;在评价效果上,不仅关注一流课程教学效果,还要考查课程建设的学科发展、知识创新、学术贡献、经验推广、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呈现度和贡献度,激励课程团队再接再厉。总之,要实现一流课程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结果多样化,以评促建,推动课程建设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