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实践性人学意蕴研究

2022-12-26 05:29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关键词:共同富裕现实群众

邹 创(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共同富裕思想是中华民族最纯质最朴素的理想,其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从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到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再到《礼运》中关于“小康”和“大同”社会的描述,以及古代社会历次农民起义都包含着对“均贫富”这些最朴素的共同富裕思想。包括党的历届领导人都有关于对小康社会、共同富裕实践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按照马恩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每个人都能立足于极大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资料,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敲门砖”,是打开共产主义的“金钥匙”,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由点到面不断发展的过程。

一、共同富裕实践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逻辑前提。黑格尔“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1]525,而费尔巴哈的高明之处在于其是基于人自身,但也仅仅是抓住了人相对于与动物的那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别,把人看作朴素意义上的“有血有肉”的感性对象,一种自然人的意识运动。其本质还是黑格尔绝对精神意义上的片面的“现实人”。马恩则对此坚决抵制、他竭力主张从现实生活去把握人。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八闽大地的贫困治理探索和共同富裕实践,他曾三进下党、三上毛家坪,用脚步丈量土地;从19次到闽西、7次到古田看望红军“五老”人员到千人谋划、十易其稿,科学谋划“3820”工程,他用心做好贫困治理;从心系人民群众,数十载初心不移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铮铮誓言,他用真情诠释为民情怀。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策略、路线、方针,正是立足于14亿多中国人民的现实生存境遇,充分体现了“现实的人”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

(一)共同富裕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际遇

“现实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具有生命存在属性的人,即首先是费尔巴哈意义上的人的感性直观和感性实体。人的生存状态作为人发展的首要前提,理应得到重视和关怀。共同富裕不能脱离生产力去空讲公平,否则这样只能是“共同贫困”,共同富裕应当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内容。共同富裕首要的基本的任务应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立足全局、统筹谋划、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高度关注低收入群体的急难愁苦,有的放矢帮助排忧解难,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吃穿住行医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2021年,随着最后一个贫困村彻底“摘帽”,中华民族在共同富裕建设的道路上迎来了新的征程。

(二)共同富裕关注“现实的人”的精神需求

“现实的人”基于劳动的观点,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而谓之人的主要标志。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富足的精神文化不仅仅是共产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实践的重要一环。因此,共同富裕实践不能仅仅关注人的现实生存际遇,关注物质层面的享受,也应注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关注其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问题。精神和物质从来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共同富裕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依赖两者的协调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带来的必然是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同时人们也必须以正确的精神文明作为指导才能形成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如果物质层面的富足没有相应的精神文明作为依托,那么伴随产生效率提高而带来的更多空闲时间将会成为滋生懒惰的“培养皿”。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时刻关注现实的人的精神需求,积极统筹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深入开展建党精神的提炼、家风家教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有效适应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三)共同富裕关注“现实的人”的公平共享

“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存在物。社会属性作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在社会中往往以权利、自由等方式表现出来。实现共同富裕应关注现实的人的公平共享,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但公平共享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贫富差距,它一个由低到高、由点到面,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从毛泽东的凝聚全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的大同之路,到邓小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帮助后富,到江泽民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到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等,都是对解决共同富裕公平正义问题的不懈探索。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立足“现实的人”的生活际遇,对如何坚持推进共同富裕做出了科学谋划。通过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第二次、第三次分配,密切关注和及时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急难愁苦、扎实推进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手段,有效保证了人民群众公平共享新时代的发展成果。

二、共同富裕实践以“人的主体性”为根本原则

在包含天才世界观萌芽的第一篇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片面夸大了人“精神”方面的能动性,而旧唯物主义则恰好否定了此方面。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人的主体性”则是马克思主义同以前一切思想相区分的根本标志。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注重发挥其主体自为性、能动性、自主性是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的基本立场。也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鲜活运用。

(一)共同富裕实践要坚守“人的主体自为性”

“人的主体自为性”就是指作为主体性的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主体自为性”就表现为对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人民群众渴望在吃穿住用行、教育、卫生、医疗、养老等方面获得更加满意的成效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美好生活境遇的需求;希望各阶层的从业者能够有更多的归属感、获得感;特别是希望在政治参与和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能够享有权利、机会、规则的公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人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的建设道路上,我们始终坚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70这一初心使命。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向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步伐,未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依赖于将“人的主体自为性”置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民族复兴中国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上,必须始终坚持、一以贯之。

(二)共同富裕实践要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

“人的主体能动性”不仅是人区别于动物而谓之人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特质。在共同富裕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变“你要我做”为“我自己要做”。首先要注重激发人民群众“弱鸟先飞”的意识和“滴水穿石”的精神,使人民群众主动脱贫、奋力奔向小康。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重大经验就是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建设亦是如此。要通过多重政治措施、多种保障手段,先进典型事例激发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尊重人民群众的自觉选择性。充分吸取人民治理过程中的“输血式”“包揽式”“保姆式”“清一色”的扶贫模式的教训,要充分尊重和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意愿和首创精神,引导人民群众自己选择致富方式、项目,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共同富裕实践要发挥“人的主体自主性”

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使工人的主体地位和权利被扼杀,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克思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着重强调“人的主体自主性”在自由劳动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反映人能力的“能动性”与彰显个人权利的“自主性”相统一,赋予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能力与权利。首先,要明确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共同富裕建设的主体、是出发点亦是落脚点,因此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其次,赋予人民群众监督建设全过程的权利。充分吸取脱贫攻坚的经验教训,严防共同富裕建设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习气。最后,赋予贫困群众评判建设成果的权利。人民群众作为共同富裕的参与者、建设者、直接获益者,其实效性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群众意见是否落实到位、最终成果人民是否满意等等都是重要的评价标准。因此,人民群众、现实实践都是检验国家治理能力、成效的“参照线”。

三、共同富裕实践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也是其人学思想的主线。展现了马恩对于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富裕实践通过规划路线、发展能力、改善关系以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进而为民族复兴和共产主义社会构建提供磅礴动力。

(一)共同富裕提供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

充裕的自由时间是实现生存需要向自由全面发展过渡的必备条件。马克思对时间概念进行了划分,认为自由时间构建了人的社会关系的塑造。共同富裕提供的全面发展的自由时间,是为了实现人类拥有科学合理的发展空间,能够和谐地处理好阶级与斗争的关系,能够集社会公众群力来追求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全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新时代,自由时间结构的异化成为了不得不慎重对待的态势,其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动机匮乏正是与国家的创新主题相悖,其表现出来的功利性正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异。为了防止自由时间被电子技术和产品异化,需要在社会公众的精神层面植入共同富裕的理念。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明确规划出共同富裕的“进度表”和“标准线”,为共同富裕实践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做出战略安排,划定消除绝对贫困的“进度表”,这为全体社会公众的自由时间制定了统一的规划表,以全体成员的大目标引导人们不停止不观望。2021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如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一步。人民生活得到根本性改善,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而今后党的工作重心要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3]1。这为达到共同富裕重任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国家为全体人民刻画共同富裕方略的“标准线”。从绝对贫困治理到全面小康建成再到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实践的方针、策略立足于各阶段的中心环节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完善。全体人民沿着标准线自我审视事业的高度和成就,找出差距和依据,将个人自由时间以共同富裕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和建构,从而改善事业的发展状态,完善职业上的规划意图。

(二)共同富裕锚定人的劳动能力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集中表现在人的劳动能力,即脑力和体力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不是口号,亦非“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其价值目标在于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实干兴邦的伟大理念,传递“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的坚强决心,传递实现未来“大同”社会价值目标的强大信心。人的劳动能力发展需要物质投入作为保障,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是基本医疗、教育、体育、文化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支出的来源,只有实现了共同富裕,人的劳动能力才拥有基本的建构空间和可能性。在维持个人专业能力上的发展,主要是指每一个人劳动的能力和权利的构建,需要共同富裕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保障。衡量人的劳动能力往往是从其劳动行为是否满足了自身和家庭的供养需求。但客观上的条件出现差距之时,共同富裕理念下财政方面的统筹,就给予了低收入家庭对劳动能力的低期盼值。具体言之,共同富裕使人民群众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共同富裕建设、特别是脱贫攻坚过程中所涌现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无形中为新时代伟大事业树立起了丰碑,其背后所展现的伟大精神旗帜将时刻激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共同富裕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吸取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经验,坚持辩证思维、注重协调整体与部分[4]。特别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既要要注重激发个人创造能力和脱贫意识,也要注意发挥村乡两个集体的保障作用。既彰显个人,也强调集体,最大程度地调动全体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培育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劳动氛围,带动所有成年个体的劳动能力有所建构和发展,视个人劳动能力的培育为集体劳动能力塑造的基本单位,统筹贫困群众与全体人民的个体素质和集体能力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遵循。

(三)共同富裕推动人的社会关系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不仅体现为体力和智力得到了自由发展,而且呈现出现有的物质实践成果制约着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这是基于社会关系发展理论中客体向度转换为主体向度时的社会能动性,所有个体的社会关系形成社会与集体的群力,裹挟着或者扶持着个体趁着社会大趋势而前行。所有个体的社会关系都是基于别人的社会关系自由发展的状况,既受到劳动者自身能力的约束,又以自由时间的细化而影响着其他劳动者的生存环境。个体在实践上的拓展,影响着他人的本质发展,物质生活的满意度受到人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对已有发展的继承性,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共同富裕的规划。中国的共同富裕理念,引导着人们将新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建立在共同富裕上。共同富裕实践更加注重统筹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共同富裕推动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共同富裕、特别是贫困治理坚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从守住、利用、开发绿色生态的高度,发展了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的基本社会关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5]。共同富裕推动人与自身关系的发展,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解,人不再是机械的存在物,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发展、内在需求的人。最后,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关系的发展,实现人与人的和解,当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和高级社会阶段到来之际,将彻底摆脱前一阶段的压迫剥削关系,摆脱了自然经济对“人的依赖关系”、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

总之,新时代奔向百年第二个大目标之际,中国共产党的贫困治理和共同富裕的理念根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积累的基层治理实践,旨在满足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的多重需求,旨在引导全体人民建构共同发展与进步的社会空间,旨在推进全体人民过上劳动能力充分发展的富裕生活,实现普遍富裕和差别富裕的统一,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由部分到整体、由低到高、由点到面的过程富裕。中国共产党不断顺应国家时事变化,牢牢把握人的主体性的根本力量,以“人的需要”为原则遵循制定有效的奋斗策略,从而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一种理论创造,既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又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观照,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科学实践。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现实群众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多让群众咧嘴笑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