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艳
(云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云南民间谚语数量丰富,内容广泛,其中有大量关涉各行各业的内容。这些行业谚语记录、反映了世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状况,总结其生产经验,传递人民劳动智慧。尤其可贵的是蕴含了劳动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承载着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优秀精神文化一脉相承。
在中国长期以农为本的社会环境下,民众依赖田地而生存。农耕是最重要、最主流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大,农民“靠天吃饭”,如遇灾害,无农业收成则失去生存之源。手工业者主要以提供生产生活资料或基本的生活服务为业,相对于农民等普通劳动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够凭借手艺来维持生计,有手艺就有了生存的筹码[1],正所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手艺是活宝,走遍天下饿不倒”,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以手艺谋生。正所谓“手艺高强,自有钱粮”,部分农民在农耕之余学习一门手艺以增加生活的稳定性;甚至有些农民放弃农耕,由农民转型为手工业者,这种意识的转变和选择在谚语里得到印证,“父母留下几亩地,不如自己有手艺”“千亩良田万亩地,抵不上一身好手艺”。
家境殷实的人很少会为生计发愁,但有远见的人看得更长远。民间谚语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地传递了一种理性、智慧的生存之道。“万贯钱财不如一技傍身”“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家财再多会散尽,基业再深厚终会消失,都不如有能陪伴终生的赚钱技能,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有多少田产、钱财皆不如有一项养家糊口的实用技能,这比什么都来得实在,人无论遭遇什么都有立足之地,因为“家产吃得光,本事吃不完”,有本事、靠本事吃饭才是长久之道。
“父母留下几亩地,不如自己有手艺”“本事学到手,吃到九十九”,这两句谚语表明自己应该有本事,包含自力更生的思想。但靠自己不是只于空想,妄想不劳而获,而是不依赖父母和家产,学好属于自己的本领,踏踏实实干好属于自己的工作。就如谚语所说“不靠神,不靠天,全靠人的手和肩”“伸手要,不如自己造”。本事是个人成才立业、安身立命的根本,靠本事、靠辛勤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积累财富。所以,人们肯定劳动、赞美劳动的谚语数量非常多,如“流水是洁净的,劳动是神圣的”“动听的葫芦笙出自乐师妙手,富足的新生活来自劳动能手”。如今,全社会都在大力提倡劳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2]。不管在任何时代,对任何人来说,自力更生、勤于劳动、诚实劳动都是一切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更是实现美好梦想的基本保证。
学习任何技艺,从事任何工作都是辛劳的,但“惧怕困难成不了行家,嫌弃麻烦成不了匠人”。以打铁为例,中国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世间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云南行业谚语里也再三描述打铁的辛苦,如“货郎不怕挑担,铁匠不怕淌汗”,打铁人终日在温度很高的火炉旁,同时还要不断地挥举沉重的大铁锤,挥汗如雨,辛苦无比。除此之外,原料烧制的火候、打制时的力度、淬火的方法及一些工艺诀窍都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铁匠不是天生成,千锤叮当苦练成”“铁要炼,钢要锻”“玉要雕琢方成器,铁要锻炼始成钢”“铁要千锤万炼,布要千梭百线”,这些谚语都强调了打铁唯有千锤万炼,踏踏实实,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才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障。以石匠行业谚语为例,“石碓石磨一家生计,实才实学一生福气”“石匠爱石,实人求实”,“石”与“实”音同,提倡人要有真才实学,要务实、求实。“石基立房稳稳实实,实人办事踏踏实实”“基础不固,难立高处” “楼台千层基础固,江河万里源流长”,强调人要脚踏实地,从最简单、最基础的部分学起,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简短、朴素的谚语印证着中华民族务实兴业、兴家、兴邦的客观规律,传递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求实的态度和自力更生、做踏实功夫的优秀精神。
任何一门技艺从了解、熟练直至精巧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日积月累的刻苦钻研、反复琢磨、反复练习。民间关于学习和提高技艺时需要刻苦勤练的谚语数量也非常丰富,如“技在巧中练,艺从学中来”“泉水越打越清,手艺越做越精,本事越练越高深”“久吹箫才成调调,长练技摸着道道”“若要会,天天累,若要精,人前听”。
师带徒是传统技艺的主要教育方式。古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多数师傅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甚至不会写字,相关的技艺要诀未能形成文字和图画记录。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观看、持续不断的模仿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传统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在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下,如仅凭记忆力和想象力不足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还需要学徒通过亲身实践来巩固师傅传授的技艺[3]。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知行合一”。南宋理学家朱熹强调:“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里知行“相须互发”,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4]。所以,在学艺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坚持练习和亲身实践,只有这样得来的知识才是真正踏实的。师傅教时,徒弟要多看多听,详细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熟记各道工序的步骤,还要留心师傅在关键环节所用的“绝招”。接下来就是漫长的自我实践过程,在反复模仿、反复练习中,真正掌握这门手艺。这一过程中的重复练习,并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通过每一次的实践对工具的运用更加熟练,对材料的使用更加有体会,对技艺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增强操作技能。在实践中,自然地领悟其中的奥妙与精髓,积累起属于自己的经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经验和能力都是干出来、练出来的。勤于实践是成功之道,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民间常说“艺多不压身”,其意为多学技艺对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也不至于累着身子。手艺多,本领就多,意味着社会生存能力强,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这是在鼓励人们多学习多掌握本领。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需要“一专多长”的人。
与此相对立的,民间又有这样的劝诫:“艺多不养家”“狗多不管家,艺杂不养身”。这两句谚语就否定了艺的“多”和“杂”,表达了学艺“贵精不贵多”的道理。一个人学一门技术很容易,但是要学精学细就很难,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大的毅力,还要看个人的悟性,所以人一辈子能够学精多项技艺是很难的。如果学的太多,种类太杂,这样学一点,那样会一点,看着好像什么都会,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学好学深。这种学艺不精,多而杂乱,反而会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所以不如集中精力、专心学好一门手艺或技能。就如谚语所提醒的,“学十艺不如精一技”“会十样手艺的人吃灰,会一样活计的吃肉”。这样的观点在荀子的《劝学》里早有反映,荀子用对比的方式讲到,螣蛇(一种龙)虽然没有手脚和翅膀,但能腾云驾雾,飞翔于云端。梧鼠虽然有五种技能,但在逃命时一种也派不上用场[5]。这个故事形成后世的一个成语“梧鼠之技”,告诫人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学通天下所有的知识与技能,与其浅尝辄止地广泛涉猎不如专心致志地钻研,学精学透某一专业技能。贪多学不精,学再多也没有真正的益处,就如梧鼠一样落个“一艺不精,误了终生”的结局。
“一专多长”中饱含美好的期许,鼓励世人积极进取。“一专”指要精通本职专业技术。“多长”是鼓励在精通本职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学习掌握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技术。二者之间是有先后关系的,在做到技术精湛的前提下再去学习新的技艺。对于非常专注的人来说,有时间、精力、能力去多学习,多掌握几门手艺无异于是锦上添花。而缺乏专注力或精力有限、接受能力不强的人则不要好高骛远,应沉下心来专研一门技术,并将这门技术钻研透彻,以此找到立足之地。各行各业的发展、兴旺不仅需要全智、全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博学之才,也需要专精一艺的专才。每一个人各专其业,各得其用就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求“精”不仅是指精通,更指在一个行业、一门技艺上保持钻研、进取的态度,不断进步、精益求精。“艺技无止境,人生终有限”,技艺的学习和精进是无止境的,需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手工艺行业竞争激烈,强中自有强中手,正所谓“学艺一世,世上还有良师”“学艺一生,还有高明先生”。其意可理解为不管从业多少年都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不做井底之蛙,不夜郎自大,应立足于现状,保持谦逊之心乐于学习,勤于学习,不断提高技艺,以应对千变万化的环境,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个人的成长、进步。
现今社会所提倡和颂扬的工匠精神就包含了这样的内涵:专注、坚韧、敬业,一生致力于一门手艺的琢磨,并努力做到极致,这与民间谚语的启示一脉相承。
谚语说“学继承不算高徒,会发明才是高足”“师傅传的银打箱,自己练的金打箱”,从师学艺的学徒既要学习、传承好师傅的手艺,更要有自己的想法与创造,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远见和信心,力争在本行业中独当一面。
手艺不仅是制造,更要有创造。“制造”反映出工匠的技艺水平,“创造”则是一个工匠智慧和匠心的集中体现。谚语说“裁缝看时兴花样,官家看时势风尚”,世易时移,环境改变,大众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手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出相应地改变,用创新的思维和行动迎合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
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需求不断增加,对各行业的要求也日渐增多。同时,各行业的从业人数不断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若想自己的技艺和服务在同行业中具有优势,就必须钻研工艺,创新技术,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竞争力。以餐饮行业为例,谚语说“戏院要有名角,饭店要有名菜”“名菜自成一绝,风味别具一格”。菜肴是餐饮企业的产品,也是餐饮市场的商品,同样面临着挑战和竞争。各饭店必须注重在菜式、原料、口味、烹调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一旦有了招牌菜,独树一帜,只此一家,自然能招揽顾客,留住回头客。而有较强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饭店更是隔一段时间就出新招,推新菜来吸引食客,抢占先机自然也就赢得了商机。菜出自人之手,饭店的竞争是菜品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的竞争,谚语说“学院要有名儒,饭店要有名厨”,名厨就是饭店的金字招牌,是饭店创新力的实践者和体现者。
“不喜不爱,学艺必败”,对所学手艺发自内心的喜爱,才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积极学习。“有情有艺,无情无艺”,这则谚语巧妙地用同音字化用了两个成语“有情有义”“无情无义”,强调了情与艺的因果关系。“技艺如美女,有情就跟你”,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意为真情才能打动到美女,自然技艺也属于对它有情之人。“心不实,不当石匠,情不真不当情郎”,实与石同音,心实即有真情、真心。不管学什么,做什么工作,首先得有爱和情。唯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不怕苦累,克服困难,潜心学艺;才能看重自己的职业,并以高度的劳动热情、强烈的责任感,耐住寂寞,静下心来,尽毕生之力成一艺。
“天下之民,各有本业。曰士,曰农,曰工,曰商。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货财。此四者,皆人生之本业。苟能其一,则仰以事父母,俯以育妻子,而终身之事毕矣”[6]。士农工商各有所专,各有所求,都是人赖以生存的正当职业。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时代,每个岗位都有其存在价值,皆为社会正常运转做着应有的贡献。如谚语所说“行业不大手艺小,世上需要就是宝”,意为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并没有大小之别、贵贱之分,只要有人需要,符合社会发展就有存在价值。每一位从业人员要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的行业价值,树立起行业自信,“针线虽小用时需,手艺虽小用时急”“磨剪子镶菜刀,事最小不可少”,任何人的劳动都是在创造自身和他人的幸福生活,任何人的劳动都是有意义的、光荣的、伟大的。
“兴学乡乡有圣贤,兴业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何种劳动,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做出卓越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因此,每一位劳动者都要秉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信念,积极进取,争做行家里手。
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发挥自身服务民众、服务社会,实现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小手艺方便四邻,小工具方便家庭”,用自己所学和辛勤的双手使劳动价值得到确认,在方便、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通过劳动创造的财富浸透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也蕴含着个人真切的劳动体验和感受。谚语说“做面人能摆古今,倒糖人甜在童心”“莫笑做玩具,玩具有情意”,这都是手艺和劳动赋予人的精神财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乐趣,享受到快乐,就会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传统行业日益退出人们的生活,消失在时代的洪流中;传统工匠无人问津,传统工艺日渐衰落。传承民间工艺,留存“文化印记”,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民间行业谚语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精神意蕴,搜集、整理、保存、研究并推广那些体现时代特征和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谚语,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传承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