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素琴 董秋平 谈瑞生 朱学琴 陆斯旸
江苏省镇江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 镇江 212000)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单基因神经系统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脊髓、脑干、小脑,占神经系统遗传病的10%~15%[1]。目前在全球已发现的 SCAs家系中,已发现超过40种亚型[2],其中SCA3 占比例最多。本文将本地一家4代6名成员罹患本病或基因携带者报告如下:
1.1 先证者资料先证者Ⅲ6,男,镇江人,1984年11月出生。患者因“行走摇晃伴言语不清晰8年”于2022年2月22日到我院就诊。患者述2014年9月发现自己不能跳跃,逐渐出现行走不稳,经常摔倒,言语拖音,未予重视及诊治,后症情逐渐加重,出现肢体肌束震颤,晨起偶有视物重影,饮食呛咳,反应迟钝,四肢酸痛,影响日常工作生活,2017年7月至苏州九龙医院就诊,查体:双眼上视不能,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尚可,双下肢腱反射亢进,串联步态不稳,肢体感觉正常,查头颅MRI无异常(未见报告及相关影像资料),查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相关基因的CAG重复数,结果显示(见表1):ATXN3 基因(CAG)n三核苷酸重复数为26/75次,一个等位基因正常(26次;正常重复数≤44次),另一个异常扩展(75次;异常重复数≥61次),诊断为“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Marie共济失调]”。
先后至上海瑞金医院、湖南湘雅医院等地求治,症情逐日加重,言语拖沓、音节卡顿,走路摇摆似企鹅状,予“安坦、巴洛芬”口服,初期症情明显好转,1周后症情反复又作。2021年随病情进展,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行走宽基底、前后摇晃,易跌倒,需搀扶或借助辅具行走,周身乏力,肌肉僵硬,轻度凸眼,不能上视,眼球轻度水平震颤,视物重影,后枕部昏沉不适,反应迟钝,饮食呛咳,言语拖沓卡顿,卧位时不会自主翻身,并感胸闷,呼吸困难,大小便正常,睡眠障碍,易夜醒3~4次(02:00~04:00),查体:宽基步态,舌头轻度颤动,构音障碍,双眼球轻度水平震颤,眼球上视受限,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正常,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亢进,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侧肢体深、浅感觉基本正常,双侧巴氏征(+),查多克征(+),余病理征未引出。共济运动:双侧指鼻试验睁眼、闭眼均(+),轮替试验可,双侧跟膝胫试验(+)。Romberg征睁眼、闭眼均(+),一字步不能。2002年3月7日在我院查头颅及全脊髓MRI无明显异常(片号:2201899)。现服“安坦、巴洛芬、辅酶Q10”、B族维生素,并采用中药口服及我院进行康复PT(运动疗法) 、经颅磁刺激等物理疗法。
1.2 家系调查该家系江苏省镇江市人,非近亲婚配。全家系四代共17人,患病5人,其中男性2人,女性3人;另有1名未成年者为基因携带者,见图1。
图1 SCA3先证者及其家系遗传图谱。图2 Ⅱ7小脑蚓部间隙增宽(2017年)。图3 Ⅱ7小脑扁桃体蛛网膜间隙增宽(2017年)
Ⅰ1为家族中追溯到的第一个患者,起病年龄追问不清,初起走路不稳,渐出现语言不清,58岁摔跤后卧床不起,72岁故去。
Ⅱ7是先证者Ⅲ6的母亲,现年61岁,45岁起病,目前可借助助行器行走。起病时从行走不稳开始,双膝关节疼痛,以右膝为重,活动略受限,行走时双膝疼痛加重,疼痛剧烈,伴腰背部僵紧,多方就医,曾在2016年7月在镇江市某院行“右膝关节镜手术”。术后症情不缓解,逐渐出现蹒跚步态,言语含糊,眼睛上视受限,2017年9月7日在镇江市中医院查头颅MRI提示:小脑萎缩(片号:109679,见图2~图3) 。
2017年因其子、先证者Ⅲ6确诊后,该患者于2019年2月在上海瑞金医院行分子遗传学检验(见表1),报告提示:ATXN3 基因(CAG)n三核苷酸重复数为25/71次,一个等位基因正常(25次;正常重复数≤44次),另一个异常扩展(71次;异常重复数≥61次),确诊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2020年12月又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治,查体:言语含糊,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正常,双眼可见水平方向粗大震颤,眼球上视受限,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双侧掌颏反射(-),吸吮反射(-),四肢肌力正常,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稍弱,四肢腱反射减弱,双侧肢体深、浅感觉基本正常,双侧巴氏征(+),查多克征(+),余病理征未引出。共济运动:双侧指鼻试验睁眼、闭眼均欠稳准,轮替试验可,双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宽基地、痉挛步态,Romberg征睁眼、闭眼均(+),一字步不能。肌电图:BAEP:双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未见明显异常;VEP:双侧视觉诱发电位未见明显异常;SEP:双下肢深感觉通路受累;NCV:所查上肢肌神经源性损害;SSR:双下肢皮肤交感反射异常。因头晕严重,未完成磁共振3D-T1加权成像,但平扫影像示小脑萎缩(摘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41病区住院病历,病历号:1601258)。
Ⅱ1是Ⅰ1长女、Ⅱ7的大姐,45岁后语言拖沓,行动缓慢,50岁卧床不起,现在76岁,目前是胃癌术后。
Ⅱ3是Ⅰ1长子,Ⅱ7的大哥,55岁起病,起病方式与临床症状与Ⅱ7相同,60岁卧床不起,现在72岁,目前是结肠癌术后。
Ⅳ1是先证者Ⅲ6的儿子,4岁,家人担忧故而行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基因动态突变检测(单项),表1结果显示ATXN3 基因(CAG)n三核苷酸重复数为15/71次,一个等位基因正常(15次;正常重复数≤44次),另一个异常扩展(71次;异常重复数≥61次);目前孩子无特殊不适症状和主诉。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是一组具有遗传异质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患病率为0-5例/10万人,我国患病率还没有相关数据[3]。大多数国家以SCA3的比例最高,我国也不例外,在汉族人群SCA最新基因频率分布中,SCA3占比62.09%[4],而在我国南方SCA3型占比42.0%[5]。
SCA3又称马查多-约瑟夫病(MJD),是由于ATXN3基因编码序列中(CAG)三核苷酸重复数异常扩增,从而导致相应编码蛋白近羧基端多聚谷氨酰胺链(PolyQ)异常增多所致,主要损害桥脑和脊髓小脑束[6]。其临床表现除了进行性共济失调,继而出现精细运动障碍,发音困难,眼震、复视及“anticipation(遗传早现)现象等SCA共性外,SCA3还具有肌阵挛、面肌及舌肌纤颤,凸眼、凝视障碍等特有症状。基因诊断已经成为SCA确诊及分型的金标准[7],多推荐采用系统的 SCA基因检测,在已知家族中特定的SCA基因型等特殊情况下,或某一种SCA 的地区流行率较高,也可进行有针对性的单一基因检测[3]。正常时人群CAG重复次数不超过41次[8],SCA患者的CAG重复次数多数>60次[9-10],在有关中国汉族人群SCA亚型致病基因的CAG病理重复次数范围的研究表明,SCA3/MJD患者CAG病理重复次数在49~86次范围,平均(73.84±5.07)次[4],且扩增次数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关系[3]。
本报告一家系4代起病特点:(1)起病隐匿,缓慢进展。(2)家系中患者以步态不稳起病,随着病情进展,精细运动障碍,言语障碍,也可有复视、眼球活动障碍,部分有凸眼、舌颤现象。(3)颅脑MRI主要表现为小脑萎缩, 以蚓部萎缩显著,而脑干无萎缩,为较典型的SCA的影像学表现[11];家系患者也有颅脑影像学完全正常的现象,与SCA3部分患者也可出现颅脑影像学完全正常的相关文献报道相符[12-13]。(4)家系中多人发病,男女比例为2:3,三代SCA3型基因座位上的CAG重复数在71~75次之间,均超过正常范围,其中是第四代就采用了单一基因检测。此家系临床症状及三代基因检验结果均与SCA3相符,故此SCA3/MJD确诊。(5)anticipation遗传早现特点:同一家系中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第4代未成年孩子是基因携带者,目前无特殊表现,应在持续关注中。
目前没有可阻止或延缓 SCA进展的方法,临床主要采用保护神经、改善共济失调、肌阵挛等药物对症治疗,针对改善患者的步态、协调和平衡能力、姿势的康复治疗以及经颅磁刺激(TMS)等物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平衡与协调功能,防止肌萎缩和关节挛缩,延缓病情恶化速度。干细胞移植治疗、深部脑刺激(DBS)神经调节治疗等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加以验证。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基因修饰治疗等技术有望从根本上治愈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