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机制及其治理

2022-12-25 16:50王洪才
关键词:创新型人格研究生

王洪才

(厦门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从根本上讲是创新人格问题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1],也是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心所在。研究生教育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供给[2],关系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新世纪以来,国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高度重视,学界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3],主管部门委托了多家单位进行调查研究[4]。从多个大样本的调查结果看,都得出研究生创新能力较低[5]、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的结论[6]。出现这样的结论可以说既在人们预料之中,又确在人们预料之外。

之所以是在人们意料之中,就在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传统严重束缚了人们的创新能力,即使研究生教育也无法幸免。之所以在意料之外,因为我国开展创新教育时日已久,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对创新教育表现出很高的热情[7],新世纪以来一直把创新教育列为重点,而研究生教育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为何经过长期的持续努力而效果并不明显?这可能与研究生教育扩张过快、资源供给不足、质量控制不到位以及管理体制不适应有关。这一切都非常值得思索[8]。除这些客观因素外,从主观因素看,可能是研究生探索精神不足所致,这些就涉及到创新型人格问题[9]。对于这些影响因素[10],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11][12],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都缺乏很强的说服力。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严重受制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另一些研究者则关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低的具体表现,如发现问题意识薄弱是一个突出问题[13],无法将面临的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问题是一个突出表现[14]。这一现象令人深思:为什么我国研究生问题意识差?为什么他们无法把所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问题?这个现象也许正是研究生创新能力普遍较低的根源[15]。根据研究者长期亲身从事一线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发现,目前研究生确实普遍存在着问题意识比较差和问题转化能力差的现象,即他们虽然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很多困惑的问题,但他们并不善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并进一步刨根问底,而是往往忙于寻找现成答案,当找不到现成答案之后又不善于进行反思并反求诸己,从而不能将生活问题转变成科学研究的命题[16]。

我们发现,研究生对于无论生活中还是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往往采取熟视无睹的态度,似乎这些问题是留给别人去思考的,而不是自己应该考虑的问题,似乎自己应该只关注那些科学的重大命题。但他们又不知道这些命题如何获得,似乎科学问题与现实生活是分离的,所以他们就处于纠结之中:一方面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另一方面他们又找不到真正的研究问题。这说明,他们无法对生活问题进行科学审视,从而无法将生活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命题。出现这种状况,实际上是封闭式的理论学习与广泛的社会实践严重脱离的后果。

(三)被动式学习习惯是研究生问题意识薄弱的根源

一般认为,研究生问题意识差,主要与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有关。在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下,学生普遍失去了主动求索的意识,从而经常被动地等待知识的输入,然后通过记忆与理解来消化这些知识。这种浅层次学习方式虽然可以应付一些书面知识考试,但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也即无助于培养研究能力,当然更无法培养创新能力。显然,这种接受式学习模式又与中小学灌输式教育方式有关,因为灌输式教育方式并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质疑,而是习惯于提供标准答案让学生接受,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探究的兴趣,结果就造成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欠缺[17]。不难发现,灌输式教育方式与应试教育体制是紧密适应的,其后果是造成了学生主体精神匮乏,也即失去了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的动力。当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他们又被学分绩点绑架[18],不能自主地学习,从而无法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就表现为学术探究动力不足,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何在。这种探索精神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即他们缺乏强烈的质疑精神,无法发现现存知识所存在的问题,也无法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如此他们就失去了深入探究和学科创新的机会。可以说,好奇心或探究欲不强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低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不能持续地关注某一问题,从而就看不到其中隐含的科学问题,进而就难以开展有价值的研究。

(四)缺乏问题意识就难以形成创造性人格

研究发现,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问题意识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缺乏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不能迅速地发现科学未解之谜,那就很难令他感兴趣。只有发现了令人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才能产生持久的探究动力,并尝试各种方法去求解,一旦获得了求解线索又会迫不及待地去验证。所以,敏锐的观察力、持久的探索力、丰富的想象力与强烈的验证心是一个有机体,也是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19]。一般而言,善于观察的人都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审视自己所面对的一切,检验已有知识的价值和适用程度,这个检验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人们正是在运用已有知识解释现实问题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才发现了已有知识的边界和局限,才产生了进一步探求的动机,这也是创新的根源。人们试图揭示现实发生的真正状况,探究事物发生的原理,给事物发展过程以科学的解释,这就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人们一般都是在现实状况迷惑不解时才开始关注它,探究它,试图去揭示它,然后去阐明它,在阐释过程中检验已有知识、形成新的认识和丰富已有知识,个体知识就是在这种不断建构过程中增长起来的。正是由于个体知识增长才带动了社会知识体系的更新。相反,如果一个人对周围发生的事物不感兴趣,他就难以对该事物进行持续地考察并从中发现真正的问题。如果没有真正问题的吸引,他们就缺乏内在动力去分析问题并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那么在思维上就难以突破。创造性思维正是发生在求解疑难的过程中,当旧的思维方式无效时,才会尝试新的解决路径。

所以,尽管研究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但由于他们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无法对面临的问题进一步追索,从而形不成研究问题[20]。正是因为发现问题的能力差,因而他们经常找不到研究方向,自身的研究动力就难以激发出来。研究生问题意识差,说到底是缺乏探究精神所致,这也是创新型人格缺失的主要表现。显然,这是传统的封闭式学习造成的直接结果,因为他们只注重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接受现成结论,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没有亲身感受,无法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从而就难以感知真实问题的存在。这种接受式学习作为一种浅层次的学习方式,不仅无法追索所学知识究竟有何功用,也无法发现书本上知识存在的漏洞。这种学习方式是中小学应试教育体制影响的直接结果,在大学期间又得到刷绩点学习方式的强化,从而导致了他们主动求索意识差,最终表现为发现问题的能力差。从思想根源上讲,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受功利主义驱动所致,致使学生在求知欲、好奇心等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压制。由此可见,学习动机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如果不能端正学习态度,就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创新型人格培养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具备创新型人格

当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无疑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任务,因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研究生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供应源。那么,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非常关键,因为创新型人才必然是创新能力强者。要把研究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这种创新潜力就在于他们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即基础知识扎实、研究方法规范、熟练掌握各种研究工具、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只有具有了很强的研究能力,才可能指望他们未来做出创新性成果和创造性贡献。显然,做出创新性成果和创造性贡献是成为创新型人才的突出标志。然而,成为创新型人才是从善于发现问题开始的,如果不善于发现问题,就很难做出原创性成果。而只有善于观察、敏于求索的人才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而支持一个人持续探求问题的则是其毅力和耐力,也即,如果一个人缺乏做出创新性贡献的意志和动力,就很难做出创新性成果和创造性贡献。这种努力做出创新性成果和创造性贡献的意志品质就是创新型人格的核心特征。

一般而言,创新型人格培养是从具有创新精神开始的。一旦一个人发现了科学难题就产生了挑战它的勇气,并甘于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就具备了一种创新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带动,一个人才会努力钻研科学原理与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要领与窍门,锤炼自己的思维方式,精进个人的研究基本工具,从而提升科学研究的效率,最终才能够在科学研究道路上脱颖而出。可以说,这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也是研究生教育必须遵循的规律。

(二)培养研究生具有健全人格是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很显然,研究生教育首先需要培养研究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尽管目前各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普遍加强了通识教育,也非常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但限于本科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经历,所以在人格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进入研究生阶段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格培养。只有研究生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才能为创新型人格培养打下牢固的基础。研究生教育的重心自然是要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但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培养研究生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理想目标,这是创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创新发展的呼唤。

不难看出,培养研究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目标,如果这个目标无法实现,就影响着研究生能力素质向高层次发展。然而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因为健全人格成长受制约的因素非常多,绝非教育自身能够决定的,因为它与社会氛围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与家庭影响更为密切,与研究生交往方式的关系也更为直接。这些因素都难以控制,如此就增加了研究生教育的难度。当然,研究生教育决不是无所作为的,更不应该是被动的,而是要实施预防式教育,即针对各种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有目的地施教,抵消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此才能促进健全人格的成长。

不可否认,个人的价值选择,个人的意志力始终都是主导性因素,研究生教育活动必须紧紧围绕个体主动人格建设进行,从增强个体意志的免疫力角度来设计各种教育措施,形成一整套人格培养方案,施加有针对性的教育,保障研究生人格自由健康地成长。

(三)研究生创新型人格培养受多方面制约

如前所述,研究生问题意识缺乏与封闭式学习方式具有直接的联系,这种学习方式是灌输式教学的直接结果。虽然研究生教育普遍倡导开展探究式教学,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在不自觉中培养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因为教师所提供的是一种体系化的知识,这种知识抽象性非常强,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经验,很难进行审辨,从而无法与教师进行对话,只能接受教师的判断。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认知潜能得不到发挥,只能把教师的判断作为真理来接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依赖性的人格,就失去了主动探究的精神。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不到开发,从而就难以产生做出科学创新和创造性贡献的动力,创新型人格品质就难以得到培养。

不少研究都发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受师生关系状态直接影响,当然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之间也具有非常直接的联系[21]。实质上,研究生自身的价值选择在其中具有内源性的作用,换言之,如果研究生本人并不认同从事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就不可能主动地探索,就无法做出创新性成果,自然而然,其研究能力就无法提升,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尽管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以及管理体制都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但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讲受制于个体的探究意愿和主动精神,即创新人格,一旦研究生具备了主动探索的精神,就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创新能力。

毫无疑问,研究生教育的成功,依赖于研究生每个个体的成功,而每个个体的成功,又直接依赖于个体的人格倾向,抛弃了人格这个核心因素,研究生教育就无法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就是在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就是要筑牢研究生创新能力成长的根基,只有研究生具有很强的探索精神,并且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获得提高。所以,研究生教育必须时刻把握研究生主体这个要素,把创新型人格培养作为导向,把研究能力培养作为基础,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目标,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障碍机制

(一)课程体系不合理制约了研究能力培养

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一系列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第一位障碍机制就是课程体系[22]。实地调查发现,研究生对课程体系的满意度比较低[23],换言之,目前让研究生比较满意的课程并不多,而且课程结构不合理[24],研究生普遍认为,一般知识性课程开得比较多,质量不高,不利于研究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架构,不利于研究生形成独立的研究问题,无法让研究生接近知识的前沿,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生教育中因人设课的情况还比较严重,课程设计比较陈旧,不能与时俱进,从而陈旧的课程内容充斥,而研究生急需的研究方法课程严重不足,学术前沿课程不足[25]。在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计中,表述得非常笼统,与实际操作距离遥远,对具体课程实施的指导性不足。课程体系中仍然是以一般性知识介绍为主,深度的理论探究课程不多,实践类课程严重短缺,所以,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是书斋式的或实验室式的,与现实社会实践接触得非常少。

(二)“满堂灌”教学方式抑制了研究生的创新潜力

第二个障碍机制就是课堂教学模式。不容否认的是,在研究生教学中仍然是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课堂为主,真正引导学生具体探索的课堂严重缺乏[26]。虽然在博士生阶段研讨式课堂在逐渐增多,也增加了一定的实践环节,但总体上仍然不足。在硕士生阶段研讨式课堂严重缺乏,实践课堂更是严重短缺。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研究生教育缺乏有效的教育理念指导,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仍然沿循习惯,采用讲授式课堂,且大班上课的情况比较普遍,实施个性化教学比较困难,这是开展研讨式课堂教学的障碍所在。研究生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是研究型的,必须以研讨式教学为主[27],因为大量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于学生自学而不必由教师“满堂灌”[28]。但对于许多老师而言,如果不是“满堂灌”的话就不知道该如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反会压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探索动机,是不利于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成长的。

(三)“工头制”科研模式损害了师生正常关系

第三个障碍机制就是师生关系模式。虽然目前大学与国际的交流越来越多,西方平等式的师生关系逐渐渗透到国内高校,对研究生教育影响比较大,但仍然有不少教师抱着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不放,要求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尊重老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意见无条件听从,不能违背教师的意志,这种作风往往导致师生关系恶化。受研究生招生模式的影响,在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出现了“包工头与打工仔”的关系,不少研究生直接把自己导师称为老板,因为研究生需要为导师打工,导师为其发放生活费或工资,导师俨然成了老板[29]。在这种状况下,师生关系的边界就难以规范,容易出现导师滥用权力的现象,如迫使研究生从事许多不相干的工作。这样显然就违背了研究生的意志,因而导致师生之间出现关系不睦的状态,甚至会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如果研究生纯粹打工而自身研究能力得不到提升,就可能导致研究生极大的反感。曾出现的博士生炒导师鱿鱼的案例就是如此。不仅如此,还出现导师占有研究生劳动成果的现象,甚至出现导师教唆研究生学术不端的案例。诸如此类,都深刻地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30]。这种师生关系异化模式使研究生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而在专制型的导师指导模式下[31],研究生自由思想受到了遏制,研究动机被大大削弱[32],这不仅违背了研究生教育的宗旨,对研究生的人格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四)机械量化管理模式助长了学术浮躁风气

第四个障碍机制就是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趋向于严重的功利主义,即过分偏向于物质刺激,过度地使用量化评价杠杆,导致研究生心浮气躁,无法沉浸于学术探讨[33]。对研究生评价中存在着严重的唯论文倾向,似乎一切都以发表为核心。固然,论文发表是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但不应该作为唯一指标。对于学术发表不能只看刊物等级,还应该考察学术的原创性,因为鼓励学生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才是研究生培养的根本目标,不能对研究生实行简单的数量管制,如要求研究生必须达到一定的发表量才算合格,才能毕业。可以说,对于那些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即使不发表也算达到了合格水平。当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认定手续非常麻烦,缺乏鉴定的科学程序,容易造成人为操作。虽然采用量化管理办法比较简单易行,但对于学生个性发展则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五)焦虑的学术氛围对于创造力具有无形的杀伤力

第五个障碍机制就是学术文化氛围,这个影响是无形的,但却是深刻的,往往是不知不觉的。这种无形的影响甚至比有意识灌输的影响力都大。学术文化氛围一般是透过制度规章、师生言行和学生交往过程体现出来的。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焦虑在无意中传递到学生中,因为教师的焦虑情绪会在课堂上和言行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管理制度的硬性规定也在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焦虑氛围,从而使研究生感受到学术压力巨大。这样不仅严重地影响到研究生课堂学习质量,也影响到他们对自我成长的规划设计,并在不自觉中影响到他们人格的建构,从而导致人格的偏失。缺乏正确的人格导向和动能支持,研究生的学术探究动力就会严重削弱,也会对创新潜力开发造成致命的损伤。

可以说,这一系列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并非彼此孤立的,而且这种相互影响又是非常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很难理清楚哪一个是最为关键的,也很难区分出哪一个不重要。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混合体存在,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治理的难题所在。

四、研究生教育治理的主要途径

(一)研究生教育的激励模式需要精简与合并

研究生教育治理首先应该从管理制度理顺开始。对研究生管理首先要避免过分采用功利主义刺激方式。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政策很多,基本上都是针对学生创新成果评价的,说到底都是针对研究生论文发表的。如此多的奖项让研究生们心痒难耐,因为每一个奖项都具有吸引力,从而每一个奖项都想尝试,但每一个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样频繁的刺激扰乱了研究生的心神,无法让他们安心从事学术探索。从理论上说,多样的奖励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也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但如果评奖缺乏科学引导,就会使研究生非常忙乱地追逐各种奖励,从而使他们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什么。从管理的角度说,应该使各项奖励政策合并起来,综合使用,不应该使各种政策分散发挥效用,因为这种分散的结果就会导致各种政策相互冲突,分散了研究生有限的精力,使研究生无法集中精力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分散的刺激让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研究焦点,从而就很难进行深入研究。

(二)师生关系调整需要从加强双向选择入手

研究生师生关系调整是一个非常急迫的课题,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目前不少学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引进了市场机制,如由导师出培养费,并根据培养费来分配研究生名额,这就为一部分导师占有研究生的劳动找到了合法依据。我们不否认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对研究生研究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前提是研究生必须对该项课题感兴趣而不能是被迫,否则就很难发挥积极作用[34]。如果让研究生必须参与自己不感兴趣的导师课题,则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成长产生压抑作用。目前,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即在录取前师生之间缺乏相互了解,仅仅因为考试通过和名额分配才建立了师生关系,导师对研究生的基本素质不了解,研究生对导师的个性和学术偏好也不了解,这样的师生关系有一种“拉郎配”的性质,师生之间需要长时间的磨合。如果师生两个人都是个性非常强的人,则磨合的难度非常大。一旦确定了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之后,再进行调整就非常困难,这也在无形中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同时,研究生招生过程中还存在以公平的名义损害招生质量和师生之间的匹配性问题。通过考试招生的办法已经非常落后了,但它仍然是目前硕士研究生主要的招生模式,只有在博士阶段,才逐渐接受了审核制招生[35]。审核制招生为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对于学生充分了解导师仍然是一个问题,毕竟学生能够得到的导师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且招生过程中也难以做到完全的双向选择。招生过程中出现的冷热不均的情况,使不少学生为了获得录取机会而不得不放弃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同时为了避免学校的内部矛盾,招生名额一般是遵循平均主义原则进行分配,很难采用优师优培的模式。所以,师生关系调整是一个全过程的事情,应该从理顺招生环节开始,同时明确规定教师的责任与学生的义务,为师生关系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三)课程治理需要从教学促进科研入手

研究生课程治理是颇为困难的,因为它涉及到教师教学水平问题,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投入问题。显然,如果教师无心于教学,就很难提升教学水平。教学水平提升比科研水平提升更难,因为科研实力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个体的努力,而教学水平提升则依赖于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如果师生之间形不成有效互动,教学水平就无法提升。而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则有赖于合理的教学方式。对于研究生教学而言,只有研讨式教学才是有效的,而灌输式教学则是无效的。因此,教学方式改革是课程治理的突破点。但如果课程教学与教师科研之间没有关系,则教师就不会大量投入于教学,就不会进行课程内容更新和教学方式改革探索,那么课程与教学质量就难以改观。

目前,让教师全身心投身于教学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教师普遍面临巨大的科研压力。要保障教师充分的教学投入,其根本出路就在于使教师认识到并且真正体会到有效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特别是科研水平的提升。一旦教师发现教学真的能够促进科研水平提升,那么他们对教学投入就会从被动转为主动,就会激发他们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从而改进课程设计,改变教学方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事实上,高水平教学与科研是一体的,即科研可以为教学注入新知识,教学可以拓展科研新视野,教学与科研是难以有效区分的,这一切都有赖于良性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在这里,教学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一个相互启发、相互诘难的过程,因而是一个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其中,一切知识都是开放的而不是固定的,每一个新场域都是对知识的一次新检验,而每个学生都代表一个不同的个性,从而代表一个不同的认识场域,因为他们都有不同的认识角度,也都以自身经历作为判断标准,从而对知识进行不同方位的检验,这就为知识的完善提供了契机。如果教师的心态是开放的,就可以接受多方位的质疑,从而可以从多方位来完善自己的认识,从而促进自己知识体系达到更高的层次,如此,教学过程也就自动地转化为科研过程。

课程治理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有效教学的生成。有效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真正沃土。在有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受到保护,探究兴趣被激发,学生关心的问题也会成为教师探究的课题,从而师生形成了一种学术共同体,学生新奇的思维方式也会对教师的认知方式产生冲击和挑战,从而成为激发教师学术创造性的源泉。在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师生一起收获共同成长的快乐,这恰恰是研究生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所以,有效教学就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探究的关系,而非一种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其中包含了知识的问对和思维的相互激荡以及由此而来的心灵冲击,从而促进了彼此视野的拓展和融合,形成了一个相互成就的态势,这也是和谐教育的最高境界。

(四)学术氛围的培育需要从扭转学术评价方式入手

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一个根本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因为目前高校校园受困于功利主义文化的影响,受到管理主义哲学挟持,使自由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这对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功利主义文化氛围把人导向逐利性的一面,人们不再坚守本心,而是从利益最大化出发,特别是从眼前利益出发,对于未来会怎么样开始漠不关心了,这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是致命的伤害,因为它不能鼓励人们进行长期的研究,而长期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但功效不明显。在“不发表即死亡”管理机制下,人们只能谋短期的利益,无暇顾及长远发展。这就是简单量化管理兴盛造成的恶果。目前的绩效管理盛行,使管理部门拥有巨大的权威,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无形中被剥夺,因为他们不得不听命于任务管理、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从而失去了教学与科研的自主权,教学科研工作越来越被动,这严重影响了科研的深度与广度。这种工作状态也传导到学生身上,使他们意识到学术是一个危途,也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其学术投入的激情,在无形中把学术工作当成一个过场,认识到学术只不过是谋生手段而已,而不是一种志业。如果他们没有把学术作为志业,也自然不会把创新作为人生幸福追求之一,当然就无法成为创新型人才,因为他们失去了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动力。换言之,只有当研究生把创新作为人生最高追求的时候,他的创新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被激发,才能最终成为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格研究生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