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松涛,王 冉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分的社会现象、理念和话语,是正确感知、认识、反映、建构和实践教育直至全社会平等、公正与公平的科学前提、元素和元论。不过,包括教育社会学在内的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甚至社会哲学领域,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而明确的意识、区分和应用,或是把相关现象一概视为或仅仅专注于“社会差别”[1](P71-78)[2](P77-85),亦或相反一律以“社会差异”视之、思之、命之和行之[3](P111-142);更多的则是对二者并不加以科学清晰的区分和界定,随机随意地加以混用[4][5][6],致使对教育乃至社会平等、公正与公平的理论把握和实践操作出现种种偏差、偏见甚至错误和误导误行,值得教育乃至社会理论与实践界给以根本的辨析、澄清、重构和提升。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众多社会生态人元个体组合而成的复合社会生态体系,其复杂精致的结构、协调有机的运行和生产生活功能的有效发挥,都是以社会生态人元个体社会差异的互补组合性能为基础的。社会生态人个体差异的形成既有赖和取决于社会成员既定既有的先天和环境差异,更有赖和取决于社会生态人身处其中的现实社会生态体系的直接塑造和后天的教育养成。社会差异决定并要求差异性教育,展现和形塑社会生态人之间必然、必要且合理的个体差异性,也可能因其人为增损和扭曲而制造社会生态人之间的无谓差别,导致社会生态的失衡和不公平,弱化、干扰甚至瓦解社会生态体系的有机结构和运行。因此,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差异及其与教育公平的关系,既能合理地养成社会生态人的个体差异,优化社会生态人的个体结构与品性,提升每一个社会生态人个体和整个社会生态体系生产生活结构、性能和运行的质量与成效,又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人为的误解和误用,制造和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差别,持续有效地实现所有社会生态人个体和群体生存发展的优化与公平[7][8]。
社会差异(Social Diversity)是人类个体遗传天赋进化性分形分用、积淀升华的多样性衍生现实形态、资质、资历与资本,是人类个体和种群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和享有,依托或依据人类个体或种群的肌体生理差异和生存环境的自然差异,在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并积极改善和建构主体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积淀、内化和定型而成的多样性个人品性、社会品质和相应的表现样态,是社会生态有机复合体系得以健全生成和羽化的基本元素、机制和保障。社会差异既是人类个体和社会整体协调进化发展的基本前提、机制和途径,也可能是形成、标定、指称和强化社会差别、导致社会成员片面畸形发展,滋生人类社会不公平存在的土壤与主客观借口和依据。社会差异、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公平与教育差异、教育差别和教育不公平相辅相成、相伴相随,共同孕育、支撑、激励和推进着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进化,同时也可能在诱发、滋生和演绎着人类社会的种种不公和悲剧[9][10]。
人类社会差异是人类个体在自然环境差异和自然人肌体差异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社会性再现、适应、创造、内化、积淀和分化过程而形成的多样性社会特征与属性。这些与生俱来的、外部塑造的和社会角色固化的各种性状有机组合,共处一体,在不同观照的不同生活情境下的不同生态人个体身上呈现出来,就构成日益多样化的现实社会差异[11](P40)[12](P6-9)。
人类社会差异可谓丰富多彩,形态各异,难以尽述。从发生学的角度概括地说,社会差异可分为三大类,即天赋性自然生态人肌体差异和后天遭遇的外赋性社会人角色差异,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能动发展的自致性主体人人格差异。从差异的正常程度上来加以区分,又有常态差异、逊常差异和超常差异。根据差异的存在状态,社会差异又可分为显在差异和潜在差异等[13](P19-20)。
天赋性自然生态人肌体差异是社会个体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差异,是由人类繁衍遗传过程所根本决定的种族族群差异,包括生地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体征差异、体质差异、生理差异和宗亲差异等。之所以把自然生态人肌体差异看作是一种社会差异,是基于最基本的生态事实,即自然生态人肌体差异的社会历史再现性、再生性和再造性所决定的,是其客观实质高度人为社会化的全质产物和结果[14](P50-53)。社会性再现的天赋性自然人肌体差异具有高度的丰富性、原生性、确定性和不可变更性特征,为社会差异的丰富多样性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客观基础,是社会差异的基本内容和终极性决定因素。
外赋性社会人角色差异包括既定的教育差异、社会职位差异、社会背景差异、社会待遇差异、社会地位差异与社会声望差异等。教育差异包括不同的受教育者及其受教育层次和数量不同的教育种类、规格和层次程度差异与教育年限差异等;社会职位差异包括操作岗位差异和管理职务差异等;社会背景差异包括家庭背景差异、单位背景差异、社区背景差异、国家背景差异和时代背景差异等;社会待遇差异包括政治、经济、工作条件和福利津贴等方面的差异等;社会地位差异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差异等;社会声望差异包括各种社会评价的差异等。无论是社会角色本身的观念价值规范、职能义务责任、行为活动实践和权利待遇报酬,还是扮演者的确定、到位和充任,或是对扮演者身份的验明、评价和认可,都是既定的社会有机体的结构性要求,是公共社会意识汇集、规定、积淀和传承的结果,是社会无意识习惯风俗的折射和反映。
能动发展的自致性主体人人格差异是人类个体在成长发育和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能动选择、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个体个性差异,可依据人格构成相应划分为理性差异、需要差异和能力差异等三大类差异。理性是人们自主地认识、把握和对待世界的视点视角、视域视物、视线视力和思维方式的人格状态,包括注意差异、感知差异、思维逻辑差异、记忆差异、意识差异、行为行动指向差异以及文化理念差异等。需要是人们在自身生命存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与外部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动态平衡的能动倾向,包括欲望差异、兴趣差异、情绪差异、气质差异、情感差异和意志差异[15][16](P42-45)。能力是人类个体各肌体器官、组织和系统对各种工具条件性因素进行有效操控运作的行为行动定型形态,根据这种体系性标准,相应的能力差异包括体能差异、技能差异、智能差异和综能差异等四类差异。自赋性和选择性是自致性主体人格差异的突出特点。从终极的意义上说,自然人肌体差异的确定性和不可变更性与社会人角色差异的社会命定性和惯俗性,使主体人人格差异具有了宿命性的状态和格局,但两种差异的丰富性和随机结合性,使主体人人格差异有了巨大的选择空间和机遇。
常态社会差异是人类个体之间存在的社会认可接受的正常范围内的差异,低于或高于这个正常范围的差异就是逊常社会差异或超常社会差异。不过,这个所谓的正常范围本身就因人而异,大不相同。相对而言,天赋性自然人肌体差异的正常范围比较明确,各种先天遗传的显性病症缺陷和后天伤残都足以构成逊常差异;而那些明显超出一般人的体征体质差异,则可视为超常差异。如对色彩、声音的超常感知,特别是超出150分以上的智力测试得分者。对社会差异常态与否的科学辨识和认可,直接影响着对社会个体存在状况的事实和价值判断,决定着社会建制的合理标准与结构,最终影响社会的有效运行和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
显在社会差异是指那些在当前现实中可以直接观察感知到的差异,而那些目前现实中观察感知不到的、没有表现出来的差异即是潜在社会差异,如人类个体的各种潜缺和潜能的差异。显在社会差异可以直接为人们加以关注、认识、回避或利用,成为社会差别性选择对待和利用个体的理由和机会;而潜在社会差异往往被人们无视直至忽视,造成对潜缺者的误用和潜能者的闲置,导致难以挽回或弥补的社会损失、浪费甚至灾害。
自然人肌体差异是社会人角色差异和主体人人格差异得以形成的依托前提和载体基础,同时也是对社会差异性质、程度和范围的终极性限定因素,是社会差异分化发展的可能性底线和是否被差别化的衡量尺度。社会人角色差异是社会差异的实质内容和集中表现,是自然人肌体差异和主体人人格差异的定向因素、价值所在和得以形成、扩展、变异的模型、场所和引力或压力。主体人人格差异是连接和沟通自然人肌体差异和社会人角色差异的机缘、途径和机制,它能动地决定着自然人肌体差异合理有效地转化生成社会人角色差异的质量和效度,决定着社会人角色差异合理存在和有效实现的途径方式和可能程度。
人类社会差异的丰富性,具有积极的人类生存价值和社会发展意义。丰富的社会差异,为人类个体的社会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的可能性、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依托,为限制直至消除社会差别,充分尊重、高效利用和公平实现社会差异的坚实平台、基本机制和必然方式与途径,使人们广泛分处于社会肌体之中各行其道,相安无事,以免叠压拥挤,互相排斥伤害;丰富的社会差异,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组合样式和质材,使人们便于取长补短、互补合作,建构起富有弹性与张力的社会大厦和社会秩序,形成合理的社会生产整体系统,优化社会生产过程,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丰富的社会差异,给人们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和多样化的生活内容,使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和改善。可以说,有了社会差异,才有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多样性,才有了社会生产生活,才有了真正的美。
平等性是所有社会差异的基本属性特征、价值所在和保障依据。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是一个庞大的立体系统,需要各种形态和类型的社会成员分布于这个立体系统的不同岗位或职位,发挥各自不同的社会职能和作用。对整个社会系统及其整体功能来说,每一个社会职位岗位都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社会生产生活对多样性社会差异的平等需求、容纳、安置和对待,才认可、赋予和固化了社会差异以平等的地位和价值;而社会差异的这种平等性,又为人类积极地创造和享有日益丰富的社会差异和生产生活,提供了明确的走向参照、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
社会差别(Social Difference)是社会成员的实质差异性,在制度化地分设别置的等级性社会组织体系中,被人为地加以高低贵贱、褒贬尊卑的本质性区分、对待、认定和评价,用虚拟、虚饰或虚构的虚假性资质、资历、资财、资格与资本等异化性衍品赝品加以标示和象征的名分与称谓,是社会生态实体人为组织制度组合、设置等级体系化的依托、标准和缘由,往往也是社会成员个体的社会差异被族群邦国组织体系虚荣俘获、职位捆绑、品性嬗变、职能扭曲和形态退化的原因、手段和策略。
人类社会个体的社会差异具有极易嬗变和被扭曲成社会差别的特性。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是两个相伴而生、形影相随的社会现象,从而也就成为极易混淆的两种事实和概念。当社会差异嬗变和被扭曲成社会差别的时候,社会差异就成为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意酿成、故意制造和顽固坚持社会差别乃至不平等的借口和托词,给人类带来猜疑、分裂、敌视、冲突乃至战争的巨大祸患和灾难。实际上,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是人类社会自然演进和人为操纵的分水岭。从社会差异嬗变、衍生出社会差别的观念、价值、规范和行为,全是人类无意编演的悲剧和有意制作的闹剧、丑剧和恶剧。科学把握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认识价值和实践致善意义。
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的根本不同点在于二者的根本性质和终极价值不同。平等性是各种社会差异的固有品性。社会差异是人类依据个体天赋品质和社会生产生活要求,进行合规律合目的的实质性自然再现、选择、建构和创造的结果,只有结构形态、性能特征和适用处所与程度的不同,本身并无优劣好坏之分,更无高低贵贱之别;社会差别是人类个体或族群从自身狭隘的立场站位、利益诉求和价值偏好出发,对社会差异进行人为本质性误读错认、曲解谬判和粗制滥用的结果,或遮掩矫饰、或缩小夸大,进而附加、演义、引申和规定出各种名实不符的、扭曲了的判断、解释、设置和待遇。简明地说,这种有意无意地超出或不及社会差异(用D表示)实际状态、内涵和作用及相应的关注、评价和待遇的人为差部分(D'),就是社会差别(D"),三者的关系如下:
D"=D-(+)D'
当人们用各种非客观合理的狭隘浅陋或狂妄虚佞的诉求、目光和策略来看待人的社会处境、价值和待遇时,任何社会差异都有可能给以差别性评价和对待,在观念和行动上转变成一种社会差别。因此,有什么社会差异,就有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差别。种族优越、家族优越、智力优越等自不必说,甚至连身材的高矮胖瘦,都能成为差别看待和对待他人的借口和依据。
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的形成机制不同。社会差异是在社会生产合理分工和组织、人类个体优势潜能自然进化和表现、社会生活多样化、个体情趣个性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高效生产、自足生活和健康文明的创造与积累,是个体或群体客观能动的充分付出与等值等价报酬收获的方式和结果;社会差别是在个人或集团人为地编制等级社会网络体系、强制性地压制或剥夺人类个体的潜能、恶意赚取社会财富、卑鄙地放纵个人的情欲和特权中形成的,是人类强制生产、扭曲生活和病态文明的滥用与恶作剧,是个体或群体随意刻薄地挤压和掠夺他人和社会的手段与垢污。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社会生产生活要求、塑造、运用和尊重社会差异;病态畸形劣质低效的社会生产生活依赖、制造、强化和崇拜社会差别。
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的形成存在的基础条件不同。社会差异自然地扎根于人类个体的天性天赋天资天成的品性差异,孕育于人类坦率诚实、勤勉进取、自有自立、自信自尊和自主自由的品格,成长于科技相对先进、财富相对丰富、开放开明和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社会差别人为地滋生于人类虚拟虚构虚设虚幻的主观情意,孕育于人类虚荣臆想、懒惰贪婪、自匮自私、自卑自贬和自高自大的品性,膨胀于科技落后、财富匮乏、产权不清、权重失衡、封闭独裁和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产物。社会差异是永恒的,随着个人-社会的发展进步会日益丰富;而社会差别是有限的,随着个人-社会的发展进步会日益淡化直至消失。
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的功能价值不同。社会差异是人类个体个性差异的实质内容的正当常态的显示和表现,是基本人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恰当地尊重、保持和保护人类个体多样性、个性和权利及社会多态性,公平合理地确定和认可人类个体的不同社会生态位,科学适度地组织和加强社会生产生活的有机整体性和优质高效性提供了丰富的人力人性资源和有力的客观依据与保证;社会差别是人类个体遭受不公平定位和对待的结果,是对人类个体权利或权力的藐视或崇拜、放大或压缩、压抑或滥用。它往往成为某些既得利益、处境强势个人或集团鄙视、压制和剥夺他人,装扮、抬高和优惠自己的借口和托词,成为建立、粉饰和维护不公平社会等级制度的油彩和基石,成为干扰社会生产,吹大财富泡沫,增加社会虚值,腐化社会生活的手段和工具。
社会差别带来的最大问题是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平,是人的畸形发展,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失调、扭曲、低效、僵化直至崩溃。社会差别把人分成高低贵贱,三六九等,扭曲、打乱人们既有的人格结构均衡,拉大、强化直至固化社会等级结构,压制、弱化甚至消除天赋人格优势,制造出无中生有的人为特长,形成畸形的人格形态,导致部分社会成员个体无奈“躺平”、无力“躺下”甚至无望“躺倒”和部分社会成员虚妄疯长、拔高甚至恶性膨胀,滋生出各种骄奢淫逸、怪诞荒谬或萎缩内卷、猥琐卑鄙的畸形人格形态和生存方式。畸形的人格形态种群必然打破打乱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人力人才人格合理搭配的结构与格局,造成社会财富分配、占有和消费数量和质量格局的不合理,导致社会成员生产能力的退化、畸变或错位,生产积极性的弱化和丧失,降低社会生产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导致复合社会生态体系的僵化、废弛、退化直至崩溃坍塌。
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的区别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可以科学明确地加以识别、区分、界定和对待的,但二者确实又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互为表里、互为因果,难以直接、直觉和经验性地加以辨析划界的。特别是当人们站在个人、家族、种群、族群或集团的狭隘立场上,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用充满了己见、成见、定见、偏见的眼光进行极端功利主义的解释和判定时,更容易有意无意地把二者颠倒混淆在一起,产生误读、误解、误评、误导和误用。甚至时至今日,人们还在把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混为一谈,不加区分区别地混用、代用和乱用,把真正的社会差异看作是笑料和幼稚,而把日益强烈的社会差别看作是天经地义不可修正,甚至是完美神圣不可侵犯的样板、经典和传统,这种怪现象的存在和膨胀,实在是人类理性的萎缩和退化,是人类虚佞和病态文明的笑料和悲剧[17]。
社会差异的原生性、平等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等社会-个人积极存在形态与价值的实质性,根本地决定和要求与原生个体社会差异丰富而平等的内涵和分布格局相适应的多样而平等的社会差异实体结构、运行机制和功能价值,进而根本地决定和要求与这种内涵和格局对应匹配的丰富而平等的教育差异元素和系统。只有这样,丰富而平等的整个社会生态体系才能也就能够健全有效地保重、养护、利用、促进和再造这种自然而富有生机潜力的教育差异和社会差异,持续地保障、推进和实现人类社会元个体和复合生态体系积极平等的健康生存与发展。
教育平等(Educational Equality)是指,相对于客观实质平等的社会差异分布态势、格局和体制而言,所有形态和类型的教育及其构成要素,在其产生、存在、运行和功能上都具有平级同等的品性、价值和地位,因而要给以适得其所的平等的理解、认可、评价和对待;平等的社会差异根本地决定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培养目标和社会职能的平等性,进而决定了不同教育教学活动成本投入、办学条件和待遇回报的平等性,最终,也就根本地决定了教育教学活动主体地位、身份、声望和行为方式的平等性。立足、体现和指向这种客观自在平等的实质社会差异体系的人设本质教育差异体系就是教育公正(Educational Justice),这种立足、体现和指向本质教育差异体系的教育公正与实质社会差异体系的耦合对应与有机统一,就构成了真正的教育公平(Educational Equity)。正是这种与个人品性差异、社会需求和社会条件力量差异对应的公平的差异性教育,才能平等地依托人类个体可能的、潜在的或既有的社会差异,提供和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条件,使用公平的教育方式方法,公平地设计、开发、培养和使用社会真正需要的社会差异或个性化多样化的平等人格和人才[18],使平级同等的客观实质性社会差异和相应的平级同等的主观本质教育差异在持续不断的互动、交换和融合过程中,得以生生不息地、通观全质的平等再现、融合、延续和演化。
然而,人类个体的能动性在生态性向和现实性能上具有两面性:它不仅能够自发地保持社会差异的原生丰富而平等的自生活力、均衡格局和开放态势,而且其自发顽强、随机随意自我扩张创新的变幻性向、变化力度和变奏冲动,又总是在顽固不断地积淀、丰化和改变着原生社会差异的既有内涵和表达样态,使原有丰富平等的社会差异及其社会形态发生嬗变甚至突变;特别是当这种嬗变的内涵和格局被社会差异主体加以自我关照、意识和加权,进而能动地打着丰富公正教育的旗号和幌子,利用社会资源权力权能的教育不公平等导向、教育体制不均衡配置和教育漏洞不公开滥用,开启自我特权加码强化、寻租加权推进和衍质加倍扩张时,既有的社会差异个体多样平等存在和社会多样平等既有内涵和分布格局体系就会被人为地打破、再造和扭曲,平等合理的教育差异和社会差异就会逐渐、有时是加速度地异化、嬗变和扭曲,固化、滋生和强化成教育差别和社会差别,时而隐蔽、赞扬和制造出社会退化僵化式不公平或社会冒进混乱式不公平。社会差异的退化式不平等嬗变和扭曲又会必然地加剧和强化教育的退化式不平等。当社会差异嬗变和扭曲为社会差别时,教育的目标职能、成员角色、内容对象、条件待遇和方式方法也就会相应的系列差别化了。
差别化的个人肌体个性、社会职务岗位、报酬待遇和身份地位,把培养多样化的平等社会成员的教育目的职能嬗变扭曲为隔离和标定差别化社会地位和身份,复制、维护和强化社会的等级差别;把平等地从事教育社会活动的平等教育主体嬗变扭曲为承担差别性社会职能,享有差别性特权待遇的教育贵族或贱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习者被安排在有明显差别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依托于质量数量明显不平等的教育教学设施、内容对象、条件待遇和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的平等教育形态和类型被赋予或强加上性质、价值和地位差别的意义,成为社会差别、不公平的直接表现、内容、标志和象征[19]。
教育不平等也会进一步嬗变和扭曲社会差异,固化、掩饰、拉大、加剧和创制社会差别乃至社会不平等。不平等的教育为社会差别和不平等提供一种预示、预演和预定的过程和机制,模拟和虚设一种不平等的准社会身份,从而把各种具体的、形成中的社会差别和不平等“漂洗”“转化”成一种社会认可的既定事实,一般化、固定化、合理化和制度化为一种正规化的社会存在。当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状态和水平只有、只要也只能用、供、养一个人做官员时,任何一种把最有资格、可能和必要当官员的人之外的另一个人也预定、培养和安置为准官员的教育习俗、体制和决策,都是在人为地打破客观自然的“需官员”“当官员”和“是官员”的社会差异,把官员嬗变成一种有其名无其实、有其人无其需和有其位无其用的社会“官本位”差别名号和待遇。反之,当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状态和水平需要、必须也能够让三个乃至更多的人做官员时,任何一种把有资格、可能和必要当官员的人排除官员行列之外的教育习俗、体制和决策,都是一种对官员资格身份的垄断和特权化,都有悖于教育公平,都是在用教育制造和维护社会差别和不公平。
丰富平等的社会差异和教育差异的性能和价值贵重而又极易被忽悠、嬗变、伪造和扭曲成社会差别和教育差别直至社会不公平和教育不公平的特性,提醒、警示和呼唤社会要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差异和教育差异的丰富平等性实质保障体系和社会差别与教育差别的退化不平等本质遏制体系,实现社会生态体系个体丰富平等性客观实质与全体统一公正性主观本质有机融合一体的体系公平性的共享全质,从根本上保障和实现每一个社会成员个性与群性有机融合的健全生存与发展。
首先,客观地观照、认识和把握社会差异与平等和教育差异与平等在体现、实现和保障人类更有质量地平等生存和发展上的终极生态结构、属性和价值,科学地揭示和坚信社会差异平等是人类社会互补合作,形成健全的社会生态有机体的基本构件属性和结构功能耦合的基本条件和保证,是人类寻求、实现和不断优化现实社会生产生活丰富性、提升社会生产生活质量的根本前提和保证,辩证地理解和解释社会差异和平等从根本上要求和决定教育差异和平等的内容、程度和动力,教育差异和平等引领、强化和优化社会差异和平等。要自觉地尊重、爱护、涵养和保障社会差异平等,运用平等分类、同级对待的公正方式和行动,充分开放和智慧地选择和创造真正具有社会差异平等性的理念、建构和对策,开展、实施、调控和评价有利有助于公平体现、展示和增强社会差异平等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把评优评先进师生转变为评某类积极行动者会更有助于突出学生类型上的差异特性和价值[20]。
其次,直面社会差异平等易被误解扭曲客观实质,本质上能动地科学设计和权威化社会差异的精确公正标准。要从本质上承认社会差异平等事实的模糊性和易于被差异性个体自发或人为地误读、误解、伪造和滥用的可能性与脆弱性;敏锐地警惕社会差异平等现实退化和变异的迹象和苗头;大胆地揭露、阻止和剔除少数别有用心的权势权贵和投机分子恶意篡改、欺骗和操弄社会差异平等的实质规定性及其现实边界和轮廓的错讹和欺诈,科学地澄清社会差异平等的真实现实存在和内涵,通过和运用社会征集、协商、研讨和通约的方式和途径,摈弃和排除差别化理念、条目和话语,建构和推出内涵确切、外延周全、边界清晰、表述准确的社会差异平等的法条性形态,为全社会提供人人能够准确识读、理解和把握,可用、好用的社会差异平等的公正性标准、参照和依据。
最后,提供、创造和运用社会全员共有、共享、共行和共建的教育机会、场所与事件,促成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差异平等实质和公正本质的公开存在、遭遇、交锋和融合行动,持续实现社会差异的全质公平。社会差异平等生成、保障和实现全人类所有个体更好生存与发展的实质底线性,与其常被误解扭曲的实质脆弱性,和人类能动建构的社会差异平等的公正标准,提供和构成了社会差异的全质公平因素和可能,同时也潜藏和预置下了全质退行瓦解的危险性。只有在现实的教育社会生态的真实存在和运行中,社会差异平等的实质性能才能够顽强地自我展示,制约和修正其易于被嬗变扭曲的可能,为社会差异公正的本质性能提供坚实客观的基础、强有力的支撑和实实在在的内容;社会差异公正的本质性能才能获得自己的关照规范对象和用武之地,实现教育实质平等与教育本质公正有机融合统一的教育全质公平。
教育是体现、引领和实现社会差异实质平等与社会差异本质公正有机一体化全质公平的最广阔坚实的平台、载体和事件。教育是人的主体能动性最集中和最为典型的社会建制和活动领域,反之,也最易于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教育完全有理由、有责任成为科学地识别、鉴定、设计、开发、优化和利用合理的社会差异实质平等,揭露、弱化和消除社会差别和不平等的社会体制和机制,科学地建构和制定最为规范标准的教育公正,并在用这种公正的规范标准修正差别化的教育差异实质平等的过程中,动态现实地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社会差异的产物,理应成为社会差异的坚定支柱和保护神,科学地区分社会差异和社会差别,准确地把握社会差异对教育多样化平等化的公正公平要求,牢固树立教育平等的信念,合理设计教育公正的标准,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平等组织和运营教育,就一定能够实现和保障真正的社会平等、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21]。
真实、精细而准确的公平考鉴和遴选是实现和保障全体教育社会生态体系平等、公正直至公平的根本环节和机制。高新科技的加速升级扩展,已经和正在使社会生态系统的生产分工职位岗位技术含量日益趋同化,对社会成员的资质差异性要求的不断弱化,同时,也为更加精细准确地测量、计算、区分和设计日益精细化的社会分工职位岗位性征差异及相应的社会成员要求,提供了更加可靠有效的技术和制式保障。精细准确地考试、察觉和鉴别将不断凸显、提升和实现全体社会生态体系成员的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