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要求进一步提升能源标准化水平,有力支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
《计划》提出,要突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能效提升和产业链碳减排等重点方向,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协同联动,完善有关能源技术标准规范,加大新兴领域标准供给,加快标准更新升级,不断提升标准质量,为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要坚持“需求牵引、重点推进;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协同联动,务求实效;系统布局,协调一致”4项基本原则。
《计划》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良好互动,有效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产业链碳减排。
到2030年,建立起结构优化、先进合理的能源标准体系,能源标准与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紧密协同发展,能源标准化有力支撑和保障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
《计划》提出五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是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标准化。要求加快完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标准,完善水电和抽水蓄能相关标准体系,推动各类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进一步完善核电标准体系。
二是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标准需求和现有标准的适应性研究,加强新能源发电涉网安全标准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特高压交、直流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电力需求侧资源开发、应用等配套标准研制。推进电力市场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电力市场基础及通用标准、市场接入技术标准、电力市场业务技术标准、电力市场运营技术标准等重点标准制定。
三是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技术标准。完善新型储能标准管理体系,细化储能电站接入电网和应用场景类型,完善接入电网系统的安全设计、测试验收等标准。加快推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储能电站安全等新型储能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结合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展,及时开展相关标准制修订,全面推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标准制定协同发展。
四是加快完善氢能技术标准。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管理,加快完善氢能标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开展氢制备、氢储存、氢输运、氢加注、氢能多元化应用等技术标准研制,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制氢、电氢耦合、燃料电池及系统等领域,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建立健全氢能质量、氢能检测评价等基础标准。
五是进一步提升能效相关标准。要求组织推进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绿色高效生产转化和利用相关标准制修订,进一步提升煤炭和油气相关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水平,完善煤矸石、粉煤灰和尾矿综合利用相关技术标准,推动一批新型节能环保电力设备和材料相关标准制修订,进一步提升电力输送关键设备的能效标准。推动负荷侧再电气化能效标准提升,加快推动综合能源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及基础性标准研制。
六是健全完善能源产业链碳减排标准。要求与国家标准协调加快构建能源领域碳减排标准化管理、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围绕能源领域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有关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需求,加快推进相关标准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完善。加快完善能源产业链数字化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推进能源各领域数字孪生、能源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标准制修订。
《计划》强调,要加大政策支持、开展标准示范、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监督评估,确保《计划》落地实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高技能人才制度政策更加健全、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岗位使用更加合理、评价机制更加科学、激励保障更加有力,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技能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收入稳定增加,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意见》要求,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和服务供给。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完善技能人才稳才留才引才机制。建立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建立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见》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加强技能人才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