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琴|文
近年来,国有企业党委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保障了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态势积极健康向上。但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国企领导和党务工作者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工作,以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取得实效。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树立宽广视野,强化担当意识,坚决落实好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守好阵地、管好队伍。近年来,国有企业党委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保障了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态势积极健康向上。但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也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国企领导和党务工作者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工作,以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取得实效。
虽然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制定出台了《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但是有的企业领导干部的责任主体意识不强,基层一线更是普遍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意识形态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往往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指标,存在“重业务轻思想”的倾向,呈现“倒金字塔”结构。有的领导干部总是强调经济建设任务繁重,忽视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协调发展,在理论武装、干部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少量存在“一手软”现象,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投入较少,效率不高,不善于研究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
对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得不够深刻,推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不够高,不能及时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动态,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应对新问题新现象的探索和研究上还不够到位。如涉企舆情公关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和人员有些人是“半路出家”,理论功底有限,专业水准不足,在岗不专岗,难以胜任工作。高素质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基层干部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知识结构更新得不够快,思想观念相对滞后,难以达到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一些国有企业在抓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推进上用力不足,只是侧重于按要求完成规定动作,但是对工作推进过程的有效监督和指导不足。如在意识形态工作与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企业转型升级、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上结合得还不够紧密,缺乏长效机制。
一些国有企业宣传文化阵地设施较为落后,内容更新不够及时,吸引力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且宣传工作重点大都集中在生产经营方面,对一线职工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力度不足。导致部分职工大局意识、集体观念淡薄,对调整产业结构认识不够,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积极性不高。
强化理论武装,着力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学习和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作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普通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要持续完善制度,以用促学,注重实效,形成领导干部理论教育的长效机制。把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素养提升作为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党政领导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积极探索扩大学习的横向覆盖面和纵向深度的措施方法,不断完善形成党员理论教育的长效机制。要从推动事业长远发展、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上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在思想认识上强起来。
强化责任落实,压实守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在思想上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前提下,要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企业党委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同心同向的良好工作格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从“顶层”发力,全面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尤其是国有企业党委主要负责人必须牵头抓总、靠前指挥,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带头把导向、带头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处置。从“中层”出力,国有企业的各级党政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分管意识形态的领导要发挥作用,做到坚持原则、协调各方、敢抓敢管。从“基层”着力,充分调动各部门抓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形成责任链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履责,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强化阵地管理,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牢牢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进一步抓好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将其作为了解员工思想、提前化解矛盾、营造和谐氛围的有力载体,用宣传工作成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平台对舆论的影响,积极主动抢占宣传舆论阵地的制高点。着力打造和培育一批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阵地模范,提升意识形态工作感染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以意识形态来凝聚干事担当氛围,为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健全长效机制,补齐补强意识形态工作“防护网”。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管控制度,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高效落实。要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规矩立起来、严起来、紧起来,做到有错必纠、有责必问,不断巩固“一把手”亲自抓意识形态工作、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将意识形态工作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有机结合。要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推动考核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委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抓党建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考察考核、执行党的纪律监督检查范围,强化结果运用。
强化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意识形态队伍“战斗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资源保障,全面加强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意识形态工作要求的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意识形态干部队伍,着重提高其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决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