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民主集中制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2022-12-25 06:32阎树群罗国庆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党中央民主

阎树群,罗国庆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作为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对新时代民主集中制建设作出战略部署的同时深刻阐明了坚持民主集中制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与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和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1]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把民主集中制转化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而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党效能,更好发挥民主集中制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中的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民主集中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什么样的民主集中制、怎样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严谨的科学性、宏观的战略性和突出的实践性等理论特质。系统梳理和科学阐释习近平关于民主集中制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对于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关于民主集中制重要论述的原创贡献、突出特点和时代价值,切实推进新时代民主集中制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体现时代性

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民主集中制得到很好坚持和有效贯彻,我们党的事业就顺利前进,什么时候民主集中制贯彻得不好,我们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因此,在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进程中,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就成为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加强党的全面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关注并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对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系统科学回答,构成习近平关于制度自信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时指出:“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3]65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重大历史关头对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充分体现了在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思想丰富发展的理论结晶,彰显了党的建设的鲜明时代特征。

(一)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弘扬

用历史的眼光洞察时代大势,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思想之所以成为指导党的建设的科学理论,就是因为它正确反映了党的建设的客观规律,这就决定了它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全面建设的科学指导,是党保持旺盛生机活力和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锐利武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政治方向、政治定位、政治原则等方面坚持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思想。

首先,坚持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政治方向。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政治方向从一开始就确定为巩固党的团结统一,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看,列宁在坚持马克思民主制思想基础上明确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组织原则,其初衷就是为实现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的团结统一,以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方式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一个团结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百折不挠、勇毅前行,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不渝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防止任何企图分裂党、动摇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从而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行动一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政治方向,在十九届六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3]28,充分彰显了民主集中制对于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实践一再表明,巩固党的团结统一、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只有牢牢把握这一方向,才能深刻领会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核心要义,进而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全党同志团结统一、凝聚力量,锚定发展目标,坚持正确道路,开辟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其次,坚持根本制度的政治定位。列宁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而且把这一组织原则推广到各国共产党的建设中,指出:“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4]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从一开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党的二大首次确认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党的五大之后又将“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写进《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中[5]。党的六大党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此后,尽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先后对党章的具体内容作过多次修改,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的政治定位不仅始终没有变,而且在不断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不断提高管党治党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凸显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制度属性,强调“民主集中制,是领导班子的根本工作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6]24,这就进一步坚持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制度的政治定位,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中的功能和作用,意义十分重大。

再次,坚持“四个服从”的政治原则。1905年7月,列宁在《〈工人论党内分裂〉一书序言》中提出必须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等在内的六条基本原则[7],为我们党确立“四个服从”的政治原则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列宁提出的党的组织原则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和面临的革命形势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在党的队伍和党的一切活动中,必须坚持和恪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纪律,指出这是党的事业无往而不胜的政治保证[8]528。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将“全党服从中央”修改完善为“全国的各个组织必须统一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9],这就更加准确地规范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重要地位。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四个服从”作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被载入十二大党章,[10]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党的组织制度和政治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创造性地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政治纪律要求,并将其作为民主集中制的新发展写进十九大修改后的党章中。“四个意识”与“四个服从”一脉相承、相互配套,进一步增强了全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实现了全党在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团结统一。

(二)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创新

在新时代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新征程上,不仅需要深刻反思与总结历史经验,而且需要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思想同新时代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

首先,确立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最大制度优势的价值定位。2012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的重要论断[11],这是在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民主集中制优越性认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对制度自身优势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从毛泽东指出“没有民主集中制,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巩固”[12],到邓小平进一步得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的执政规律认识[13],凝结着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朝气蓬勃的制度奥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从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进一步深化对民主集中制所具有的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的制度优势认识,指出民主集中制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得党和人民衷心拥护,因而既能保证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保证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执行。[11]总之,这一制度无论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还是激发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以推动党和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显著优势,都是通过“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变成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14],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以及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最大优势。

其次,丰富民主集中制的内涵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作出新的阐发和原创贡献:(1)指出“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15]。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了民主集中制从党的组织原则和根本制度延伸到国家政权领域中,起着关联党内政治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整合党内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及规范国家机关的活动形式的基础性、原则性作用,意味着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研究制定、贯彻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原则,也是国家机关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的根本制度保障。(2)阐明民主集中制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11]。这一重要论断阐明了我们党按照充分发扬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的原则处理好党内主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并在遵循“四个服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积极健康的政治生活,进而确保党内关系的纯洁性和党内生活的规范性,维护党内和谐,激发全党活力。(3)强调民主集中制在工作实践中集中体现为组织意图。习近平指出,既要看到组织意图和领导个人意图的相互联系,又要注意两者的区别,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组织意图是党组织通过民主集中制形成的意见,领导个人意图是领导干部个人的意见。”[16]43这一重要论述表明党组织通过民主集中制形成的组织意图是全体党员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不能片面地把领导者个人意图等同于组织意图,错误地把领导者个人意见强加给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要善用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正确实行集中,杜绝以个人意图取代组织意图、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错误行为,有效防止“一言堂”“家长制”等现象,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再次,凸显民主集中制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七大以来,伴随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在党的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不断加深。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出新的表述,提出既要协同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又要在各项建设中突出重点,强调“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17],进一步凸显了民主集中制在党的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制度建设史特别是民主集中制发展史上取得重大成果,不仅在党的建设有关文献中首次提出“制度体系”的概念,把对党的制度的认识提高到体系化的高度和更为宏观的角度,而且指明民主集中制在党的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其贯穿于党的各项制度之中并决定着党的其他各项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1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同时,不断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建设和发展,更加拓展和丰富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联系起来加以认识、统一起来加以贯彻,深刻指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1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作出系统梳理,并对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出科学概括,进一步把民主集中制纳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之中,强调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的决定性作用,彰显了民主集中制的最大制度优势地位,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党关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与时俱进。

二、在民主与集中的结合中彰显科学性

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是民主集中制的突出特点,也是这一制度的最大优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等视域深刻阐明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方位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性。

(一)符合唯物论,体现制度客观性

制度作为主体的选择无疑具有主观性,但主体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则根源于客体的需要和客观的实际。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20]286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的正确选择,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要求。中国社会曾经历了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缺乏民主。从历史上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从近代以来中国政党政治看,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胜利后,由于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明确的政党纲领、严明的组织纪律,因此未能根除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秩序。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大权独揽,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实行一党专政的专制统治,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党内也没有民主可言。事实证明,没有集中的民主或没有民主的专制的政党救亡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带来了新的革命指导思想和组织方式,确立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党纲领和奋斗目标。从当时的中国国情和党的性质宗旨出发,民主集中制蕴含的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是我们党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在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依靠实行党内民主调动全党积极性,依靠集中统一凝聚全党战斗力;另一方面,在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把争取人民民主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追求深深融入党的血脉之中,依靠人民民主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汇聚成推翻专制腐朽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的磅礴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健全作为党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的同时,逐步建立起体现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国家制度,并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开创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21],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制度“密码”。党的百年历史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行民主集中制,是适合党情和国情的唯一正确选择。

(二)符合唯物辩证法,体现制度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推动民主和集中的不断融合中实现民主集中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这就遵循着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双方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原理,同缺乏民主的专制主义和缺乏集中的分散主义相区别,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先进性。我们党百年来对民主与集中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呈现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阐述民主集中制时深刻指出: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将民主和集中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8]38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八大在党章中对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作出经典表述,指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辩证统一就是我们所要坚持的民主集中制,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民主集中制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推进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角度和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的高度继续深入思考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对民主与集中辩证关系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习近平指出:“这项制度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又可以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有效防止和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14]。这一伴随着党的全部历史并日臻定型的充分体现先进性的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我们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必须加强和贯彻,而不能有丝毫削弱和动摇。

(三)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现制度合理性

在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创造性运用于科学理解和深刻阐发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习近平把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提到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的高度予以强调,指出:“要把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治理好,就要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况,这就要靠发扬党内民主而来”。他还说:“要善于正确集中,把不同意见统一起来,把各种分散意见中的真知灼见提炼概括出来,把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作出科学决策。”[14]这就深刻揭示了民主集中制的制度设计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即通过民主集中制而实行科学决策的过程,就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就是遵循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明的认识规律的过程。科学决策从群众中来,就是认识从实践中来,充分发扬民主,就是要认真听取民意;正确实行集中,就是对群众的意见分析整理、研究比较、择善而从,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科学决策的执行过程,就是在群众实践中检验决策是否正确的过程并对已有决策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体现了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的飞跃。因此,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逻辑,运用民主、集中、再民主、再集中的实践逻辑,制定、执行和验证方针政策的可行性,彰显了民主集中制及其运行过程的合理性。

(四)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彰显制度优越性

习近平指出,一个制度好不好,人民最有发言权。民主集中制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设计的深层根源,从政党的角度看,就是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维护党员利益;从国家的角度看,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维护、实现和发展好人民利益,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这充分体现出我国民主集中制相比于西方民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其一,我们的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发扬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而西方民主由于政治势力和利益集团的相互博弈,维护的是各自集团的狭隘利益。其二,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在正确集中的基础上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有利于发挥集中统一优势,避免各种掣肘,保证决策的执行力;而西方民主制度难以克服效率低下的弊端,各利益主体和政党势力在利益博弈中的妥协性和不稳定性,无法保持决策的一贯性。可见,民主集中制的核心要义在于坚持人民立场,舍此就难以理解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导致民主的不合法、集中的不合理与决策的不稳定,陷入利益博弈、效率低下、信任缺失的政治困境。

三、在系统谋划与把握关键的融合中呈现战略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远的战略眼光和深邃的哲学智慧擘画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蓝图,既注重从整体上系统谋划、协调推进,又强调在全局中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充分体现出宏观设计的战略性特征。

(一)系统谋划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凸显战略性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领导14亿多人口的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22]的确,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推进表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战略思维,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践行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上,党中央立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着力于巩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着眼于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服务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探索和构建新时代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战略布局,凸显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战略性特征。

首先,明确民主集中制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与实践,高度重视民主集中制在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中的根本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确立民主集中制在党和国家制度体系中的最大优势地位,强调民主集中制在党对重大工作领导、议事、决策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对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决定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从没有得到这样的认定,获得这么高的地位。”[2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增强政治功能和提升组织力的最大底气,也是有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政治生活向往的制度保证。

其次,把民主集中制贯彻到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各方面。在明确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的制度使命基础上,党中央锚定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全体党员三个层面的对象目标,并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为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一是适应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战略需要,明确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使命是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创造活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习近平指出:“要充分发挥党的制度优势,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11]。这里所说的“制度优势”就是指的民主集中制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纪律上、作风上、制度上全面得到贯彻,全方位地增强全党在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和行动上的一致,从而推动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民主集中制是党的团结统一和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制度保证。

二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民主集中制的相关体制机制和运行方式。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决定了民主集中制内含着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组织运行方式,涉及到组织领导、议事决策、决策落实等重要环节。因此,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时代要求,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系,在党内形成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组织运行方式,这是我们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3]28。这一重要论述表明,我们党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和基础,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决策议事机制、党内法规制度等相关体制机制,以确保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同根本制度相适应,从而实现党内组织领导的科学化、议事决策的民主化和决策落实的规范化运行。

三是着眼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和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锚定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全体党员三个目标对象,锻造强健的组织肌体。从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看,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系统严密、纪律严格的统一整体,党的各项重大工作都要依据民主集中制的规范化环节和程序征求意见、作出决策、贯彻执行,这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组织保证。从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看,“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习近平指出:“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力、发生重大偏差和失误的班子和个人,要追究责任。”[16]97把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这绝不是“政治作秀”,而是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坚持民主集中制既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和纪律,又是选干部、用人才的考核标准之一,是我们党广泛聚集、有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精诚团结、不懈奋斗的重要法宝。

再次,在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中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治国理政强大合力。

一是正确处理党同各国家机关的关系,保证党对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突出特点。”[24]这一重要论述将民主集中制提到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基本准则、必须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务之中的高度予以强调,这样既可以保证党内机构之间、国家机构之间的合理分工和相互协作,又确保了实行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组织领导方式,促使各国家机关提高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党居于领导核心的地位,各国家机关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相向而行、同向发力的有机整体,通过充分发扬民主以调动各国家机关的积极性,通过有效进行集中确保党的统一领导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所谓“众星捧月”,就是各国家机关都要自觉维护、全面体现和坚决贯彻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显著优势。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发展党内民主以带动人民民主,始终把民主集中制贯彻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中。习近平2019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的重要命题[25],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他进一步作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断[21],深刻阐发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本质,而且体现我国民主政治制度运行在程序、参与和效果等方面的完整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特征;充分表明我们不仅建立了全过程的人民民主制度,而且要进一步发展这一制度,使之成为人民当家作主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和必由之路。习近平指出:“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20]293这充分体现了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统一性,要求我们将民主集中制贯彻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中,把维护党对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地位、提高党的民主执政能力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相结合,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好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优势,构建起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决策机制,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二)把握关键推动以上率下,凸显全局性

习近平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论述始终贯穿着辩证思维,特别是善于运用关于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把握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主体,强调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全局影响力,体现了党中央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的战略性谋划。

首先,明确领导干部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主体。习近平十分重视“关键少数”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中的示范作用,反复强调“执行民主集中制,一把手以身作则很关键。”[16]9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改变领导干部的作风入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毅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特别是在顶层设计上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体系。一方面,强调领导干部在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践中的主体性和重要性,充分调动并最大程度发挥其紧密联系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贯彻民主集中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动民主集中制的实践发展和实际成效。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民主集中制在约束领导干部权力滥用上的监督作用,通过集体领导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四个服从”政治纪律等刚性制度对领导权力进行约束并使之透明化,使领导干部这一关键主体在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政治意识进一步增强。

其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民主集中制教育。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制度,又是方法;既是我们党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又是一门高超的领导艺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既要靠监督,又要靠教育。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是否全面掌握并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方法和领导艺术,对于提升党的威信、增强制度自信、推动工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要把民主素养作为一种领导能力来培养,作为一门领导艺术来掌握”[14]。他还说,“对每个领导干部,都要加强民主集中制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熟悉民主集中制的规矩,懂得民主集中制的方法。”[16]97这就要求我们在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系统学习和研究,促使领导干部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方法,厚植民主素养,把对民主集中制的抽象认知转变为具体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深化对民主集中制的深刻认知,在工作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领导干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实际能力,逐步形成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在优势与效能的转化中凸显实践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制度建设上坚持“两手抓”,既坚持和完善制度,又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既充分阐述民主集中制的显著优势,又强调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党效能,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实现优势持续转化与治理成效优化的良性循环,凸显了强烈的实践性。

(一)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发挥制度优势,凸显政治效能

2017年2月,习近平在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同坚持民主集中制是一致的。”[26]2018年2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强调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是说不要民主集中制了,不要发扬党内民主,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是不对的。”[27]这就深刻阐明了坚持民主集中制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高度一致性,是对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和实践效能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凸显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

首先,坚持民主集中制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前提和应有之义。二者在目标上一致、在进程中同步,共同维护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在党的建设中就十分注重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武器,既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消极影响,又反对极端自由主义的各行其是。一方面,通过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激发全体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通过实行正确集中,汇聚集体智慧,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这种制度设计把发挥全党积极性与坚持集中统一领导、正确实行集中与向党中央看齐有机统一起来,为落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保驾护航。同时,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形成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的制度保障,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则是党保持严密组织体系和强大组织能力的根本目的。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是一句空话,最终要体现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来,这是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的最高体现;要落实到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上来,这是在发挥部门、地方、基层组织积极性基础上形成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根本保证。总之,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民主集中制才能得到切实贯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才能大大增强党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政治效能,就必须牢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两个确立”“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3]26,这是完全正确的。

其次,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彰显民主集中制政治效能的重要体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深刻审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复杂形势基础上作出了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判断,而进行伟大斗争的领导力量来源于党中央权威,这就必然要求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下贯彻民主集中制。一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更深层次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凸显,要取得改革事业的新胜利,根本途径就是要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把全体党员、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统一组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上凝聚起敢于在深化改革中闯难关、涉险滩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力量,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二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的挑战更加严峻,这就需要更好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威力,在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下,按照“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彰显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全面优势,把分散的、不平衡的、不充分的弱势转变为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优势,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更加凸显民主集中制的政治效能。

(二)在贯彻党的路线和严肃党内生活中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党效能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制度和规矩挺在前面,不断提升制度治党的实际效能。习近平指出:“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6]23严肃党内生活是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民主集中制在其中发挥着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作用,是全面解决党内生活“四个不够”问题的实践指南和制度保证。首先,民主集中制是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制度保证。按照党的政治任务和战略部署科学合理又有效率地理顺组织纵向衔接,畅通组织横向协作,形成组织政治共识,实现党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擘画落地生根。其次,民主集中制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制度保证。民主集中制在坚持群众路线基础上达成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有效化解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冲突,增进党内团结和谐,聚集强大的组织合力。再次,民主集中制是严肃党内生活的制度保证。习近平强调,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要贯彻民主集中制,通过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党内生活的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一方面,通过“三会一课”和党性教育制度的协同发力,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党内法规,强化党员的规矩意识和担当意识,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另一方面,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使之成为刚性制度化治理的重要补充。

(三)在强化党内监督中发挥制度优势,增强监督效能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强化监督制度建设及其执行力度并取得明显成效,但不可否认,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监督主体工作主动性不够、监督对象自我约束意识不强、监督过程程序不规范等现象。如何更好发挥党内监督功能是我们党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强化党内监督,必须坚持、完善、落实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有机结合起来,把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以及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充分调动起来,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6]207这就深刻阐明了贯彻民主集中制在强化党内监督中的核心地位和决定作用。第一,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要求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其核心在于发扬民主,以民主讨论、集体决策、服从多数的党内民主限制个人专权,倡导全体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防止某些领导干部“一言堂”“定调子”的专断作风;第二,坚持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要求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其核心在于集中指导,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防止软弱涣散倾向,同时通过巡视监督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强化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确保党内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团结统一。同时要坚持请示报告制度,这是民主集中制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机制。习近平指出:“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按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这是必须遵守的规矩,也是检验一名干部合格不合格的试金石。”[28]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严格遵守请示报告制度,牢固树立事前请示、事后报告的程序意识和纪律观念,从而有效增强党组织对领导干部和党员的监督和考核。第三,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发挥同级之间相互监督的作用,其核心在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真诚友善地剖析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自我反思与外在鞭策的结合中前进发展。

综上所述,习近平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论述,以其鲜明的时代性、严谨的科学性、宏观的战略性、突出的实践性等显著特质,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和完善什么样的民主集中制、怎样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时代之问,彰显了新时代民主集中制所蕴含的科学合理又有效率的制度优势,阐明了新时代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的顶层设计和关键环节,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实现路径,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主集中制作出的原创贡献,为进一步增强全党对民主集中制的高度认同和坚定制度自信,在全党全社会形成以民主集中制为支撑的强大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党中央民主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中国式民主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生态民主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