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重要论述的理论意涵与实践要求

2022-12-25 06:32汤素娥柳礼泉
关键词:福祉民生群众

汤素娥,柳礼泉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目标,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人民需要什么样的民生福祉、怎样增进民生福祉等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论述,对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推动共同富裕历史进程、促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重要论述的理论意涵

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论述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既不同于传统“乌托邦式”的民生理想,也不同于致力解决温饱的生活样态,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逻辑起点,从主体指向、客体内容、推进过程及其评判依据等论域展开,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坚定持守,彰显出独特的理论魅力和深厚的思想蕴含。

(一)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论述,是在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基础上,就如何通过进一步奋斗,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进而使每个人实现幸福美好生活而作出的理论回答。

1.为了全民的“民生福祉”

在“民生福祉”为了谁这一问题上,习近平强调,“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1]。在他看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2]也就是说,增进民生福祉不是为了某些人的特殊利益,而是始终为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只有人民才是民生福祉的创造者、享有者和守护者,并且“人民”不是模糊的宽泛的概念,不是指少数人或多数人,更不是指某些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和特权阶层,而是指向全体人民。增进民生福祉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最终要体现在国民生活水平总体提高上,体现为每个中国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无论困难有多大、任务有多艰巨,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征途中,一个都不能少;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与此同时,习近平注意到每个个体的民生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先后性,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所有人民的覆盖面而言的,并不意味所有人的民生福祉在时间上、方法上、程度上是一致的,必须坚持群体普遍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统一,让民生福祉既能覆盖整体诉求,又能关切到个体需要。

2.重在全面的“民生福祉”

“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会见时,就曾用“十个更”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等民生问题进行了论述,在随后多次讲话中谈及人民要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说出了人民的民生心声,引起了人民的广泛共鸣。这些重要论述不仅把抽象的民生福祉具体化了,还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时代的发展导向和人民的需求导向,突出反映了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愿景,抓住了制约增进新时代民生福祉的主要矛盾,由此勾勒出新时代民生福祉的基本图景,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但这并不是说,新时代的民生福祉就局限和停留于此。为此,习近平强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正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其民生需求面广量大,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累积性的特点,使得新时代民生福祉涵括了人民日常生活的所有事项、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

3.持续增进的“民生福祉”

“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5],需要“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6]。习近平的这些重要论述,不仅肯定了幸福生活是人类的价值追求,也指出了增进民生福祉是一个持续动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充满了风险与挑战,其难度之大、任务之重决定了其不是一蹴而就、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一方面,增进民生福祉既不能脱离国情实际,也不能超越社会生产力水平,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陷入空中楼阁的迷思之中,现有的民生福祉都有可能丧失。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民生需求不是静止不变的,只有让全体人民的民生需求在发展中满足,在满足中增进,才能更好地朝着美好生活目标前进。习近平指出,“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都是拼来的。同时,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还要勇往直前……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7]这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遵循事物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相统一的辩证逻辑,弘扬团结奋斗精神,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干,循序渐进,尽力而为,使民生福祉在内容和层次上由“单一型增进”转向“复合型增进”、由“生存性需要”转向“发展性需要”。

(二)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重要论述的基本遵循

什么样的民生才算得上是福祉?在习近平看来,民生福祉难以有定量和统一的评价标尺,而是人民群众对于现实生活的主观体验和意识反映。归结起来就是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4]

1.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

获得感是人民获得的现实利益符合或超出心理预期的价值体认,是客观获得与主观感受的有机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8],将人民获得的实惠,作为民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归宿,视为国家政权能否稳固和长久的决定性因素。在习近平看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就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只有把社会发展成果投入到民生事业发展中,才能让人民群众有切实的获得感。“有更多获得感”,不仅成为衡量和评价人民群众是否有基本民生福祉的重要依据,也彰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如果经济有了发展,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有了提升,个体却没有明显的获得感受,甚至心生不满和剥夺感,致使对现有获得感的感知和享受能力下降,那都不是民生福祉的应有意义。习近平指出,“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9]这为考察民生福祉增进与否,给出了最为直观的判断方法和评价依据。

2.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有保障

幸福感是人民得到民生获得感后,产生身心愉悦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对未来生活更加美好的价值期许。追求幸福感,“这是在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情感中都存在着的原理,这些原理是颠扑不破的准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10]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生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质需要,集中反映并体现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普遍追寻。习近平非常重视人民生活是否幸福,明确“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11],把它定位为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的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本真初心和历史使命。习近平表示“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12]强调“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13]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了百年的艰苦努力,彻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迎来了增进民生福祉的新征程。但船到中流浪更急,绝不能有骄傲自满的情绪,绝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念头,而是要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出发,坚持人民满意的就继续践行,人民反对的就及时改正,千方百计排忧解难,朝着全方位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去打拼。

3.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可持续

安全感作为一种稳定的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人们对当下和未来发展的确定的心理感受,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底线要求,也是人民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基础条件。习近平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有序。”[14]158人民群众只有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拥有健康的社会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更真切地去体验、享受日常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促使这种美好的生活状态可持续。习近平认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15]安全感不仅是人民群众的“第一需求”,更是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必备的关键要素。人民群众有了安全感,获得感才有保障,幸福感才会持久,国家才能安定有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否则,人民没有安全感,陷入惶恐、焦虑、危险的生活境况之中,无论物质需求如何满足,也不会感到心安和愉悦,其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将无从谈起。

二、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重要论述的价值旨趣

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论述,从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维系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保障人民生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时代追问、现实回应与未来憧憬,彰显出深刻的价值意蕴。

(一)践行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

为人民谋幸福,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在,也是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重要论述的价值旨归。

一是增进民生福祉彰显爱民情怀。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6],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17],都可见习近平对增进民生福祉的高度关注和殷切期许。可以说,为人民谋幸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增进民生福祉的价值取向,凸显了新时代增进民生福祉的人民性,形塑了人民作为民生福祉的需要者、创造者与享有者的三重角色,展现了习近平浓厚的为民情怀。

二是增进民生福祉诠释民族担当。从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到孙中山“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憧憬,中华民族对增进民生福祉有深切的渴望。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和政局动荡的近代中国,这样的理想不可能实现。直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出现,用百年奋斗才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18]显然,一部中国共产党人奋斗史,就是一部增进民生福祉史。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论述,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增进民生福祉所肩负起的民族担当。

三是增进民生福祉昭示胸怀天下。习近平认为,“政党作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要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担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19]他不仅是这么号召的,而且带领中国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而且对世界各国人民有着深厚情怀,不仅愿意为中国人民造福,也愿意为世界各国人民造福”,[20]让更多人认识到,增进民生福祉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任务,而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只有在更加宏阔的时空维度中思考增进民生福祉的世界命题,打破国籍、种族、阶级的偏见与限制,才能串联起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在“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际道义中,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

(二)维系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是维系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只有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消解社会矛盾,才能筑牢社会稳定的根基。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民生福祉进入新的历史起点。人民生活需要不再纯粹指向“物质文化需要”,还对“精神文化需要”有更多期待,这为增进民生福祉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重任务和更大挑战。一旦新的民生福祉增进不了,不仅原有的社会矛盾难以化解,还容易诱发新的民生问题,衍生为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威胁国家长治久安、侵扰人民日常生活的严重风险。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及时回应民生领域的合理诉求,扎实解决好人民民生福祉中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短板问题,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添砖加瓦,夯实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根基。

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共享发展,才能汇聚社会稳定的磅礴力量。在习近平看来,增进民生福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考题,其破解之道在于要依靠人民促发展。发展是承载社会进步的车轮,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密钥。从“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21],到“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22],习近平深刻阐明了“人民-发展-福祉”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新时代做好增进民生福祉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如此,只要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汇聚起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

(三)助力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活期待

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人类历史之所以向前发展,离不开社会条件和人的因素,呈现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辩证统一关系,未来社会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3]。这既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憧憬,也是当代中国人民致力创造更好生活的价值信条。习近平立足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主题,将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成为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索和具体展现,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国式传承和时代化表达。

增进民生福祉助力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表现为它对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正向影响。一方面,增进民生福祉契合人的“自由发展”。习近平强调,“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6]在这里,习近平论述的民生不再是“必然性”或“唯一解”的生存样态,人民已经摆脱对某种异化的“物”和社会关系的依赖,人的需要、个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不再被压抑,而是可在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中解放和发展自己。另一方面,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在习近平看来,“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 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 的人。”[24]这是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生动确证和创造性发展。可见,习近平把握到了增进民生福祉的真谛,宣告了人民群众的民生需要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追求满足数量转向渴望提高质量,在带领人民群众为创造更优质生活的共同奋斗进程中,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

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没有止境,增进民生福祉就不能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习近平认为,必须立足国情实际,坚持问题意识、目标导向和底线思维,着力在坚持人民至上、优先补齐短板、注重量力而行、践行统筹发展和完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25]

(一)在根本立场上,坚持人民至上

江山就是人民,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26]148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唯一的、永恒的宗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使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性提升,民生福祉取得了跨越式增进,奠定了人民群众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基础。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民生福祉不能削弱,只能增强。需要更加坚定地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脉民情民意,汲取人民智慧,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尤其是人民群众最期盼、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利益问题,要优先解决。向人民承诺的民生福祉,要说到做到,不开空头支票,让民生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践行好“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7]

(二)在路径选择上,优先补齐短板

民生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增进民生福祉要解决的优先项、硬任务和“指南针”。习近平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论述,要求把补齐短板抓在手上,切实托住底盘,守住民生底线。一是把就业摆在突出位置。要加大就业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就业环境,提高劳动报酬,特别是盯紧大学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就业中提升满意度。二是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抓住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让每个人都享有接受更好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三是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做好中等收入者的扶持和低收入者的帮扶,努力缩小城乡、行业、区域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四是大力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着力解决住房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平衡、保障性住房总体不足等突出问题,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五是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养老护理体系,推动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三)在基本策略上,注重量力而行

增进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不意味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越高越好,而是要科学把握好尺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一方面要认清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之间的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增进民生福祉必须立足国情实际,不做超越发展阶段和工作能力的事情,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做大做强社会财富的“蛋糕”,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否则,盲目追求民生福祉的“高指标”,就有可能过犹不及,适得其反,掉入“福利陷阱”,影响民生福祉的可持续增进。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是多样变化的,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上升的过程。一旦实现了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等基本生活需要,就会期待吃得好、穿得暖、上好学等更优质生活,从而促使民生福祉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得到扩展。因此,增进民生福祉,需要立足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实条件,合理引导好人民群众的民生预期,既不调高“胃口”,也不降低标准,防止民生供给大起大落,让民生福祉在发展中稳步增进。

(四)在实现方式上,践行统筹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关系,既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保障民生力度,也不要脱离财力作难以兑现的承诺”[14]10-11,而是要践行统筹发展。一方面,要把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根本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资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一切实践活动起决定性作用。离开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来谈增进民生福祉,无疑会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民生困境之中。为此,必须要将民生福祉放置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中来统筹谋划,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充盈社会物质财富,为解决民生问题创造基本前提,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不是为了让经济数据好看,不是为了囤积财富,更不是为了超越他国,归根结底是要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26]143,做到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增进民生福祉。

(五)在保障机制上,完善制度建设

民生福祉水平无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都必须发挥好制度所具有的根本性、管长远的作用,建立增进民生福祉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健全民生福祉的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4]只有不断扩充社会保障资源,合理配置保障项目,凝聚保障合力,让社会保障覆盖所有人群,尤其是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地区倾斜,维护和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权益。二是要深化改革制约增进民生福祉的制度痛点。坚持制度引领,直面人民群众在民生领域的烦心事,善于倾听困难群体的民生诉求,用改革的方法和创新的思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民生制度愈益完善,更好发挥其在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方面的作用。三是提升增进民生福祉的制度保障效能。民生福祉的制度保障不能仅停留在托底层面,更要能引领民生事业发展方向。尤其是注重加大法治力度,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建立健全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为增进民生福祉护航。

猜你喜欢
福祉民生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福祉与福祉学的基本理念与宗旨
如何理解福祉与福祉学及其实践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广汽本田广州车展发布奥德赛福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