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冉
紫砂壶的器型样式总是能够在一刹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怎样才能将壶型样式设计得更富有创新思维也是许多紫砂艺人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纵观《三友壶》的器型外观,可以发现作者将圆器的器型特征融入进花塑器的造型之中,这两种器型在视觉上显得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圆器线条轮廓富有张力感与圆润的特征,为整把紫砂壶平添了几分审美韵味与趣味,而花塑器作为紫砂壶器型样式中较为生动活泼的类型,也是充满了审美趣味的,这是因为花塑器的素材灵感是源自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取材是可以没有限制性的,自然界中较为常见的树木瓜果都可以作为花塑器的创作素材,同时因为整个壶身轮廓是由曲线塑造勾勒而成,因而在视觉上也会引起无穷的变化,线条从壶身上部分微微隆起的壶盖处,将壶肩处与壶腹处完美地衔接在一起,从侧面看线条流畅至极,能够看出作者在设计制作之时的胸有成竹与一气呵成,最后线条完美地收至这把紫砂壶宽阔的底部,作者设计成这样上窄下宽的壶体造型就好似是不倒翁的造型,敦实宽阔的壶底是整把紫砂壶的重心所在,显得格外的稳重,这在视觉上极大地提升了整把壶的稳定之感,并且壶体在视觉上是呈现出充满美学韵味的对称性,值得人们去反复赏析。
《三友壶》的整体造型设计是圆润有致、生动活泼的,除了整体造型的匠心设计,我们还能发现这把壶的局部细节之处也是处处充满了审美趣味,蕴含了作者独特的设计,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赏析的,既然这把紫砂壶的品名为“三友壶”,那么自然而然作者将“岁寒三友”——松,竹,梅,这三者造型巧妙地融合进这把紫砂壶的局部之中,松段造型的壶钮可谓是塑造得栩栩如生,相当的逼真,从远处望去仿佛真的是松段生长在那里,肌理样式也是极度还原了松段造型,将松段的生命力塑造得淋漓尽致,壶盖盖面上那几朵梅花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除了为壶身起到装饰美韵的作用,也为壶身平添了几分层次感,梅花的花瓣在作者精湛的技艺之下绽放得格外的旺盛,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这强而有力的生命力,壶盖与下方的壶口,紧密地扣合在一起,壶身右侧泥绘的竹叶逼真至极,竹叶的线条轮廓流畅自然,生长的方向也是大不相同,这样的设计塑造恰恰可以彰显出竹叶生动自然的韵味,壶把与壶嘴这两者分别是居于壶体的一左一右的两侧,壶嘴的轮廓造型承继了经典的“一湾流”造型,在壶体的映衬之下显得较为短小,然而却是富有实用性的,出水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出水很是流畅利落,壶把的设计作者在设计之初时采用了与壶嘴高度一致,这样两者在视觉上会呈现出平衡感,同时“耳状”样式的壶把采用了竹段的形状去塑造,让人眼前一亮。
《三友壶》的外在造型充满了作者的精心设计,在这样的设计之下,这件作品将花器的生动自然、活泼俏皮彰显得淋漓尽致,除了造型的精美玲珑之外,这件作品也是有着耐人寻味的哲学语义在其中,是需要审美者不断地发掘并且细细品味的。从这件作品的品名“三友壶”便能发现,作者是将“岁寒三友”松、竹、梅分别融合进整件作品之中,既然是“岁寒三友”,那么松、竹、梅所要传递出的顽强精神是不言而喻的,从古至今,都有大量的古诗词句在颂扬“岁寒三友”的顽强品质。在寒冷的户外,在万物衰败的季节,只有松、竹、梅依旧昂扬地挺立在那儿,风雪击倒不了它们,它们迎着狂风暴雪丝毫不动摇、不退缩,作者希望通过对它们的塑造来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荆棘之时,不要轻易地退缩,应当勇敢地去面对这些困难险阻,要像“岁寒三友”般无惧一切,细细想来,这样的无惧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不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么?由此可见,一把紫砂壶是承载了很多的内涵哲学语义的,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去细细地思考与品读。
通过对上述《三友壶》的造型艺术的赏析与语义内涵的分析,可以发现这把紫砂花器制作得是相当出彩的,造型上将松、竹、梅巧妙地融合进紫砂的细节部分,并且设计得惟妙惟肖,让人赞叹不已,同时语义内涵的赋予为这把紫砂壶平添了几分哲学韵味,在将紫砂壶艺术魅力带给大家的同时,也将紫砂壶的人文内涵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