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传来
山东淄博 255000
在山东淄川博物馆二楼的澹庐展室,展藏有一把中国古代的青铜宝剑。此剑青铜材质,红斑绿锈,古朴典雅。中有凸棱脊,剑身脊长与两刃保持平行,至锋处尖削,锷锋锐利。剑柄为圆柱体,有两道圆箍,箍间有缠缑痕迹。剑身剖面呈棱形。此剑型是典型的春秋青铜剑,其珍稀之处是其剑身双面以阴线满饰自然美丽的漫理纹,充满神秘色彩,极为罕见。(见图1-2)
图1 漫理纹青铜剑正面
青铜剑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可斩可刺的兵器。它一般是由铜、锡合金冶炼制作而成的。我国青铜剑的创造及其发展历史,约可追溯到商代,那个时候,剑身一般较短,只有三四十厘米,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制作已十分成熟。此时的青铜剑,剑身普遍被加长到五六十厘米。嗣后,一直延续到秦汉。到铁剑出现时,青铜剑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剑作为具有可刺、可杀、可防身的兵器,一直都是贵族勇士的“钟情”武器,同时,剑也代表着一种礼仪,更是达官贵人身份的象征。无论是诸侯还是将相,身上通常都会佩戴着一把宝剑。著名的《季札挂剑》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尚武并实行厚葬的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贵族死后是一定要有剑陪葬的。需要一提的是,当时铸剑,只有诸侯或王室贵族自用的剑才能在剑身上铸刻上自己的名字,工匠是不能刻上自己的名字的。
多年来的科学考古发掘,全国各地出土包括青铜剑在内的青铜兵器,可说是层出不穷,异彩纷呈,特别是前些年,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的发现,更是震惊中外,成为稀世的国之瑰宝。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有关剑的故事內容十分丰富。而最具传奇色彩的茣过于干将、莫邪剑了。
干将,春秋时吴国人,中国古代传说中造剑的名匠,曾为吴王(一说楚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吴王铸成宝剑两柄,一柄身有龟甲纹,他们称其为“阳剑”,起名为干将;另一柄剑身起漫理纹,他们叫它为“阴剑”,起名为莫邪(也作镆铘)。
位列于中国十大名剑之中的干将、莫邪剑的传奇故事,广泛记载于《吴越春秋》《吴地记》《列异传》《孝子传》,后又被《搜神记》收录,在中华大地广为传播。
干将、莫邪宝剑无疑是最具神秘色彩的,这不仅因为干将、莫邪宝剑凝结着“干将铸剑,莫邪投炉”的凄美传说,还有这对恩爱的夫妻在为吴王造好宝剑后,为了逃避吴王的追杀,连人带宝剑一同化作两条神龙飞走了的感人故事。
关于干将、莫邪宝剑的传说,虽然文献记录的版本都不一样,故事情节也不相同,留下的悬疑也都不少,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干将、莫邪剑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下落不明。特别是有段文字确实极为相同并被重复引用的,就是:“阳曰干将,而作龟文,阴曰莫邪,而作漫理。”这16个字是对干将、莫邪剑纹饰形态的唯一描述,并被后世多种文献记载引用,仅举几例,如,汉·赵晔《阖闾内传》:“阳曰干将,阴曰莫邪,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宋 · 陈宗远诗:“龙泉函气清,欧冶吐霞绮。干将堕龟文,莫邪潜漫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先成者为阳,即名‘干将’;后成者为阴,即名‘莫邪’。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止‘莫邪’献于吴王。”明·诗人郑善夫《古剑行赠仇将军北征》:“莫邪断发跃冶死,龟文漫理流天晶。”
图2 漫理纹青铜剑背面
由于干将剑的龟纹和莫邪剑的漫理纹实物形态在历史上从没有人详细解读过,官方也没有关于干将莫邪剑的考古资料,考古界也从未有过“龟纹、漫理纹”的相关考证说明,那么,传说中的干将莫邪剑是什么样式呢?“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又形容的是什么样的纹样呢?
淄川博物馆澹庐展室的这柄藏剑,可否能给我们解开其中的莫邪剑“阴作漫理”的迷底呢?
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下“阳作龟文,阴作漫理”的字面含意。阳阴剑在故事传说中指的是男女分别造的剑,但这在剑实物上是无法辨识的。所以阳和阴在这里应该指的是剑的纹样是用阳线条(凸线)还是用阴线条(凹线)表现出来的。按这样的理解,龟文当然应该是凸纹龟形纹样(尚需证明)。而漫理呢?经查词海、词条等所有词典工具书,几乎都是同一个解释:“漫理,读音màn lǐ,释义,泛指无规则的纹理。”
再看淄川博物馆澹庐展室这把藏剑,其剑身正反二面的纹样不正是这种用阴线(凹线)表现出来的无规则的纹理吗?(见图3-13)
图3 漫理绞细部
再详细观察这把铜剑的纹样:纹理线条深凹剑身平面以下,纵横交织,疏密相间,自然成形,漫无规则。既像是宋代哥窑瓷器上的“百圾碎”,又像是不成形的蜘蛛网,更象是冬天冰面上的“冰裂纹”。想象-下,数九寒冬,冰冻三尺,执铁锤或石头砸其上,冰面就会嘎然一声,出现许多炸裂开的白色纹路,这些纹路和这把剑上的纹理是何等相似啊!这种“冰裂纹”,应该就是文献中那反复记载的“漫理纹”。他被巧妙地用来作为此剑的装饰纹,给人以浑然天成、巧夺天工之感。视觉效果极佳,展示着无限的自然之美,而且让人浮想联翩。那么,这种“漫理纹”不规则的纹样是怎样铸制形成的呢?
中华古代文明中有着太多的科学秘密。青铜剑上“漫理纹”形成机理就是古人留给我们需要探索的又一新的科技秘密。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联想到著名的中国瓷器装饰艺术——“开片釉”。而首先将这种纵横交织的不规则的开片漫理纹路“开片釉”运用在传统陶瓷装饰艺术上,就是蜚声中外的中国宋代哥窑。
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宋代只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
据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类稿续稿》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名故也,章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
图4 漫理绞细部
图5 剑纹局部
图6 剑纹细郫部
图7 剑纹细郫部
图8 剑纹
图9 漫理绞细部
图10 漫理绞细部
图11 漫理绞细部
图12 剑纹
图13 剑纹
哥窑瓷的首要特征就是釉面布满“开片”纹。所谓开片纹,也称“冰裂纹”,又叫断纹瓷、百圾碎,其作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是宋代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冠绝当世的名牌品种。以哥窑产品最为著名。后世多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记载。
哥釉开片纹系胎和釉膨胀系数不一,导致釉面出现裂纹,实际上是一种缺陷,却被制瓷工匠巧妙地用来作为装饰纹,且效果精美绝伦。说明当时工匠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瓷器釉面开片的规律,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和利用,这也只有在制瓷工艺达到高峰的宋代才能做到。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是这样描述哥窑开片纹的:“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这里讲的是崇尚纹路美的哥窑,最好的开片纹路是金丝铁线。可见它的独特美早就博得古人的厚爱,并将其视为稀世珍品。依现代人看,观赏冰裂开片纹哥窑瓷器也好比是欣赏一部优美的画图,拿在手中,看着那优美的造型,那温润肥厚的釉面和自然生成的各种漫理纹路,会让你百看不厌,爱不释手。(见图14)
图14 -1 仿哥窑开片瓷盘正面
图14 -2 仿哥窑开片瓷盘背面
图14 -3 仿哥窑开片瓷盘残口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惜的是,哥窑现在仍然是中国五大名窑中惟一未解谜底的瓷窑,哥窑窑址至今也尚未最终确认,流传于世的哥窑经典器大多源自清宫旧藏,由于这批器物与古文献中记载的哥窑特征并不完全相符,而且没有考古资料佐证,因而也造成了中国陶瓷史上最大的悬疑。不过,烧制“冰裂纹”的工艺虽在宋代后曾一度失传,但后代仿哥窑开片瓷器却层出不穷。(见图14)
根据哥窑开片釉瓷器的研究成果和分析结论,对这柄青铜剑的漫理纹形态研究和形成机理有很大启示和帮助。可以初步推断此剑漫理纹的形成,应该是铜锡合金中的二种金属,因熔炼后冷却过程中收缩系数的不同而导致的开裂纹。这本来也可能是一种缺陷,但匠师们有意化腐朽为神奇,制造出美丽的漫理纹剑,这又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创意之美!特别是此剑的剑身脊部两侧的漫理纹饰布局完整,独立存在,并不延伸到剑刃,且与剑刃分界清晰,说明剑的脊身中部与剑刃部使用的铜锡合金材质的配比也是不同的,并且应该是分二次浇铸而成。这种精湛的复合金属处理技术保证了“剑身要韧、有弹性,剑刃要硬,要锋利”这两个不同部位不同的实战性能要求。如此一来,当青铜剑受到冲击,较软的剑脊可以吸收冲击避免折断,而较硬的刃区可以保证杀伤力。这更是一种我国古代独有的高科技的极为神奇的秘密冶铸工艺。
至于“漫理纹”是偶然形成还是有意为之,尚待进一步探索研究。但无论如何,这把剑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在几千年前真可谓是惊天的高科技产品了!
行文至此,让人突然联想起宋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的那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眼前的这柄淄川博物馆澹庐展室的藏剑,完整地诠释了古文献记载的“莫邪潜漫理”全部含意。这不正是考古界、史学界和收藏界在苦苦追寻的那把装饰着“漫理纹”的“莫邪剑”吗?有意思的是,宋代人在龙泉哥窑发明了漫理开片纹瓷器,而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在江南的龙泉地域,在这柄龙泉宝剑上,铸剑大师却更早地发明制造出了这种漫理开片纹!这种科学技术的“巧合”,不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