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广科 李晓勤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信息化管理;应用
基于信息技术展开高校教育管理,能够有效优化信息化资金投入,应用大数据展开多项信息的分析、优化,并对多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及应用,能够全面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目前,诸多高校在建设发展中开始逐步融人大数据技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加速智慧校园建设发展,全面提升高校综合管理水平。但是,在两者融合应用中仍旧存有较多问题,当前需要对各项问题集中控制,从根本上推动高校多项教育管理活动的全面发展。
1应用价值
1.1有助于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过去传统化的高校管理模式难以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现状进行集中收集、整理以及判断,学生接受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难以实现因材施教。当前,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全面收集学生多項个性化要素,便于从多个维度展开信息数据收集。各项数据涉及学生个人日常学习习惯、选修课程等,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应用聚类等技术方式对其分析,再结合实际现状进行分类引导,有助于为学生制定更为完善的职业发展规划。
1.2便于跟踪学生的生活、学习动态
过去传统化的管理活动难以对学生学习状态、生活动态等进行追踪判断,加上目前高校扩招趋势不断扩大,高校招生与有限的师资力量之间的矛盾在逐步扩大。当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对学生学习、活动动态展开全面收集。比如,收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组建相对全面的数据库系统。其中,涉及学生参与过的各类活动,如奖学金、优秀学生评选等,基于整合的各项数据信息对学生展开总体评价,或是在学生日常上课出勤率、互动情况等的分析中,有效获取更多量化数据。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中,此类量化数据能有效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并产生变量数据之间的有效交互。深入判断不同数据之间对应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对学生自身学习、生活动态进行判断,便于高校教师做好针对性的引导。
1.3有助于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成效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诸多教育资源趋向现代化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需要对原有的工作模式进行全面创新。高校在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中要规范化应用大数据技术,合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创新,以提升管理工作的成效。
2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发展程度不高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程度不断递增。目前,高校在日常管理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类数据集中收集。在高校长期发展中,高校日常教育与管理要想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需要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需要在已有的设施基础上不断扩大投入,补充多项发展资金,从实践操作以及建设需求出发,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但是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阶段,受外部环境诸多要素干扰,会诱发较多管理问题。如此长期发展,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会不断下降,难以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步伐,对教育管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2.2未构建统一化的信息管理模式
从互联网时代发展现状来看,其主要是从工业化时代发展而来,其继承了工业时代对生产流程集成化、统一化、标准化处理的思想。从目前部分高校管理现状来看,其并未全面依照时代发展需求展开教育管理,尚未制定与信息化时代发展标准相统一的建设标准。这将会导致部分高校内部教育管理人员虽然认识到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各项操作执行中,尚未制定完善的建设标准,长期发展下去,会产生多个“信息孤岛”,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多项要求。此外,通过对高校多方面建设观察得出,诸多高校在发展中会受到外部要素影响与限制,导致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尚未组建相对统一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这将难以对多类网络学习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导致高校教育资源与信息资源链接脱轨,影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发展成效以及信息化教育服务质量,对高校长期教育发展以及管理活动的展开会产生较大阻碍。
2.3缺少必要的高素质团队
高校在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方面需要消耗较长的周期,过去传统的培训方式难以适应当下发展要求。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传统化的管理以及教育发展模式不利于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对专业教育人才以及人资管理活动要求较高。在大数据发展日寸代下,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多项活动组织开展中需要融人现代化管理思想,通过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这能为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高校教育者、管理者需要提升个人洞察力,对教育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观察与分析。从细微角度来锻炼提升个人教育管理能力,以便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各项要求。但是,在各项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以及信息化建设发展中,有部分高校在建设阶段缺乏较多高素质人才,加上在信息化岗位中也缺少专业人才提供有效支撑,这将会导致高校教育管理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能满足预期建设发展标准。
3应用对策
3.1加大教育管理信息化投入力度
大数据在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有效应用,要想实现技术融合成效,相关管理部门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并不断扩大多项投入。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投入充足的资金、人力资源,保障高校教育活动稳定展开。在各项资金投入中,要有效规范资金应用过程,保障管理工作中资金的最大化利用。在大数据融人高校信息化管理中,要注重强化教育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组建完善的关联机制,才能有效改善现有的教育投资机制。此外,高校需要全面改进现有的教育管理体系,紧密联系当前教育发展现状,组建相对完善的资金管理机构,从而保障各项资金有效投入到应用中,以提升教学整体质量,不断扩大高校发展影响力,推动高校长远稳定发展。
3.2组建大数据防护体系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全面提升高校管理效率,但是也存在诸多信息安全问题。当前为保障数据安全性以及维护高校教育管理系统整体安全性,防止不法分子盗取信息,必须提升大数据管理活动整体时效性。所以,当前高校需要积极构建相对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对院校内师生信息进行集中管理,优化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监督,合理应用病毒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技术等做好信息防护,提升信息保护成效,再应用诸多新的数据保护技术来保障各类信息数据的安全。
3.3培养专业化的大数据技术人才
现阶段社会多个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各项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在全新的发展环境中,高校要进一步推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化建设,积极培育更多的数据分析人才。基于学科建设,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大数据技术相关讲座,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大数据技术应用价值,将各项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来推动技术型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全面优化现有的大数据信息技术系统,组建完善的管理系统,突出全局观念,保障多维度数据的有效融合,规范數据格式,强化多领域的信息传输,防止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3.4科学构建网络信息平台
在当前大数据发展环境中,我国高校内部师生要想全面适应信息化发展模式展开教育管理活动,就要强化对信息化建设活动的整体认知,从行为导向、思想价值观等层面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渗透,才能保障高校广大师生更好地接受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发展推动中,要以大数据思想为基础,为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此外,在高校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中,要判断大数据技术应用核心以及应用目标,对高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实现各类资源信息的有效共享及传递。所以,高校在信息化建设发展中,要积极组建完善的网络信息互动平台,保障多类信息改革以及交互活动有效落实,才能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多类教育资源的全面流通,以更好地满足教育管理中多项信息数据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3.5加大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若要全面推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则要从多个角度出发。相关部门在社会教育管理活动组织开展中,要注重强化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基于当地教育发展实际现状,适度扩大地方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财务支持。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扩大各类文化宣传活动覆盖范围,呼吁更多地方企业以及投资机构参与其中。从高校发展的角度出发,高校相关管理部门要对现有的教育管理体系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基于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行业发展现状,组建相对完善的行业发展资金协会,促使更多师生能感受到院校教育管理质量的提升。通过更为优良的高校文化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社会群体进行投资,以全面扩大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覆盖范围。
3.6做好数据质量管理
在数据分析任务执行中,最终获取的数据结论要具备较强的精确性。要想提升数据结论精确性,需要具备诸多高质量的数据,相关信息化工作人员在各项数据应用中,要注重对各项问题的分析,做好数据分析、收集,保障收集数据的精确性与全面性,提升数据收集的速率、质量。对数据清洗措施进行调整以提升精确性,合理去除噪声数据,从而提炼出更多有效数据。在数据整合中,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完成此项任务,才能保障数据库中诸多数据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此基础上组建系统化的数据采集机制,进而在数据准备阶段提升数据整体质量。在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部分教育人员早期信息化意识不强,数据规划意识相对薄弱,部分人员能认识到各项数据的价值,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发挥数据的应用价值,对数据应用缺乏有效规划。通过完善的数据规划,能在细微调整中提升数据利用率,保障系统建设发展遵照相对统一的数据标准,并在数据整合应用中构建多类型数据库,进而提升数据规划的科学性。
4结束语
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使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但是,大数据融人高校信息化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当前要做好信息化基础建设,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集中解决多项问题。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全面升级,对高校发展中的多项信息资源进行集中整合,突出大数据技术优势,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高校还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成效,推动大数据管理队伍建设发展,全面发挥大数据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积极迎合时代发展要求,强化学生发展竞争力,提升高校管理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