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一年时间压到冬寒11月,呼啦啦涌现一波挺好看的新剧。其中网飞的《星期三》带给我的最大意外是:蒂姆 ·波顿居然才跟《亚当斯一家》发生联系,总感觉这个搭配组合少说应该已经出现了十年以上才对。剧集情节借树开花,由《亚当斯一家》中的女儿“星期三”而衍生,讲述了这位哥特风小萝莉的一段求学之旅。主要由一众青少年唱主角,加上小镇、怪物和意外死亡,足见这是妥妥地打算接棒《怪奇物语》;从剧集大热的程度看,第一季也出色完成了这个目标。
《星期三》是一部缺点和优点同样鲜明的戏。《亚当斯一家》的原著粉会耿耿于怀人物性格的跑偏,哥特风的拥趸则可能会失望于剧集的符号化和不够暗黑。但是从《怪奇物语》接棒戏的角度看,首先《星期三》足够的娱乐度就值得肯定。从女主的小狼人儿室友棉花糖一般绚烂的头发到家仆“小东西”(Thing)单凭一只脏兮兮的断手演绎出的各种傲娇姿态,从塞壬海妖同学皮肤时隐时现的宝蓝鳞光到白色舞会时满世界一通喷洒的血浆,《星期三》不够深邃,但是足够好玩。剧集前几集是女主构建人物的高光时间,我们的小姑娘面沉似水,专心吐槽,自然金句迭出。“杀人未遂这事儿,万一写进你档案可怎么办?”“确实不好,叫所有人都知道我把事儿办砸了。”虽然有用力过猛的嫌疑,也是“起人物”的必须,狠角色的人设就此稳当地耸立起来。
从人物设计上看,《星期三》是明白无误的独角英雄戏,配角为主角碾轧,只有众星捧月的份儿,未免牺牲太多,也显得陪衬的异类性格不够突出。
从前读“哈利·波特”系列,发现斯莱特林招收的全是些心术不正、野心勃勃的人,一个个恨不得直接把“坏蛋”两个字刻在头顶,仿佛戏台上涂白脸的奸臣,觉得这种划分太脸谱化。而我理想中的斯莱特林学院,大概就是《星期三》剧中这所学校的样子:表面上建筑古典优雅,校园风光如画,实则包藏祸心,四处暗藏杀机,橘黄沉重的林木和幽深静谧的湖泊之间,到处游荡着狼人、塞壬和戈耳工,各自散发妖冶又璀璨的邪魅,生机勃勃,且看异类中的异类如何求存。
到處游荡着狼人、塞壬和戈耳工,各自散发妖冶又璀璨的邪魅,生机勃勃。
至此,观众可以暂时停止对表面哥特风的赞美和毁骂,转而潜入蒂姆·波顿的一片专属水域。他的故事也许拙于情节和逻辑,但他确实知道什么是奇异,什么是孤独。在蒂姆·波顿的世界里,即使是狼人,也得承受与众不同的代价:你怎么还不能成功在月圆之时变身,都这个年纪了,只能长出五颜六色的爪子岂不让人笑话?接过母亲递上来的一沓简章,快点加入狼人夏令营吧——看看,并不是做了怪物就能随心所欲,怪物也要合时宜,也要守规矩,也要乖乖听着陈词滥调的劝世格言在风里飘来飘去。
而作为“异类中的异类”,我们的女主角的暗黑爱好和口味,只能算是她个人魅力的小装饰,如同蛋糕上撒着的一层闪亮糖霜。不论是纵火,还是在纵火之后的一片混乱里独自演奏大提琴,她其实像蒂姆·波顿其他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努力追寻一种不受他人摆布、依照自己意愿行事的生活,也就是一种为剧中的其他人物或多或少、或自愿或被迫放弃了的东西。这种执拗的情怀,也许是少年的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