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标准体系构建

2022-12-23 14:54:51陆永健
中国储运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徒职业院校校企

文/陆永健

专业建设与行业深度结合已然成为学校教育的趋势,各大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侧重于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学生的岗位针对性,致力于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服务。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仍有部分高职院校并未有机结合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既限制了学校的特色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专业建设与行业深度结合发展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标准体系构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从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始,到2015年8月5日教育部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再到2018年8月1日第三批试点单位的确定,标志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已经进入普及化时期,并且成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上升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此背景下,结合职业院校的专业目录的调整,新目录下研究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标准体系显得非常迫切,而且很有必要。

1.开展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比较研究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较传统学徒制而言的,即在政府引导下,通过法定程序将自然形态的学徒培训与学校形态的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方面的作用,以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研究现代学徒制试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在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现代物流管理类高职院校探索与发挥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制度优势,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有利于供给侧改革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布局,有利于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撑。在国家高水平高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进程中,推进现代学徒制可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布局对接与契合,有效解决企业用工荒,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从而有利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有利于开发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创新引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探索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与教学运行管理规律、总结经验,提炼升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理论。

2.现代学徒制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的实践问题

在现代学徒制应用实践中,能够清晰地发现,很多课程与现代物流管理的需求联系还不够紧密,特别在实践性与实用性要求较高的专业课程上。理论课程虽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缩与调整,然而在实践内容与课程内容的关联性上,还存在明显的问题,需要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结合现代物流管理问题,调整相应的课程内容。唯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师傅与专业教师在学生培养工作中建立联系。否则将导致学生的专业学习成果难以充分地应用在现代物流管理工作中,使现代物流管理工作无法切实地巩固和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使现代学徒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而在整体层面上,加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对现代学徒制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普及与应用。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能够发现,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范式是企业师傅与专业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以顶岗实习的方式来完成的。然而在实践中,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普遍缺乏联系,学校教师以理论教育与思想引导为主,企业师傅则以现代物流管理与前厅服务为主,两者相互独立,各自为营,无法解决学生在理论学习或现代物流管理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且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及培养方法制定上,各成体系,无法充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此外,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协同机制,导致校企双方在“共同培养”技能型、实践型人才上,存在明显的分歧。譬如学校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而企业只关注自身的经济增长及人力资源储备。如果该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将导致现代学徒制沦为学生实习的一种形式。

3.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策略

3.1 开展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化教学。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化法教学是当下各级高职院校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模式之一,其主要方法在于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起始时间,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这一教学方法扭转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局面,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自主探究,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校企合作下的智能制造专业实践教学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制定一个和主题相关的智能制造项目,其内容要和企业需求相契合。在实践主题确定之后,教师让学生自主组织团队,团队的大小取决于项目的难易程度,通常而言,一个项目小组人员在5~8人不等,选择一名基础水平较强或者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随后着手编制智能制造任务书等,并根据实践情况总结实践目标,接下来通过小组成员的自主探究高效完成智能制造项目任务。校企合作下的项目实践方式体现出了智能制造专业教学的真实性,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操作流程,并在实践学习中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构建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今后岗位涉及的具体工作内容,对于学生在今后进行针对性学习具有重大意义。

3.2 提高现代学徒制吸引力,建立学徒激励机制。职业院校与企业要做好现代学徒制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调查工作,了解学徒的需求、学徒遇到的困惑、学徒的建议。为了提高现代学徒制吸引力,职业院校与企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职业院校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企业采用灵活的培训方式,按照计划时长完成培训。(2)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职业院校与企业具有了双重身份,逐渐形成了“厂中校,校中厂”“入企即入校”的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考核方案。(3)企业要改善现有的培训环境与设施,促进企业师傅和学徒之间建立和谐的师徒关系。(4)企业在安排实习内容时,要在与院校教学目标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尽可能丰富实习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学徒学习的趣味性。(5)在培训期间企业应给予学徒适当的薪酬补偿,实施学徒报酬的最低限额制度,让学徒不至于担心在企业的学习投入会变成“沉没成本”,使学徒的满意度和期望值差距缩小。可以说,学徒薪资是保障学徒基本权益的最直接方式。

3.3 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标准体系制订后,为检验该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现代学徒制项目指导单位、参与学校合企业、第三方评估机构四方协同,联合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标准体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过程指导现代学徒制培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和企业“双主体”培养现代学徒,第三方实行现代学徒培养的质量监督与评价。四方分工明确,协作紧密,提高了现代学徒培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现代学徒制标准体系制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3.4 学校加强现代学徒试点实施力度。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建设之初以副院长为组长,由系部领导、企业领导为副组长,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为成员成立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徒制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实课程的开发、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学生学业的评价等,定期开展对学徒制培养过程的研讨,切实通过学校顶层设计,委员会成员之间的深度交流,将学徒制试点打造好。学校对于学徒制招生问题采用校企联合招生暨招工的原则,校企共同制定招生招工宣传方案,对于学徒遴选、学徒拜师等招生选择过程校企共同参与,同时学校和企业、企业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三方应针对学徒培养签订相应协议,协议中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该校的现代学徒制制度制定:学校针对学徒制制定各种制度保障学徒制正常运行,其中包括针对企业的校企合作制度,针对学徒的培养管理制度,针对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晋升制度以及教学考核、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

3.5 考核体系是指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现代学徒制融合模型中的主体、客体和中介设置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与技术成果转化有效融合,加快成熟创业项目经济效益显现。当前创新创业导师多为兼职老师,要完善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考核晋升机制,增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力量。动力机制激励是深度融合阶段。政府职能变革、创业政策出台为企业融入搭建了平台;依托区域行业、产业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重构,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完善相关利益主体考核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双向驱动”式良性互动关系。

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标准体系的制定,既要考虑专业的实际情况,又要起到提高门槛、规范管理的功能。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构建现代学徒制标准体系既要包括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准入标准,又要有合作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准入标准;不仅要对企业师傅和学校导师的资格进行规范,还要对学徒出师标准进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现代学徒制标准,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标准体系。

猜你喜欢
学徒职业院校校企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