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花,樊 华,蒋 琼
1.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2.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重庆 402760
物流与供应链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安全大计,无论是当前的疫情防控,还是新发展格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都离不开高效的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和高质量专业人才的支撑。高职物流与供应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对新发展格局构建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物流与供应链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为全面了解物流与供应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课题组对全国96 名物流与供应链专业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物流与供应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优化对策,以期为推动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当前,随着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的开展更加顺畅。调研发现,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的实施迫切需要学校层面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1]。调研发现,各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普遍重视,基本贯彻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78.12%的学校将思政元素纳入专业课程标准,融入课堂教学,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55.21%的学校进行了课程思政培训;68.75%的学校设置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检查和监督环节;20.84%的学校设有课程思政研究或课程思政教学中心;46.88%的学校组建了课程思政建设团队。
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2]。伴随着社会和高校对课程思政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高校教师对物流与供应链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有了质的飞跃。调研显示:95.83%的教师能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进行简单的思政教育;86.46%的教师能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思政教育;81.25%的教师基本了解所在专业的思政内容;79.17%的教师能基本把握课程思政的时机;68.75%的教师能初步设置相应的课程思政目标,并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单元进行相应的调整。可见,大多数教师具备了课程思政意识,而且72.92%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改革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
物流与供应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将价值观的塑造融入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实现专业育人与思政育人一体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3]。调研发现:87.84%的学生认同课程思政对“三观”塑造具有积极作用;46.85%的学生表示课程思政有助于激发兴趣,增强学习动机;54.05%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有助于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43.24%的学生表示课程思政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时代使命;59.91%的学生期待在专业课学习中融入更多的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知识等思政元素。
虽然课程思政建设得到了高校和教师的普遍关注,也有部分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做了大量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难题亟待克服和解决。
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课程思政建设既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4-5],又要与基础课、实践课、创新创业课分工协作、相辅相成。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多个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协同推进。但当前各部门和参与者之间各自为战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高校相关部门之间“三全育人”的协同格局尚未形成,40.63%的高校还未成立专门的课程思政建设机构,校内各部门之间的育人合作也只是停留在座谈会形式上;二是课程思政教学和思政课建设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35.42%的教师对当前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成效并不满意;三是各个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也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相互之间缺乏思政元素的统筹挖掘和资源整合,51.04%的教师对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没有正确的思路,53.12%教师还游离在课程思政专业团队之外。协同育人效应尚未形成,“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构建任重道远。
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及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把控能力,都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6]。调研发现,虽然大多数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很高,但在建设能力上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一是对课程思政挖掘能力欠缺。虽然68.75%的教师能根据单元内容初步设置相应的课程思政目标,但能精准把握这一目标的教师只有11.46%;另外,48.96%的教师表示课程思政建设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甚至还有21.88%的教师完全没有建设思路。二是课程思政融入能力欠缺。虽然79.17%的教师能基本把握课程思政的融入时机,但只有16.67%的教师能完全驾驭,还有20.83%的教师只是机械地完成融入任务,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三是课程思政改革方法和言传身教的示范能力欠缺。15.62%的教师完全缺乏有效的课程思政改革方法,39.59%的教师表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耦合度普遍较低,离如水化盐、润物无声的“内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物流与供应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更多地聚焦在知识点的思政元素挖掘上,尚未形成各个课程主线与专业层面上的协同耦合。78.13%的教师表示已基本完成课程单元和知识点层面的思政元素的挖掘;但对于整门课程层面的思政主线设计,68.75%的教师表示还没形成系统,甚至还有18.75%的教师表示完全没有完整的思路。而对于各专业层面的思政框架设计,81.25%的教师表示有所了解,但仅有13.54%的教师表示可以精准把握,并且只有3.13%的教师构建了课程思政资源库。可见,当前物流与供应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于“碎片化”,缺少专业层面、课程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开发,远远不能满足课程思政整体育人要求。
在课程思政改革推进过程中,虽然大多数高校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缺少全方位的制度支撑,难以保障其高质量发展。一是研究机构和管理部门组织构架不健全。40.63%的学校没有课程思政研究和管理机构,设置课程思政研究院的院校只占5.21%,成立课程思政教学中心的院校只占15.63%。二是和培训配套的支持制度不到位。虽然有75%的高校开展过课程思政培训,但定期开展系统培训的院校只占19.79%,31.26%的高校在课程思政检查和督导制度方面还是空白,43.75%的教师没有获得课程思政上的资金支持。三是课程思政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56.25%的高校还没有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职称晋升、专业评估、组织评价等观测指标;43.75%的高校虽然已经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考评体系,但也大多局限在专业和课程评选上,没有完全纳入教师职称评审体系中,未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
物流与供应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育人理念、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时代适应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凝聚强大力量。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课程思政迫切需要突破当前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瓶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多维资源,从组织、队伍、平台着手构建多方联动、多元协同的“三全育人”治理格局。一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协同治理,完善组织架构,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为核心的课程思政相关机构和领导小组,加强校内外各部门协同,通过统一部署,推动系统化建设,打造多元协同育人新格局;二是加强课程思政队伍的协同治理,跨部门构建由专兼职教师、管理干部、学工队伍、教学服务组成的“育人共同体”[7],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做到思想同频、目标同向、行动同行、能力同进,共同服务于课程思政;三是加强课程思政平台建设,协同治理,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思政先行”的理念,搭建全方位协同管理平台和资源整合平台,破解各育人主体之间的堵点和瓶颈,凝聚“三全育人”合力,形成“大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
为了全面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物流与供应链专业教师迫切需要提高政治站位,将责任担当全面内化,切实担负起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一是从源头动力的角度,依托党建和多方协同,加强广大教师的思想引领,深化“大思政”格局意识,增强培根铸魂和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从被动跟随的形式化、任务化向主动融入的实质化、内生化改变,全面激发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源头活力;二是从系统建设的角度,结合物流与供应链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和不同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分层构建课程思政的培训体系和资源共享平台,借助专题研修、实践锻炼、考察调研、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快跨专业融合并全员覆盖,整体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和育人水平;三是从实践推广的角度,深化课程思政“三教”改革和创新,强化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特色教材建设和标杆的引领作用,促进全国高校特色课程思政的交流互鉴,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物流与供应链专业课程思政不是孤立的一门课程[8]的思政,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碎片化”的局部创新不能满足整体育人需要[9],迫切需要加快“点线面”整体上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开发,形成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育人合力。一是立足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加快物流与供应链专业层面课程思政框架体系的顶层设计,开发分工明确、互为支撑、全面覆盖的课程思政体系;二是立足课程分工和育人目标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和地方经济发展实践,统筹制定课程类型丰富、相互促进的课程思政大纲,避免交叉和重复建设;三是立足课程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定位,因地制宜地挖掘和梳理每个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积极拓展专业课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推动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依赖于全程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和支持。一是保障课程思政专项建设。在课程思政标准研发、示范课建设、教材开发、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提供专项的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加快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二是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侧重成效激励,完善各主体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立足全过程,构建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标准,督促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落实到位[10],真正形成“三全育人”格局。三是成立多层次的课程思政建设和组织机构。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制度、人员、技术保障,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面助推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和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