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谦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
指挥棒,是习近平总书记常常使用的一个形象比喻。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好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重点在于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1]。包含考试考核在内的教育评价改革是“指挥棒”,什么样的教育评价指挥棒,决定了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体制改革”[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高校思政课”)的主旨在于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诉求下,高校思政课正面临着教育教学及其考核内容、考核方式改革创新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是时代之问,也是时代要求,亦是时代使命。
课程考核是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考查学生课程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和实践运用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检验教师教育教学实效的重要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考试衡量、选拔人才的传统。中国关于考试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尚书》中尧试舜、试鲧的传说。虽然“考”与“试”在先秦文献中多处可见,但将其组合起来作为一个词,首见于西汉政治家董仲舒所述:“考试之法,合其爵禄,并其秩,积其日,陈其实,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先内第之。”[3]而后历经多年,形成如“科举”等相对公平、稳定、完备、高效的考试体系。历史实践证明,考试制度融入教育教学,有效提升了学子求学入仕的积极性,所选拔出来的人才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和繁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好思政课,抓好课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高度重视的一项铸魂工作,其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据文献研究可知,“马列主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运动史”等思政课程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大中小学课堂,主要教授和考核的是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革命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思政课程被列入中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培育革命事业接班人。自此,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我国思政课程设置目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
考核是思政课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的基本手段。厘清了“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人”和如何考核评价育人成效自然成了学术界和教育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自2005年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 方案”)以来,学界掀起了围绕高校思政课程考核机制的探索热潮,研究成果颇丰。借助中国知网等资源平台,运用“思政课+考试”“思政课+考核”等关键词在核心期刊或CSSCI 等期刊中检索、筛选发现,高校思政课考试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考试形式单一、内容固化的不合理性和如何改变“一卷定乾坤”“一考定优劣”等方面。针对课程考试目标不明确、考核内容和方法僵化,衡量标准不科学等问题,专家学者基本取得共识,观点趋近,但提出的解决办法各有侧重、难以统一。
总体而言,当前相关研究及改革探索,仍多数停留在“考什么”“如何考”以及知识点如何覆盖等传统框架上,更多停留在局部问题的分析层面;即便对国外相关公民教育课程及其考核方式有所涉猎,也更多是关注其有利一面,缺乏立足本国制度和国情的剖析,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尚待商榷。显然,过往研究在体现“铸魂育人”“全过程育人考核”等思政课程的独特性层面未能有显著突破。归根结底,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及考核的规律性认识和时代特征把握不足是主要原因所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意识形态激烈斗争中去看待,要放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一全局中去领会,要放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对优秀人才的强烈需求这一关键认识上去把握。
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高校思政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我就思政课建设多次讲过意见。我对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强调得最多,教育工作别的方面我也强调,但思政课建设我必须更多强调。”[4]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学校思政工作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也十分关心学校思政课建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等现实问题,一再强调“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5]习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学者们再次聚焦高校思政课考核机制改革创新等核心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我们也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不同学科不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立足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性认知和已有实践经验,探索构建一个更为全面客观、科学系统且能够贯穿思政课育人全过程的多维复合型考核机制,使之更能反映大学生“学、思、用”“知、信、行”方面的综合素质,更能体现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和育人实效。
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目标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考核机制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体现时代性,是否突出政治导向性,对于抓好做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如前所述,各高校在思政课教学全过程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学围着考核转”“教学考核两张皮”等现象。传统考核模式存在的主要不足,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思政课不仅要考核学生对课程教材体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要检验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素养和践行能力。这是高校思政课程的性质与独特规律决定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曾明确强调“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6]事实上,无论是高校管理者、思政课程组织者抑或实施者,都已十分明确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与考核目标指向,并积极推进改革探索。
但长期以来,如何有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来制定思政课考核的机制,部分高校思政课程组织者和实施者仍停留在形式化层面。主要表现为:第一,从思想认识上看,一些学校党委和行政班子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直接导致教务、科研、宣传、组织等部门对思政课重视不够,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思政课程建设工作陷入“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的被边缘化、被弱化危机。第二,从课程教育评价的目标定位看,一些高校思政课程组织者和实施者未能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自身特有规律和特征,忽略了思政课是一门融合思政教育、品德教育和知识文化教育的课程,忽略了思政课程重在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为一个讲政治、有道德的时代新人的功能,以致弱化了思政课以德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实效。
考试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就一般性课程和专业课程考核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反映教师教学的效果,所以运用相对单一的理论化考卷或实验性实践可以实现考核目标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明确提出,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全面准确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考核和教学效果考核”。可见,高校思政课不仅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对教学内容的价值认同度、自觉践行情况等。
相对于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改革成效而言,高校思政课考核机制的探索相对滞后。从已知情况看,当前部分高校僵化解读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所提出“坚持闭卷统一考试为主”的要求,忽视“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和“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等内容。
第一,考试方式单一,用“一刀切”方式对各门思政课程进行统一闭卷考试。有学者对此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一卷定乾坤”模式仍是高校思政课考试的主要形式,有78.8%大学生认为这种考试形式比较单一,有69.7%大学生认为试卷命题内容局限于教材基本理论和知识点[7]。
第二,成绩评定主体单一、形式单一,未能契合大学生注重过程性评价的诉求。实际上,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政课程仍主要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实践成绩”(且期末考试成绩占比过大)的做法,考核评价主要以教师“主观”评价为主,弱化甚至忽略学生的自我评价或互评。从实践过程看,这种做法容易导致以下结果: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注重课程日常学习过程和成效,而选择在课程结束前想方设法向任课教师“讨要”复习范围来“蒙混”过关;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学习认真投入的大学生反馈课程“一考定优劣”的做法不可取,不能真实客观反映大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投入和努力程度。
学校思政课因时而生、因势而变,其内容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始终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等“八个相统一”原则,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8]研究表明,超过80%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超过85%的大学生认为“加强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最有效路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多开展社会实践教育。”[9]实际上,当代大学生群体多为“00 后”独生子女,他们个性鲜明,具备强烈的求新求知意识,更注重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体验感和获得感,更渴望透过社会实践去建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要注重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牢牢抓住实践教学这一关键环节,因时而动、因势而新。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不明显。一是机制不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的开展得不到学校教务、财务和后勤等相关部门的有力保障,使得教学实施组织难、过程存在风险。二是组织者和实施者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或有工作计划无实施方案等现象。三是各门课程“多头无序,各司其职”,容易造成实践主题、内容、形式和要求重复的现象,不仅难以形成合力,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学生自觉融入实践教学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难以维持,教师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主动性也备受打击,实践教学考核内容和结果自然也得不到广泛认同与支持。
在信息时代,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政课亦不例外。当前,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政课程正在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及考核体系建设。这既是“数字化+教育”时代改革创新的发展要求,是推进思政课教学考核实现“两个转化”的客观需要,也是符合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的现实诉求。可以说,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推进思政课在线教学和考核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为世界互联网发展论坛的贺信中所言:“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带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等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对促进各国经济复苏、保障社会运行、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0]
从近年情况看,尤其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和线上考试反馈看,思政课在线学习和线上考核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第一,组织实施和技术层面存在不足。高校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程,相对于动辄组织数千人的线下同时间统一闭卷考试而言,在线考试很好地弥补了时空限制和监考人员不足的缺陷。相对于一般在线课程采取的过程化考试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方式而言,思政课每学期(年)授课学生面广,同一时间内往往有数千名学生需要完成在线考试,这对于组织者、监考者而言都是莫大挑战,以至于容易出现预案不足、管理不成熟、监考巡查不到位等“事故”,以及考试平台流量冲击带来拥堵、网速慢,学生考试迟到、闪退等状况。
第二,考试内容形式与成绩评定层面存在问题。从现有经验看,大多数高校解决思政课大规模同时在线考试的主要方式是依托平台、建立题库并组织考试;而为了确保考试秩序,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性题型。虽然足够的题量和保持一定比例的更新速度,再加上技术手段的随机组卷等,能一定程度上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但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在线题库建设时间过长,题目及答案内容不严谨,导致更新质量不高;另一方面,考核内容停留在是否掌握教材知识点这一理论认知层面上,容易造成脱离实践等现实问题,事实上也影响了课程考核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课程考核是为教学服务的,最终要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基于对高校思政课程特点和运行规律的认知,对现行思政课考核机制存在不足的理性反思,立足于多年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经验,我们逐渐形成覆盖并贯穿理论、实践、线上“三课堂”,动态立体的教评结合考核模式;构建起考核目的与方式多维、评价主体多维,知行复合、过程与结果复合的高校思政课多维复合型考核模式(图1),有效提升了思政课教学与考核改革创新的协同度,有力推进思政课程的耦合性、整体化。
图1 高校思政课多维复合型考核模式
对于思政课程、思政课教师而言,政治性是摆在第一位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思政课。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学深悟透新时代思政课“八个相统一”守正创新这一根本遵循,在教学考核过程中旗帜鲜明地亮出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突出政治导向,坚持不懈地筑牢政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用学术讲政治,在考核过程中以政治明学理。
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总要求。政治要强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要求,也是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师的突出特征。政治要强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时刻紧绷政治这根弦不放松,要自觉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根基,增强政治领悟力和执行力;要自觉坚定人民立场,当好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引路人;要自觉履行铸魂育人的主体责任,引导学生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思政课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观念;既是一门学科,又是意识形态。我们在思政课考核机制改革探索中,坚持做好几件事:第一,严把政治关。每学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组织坚持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党员党性、师德师风等专项教育,组织重温思政课教师誓词等特色教育;要求各党小组(教研室)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时,明晰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确保教育教学、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的政治导向性。第二,围绕课程考核方案要求,由教研室主任(党小组长)牵头,组织骨干教师更新在线题库、制定实践教学考核工作计划、制定期末考试内容等。每一项工作都要遵循“政治导向、以德为先”,确保有专人负责,有集体研讨和民主集中等环节。第三,在阅卷等教育评价环节中,采取分散集中相结合,要求任课教师按既定方案有序组织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对优秀实践作业的评定严把政治关,对期末考试有争议或涉及政治立场观点的答卷提交集体研讨并上报审定,以确保课程考核从准备到实施,从试卷评阅到成绩审定都井然有序。
课程考核是教学改革的“牛鼻子”,考什么决定着学生学什么,怎么考决定着学生怎么学。经过多年来师生融合、教评结合的探索积累,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动态新要求,新时代思政课考核改革要从整体谋划出发,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维度。
1.理论识别测验。将课程知识体系(知识点)转化为考核体系,以检验大学生理论层面的学习程度,还需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谋划、整体推进。一般而言,这项工作需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谋划,以教研室(课程)为单位。首先,立足教材和教学大纲梳理课程知识点,并进行分类建设、管理,确定本环节在整个课程成绩总评中的比重。其次,依托校内自建或购买线上平台服务,编制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标准化客观性试题库。题库不仅要有量的保障,更需要质的保证,且需要每学年(学期)进行一定比例的更新。最后,在授课过程中或结课后,组织实施在线测验(考试)。
具体做法是:思政课程在线题库应通过购买服务或通过自建完成,做到成熟一个,推进一门。而无论是哪种形式,课程在线题库考题应不少于1 000 道,章节练习题库600 道左右,且原创性试题占比不低于50%,年更新率保持在10%左右。这一板块的成绩比重,可占课程总评成绩的10%~20%。就具体操作流程而言,大体包括如下环节:第一,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课第一讲就要与学生讲清楚在线学习、练习及考核要求,为学生演示操作流程,并回答学生疑问。第二,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进度督促学生及时完成章节测验(练习)或讨论,提高大学生线上学习参与度。再次,课程结课前,由教研室统一组卷,每门课根据人数最大化的教学班随机生成60~200 套重复率不高于20%的在线试卷,且题目答案选项为乱序,以确保每个教学班中“一生一卷”,保障考试公平公正。第三,课程结课后,由任课教师根据线上考试要求,组织授课班级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标准化网络测验,以真实反映和检验大学生对各门思政课程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尤其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认识与领悟情况。
2.过程能力考查。课程考试,强调的是以试卷为形式,以相对固化的标准答案为依据来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成效。思政课的性质及特点,要求课程考核不仅要“试”出大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论认知结果,更要检验出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提升状况、知识内化和转化的水平。一般而言,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出勤率(线上课堂的签到+线下课堂的点名),课堂活动表现情况(参与线上互动以及自主学习情况+线下课堂互动情况),课内外主题研讨与分享等参与和完成情况,对重要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知信行相结合的融合与践行能力等。同时,在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能力考查的同时,也要适度提升这一环节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占比,建议可占课程总评成绩的30%~40%。
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学院及教研室根据课程学分、学时分配和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教研室集体研究,统一本门课程过程性评价的主要形式及内容结构(如课堂提问、主题研讨、课堂分享、小组讨论、课外作业等),并建议各任课教师结合各专业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形成一整套内容恰当、规范合理、形式新颖的动态化过程性考核办法。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还要求过程性评价要做到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全覆盖。另一方面,学院及教研室要求任课教师一定要占据教学过程的主导性地位,既要理性组织教学与考评,也要适度灵活地调动大学生参与教学考核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3.实践教学考核。实践教学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知行合一”的重要抓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等相关文件(通知)精神,各高校普遍重视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形成以课程团队建设为基础,以课程内容优化为重点,以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为手段,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思政课基本理论与本土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将每年的实践教学主题与重大纪念活动(或社会重要发展节点)相结合,逐渐建成大学生“知、信、行”和“学、思、用”相融通的线下线上混合式实践教学新方案。同时,逐渐将实践环节考核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重提升至20%左右。
具体做法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教学部门牢牢抓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任务内核,以强化知行合一方向引领、深化大思政合力效应、建构知行合一教评机制、提升知行合一本领为“四翼”的实践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教学走向具象化、全员化、全过程化[9]。第一,以教研室为单位,以课程为基础,明晰教学活动主题主线(如“四史教育”“乡村文化振兴”等),明确实践教学周时间、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和成果要求,统一组织实施。第二,由任课教师主导,班级学习委员协助,各教学班学生根据指引,建立活动小组(分组)。小组建立后,由任课教师全程介入选题、开题、写(制)作以及实践活动成果形成和评比考评环节,进行一对一指导。第三,实践作业的考核由师生评定结合,纳入学生课程最终成绩。其中,教师评价占比不低于50%,小组自评和互评不高于50%,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又避免学生因情感等主观因素影响成绩评定结果。第四,对实践作业进行选优推优。先由任课教师组织,由老师和学生在各教学班(自然班)里按照不高于10%的比例评选出本班“优秀实践作业”,再由教研室集体对各班“优秀实践作业”进行遴选,评选出年度(学期)课程“十佳实践成果”,并分别对以上“优秀”和“十佳”成果进行适度奖励。
4.运用能力考试。课程考试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指挥棒”作用,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再次被重申。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思政课教材体系是否能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否能转化为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信仰体系,还需要通过能力考试来检验。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政课要以“坚定立场、学好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为基本遵循,以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着眼于提高大学生对现实问题尤其是关系社会重大问题的科学思考和运用能力,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与道德品格来设置考试题目及内容要求。思政课要降低理论知识考试的成绩占比,既要避开“一考定优劣”误区,又要通过运用能力考试“遴选”出善于践行的“好学生”。
近年来,课题团队不断尝试着对思政课期末考试进行“重构”,形成的主要经验有:首先,由各教研室(课程)集体研讨,确定考试题型、考试要求等。一般而言,采用的考试题目主要以阅读理解题、材料分析题为主。考试形式可根据实际借鉴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的要求。其次,由教研室选定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1~2 名,遵照集体研究精神进行选题、组题以形成试卷初稿。再次,召开教研专题会议,对课程考核及期末考试卷进行集体审议,确定考试卷内容及评分标准、阅卷分工等。最后,以教研室为单位,将期末考试卷(一般含AB 卷两套)提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分管领导审定,并报教务处相关部门,统一组织考试。
总之,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考核模式的改革,是一个不断突破固有习惯和传统范式的发展过程。改革创新的核心在于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要求,在于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在于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不断的探索积累,梳理学者们的研究所得,汲取所调研高校的经验力量,我们不难发现:高校之所以能够逐渐形成“以师主导、以生为本”知行合一的思政课多维复合型考核体系,是因为始终坚持立足本地本校实际,坚持“化智为信、化信为行、以行固信”的课程考核改革原则,依托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多个教学平台有利优势,引导大学生自觉将理论认知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言行。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上述探索限制于客观条件,也多停留在局部层面,作为新生事物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这就需要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内的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者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给予支持,不断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