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丰
广州城市规划技术开发服务部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30
2020年5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了《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0〕27号),该通知在规范规划编制审批这一部分内容中提出,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编”“审”分离机制……规划审查应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的作用,实行参编单位专家回避制度,推动开展第三方独立技术审查。
而广州市作为全国工程建设量和规划审批业务量巨大的城市之一,且作为全国最早运用电子报批的城市(2000年8月,广州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系统,并实际运用在规划审批上),早在2013年便开展了第三方独立技术审查模式。
2013年以前,在建设单位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时,尽管有电子报批系统的大力协助,但广州市的规划审查中并未完全将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两者区分开来。普通项目由规划局相关部门(通常为建筑规划管理处)的技术人员自行审查,重点项目再由政府规划主管部门主持召开专家审查会,会后形成专家组意见和会议纪要,最终完成审查工作。但由于当时的广州处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期,每年的建筑工程图纸数以万计,规划行政部门人员审图压力巨大,审批效率低下,且独揽审查和审批容易滋生不法行为,从而反作用于工程建设进度和社会经济效益[1]。
2013年5月1日,广州市规划局开始执行《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穗府〔2013〕8号),该试行方案明确规定了审批流程阶段、审批时限和相关咨询服务说明。其中第六点提出了一系列行政审批项目与技术审查相分离举措(谁审批,谁负责,谁审查,谁负责),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是其中一项。从此,广州市规划局正式开始了委托第三方技术审查机构协助审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2017年4月5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穗府〔2017〕9号),该实施意见提出,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把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管理立足点放到为企业和群众做好服务上,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推动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分离,创新服务方式,简化服务流程,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由此说明,独立的技术审查不仅仅局限于只是一种行政审批手段,更是一种创新的行政服务方式,予民便利,为民服务。
2018年8月1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广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该通知要求,政府投资类项目运用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的审批方式,建立联合审批体系。深度整合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提升审批质量;社会投资类项目,政府部门不再直接介入技术审查工作,大幅压减审批时限;一般项目的设计方案审查时间压缩为10个工作日(含征询建管处意见时间),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时间压缩为4个工作日。该通知针对不同的项目情况,明确了各类规划审批时间,并制定了做法和要求,具体落实到相关的行政部门。
时至今日,广州市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要求,已完全做到政府审批与技术审查分离。广州市各行政区的规划行政部门每年在广东省政府采购网进行技术审查服务的采购,符合要求的技术审查单位可参与竞标,技术审查单位中标后可获得当年该行政区域的技术审查资格。该做法保证技术审查服务公平、公正、公开,杜绝贪污腐败。
建设单位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或广东政务网上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成功入案后,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工程规划报建技术审查平台)会根据入案项目的所在行政区域自动分配到该区域的行政审批部门和技术审查单位。技术审查人员通过技术审查单位内部管理系统获取需要审查的案件,按规定时间(5个工作日,不包含返回修改时间)进行审查。
5个工作日内,若案件没有问题,审查人员会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并编写技术审查报告,以合格通过结案。若案件存在问题,审查人员会编写退案报告并提前通知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负责人,告知其进行修改,以退案处理,修改后可重新入案,并重新审查。无论案件通过与否,办理结果均以短信形式正式通知到建设单位负责人[2]。
图1 技术审查工作流程示意
上述流程介绍中提到的案件审查,就是技术审查的核心工作。第三方技术审查单位为广州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核发建筑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行政审批阶段,开展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技术审查,并随时解决审批过程中关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技术审查的有关问题,为行政审批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7个部分。
3.1.1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图审查,包括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的图纸深度及规划设计方案符合性审查。根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规划报建业务送审图纸深度和要求的有关规定,审查电子图件齐备情况以及图面表达的完整性、正确性。
3.1.2 案件历史审批情况核查:根据案件情况,完整地核查规划历史审批资料,为出具科学、合理、完整的技术审查报告提供支撑。
3.1.3 规划电子报批图层及属性审查:根据对应事项的“电子报批技术指引”核对电子报批图层设置、相互关系,以及核对各类电子报批图层与其对应的设计图面表达情况。
3.1.4 规划报批指标计算:根据对应事项的相关要求制作和检查相关的指标表格。
3.1.5 开展规划电子报批文件的规范性审查,包括电子文件数学基础、格式及报批图形规范化检查,保证文件符合规划信息管理的要求。
3.1.6 技术审查电子文件的加密技术处理与服务,保证审查或结果的安全及完成电子签章。即对已通过技术审查的电子图表进行防伪加密处理,以保护防止图形资料和相关面积指标数据在交换印刷等过程中发生人为的或不可预知的篡改和变更。
3.1.7 总结相关技术审查难点问题,定时反馈给规划行政部门,并针对性提出可操作性优化解决方案,为后续报审项目给出统一做法的指引。
第三方技术审查单位除了对送审图纸进行审查,还需根据规划行政部门的实际需求,对与技术审查业务相关的一系列运作流程、系统平台、报批工具、关联数据进行监管、维护、研发、统计等等,并作出相应的报告,呈交给规划行政部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5个部分。
3.2.1 协助维护审批业务。配合行政审批业务标准和程序调整,动态维护规划设计方案技术审查标准、业务分类、业务流程的相应更新,必要时为行政审批业务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
3.2.2 协助研发报批工具。配合完成相关报批软件工具(报建通等)的研发和更新迭代工作,完成标准化实施验证工作。
3.2.3 协助统计审批数据。梳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报建规划审批后规划审批态势指标,协助完成广州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统计与评估指标体系报告。
3.2.4 探索广州市规划报建的发展方向。每年度总结广州市规划报建技术审查工作的优势及不足,探索广州规划报建发展方向,探讨技术审查优化实施途径,为广州市下一年度的规划报建技术审查提供优化方案。
3.2.5 完善监管指引文件。制定建筑工程规划许可阶段技术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指引文件,保障规划报建技术审查工作实施的标准化、流程化[3]。
尽管广州市第三方独立技术审查的工作模式已较为成熟和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以下3个方面仍可进一步优化。
广州市目前有5家技术审查单位负责全市11个区的技术审查工作,加上各区的实际情况,一些技术细节的判断会有所不同(如绿地性质的设定、车位类型要求、建筑高度的计算位置等)。技术细节应尽量在技术规定中明确规定,避免审查结果不一致,否则容易引起审批纷争和误解。
尽管有电子报批技术的协助,但技术审查工作的CAD图纸信息量依然较大,且项目报建过程可能较长(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需花数月时间修改设计方案),为了保证审查人员对项目的熟悉性和连贯性,同一个项目建议尽量由同一位技术审查人员跟踪负责全过程的审查工作。
应促进不同技术审查单位的审查人员业务上的沟通和合作;同时让更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里的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了解技术审查的流程和运作,针对各类项目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以便获取更有效的审查技术,优化审查技巧,提高审查效率。
长达9年的第三方独立技术审查工作已为广州市的规划管理工作带来了积极的成效。第三方独立技术审查制度是针对建设单位进行规划报批的服务创新,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了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是规划审批制度完善的重要手段。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全国范围内已有较多城市实行该制度,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