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子伟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3)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当具备的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智力障碍学生日后融入社会进行独立生活与自我服务的前提条件。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也是提高智力障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科。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坚持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抓手,立足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探究多元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补偿语言缺陷、优化学习方法、提高语用能力,进而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与融入社会的目标[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一教育理念道出了在教学中潜移默化进行德育渗透的题中之义。作为一名培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生活语文学科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知识的积累中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在知识的内化中提升学生生活的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以文育人,以情感人,让学生思想品德得到浸润濡养。教师要深入挖掘捕捉课文字里行间丰富的人文思想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元素、情感因子,抓住教学过程中的育人机会,润物无声地适时渗透德育内容,激发学生的内心共鸣,引导学生通过用心体悟深刻领会文句的思想内涵,助推内在的情感波澜,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语用训练才是适切、高效而有意义的[2]。
笔者创编的“厨艺小达人”单元主题资源包基于智力障碍学生语言学习特点设计制作而成,包含5篇课文,分别是:我们的食物、电器小常识、我学会了煮面条、我学会了做米饭、学做凉拌菜。课文内容、思想、文体、表述等方面尽量做到有机统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实用的劳动技能着手,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启迪智慧、激发情感,使学生接受正能量的思想熏陶。《我们的食物》一课,教育学生“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营养和美味。我们不能挑食,饮食要多样、全面,这样才能保证营养均衡,健康成长”;《电器小常识》告诉学生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用电安全的同时,学会熟练使用电饭煲和电磁炉等家庭生活的好帮手,为生活增添便利;《我学会了煮面条》《我学会了做米饭》《学做凉拌菜》三篇课文,蕴含了“知易行难”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对父母辛勤的劳动心存感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认真学习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锻炼本领,回馈家人,从中收获自信和快乐,同时也为以后更好地享受生活打下基础。毫无疑问,一个全面发展且热爱生活、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一定能很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成为一个有温度、受欢迎、积极向上的人。
教师要充分发挥典型文句的范例价值,引领学生关注句式,体会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了解相关连词的使用方法,尝试仿说、仿写句子,通过举一反三积累各种不同的句式,掌握更多的语言技巧,通过句式的使用让语言表达更加形象生动;教学过程宜灵活机动,通过品析词语、复述背诵、辨析比较、情节排序等方法,运用启导、读练、评讲、深化等举措,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魅力、梳理逻辑关系、掌握语用技巧;通过填空补白、问题引领阅读等方式,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3]。
媒介支持方面,可充分利用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熟悉情境的生活照片、视频录像制作成PPT课件开展教学,借助声、音、画相结合的多媒体载体、希沃白板等信息技术手段与平台,将课文重要思想、内容大意进行可视化呈现,链接课文主旨,调动学生的语言学习热情。依托形象的视觉提示,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目标寓于其中,引导学生将图意说清楚,把句子说具体,调动优势感官,充分参与说话过程,不仅有利于对课文重要内容的准确把握,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补偿语言缺陷,发掘多元潜能,提高课堂实效[4]。亦可设计主题资源包,将学习支持辅助综合材料进行制作汇总,方便进行单元主题教学,实现资源共享与流动。
以“厨艺小达人”主题资源包为例,包含电子资源包和教学具实体资源包。电子资源包包含每课的课文、课件、课文录音、词条等,实体资源包是自编课文、生词表、词语大卡、生字描红本、练习册等教学具材料的纸质彩印版。词语大卡和生词表设计了色彩明快的背景,增强了主题字和背景的对比度,进行了塑封处理,保证材料清晰醒目。发挥生活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利用资源包素材对学生进行知识考练与学习效果评估,突出生活情境中的语言应用,通过具体情境的融入、迁移,以及反复强化、巩固,使学生对相关劳动技能产生流程化、步骤化的意识,提高识字量、语用能力,以及生活技能和工作能力,建构语言核心经验。
新课标指出,培智生活语文课程要致力于让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提高生活品质,因此要始终把培养、提高学生用语文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核心问题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依归。通过生活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精彩纷呈的生活实践中锻炼、发展,进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5]。
“厨艺小达人”资源包的课文均取材于生活,注重过程描述,课文表述将相关食物制作步骤“工序化”,便于学生识记、理解。以学做凉拌黄瓜为例,将过程简化为洗黄瓜、削皮、切黄瓜、放调料、搅拌、装盘等工序,在此工序步骤的支持下,凉拌菜制作过程清晰了然,学生明确了第一步做什么、下一步做什么。我注重学生的实践与操作,开设凉拌菜实践课,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实践环境,增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工作流程指引清单,并将直观鲜明的工序图卡、任务提示词条贴在小黑板上,以此为抓手展开教学,同时结合实物进行示范讲解和相关操作,强化巩固课文内容,增强语言训练效果。学生一边观看教师示范和步骤提示,一边操作凉拌黄瓜的过程,然后边听课文录音进行反复跟读、跟说工序步骤,在体验、操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操完毕让学生尝试进行课文复述和回顾,利用视觉和触觉等自身优势感官形成的印象,完整说出制作过程,逐渐学会有条理的表达。
该单元主题每课学习前,给学生布置一份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观察妈妈是怎样做饭的,将妈妈煮面条、做米饭、做凉拌菜的过程拍个照片或小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课后,再布置一份实践操作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课上所学用于生活实践,并用微信小视频和语音的形式记录日常生活点滴,与班级老师、同学进行汇报、分享、比赛、提问、互动。学生在主动探究和自我展现中收获了成就感和自信心,为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调。教师将这些记录学生成长印记的小视频或图片资料下载保存,按主题分类存放到相应文件夹,作为复习课的语言训练、会话练习的生动素材与支持性内容,学生看到屏幕上自己熟悉的环境、人和事表现异常兴奋,竞相发言,表达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主动表达的课堂氛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要鼓励学生回家后把课文内容讲给家长听,给予学生充分自主表达的机会,从而达到将语用课堂向课外延伸、向家庭延伸的目的。
综上,培智生活语文课堂要充满生机和活力,将“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为每一个生命成长创造适合发展、健康成长、绽放个性的空间,以多元化教学策略为依托,本着“把握育人契机、塑造健全人格,借助媒介载体、提升语用能力,扎根生活实践、实现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实现知识传授、品德熏陶、智能发展、技能强化的有机渗透、和谐统一,达成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