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华
(红旗渠干部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布局中,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迎来新的战略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逻辑缜密、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符合我国现阶段和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新时期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多生态产品,必须坚持这些原则。
红旗渠由数十万林县(林州市)人民,于20世纪60年代,在山崖上徒手凿出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新中国的奇迹,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1]。红旗渠除了在精神谱系上列入中国精神外,在工程建设、保护维护、开发建设上也生动地践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遵循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红旗渠才能够历经五十多年风雨侵蚀,依然发挥巨大的水利作用,并稳稳渗透进了林州市(原林县)的生态系统中,为林州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为林州市的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包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生态兴则文明兴是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绿色发展观,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的民生福祉是生态民生观,要求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命共同体是整体系统观,要求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进行系统生态治理;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法治观,要求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是行动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生态观,要求以全球视野,与全球各国共建美丽世界。
红旗渠在工程建设、保护维护、规划开发上生动地践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契合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态自然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整体系统观、生态法治观,使之成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水利工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要求我们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应该顺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要“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旗渠是中国水利战线上最突出的一项成绩,是大规模治山治水运动的成功案例,更是一项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典案例。
2013 北京国际设计周,将分量最重的“经典设计奖”颁给人工天河红旗渠,一方面肯定了红旗渠的工程险峻,但更是对红旗渠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中的工程智慧给予肯定。颁奖词中写道:“红旗渠在太行山腰依山而建、就地取材,并创造性地采用矿渣加石膏粉混合为水泥,以开山炸石的石料筑成渠堤,建成了人工天河,体现了中国式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十分环保的设计方式”[3]。红旗渠一共削平山头1250 座,凿通隧洞211 个,架设渡槽152个,挖砌土石1515.82 万m³,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4]。红旗渠庞大的工程量,基本上没有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就是从太行山中就地取材,用山上石头做建筑材料,因此红旗渠与太行山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不仅没有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反而因势利导,利用沿渠山石资源修成渠道,并使20多个流量的漳河水流经太行山,滋养山脉,涵养生态环境。
红旗渠工程量巨大,30多万劳动力参与修建,历经十年,但在修建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使用任何大型机器机械设备,没有在修建过程中因为使用机械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一起事故,庞大的工程建设全部靠人力来完成。红旗渠全长逾1500km,基本上就是靠着林县人民一锤一钎一双手,工具自己造,石灰自己碾、抬筐自己编,没有大型运输设备就车拉肩扛,没有机械设备就用人力制造土吊车,没有技术设备就用土方法,用最原始的工具,完成了一项最不可思议的工程。正是因为全部是土法创造、人力修建,所以才没有造成因为使用大型机械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破坏的行为。
红旗渠一共包括1条总干渠,3条干渠,6条分干渠,51 条支渠,290 条斗渠,全长1525.6km[5],全部都是靠山体的自然落差来引导渠水自流,没有用到提灌引水设备。70.6km长的总干渠,最大流量25m³/s,相当于一条河的流量,但纵坡比仅为1/8000,相当于每8000m长垂直落差仅为1m,严格的数据保障使得如此巨大的水流量在太行山山腰流过时,平缓无声,没有因为水流大力冲击而造成山体破坏,渠岸边尖锐的花岗岩石历经50 多年冲刷依然锋利。正是红旗渠1/8000纵坡比,使得渠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流经太行山腰,滋润了山体,涵养了生态。红旗渠与太行山在50多年的共存中,形成了一个唇齿相依的生命共同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绿色发展观,指明了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可以互利共赢的新发展路径: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并不相悖,甚至可以和谐共生,美好的自然环境也可以发挥经济社会效益。红旗渠为林县人民带来了水,带来了美好生态环境,更为林县的农业、旅游业、林业、工业等各项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直接促进林县经济发展。红旗渠的建设开发生动践行了生态财富也是经济财富的生态文明理念。
红旗渠修成后,全县有14个公社410个大队受益,67万口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有了保障,解决了54 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5]366。在林县2046km²土地上,形成一个能引水、能蓄水、能排涝、能灌溉、能发电的完整的水利体系。红旗渠全长1525.6km,如果算上田间地头发挥灌溉作用的4281 条农渠,则全长4000km。红旗渠就像一张完整的人体毛细血管网,铺满了林县的各个角落,充足的水源滋润了林县的土地,带来林县各项事业的发展。
红旗渠的修建带动了林州市旅游业的发展。红旗渠带给林县绿水青山,更带来巨大的政治影响。1965年红旗渠总干渠通水,《人民日报》头版几乎用整版并转二版刊发长篇通讯和社论;从新中国建设时期到现在,人民日报报道红旗渠的文章有300 多篇,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官方媒体对红旗渠的大力宣传,打开了红旗渠的知名度,林县县委依托林县山水资源,加快景区建设。2016年,红旗渠被评为国家5A 级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2019年,红旗渠景区接待了955万游客。同时红旗渠景区被授予二十几项国字号的荣誉称号和桂冠,这些荣誉的取得极大促进了林州市旅游业的发展。
红旗渠的巨大影响带来国外的游客。1970年林县被评选为全国第二批对外开放县,作为新中国的展示窗口,从1971年到1980年,来红旗渠参观的外国人士达11300 人,涉及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5]407,其中包括很多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党政重要领导人等,“世界第八大奇迹”称号也是20世纪70年代外国友人参观红旗渠后,给予它的高度评价。美联社称: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泽东意志在红色中国的突出体现[5]412。这些世界级的评价,也打开了林县的境外旅游资源。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了,才能打通封闭落后山区县的经济命脉。红旗渠完成后,也打通了林县的交通网,并以红旗渠灌溉体系网为依托,在全县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体系,极大改善了林县的道路交通问题。时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在规划红旗渠的后期配套建设时,提出利用修渠碎石渣来修路的想法。这样,修了渠,废弃的修渠材料也没有浪费,一举两得。杨贵说:“修渠和修路是有密切关系的。过去的路,很多是不整齐的,占地很多,这次修渠要带路,通过修渠,也就把路修了。咱们山区的路,有好多不平的地方,把渣垫了路,路平了,渣也不见了,这不是两全其美吗?这样搞是一举好几得,既修了渠,又修了路,便利了交通,又可以少占地”[6]。现在林州市的沿渠公路,路直且平,为山里人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打通了渠道;同时,沿渠公路也成为一道美丽的旅游风光,渠清水美路平。红旗渠带来了交通网,也带来了产业兴。
红旗渠的建成带动了林州市林业的发展。1965年总干渠通水后,杨贵在通水典礼大会上讲:“林业部门要帮助生产大队和渠道管理所有计划地在水渠两边栽植护渠林。当前要抓紧接树,今年要完成60 万棵接树任务,特别是要多接枣树。同时,要健全林业队、林业组的组织,加强对现有树木的修整和管理,栽一棵管一棵,养一片管一片,把林业工作这个薄弱环节很快抓上”[6]66,这次讲话开启了林县利用红旗渠水植树造林、大搞绿化的篇章。紧接着,1966年,林县开建红旗渠支渠配套工程,杨贵在动员会上做出红旗渠“一渠十带”的决定,其中一项重要决议就是在红旗渠沿线大规模栽树,将红旗渠变成林带,一方面用来护渠,另一方面用栽树来发展多种经济,同时也绿化山坡,增加美观效果。这项决议给林县林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以此为契机,林县组织实施了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村镇绿化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全县15 个公社500 个大队,特别是红旗渠通过的社队,纷纷兴办林场,成立林业专业队[5]367。现在,林州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8%,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市)”,形成了成熟的林业经济。红旗渠使林县林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红旗渠带动了林县各项产业的发展。水利万物,水的到来打开了林县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1965年红旗渠总干渠通水,杨贵在典礼上提出了设想“红旗渠水这样大,一放就是几个水、十几个水,甚至二十几个水,像一条大河一样,它不仅能浇地,能解决吃水问题,可以发展多种经营生产”[6]63。这个设想提出后,杨贵积极谋划,1966年,红旗渠开建支渠配套工程,杨贵在动员会上提出了“一渠十带”。主要包括:利用水资源建设水电站、加工站;修渠过程中利用碎石渣修路;利用水资源发展副业多种经济等。正如杨贵在报告中说的:“以渠带路,以渠带水库,长藤节瓜,以渠带动一切。如果这一仗能打胜利了,林县经济建设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所谓鱼米之乡,不过是有水,咱们现在也有了水,同样可以搞成鱼米之乡”[6]343。“一渠十带”使得红旗渠在林县挥洒出一片灿烂的天地,全县景色郁郁葱葱;羊肠小道变成宽阔的林荫公路;滔滔渠水化为巨大的电能;五小工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以此为产业基础,开启了创业四部曲的篇章,林州市作为河南省最偏远的山区县,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连年位居全省前十位。
美丽怡然的人居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应以人民期盼为工作目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红旗渠建成后,改善了林县的生态环境,更给林县人民带来美好生活,真正让林县成为美好家园。
“到处有哗哗的清水流,到处有发电站,使千年万代的旱地变成水田,使无数荒山秃岭变成美丽的林坡和果园,林县将变为幸福乐园”[6]16,这是修渠前,林县县委制定的《中共林县委员会关于林县引漳入林工程施工方案》,为了激发林县人民修渠斗志,描绘的修渠成功后红旗渠给林县人民带来美好愿景的蓝图,这个美丽蓝图,也是林县人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刻画,更是林县县委和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最深层次动力。
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在考虑后期用水问题时,林县县委最根本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为人民服务。杨贵讲:“不管修支渠、斗渠、农渠、毛渠的时候,都要考虑方便群众,不要光是想着‘卡’群众的办法。所谓方便群众,就是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比如工程建设,垒砌成啥样,从哪里留水口对群众有利,都要倾听群众意见。同时,渠如果要从村里边过,就要考虑选择适当地方,留一个小水坑,方便群众担水,如果水渠在村上边,就要考虑这个村用自来水的问题,以便群众修自来水用”[6]344。林县县委修渠的初衷是解决人民吃水问题,修渠过程中更是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先,将人民群众后期用水的各种需求提前谋划。
红旗渠建成后,极大改善了林县人民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据有关史料统计,1966-2003年,红旗渠在38年间共创经济效益159794.61万元。主要包括:红旗渠有效灌溉面积54万亩,年增粮食3977万kg,共增产粮食151126万kg,按1 元/kg,创效益151126 万元。水力发电4728.58 万kW·h,创效益3782.57 万元。人、畜饮水和城镇供水共用水90698.4 万m³,创效益2267.5万元。另外,工业用水等项目也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曾经,林县96%的土地都是荒山和石头地,粮食亩产不到50kg,红旗渠通水后,增产到了超过450kg。有了水,林县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林场、鱼塘、湖泊和果园,昔日的荒山秃岭批上绿装,种植了多种经济作物,林县人第一次吃上了大米,红旗渠给林县人民带来难以想象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林县还是个缺粮县,1964年,林县成为河南省第一个粮食上纲要的县,“粮食亩产已由解放初期的百八十斤,一跃再跃,连年获得丰收,上纲要,过黄河,严重遭灾的1976年,单产仍达到750 多斤”[7]。由一个贫困落后山区县成为富裕县,红旗渠让林县人民过上了富足美满的生活。
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条件的提升,让林县人民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林州市成为一座精神之城、魅力之城。改革开放之后,林县人民谱写创业四部曲,在全国成为一面用红色精神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旗帜。新时期,红旗渠带给林州市新的发展机遇,林州市委以红旗渠为资源龙头,大力发展旅游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红旗渠景区的带动下,全力打造以红旗渠红色教育游、太行大峡谷绿色生态游、蓝天滑翔运动游的“红、绿、蓝”三色旅游品牌。林州市委借红旗渠的品牌优势,变精神品牌为物质品牌,成立了集公、贸、旅为一体,综合经营的红旗渠企业集团。林州人民在红旗渠精神的指引下,继续奋斗,2020年林州市评选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红旗渠带来了水,也带来了林州人民的美好生活。
红旗渠带给了林县水资源,在解决了林县基本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后,林州市委以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为己任,誓把一个内陆山区的林州市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美丽的山水林州。林州市打破“缺水思维”,依托红旗渠,规划建设城市水系工程。现在龙头山水系、黄华河和桃园河治理、林虑河公园等城市水系项目稳步推进。城市水系建成以后,红旗渠将与黄华河、桃园河、关岭沟、龙湖等水系互连互通,打造成林州全域水景观,提升城市品位,满足广大林州人民的休闲亲水需求。红旗渠真正给林州人民带来生命水、幸福水。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这一整体系统观强调,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的自然链条,缺一不可。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忽视其中任一环节,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全局性破坏。红旗渠的开发建设是一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工程,达到了生态整体系统建设的最佳效果。
林县以红旗渠为依托,在大规模治山治水过程中,实行水、田、林统筹治理。在红旗渠总干渠的通水典礼上,杨贵讲道:“红旗渠它不仅能浇地,能解决吃水问题,而且能加工、磨面、碾米、发电,还能养鱼、种藕,可以腾出很多劳力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如何有计划地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红旗渠水的增产潜力,使它更多更好地为人民造福,也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大问题”[6]63。此后,林县县委对红旗渠有了一个全地域、全方位、全过程的开发利用规划。红旗渠建成之后仅仅十年,林县大变样:“红旗渠奔腾,太行山歌唱。千百年来一直干旱的林县山川,有了水,啥都变活了,如今的林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山区到平原,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真是牛羊遍山坡,花果竞芬芳,高峡对渔歌,山区飘稻香。全县副业生产为农、林、牧业积累的资金比1964年增加了9倍多,有了地促进了农、林、牧各业的发展。红旗渠洗去了林县山河的贫穷落后的面貌”[7]。
首先,整体系统观能解决红旗渠全地域的综合利用问题。林县县委的设想是:红旗渠总干渠修通后,再修建3条干渠,用3条干渠将林县14个公社贯通起来,之后修建支渠、斗渠、毛渠、农渠等,灌溉到林县边边角角的田间地头,让红旗渠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一样覆盖全林县。杨贵强调:“红旗渠和其他渠道联结起来,将要布满全县,随着渠道工程的完成,这个问题必须逐步解决。”[6]63因此,1965年总干渠修通后,仅仅7个月时间,林县修成了39.7kg的一干渠、47.6kg的二干渠和10.9kg的三干渠,大体上覆盖了林县所有的公社。1966年,林县开建红旗渠支渠配套工程,完成了51 条支渠,长524.02kg;290 条斗渠,长697.3kg,红旗渠合计全长1525.6kg[5]3,算到田间地头发挥灌溉作用的4281 条农渠,全长4000kg。正是这4000kg的红旗渠渠道,全地域覆盖了林县,像一张完整的毛细血管网,滋养了林县干涸了近千年的土地,使林县的土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其次,整体系统观能解决红旗渠季节性水量不均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红旗渠的用水效率,同时,解决漳河丰水期和枯水期水量不均问题,林县县委发动群众大搞“长藤节瓜”,建库筑塘设堰。林县修成了大、中、小型水库300 多座,水塘2000 个,旱井、机井10 多万眼,电力排灌站、水轮泵站400多处,可蓄水超1亿m³[4]。这些库池塘堰,把非灌溉季节不用的水蓄住,到灌溉缺水时,库、渠一起开闸,这样红旗渠用一条渠发挥了两条渠的用水效应。依托红旗渠,林县人开渠筑库,治山治田,红旗渠成为一个全时、全季的活水源,保证了林县全年的生活生产用水。
再次,整体系统观必须解决全方位、全过程开发红旗渠这一问题。红旗渠建设过程中修了众多水库、池塘、斗渠、农渠,在满足了农田水利用水后,林县利用水库、池塘发展多种经济,发展水产经济。杨贵讲道:“有了水,水库池塘都可以养鱼、养鸭子,有些地方还可以种莲蒲,水渠搞好了,也可以养鱼,在水渠中间拉铁丝网,中间养鱼,或网箱养鱼,从目前来看,比较保险的还是水库、水池养鱼”[6]339。同时,众多的斗渠、农渠也可以发展多种经济,杨贵讲:“每个支、斗、农渠边都栽上黄花菜、花椒树、果树、药材等,既能保护渠,又能增加集体收入。”[6]339除了种植经济作物,也可种植增肥材料的植物,如紫穗槐、竹子、苇子等,这样既保护了渠道,又能增加肥料,发展经济。
树林是自然生态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全方位进行山区生态文明建设,重在涵养山区林业生态。林县山地面积广阔,占到全县面积的70%多,但是由于树木绿植匮乏,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严重。从明朝中叶到红旗渠修建前,山坡多被开垦,树木几经砍伐,致使植被减少,到了雨季汛期,山洪一旦暴发,冲沟倒岸,水土严重流失,形成了“天旱把雨盼,下雨冲一片,卷走黄沙土,留下石头蛋,树草都不长,光山秃岭头”的景象。而要改善林县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必须对山区林业进行大力建设。1966年,杨贵讲道沿渠线植树造林“渠路边怎么植树需要研究,既要有利于护渠,又要有利于来往车辆。渠两旁裁什么树要研究。如果栽上其它生长很大的树,长大后树根会把渠扒了,但可以栽一些根须小的树,比如说花椒树等。栽上花椒树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这项工作搞好了,过不了多长时间,渠路两旁就可以变成林带,既美观,又可以增加很多收入”[6]339。同时,为了红旗渠沿线植树造林工作的长期管理,林县专门成立红旗渠灌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红旗渠沿线的绿化管理:“总干渠和一、二、三干渠的绿化,由管理处(所)负责规划,支、斗渠的绿化由公社水利管理组负责规划,实行谁栽谁管,归谁所有,伙栽伙管,比例分成。绿花树木、封禁草坡,要严加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6]364具体对红旗渠总干渠、支渠的植树绿化工作作出规定,这也保证了林县山区林业生态植被的有序种植、树种更迭。
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缺位,只有制度到位、法治完善、执行有力,才能使生态环境建设合理有序开展,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长期健康发展。林县县委带领人民修建红旗渠,不仅解决了当时林县人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同时高瞻远瞩,也考虑到林县子孙后代的利益,通过建立专业管理队伍、颁布管理条例等,使红旗渠在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历经50 多年风雨侵蚀,依然稳固镶嵌在太行山上,为今日林州发挥了主动脉的作用。
红旗渠全长逾1500km,涉及山西省和河南省,延伸到林县14个乡镇。为了使红旗渠能够实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巨大效益,必须加强长效管理工作。1963年红旗渠总干渠尚未修成,只有阶段性的几段通水,短短47km的红旗渠已经可以引水灌田,巨大的效益已经显现出来。但是由于没有保护管理制度,一些人缺乏大局意识,对尚未修成的红旗渠进行破坏,如“只顾自己在渠周围开荒种地;有的从山坡往渠里抖石头,破坏渠墙;有的在渠底起土种小麦,这些都直接破坏了渠道的正常通水”[6]359。而且,一旦渠道遭到破坏,20 多个流量的水会使红旗渠有倒塌决口的危险,对沿渠村庄造成的危害不堪设想。林县县委深谋远虑,意识到必须用强有力的制度来保护红旗渠。1963年5月10日,林县县委发布了《林县人民委员会关于保护红旗渠的十项规定》,号召全县人民要从自身做起,保护红旗渠,并制定了十项规定,如不许在渠墙附近开荒种地,不许在渠道周围挖石头,任何人不许挖掘渠墙上的石头,不许往渠道扔石头,私自放水等,用强有力的制度让全县人思想上树立起敬畏保护意识。
制度的施行,关键在人。因此,要确保红旗渠保护制度能够落实,护渠队伍必不可少。1964年,红旗渠总干渠刚刚竣工,林县发布《林县人民委员会关于组织红旗渠护渠民工的通知》,文件中指出:“要想今后渠水通畅,重要的问题在于管理,只有管好渠,才能受好益。为此,必须有一支坚强而又固定的护渠队伍,长期维修护理。护理人员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水利政策,从各公社的劳力中选拔,组织护渠队伍。”[6]359根据通知要求,林县县委临时组建了一支200 多人的护渠队伍,负责红旗渠的日常巡逻保护维修等工作。靠制度形式组建的这支护渠队伍,对当时红旗渠的维护起到保障作用。
红旗渠规模巨大、效益巨大,要想使红旗渠达到惠及林县人民子孙后代的长期效益,必须有正规专业的管理机构。为了保障红旗渠的日常运行和长期维护发展,1965年,林县县委发布了《林县人民委员会关于林县灌溉管理暂行办法》,根据管理办法,组建红旗渠管理机构,并对红旗渠工程管理、用水管理、财务管理等进行详细规定。组织机构上,林县县委层面设立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各公社设立管理组,各支渠负责管理委员会,并配备护渠队,红旗渠各级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红旗渠的修建维护、开闸、配水、管理等。《林县人民委员会关于林县灌溉管理暂行办法》还制定了红旗渠的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费管理制度。如工程管理,对各渠段进行界定,制定了日常管理工作;用水管理,对红旗渠的放水程序、水量计算进行完善;财务管理,对红旗渠管理机构的经费来源和收费办法进行了详细规范制定,保障其合法有效长期开展工作。这项制度为红旗渠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定依据,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在内容上进行调整,目前依然是红旗渠运行管理的主要依据。可以说,50 多年来,红旗渠之所以能够工程坚固、管理有序并使林县人民长期受益,得益于这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