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成
(甘肃省陇剧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一个民族要想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重要任务。在戏曲中引入打击乐,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向世界宣传戏曲等中华文化。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戏曲打击乐,并分析如何将戏曲打击乐更好地传承下去。
打击乐拥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主要的伴奏形式,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承担着推动戏曲发展的角色,添加适合的打击乐伴奏,戏曲表演的感染力会得到大幅度增强。
戏曲打击乐由锣、板鼓、铙钹、小钹等组成,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各种乐器通过相互配合,组成戏曲打击乐演奏形式。其中,锣结构简单,音响低沉,余音比较强。锣又分为大锣与小锣,大锣粗犷、小锣轻柔。小钹音色清脆。乐器相互配合,将戏曲表演中一些无法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表演出来的情绪传递给观众,提升艺术感染力[1]。
我国打击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打击乐演奏形式也随着各种乐器的出现不断得到丰富。尤其是在唐朝,出现了鼓司,这种核心演奏人物主要负责把控演奏节奏,作为指挥者,鼓司需要通过敲打让不同琴师、乐手相互配合。鼓司的出现让戏曲打击乐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传播,传统戏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这种传统文化瑰宝持续传承与发展。
由于我国戏曲种类多样,在介绍戏曲打击乐演奏的时候,笔者按照不同戏曲种类进行介绍。
首先要介绍的是京剧。清代有一个剧种主要使用锣鼓作为伴奏,被称为“京腔”,这种打击乐伴奏形式不依赖丝竹管弦等传统伴奏乐器。京剧打击乐来源众多,所以十分复杂,在使用锣鼓作为打击乐伴奏时,往往通过口头背诵锣鼓点子的方式演奏。在戏曲表演中,表现各种江河湖海水流变化,或者是风雨雷电的天气变化,是最为经典的锣鼓表演艺术。
晋剧作为在临汾、运城等地区尚在流传的戏曲“蒲剧”的分支,继续使用蒲剧的高架板鼓。高架板鼓演奏难度极大,演奏者需要使用细竹键演奏,通过手指、手腕、手臂相配合的形式悬空掉腕演奏。在整个戏曲表演中,戏曲情绪节奏变化基本都要依靠打击乐伴奏提示观众,演员的表演甚至一样需要打击乐提醒。
在我国西北地区流行着“秦腔”这一剧种,秦腔使用的打击乐器叫做“梆子”,故而秦腔也被称为“梆子腔”。由于流行地区不同,秦腔被分成东路秦腔、西路秦腔、南路秦腔与中路秦腔四种类型,秦腔多取材于杨家将、“列国”等故事,秦腔中有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等板式,但每一种都离不开打击乐器。在秦腔表演伴奏中,最基本的组合单位是击乐牌子,随着秦腔流传至今,历代演奏者们不断创新改编击乐牌子,演奏者常常会使用大马锣、战鼓、小锣等,虽然打击乐中使用的铜器种类不多,但铜器之间灵活组合,能够变化出多种戏味[2]。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人们平时被电视、游戏、流行音乐等紧紧包围,他们没有很多机会去了解戏曲与打击乐。但如果他们拥有某种机会能够接触到戏曲打击乐,这种流传多年的戏曲音乐形式也会深深地吸引他们,让他们沉迷其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与传承者。基于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宣传戏曲打击乐文化,比如,可以考虑在一些提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中使用戏曲打击乐元素,让人们能够在电视上发现戏曲打击乐。另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在一些戏曲文化范围浓厚的地区、城市举办戏曲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上单独为戏曲打击乐设计宣传活动,让本身对于戏曲文化有兴趣的人们能够发现戏曲打击乐也是一种十分流行、十分“酷”的单独艺术……我们积极主动采用现代宣传方式,将戏曲打击乐呈现在人们面前,可以实现戏曲打击乐的传承。
无论是在打击乐演奏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优秀的人才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戏曲打击乐得到更好的传承,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重点培养优秀的戏曲打击乐人才[3]。在平时拓宽对业内人员的培养与招收途径,相关高校也可以开设戏曲打击乐专业,为更多人提供学习戏曲打击乐的平台。仅创建戏曲打击乐学习平台是远远不够的,高等院校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聘请专业能力强的专家教授授课,让学生们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并重点培养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笔者相信,我国戏曲打击乐一定会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我国将会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打击乐人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当前人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接触以往看不到的领域或世界。这为戏曲打击乐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我们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直观形象等特点,通过录制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网络的方式,让更多人通过网络平台看到戏曲打击乐,从而吸引更多人学习或了解这一表演形式。另外,戏曲打击乐表演者还可以与现代音乐艺术家加强联系,将现代音乐艺术理论引入戏曲打击乐,结合更优质的灯光、音响设备,提升戏曲艺术感染力,让戏曲打击乐演奏与观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从而真正地让听众感知戏曲打击乐的现代音乐艺术美学内涵。
想要实现对戏曲打击乐的传承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不管是哪种艺术文化要实现发展都应该坚持创新,从而拥有持续不断的内在动力,以免影响传统精神内涵的发扬。在传承过程中应该始终把握时代需求,积极融入新的时代元素,提供更加理想化的传承发展条件。从整体角度分析,传统戏曲打击乐应该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持续改善戏曲文化发展的环境,拓宽戏曲打击乐的发展前景,尤其是要立足实际,加大对传承工作的创新探索,多角度彰显戏曲打击乐的魅力。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对戏曲打击乐进行传承创新,必须做好充分的筛选以及甄别工作,对其中的优秀文化元素进行发扬,但要始终维持传统元素与精华不被改变。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与当代人审美理念的创新,有选择性传承戏曲打击乐显得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做好戏曲打击乐的优化组合与配置工作,从而让戏曲打击乐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在表演当中增加情感感染力与艺术呈现效果,全方位提高戏曲艺术的发展水平。
对于传承戏曲打击乐来说,加强音乐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艺术凝练以及艺术升华。我们在发展戏曲艺术的进程中,应该积极组织戏曲打击乐相关的艺术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当中加大音乐化处理力度,从而提高戏曲打击乐的音乐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现代化艺术力量,增加发展动能。我们对戏曲打击乐的传承发展应该有正确认知与定位,把握戏曲、打击乐和戏曲艺术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有效呈现戏曲打击乐的音乐文化特色,让戏曲打击乐在传承过程当中拥有更强大的感染力与渲染效果。
为了实现戏曲表演与打击乐伴奏更好地融合创新,在尝试推出新的戏曲打击乐演奏方式时,我们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于艺术工作者而言,如同生命一般重要,只有保持长久的创造力,艺术家才能够拥有更长的艺术生命,从而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创新的时候一定要摒弃原有的戏曲打击乐演奏模式,而要在对传统演奏模式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以后,按照当前时代特点与人们的艺术审美水平,构建与时俱进的演奏模式。在创新时,戏曲打击乐研究者应当对传统戏曲文化加以甄别或筛选,将传统戏曲中优秀的部分发扬光大,将一些不符合艺术要求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有选择地创新,从而让更多人愿意更深一步地了解戏曲文化[4]。
比如,在一些传统戏曲曲牌或段落表演中,可以利用戏曲打击乐对戏曲表演的张力进行增强。例如,在经典京剧剧目《雁荡山》《挑滑车》当中,就采用了精彩的打击乐段落强化艺术欣赏性,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中使用了多种打击乐配乐。这些戏曲表演不局限于传统表现形式,采用京胡、大鼓、三角铁、京二胡、锣、月琴、三弦、唢呐等,通过不同乐器伴奏形成多个独立乐段,提升表演音乐性。
中国从来不缺乏优秀的戏曲曲目,只是随着近些年外国艺术的涌入,年轻人对于中华传统戏曲的了解不够多。但能够流传至今的戏曲曲目往往有着过人的艺术感染力,是符合大众审美的。为了实现对戏曲打击乐演奏形式的再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我们可以深入挖掘传统曲目,通过对传统曲目的再创作,让戏曲打击乐从幕后现身于台前[5]。在传统戏曲表演中,很多曲目里面打击乐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打击乐伴奏入手,将其提炼出来并改编,增添更多的配曲与编排,甚至可以让原版的打击乐伴奏拥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与生命力。
在众多传统戏曲剧目里,当属京剧中的打击乐发展最为均衡、全面,欣赏京剧表演的人往往会对打击乐伴奏效果十分敏感。所以,我们在进行戏曲打击乐伴奏创新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京剧打击乐已经十分突出的音响效果与音乐性,进行更能凸显其特点的改编创作。比如,《夜深沉》曲牌与昆曲《思凡》这两首作品,分别借鉴其主体内容与部分唱腔而创作打击乐协作曲《夜深沉》,利用竹笛、西皮快板以及京剧过门的音调等,完美地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绪,在欣赏的时候能够很明显地将整个协作曲分为两个段落,听众本身的情绪也会随之起伏改变。这种由传统曲目挖掘并改编而来的打击乐音乐作品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与喜欢戏曲曲目,有利于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时代文化多元、生活节奏加快,为了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依旧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中国戏曲打击乐的宣传与介绍,让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戏曲中展现的民族品格与文化魅力,促使戏曲打击乐传承与发展,提升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将这种艺术形式传播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