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甘志频,张进峰,刘康
(武汉理工大学 a.高等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院 b.本科生院 c.航运学院,武汉 430000)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给支撑工业变革和发展的工程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工程教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中不仅发挥着人力资源保障作用,还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促进甚至引领作用[1]。教育部2010年启动实施“卓越计划”,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017年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强势打造“卓越计划2.0”,侧重于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经过十余年的创新发展,我国工程教育积累了较为丰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研究的范围和成果涵盖工程教育教学理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创新平台、协同合作育人、质量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就有1457个项目获批立项、700余所高校被认定为新工科建设高等院校,涉及工程教育研究的8大领域、34个细化分类,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体系正逐步形成。
航海类专业主要包括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等,均隶属工科专业,是工学门类下交通运输类专业内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具有国际通用性、国防军事性、法律规范性、岗位适任性等鲜明特点,是学位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在我国航海教育历史发展中一直较突出职业适任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认识成分偏重,而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国家战略需求,高等航海人才培养亟须与国际接轨,与工程教育创新发展相适应。2019年,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2],明确2025年建成全球智能航运发展创新中心,2050年形成高质量智能航运体系,向智能化转型的产业变革对航海类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用工程教育范式分析和研究我国高等航海教育发展的现状,用工程教育发展引领航海类专业建设,对加快推进形成航海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标杆参照(benchmarking)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三大管理方法之一,是公认的测量质量改善和实施革新方案的最佳工具,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引入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成为国内外院校研究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美国质量学会将标杆参照定义为“一个组织通过与同类最好的组织进行比较评价其绩效,进而进行改革的程序”[3]。院校研究中常采用“同类高校发展现状并进行同型比较与标杆参照”的方法,选择若干同类高校,对其发展状况进行追踪研究,特别是选择好标杆学校进行参照,不仅为内部自查提供标准,也为战略定位诊断提供参考[4]。
施乐公司的罗伯特·开普是标杆管理的先驱和最著名的倡导者,他将标杆管理活动划分为计划、分析、整合、行动和完成五个阶段。本研究主要借鉴资料收集、分析和整合中的相关理论及实施策略,确定参照的同型高校、标杆高校,收集各项数据资料,将影响院校发展的环节和模式尽可能列入对标,通过多维对标分析院校的发展指标,从而较为全面地展现院校发展状况。
参照比较的类型多种多样,本研究主要采用美国学者Trosa和Williams提出的标杆参照“三分类法”:(1)标准参照比较,选择有共性特征、同领域中有竞争力的标杆院校进行标准化比较;(2)结果参照比较,将自身取得的成果与同型院校所取得的结果进行比较;(3)程序参照比较,对发展过程及管理过程进行同型院校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纵向比较,寻求导致绩效差异的原因与证据。[4]
本文以我国开设航海本科专业的四所传统航海类院校——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为研究对象。四所大学均为进入国际海事组织(IMO)航海教育名单的中国航海院校,2021年又首批高质量通过了中国海事局开展的航海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作为我国高等航海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四所院校已经并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担负起我国高等航海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本研究主要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将四所院校作为同型高校、标杆高校,从4个维度、16项关键指标对四所代表性院校的航海类人才培养进行横向比较,具体包括院校及专业概况、招生与毕业质量、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见表1)。通过标准参照、结果参照、程序参照等,对四所同类型航海院校各项数据进行系统、灵活的定量分析,较为客观地评估各院校发展现状,测量各指标间的差距,总结和归纳我国高等航海教育发展的特点和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为高等航海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表1 案例分析多维指标体系
2021年,中国海事局开展了航海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从社会声誉与贡献、招生与毕业质量、海事管理机构监管情况、船员培训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课程体系、航海教育资源配置等维度对四大航海院校的高等航海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首批全面的评估。本研究搜集的数据主要来自四所院校的自评报告、培养方案及各高校网站上公布的补充数据等,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同时,为提高效率,在数据搜集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反复对比和审核,通过搜集多渠道数据进行交叉检验,从而确保案例分析信度和效度。
采用“三分类法”中的标准参照和结果参照,从国家教育部门与行业认可角度与同型院校所取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详见表2。从院校性质来看,四所大学均属于本科航海类院校,其中武汉理工大学和集美大学为综合性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与上海海事大学主要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海事专门人才。武汉理工大学具有教育部直属高校航海教育唯一性特点;大连海事大学具有交通运输部直属高校航海教育唯一性特点;上海海事大学地处国际航运中心,航海教育区位特征明显;集美大学地方航海院校本科教育的特征明显。
表2 航海院校专业概况比较
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四所院校均设有交通运输一级学科,且具有本、硕、博及社会船员适任证书培训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除武汉理工大学开设2个航海类专业外,其余三所高校均开设3个航海类专业,在11个航海类专业中,入选“卓越计划”专业8个,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其余也均为省级以上示范性专业或特色专业建设点,四大院校已初步形成了较高水平的航海类人才培养体系。但我国航海类专业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的程度不高,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布的《关于发布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名单的通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160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5],而在航海类专业中,目前仅有3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或英国轮机工程及海事科技学会(IMarEST)专业认证,其余专业均在申报或准备中。
采用程序参照,对各院校同一时期招生与毕业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以及招生和培养质量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变化纵向比较。
1.招生情况
优质生源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本研究选取四所院校2018—2020年生源数据进行分析。航海类专业为提前批招生专业,武汉理工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近三年航海类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均高于当地一本线。武汉理工大学近三年航海类专业录取学生中,超当地一本线30分以上的学生占比近50%;大连海事大学近三年航海专业学生招生录取分数平均超出一本录取线30~50分。上海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仅在部分省市执行第一批控制分数线,各校一本录取比例如图1。
2018—2020年四所高校生源情况呈如下特征:(1)录取分数呈现上升趋势,四校航海类专业录取最低分、录取最高分等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录取一本率逐年提高,上海海事大学的一本录取率从56.68%上升至61.52%,集美大学一本率从3.16%上升至7.22%;(3)录取相对分数较低,与综合型大学中的其他专业相比,航海类专业录取分数仍然相对较低,如武汉理工大学的航海类专业近三年全校录取分数排名一直在后10%。
总体来说,航海类专业生源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和学院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努力吸引符合招生条件的热爱航海、具有工程思维意识和探究精神、愿意献身于国家航运强国事业的生源报考。
2.毕业质量
四所院校航海类专业毕业质量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评价。
第一种为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法(直接评价)。各高校均能够按照《华盛顿协议》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要求实施质量评价,定期针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达成情况评价。上海海事大学对培养目标支撑达成度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5分为非常满意,1分为非常不满意)调研,结果显示毕业5年的校友认可度平均得分为4.26,用人单位认可度平均得分为4.51;集美大学对2020届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各项毕业要求观测点达成度结果采用雷达度分析,12项评价指标的完全达成度均值为61%,完全未达成不足1%;武汉理工大学12项毕业要求指标达成度评价均值为0.78,最小值0.74,最大值0.84;大连海事大学毕业要求指标达成度均值为0.79,最小值0.76,最大值0.90。
第二种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法(间接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第三方调查等方式,广泛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和用人单位意见反馈调查,从就业数量、质量、过程等方面开展研究。四所院校2018—2020年就业率、总升学率、交通航运类单位就业率、国外升学率见表3。统计显示,近三年就业率均达90%以上,总升学率为20%左右,其中集美大学的升学率较低,近三年均值为5.86%。四校毕业生近三年在交通行业的就业率均值分别为47.41%、43.92%、49.19%。根据四所院校的跟踪抽样调查,航海类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从事航运业或船员职业比例如图2,职业活跃度均达到50%及以上。
表3 2018—2020年四所院校航海类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 单位:%
图2 航海类专业毕业5年后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职业活跃度)
采用程序参照,对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新工科建设情况等进行横向比较和综合分析。
1.课程体系目标与要求
航海类专业工程实践与课程的设置主要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大纲》规定,同时必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要求。各高校均按照STCW公约要求设置核心课程体系,注重专业岗位适任能力的培养,兼顾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通识和选修课程中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和理念,构建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
上海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理念为坚持“强化学科基础、夯实专业面向、突出航海技能、关注发展需求”,将工程教育指标点与STCW公约要求进行创造性的对应(见表4),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设置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将知识运用到解决航路选择与设计、航行控制与船—港协同、通航管理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及实现海上风险系统控制能力的培养。
表4 上海海事大学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对 STCW 公约的覆盖对照表
武汉理工大学航海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定位,重点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大类培养、通专结合”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动对接行业需求和科技发展,以培养面向“引领科技前沿、引领行业发展、引领区域发展”的“三领人才”为目标,航海技术专业以坚守传统航海、拓展智能方向为培养思路,轮机工程专业重点突出以机为主、机电一体的培养思路。值得注意的是,武汉理工大学依托学校通识教育改革,已开始关注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
2.培养模式
受STCW公约的制约,我国航海专业教育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当前船舶大型化、智能化等行业发展变化对高端航海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高端航海人才短缺与海员总量过剩存在结构性矛盾,亟须开展高等航海教育创新培养的探索。四所院校均在航海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新型”[6]工科探索,通过融入“智能”元素,对传统航海类工科专业进行改造、转型和升级,在此基础上促进了行业人才的分类、分型培养(见表5)。
表5 航海类人才分类、分型培养比较
武汉理工大学基于模块化课程体系将专业分为4个方向,从2017级率先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通过结合智能船、无人船等技术发展全面更新了传统航海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航海+信息”“驾机合一”等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探索开发了综合性课程、多视角解决问题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等全新的国内首个“智能航海”课程体系。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主要包含5种班型,在面向新工科的航海类专业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平台构建、航海类新工科专业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探索实践,具有示范引领效应。集美大学主要有卓越班(校企共育班)和智能航海班两种班型,从2019级开始组建智能航海班,制定了航海技术(智能航海)人才培养方案,增加智能专业课程、计算机课程、信息化专业课程,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智能通信网络有较深的认识,熟悉智能航海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动态,具有较强的软件系统应用和维护能力、信息处理和融合能力;轮机工程学院在轮机工程专业(船机修造方向)开展智能轮机方面的实践。上海海事大学仅有普通班和卓越班两种类型。作为岗位适任性很高的专业,多数院校的卓越班实施校企联合模式,以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特色。
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衡量指标,本部分采用程序参照对各高校校企联合培养育人模式、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实践课程设置等进行比较分析。
1.校企联合培养育人模式
武汉理工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是最早开展“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航海高校,两校均从2014级开始实施“校企合作、分段培养”的“三明治”式航海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四所院校在时间分配上均统一采用“在校学习3年、企业实习1年”的模式,其中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的企业实习安排在第6、7学期,其余两所高校均在7、8学期。四所院校校企联合培养育人情况见表6。
表6 校企联合培养育人情况[7]
校企联合培养主要体现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学校共同制定船上实践训练内容及训练计划,全程指导实习,参与毕业生实习情况和效果评价等,以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促进航海教育质量的提高。武汉理工大学先后与北京鑫裕盛、武汉海顺等企业签订“订单班”式联合培养协议,强调“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大连海事大学主要依托现有“育鲲”“育鹏”两艘教学实习船,重点关注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敬业精神等能力素质培养;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在船实习期间,船上船员(中远海运集团上海分公司)和驻船教学部教官(学校派出师资)共同承担教学指导任务,由于毕业生提前分配到就业单位,航运企业非常重视航海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培养;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同中远海运船员管理公司深圳分公司、中远海运船员管理公司天津分公司等航运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2.0教育培养计划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2.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及课程设置
实践条件上,四所大学均拥有被授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航海实验中心、功能齐全的水上训练中心、全功能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的航运仿真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组建的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四所院校均有校属教学实习船,基本满足认知及毕业实习要求,目前国内教学实习船仍以大型集装箱货船为主,智能船尚未投入实习教学使用,缺乏配套的新工科实习教学平台;在实践培养模式上,都开设了卓越班,重点实施校企合作培养,由学校、学院和企业共同制订和实施实践训练计划,不同学校分段培养时间和时段有所差别。从新工科建设视角来看,实践教育教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交叉综合训练”实践课程、跨学科专业的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仍需不断完善。
实践课程设置方面,能够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思路,统筹行业企业、科研基地、校内实践平台、国际院校、跨国船东等各类资源,与招商集团、东海航保中心等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协议,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工程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对传统适任型航海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复合型智能航海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我国高等航海教育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认识不深,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思路不清,人才培养的体系和内涵探索不够等。为聚焦培养未来创新型、复合型的卓越工程人才,本文针对我国高等航海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航海类专业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性和实践性极强。学校除加大航海文化宣传和招生力度之外,在入学初期即应明确学生的就业意向,筛选真正热爱航海、身心素质好、愿意投身航海事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分类培养,同时保障分类培养人才的就业领域和渠道,多举措促进和保障毕业生上船就业。对于有上船工作意愿的学生,应加强院校与航运企业、海员外派服务机构和海事主管机关的合作,持续深化完善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条件和在船工作条件。针对航海类专业非船员就业面较窄的问题,航海院校应紧密关注航海发展科技前沿,充分调研和分析与专业外延相关的岸上专业技术方向,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和优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培育专业知识过硬、适应能力较强的复合型高级航海人才。同时应多纽带建立深化和相关就业单位的沟通联系,保障航海类专业人才的就业率。
航海人才培养受STCW公约约束,主要培养适应船舶驾驶和引航工作的传统航海人才。船舶智能化背景下的航海人才培养也必须面向行业、面向未来。航海院校在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上已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如以“航海+控制”“航海+导航”等课程为核心的智能航海方向,广泛推进“专业融合、学科交叉”。部分高校响应教育部新工科人才改革计划,设置了航海卓越工程师班,但目前院校航海卓越班多以校企合作的“订单班”为核心模式,多注重学生岗位适任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并未与传统航海适任人才区分培养。新工科卓越人才培养,应引导专业结构优化,面向行业创新驱动发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探索本研贯通、科教协同的培养模式。此外,“驾机合一”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探索了“航海+轮机”的核心课程模式,对航海类专业的内涵拓展进行了初步尝试,但全面推进适任型、智能型、创新型高等航海人才分类、分型、分级发展,推动航海人才培养规则和体系向复合型航海人才培养改革升级,仍然任重道远。
随着航海类人才市场对航海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要求日趋强烈,四大航海院校的“三明治”式校企合作已经普及,一般在培养周期内有1年的时间由企业派出在船上实习。海上实习是航海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但长期以来,各大航运企业一般很少针对航海类专业实习生制订专门的在船实习计划,实习生一般跟随管理级船员参与日常工作,缺乏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和流程。船舶上一般也没有专职指导老师,学习效果以及与院校的通信联系存在困难。此外由于学生自我定位仍处于求学阶段,岗位认识与工作积极性仍然有待提高。在强化校企合作和在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可以联合校企双方制订在船实习计划,制定详细的时间节点和学习内容,并指派船公司高级船员作为指导老师,精准对接院校实习环节管理部门,建立约束企业、院校、学生三方的实践考核制度,由第四方或管理机构作为监督,保障校企合作在船环节的高质量完成。
本文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以工程教育研究的视角,重点关注高等航海人才职业培训和新工科专业建设情况,采用“三分类法”的标准参照、结果参照、程序参照等方法,对比同类航海院校,找出不同院校间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建设优势与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开展提供决策支持和实施建议,针对目前国内高等航海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和建议,后续研究可进一步通过量化研究、描述性分析等得出更为翔实的比较分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