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研究*
——以闽侯县B镇为例

2022-12-21 02:31艾良友
海峡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村容村貌公厕人居

艾良友

(阳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5)

1 概述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更高的历史使命和建设要求。然而,目前我国乡村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生态系统明显退化、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依然严峻等。这一系列问题最终都集中反映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上。2021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的总体要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有效保障。本文以绿色发展为视角,以福州市闽侯县B镇为例,通过调查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立足为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提出有效对策[1]。

2 闽侯县B镇人居环境满意度调查

闽侯县B镇地处闽侯县西部,下辖4个社区和21个行政村,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自然环境优美,户籍人口3万余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业为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B镇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问卷涉及农民对厕所环境、生活污水环境、生活垃圾环境和村容村貌的满意度,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73份,有效问卷152份。在有效问卷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45.39%和54.61%,年龄多介于20~59岁(占64.03%),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占68%)。

2.1 公共厕所环境满意度

如表1所示,对公共厕所数量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B镇村民占36.19%,一般的占30.92%,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32.89%;对公厕卫生环境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39.47%,一般的占29.61%,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30.92%;对男女公厕比例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38.81%,一般的占32.24%,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28.95%;对公厕粪便无害化处理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41.45%,一般的占33.55%,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25%。从调查总体情况上看,村民对公厕环境满意度一般,对公厕数量布局和卫生环境的满意度相对偏低。

表1 B镇公共厕所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

2.2 生活污水环境满意度

如表2所示,对家用厕所污水处理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B镇村民占40.13%,一般的占23.03%,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36.84%;对洗衣洗菜污水处理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43.42%,一般的占24.34%,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32.24%;对黑臭水整治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37.5%,一般的占19.74%,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42.76%。从调查总体情况上看,村民对生活污水环境满意度分歧较大,对黑臭水整治的满意度相对偏低。

表2 B镇生活污水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

2.3 生活垃圾环境满意度

如表3所示,对垃圾箱数量设置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B镇村民占32.24%,一般的占21.05%,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46.71%;对垃圾处理是否及时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31.58%,一般的占21.05%,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47.37%;对垃圾分类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30.92%,一般的占21.71%,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47.37%;对垃圾转运效果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32.23%,一般的占19.74%,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48.03%;从调查总体情况上看,村民对生活垃圾环境满意度相对较低,当前B镇部分村在垃圾箱投放数量上明显不足且放置位置不合理,导致村民或者将垃圾进行露天堆放不予处理或者就地掩埋。另外,由于村级财政经费有限,并没有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垃圾清理和转运,多数村5~7天清理一次,生活垃圾环境有待改善。

表3 B镇生活垃圾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

2.4 村容村貌环境满意度

如表4所示,对乡村绿化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B镇村民占43.42%,一般的占26.32%,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30.26%;对公共环境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45.4%,一般的占24.34%,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30.27%;对乡村风貌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占42.76%,一般的占28.29%,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占28.95%。从调查总体情况上看,村民对村容村貌环境满意度较为一般,只有中心村建有小公园广场,能够为人们提供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场所,其他村公共环境建设水平还有待改善。

表4 B镇村容村貌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

3 闽侯县B镇人居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污水治理不够到位

目前B镇在进行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并未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在进行污水分类处理过程中,并没有针对B镇发展现状对其进行分区处理。在进行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整治力度不强,整治效果不明显。在乡村隐秘地点,仍然存在污水处理盲点。尤其是对居民房前屋后的河塘沟渠中的黑臭水处理方法有待完善,导致B镇污水处理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

3.1.2 农村公厕缺少日常维护

农村公共厕所的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部分,需要村民共同维护才能够保障农村公厕日常管护合理到位。B镇在进行农村公厕改革和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投入和建设的公厕所数量较少,并且对于公厕后期管理和维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公厕环境问题突出。与此同时,B镇的公厕在建设时男女厕位未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且第三卫生间的建设不规范,没有安装地漏等,导致卫生状况较差。部分公厕无人进行日常清扫,公共设施和设备遭到损坏未及时修复,公厕周边环境普遍存在脏乱差等问题,这些不但影响居民的正常使用,也影响B镇的人居环境状况。

3.1.3 生活垃圾处理不够完善

一方面在垃圾箱数量设置方面,只有32.24%的村民表示满意。B镇村民日产生活垃圾30吨左右,对辖区内村屯垃圾箱数量实行平均分配的方案,导致人数较多的村屯存在垃圾箱数量不足的情况,相反人数较少的村屯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在进行垃圾处理和运送过程中,存在处理不及时等问题,由于基层财政资金和村屯分布较分散等因素影响,大多数的村屯5~7天集中处理一次垃圾,且没有设置专门的垃圾处理人员,导致清洁员工作态度敷衍,垃圾处理工作不到位。垃圾长时间堆放在垃圾箱内,经过发酵,不但容易滋生细菌,还会散发出异味,影响村民的正常使用和生活。

3.1.4 村容村貌建设有待加强

B镇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忽略了村容村貌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在村庄公共环境建设方面,并没有全面清除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对生产生活用火用电等问题并没有有效梳理和维护。其次,在乡村绿化和美化方面还有待加强,房前屋后的绿化建设较少,微小型公园和休闲娱乐场所不多。再次,在乡村风貌引导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强,使当地村民没有正确认识到建设和弘扬当地特色风土人情的重要性,不利于后续休闲娱乐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2 原因分析

3.2.1 政府运行机制不够畅通

目前,B镇的基层政府尚未从源头上意识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过度强调农村建设城镇化、提高经济收入,对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和改造力度不强,基层村级干部对于人居环境建设意识也较为薄弱。首先,虽然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有工作安排,但落实不到位,缺乏后续监督和管理。其次,各村并没有建立起长效的管理机制,保洁队伍管理混乱,工作态度敷衍,环境卫生工作效果不佳。再次,宣传教育手段不够灵活多样。部分村级干部缺乏扎根一线的精神,在宣传工作过程中,怕苦怕累,工作不细致,宣传方法不合理,导致村民对人居环境建设了解不深、参与度不高。虽然当前B镇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整治农村环境治理方案措施,但是并没有得到基层村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响应,这是B镇人居环境质量改善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

3.2.2 农村管理体系不健全

良好的人居环境并不是依靠一时的建设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基层政府和全体居民的共同维护和保持,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有高效的管理体系作为保障。目前B镇农村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一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考评机制,村干部队伍并没有实行绩效考评,使其在进行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B镇的村庄保洁管理工作有待提高和完善,村庄的主干道生活垃圾随处堆放现象比较多,并未得到及时的清理和转运。违规违章建筑的整治工作不到位,多数村庄私搭乱建问题严重,甚至在公路两侧搭建柴草垛等,基层管理部门对这一问题的整治力度有待提高[2]。

3.2.3 农村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并没有认识到人居环境建设所带来的益处。在建设过程中受益的是农村居民,但是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比较淡薄。大多数的居民认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应该依靠国家和政府,因此参与度较低,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通过人居满意度调查问卷可知,目前一些农村居民正在享受懒汉式的生活,沿袭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垃圾随地乱扔,河流湖泊里的垃圾随处可见。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短期内较难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对环保问题缺乏主动参与意识[3]。

3.2.4 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不足

目前B镇基层政府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时投入的资金不足,导致B镇周边村屯基础设施的后期维护力度不足。在进行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农村房前屋后的柴垛、简易的传统旱厕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由于缺乏资金支持,B镇的环境整治工作进展缓慢,绿化亮化工程始终无法推进,在垃圾箱等公共设施设置方面相对不足,多数的村庄街道仍然是泥土路,需要进行道路硬化。另外,缺乏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设施设备,导致生活垃圾无法及时有效处置。

4 绿色发展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提升对策

4.1 强化政府监管

首先,加强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整治力度,合理建设村庄内的配套基础设施,优化供水系统,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对农村传统旱厕进行改良,适当地建设农村公共厕所,有效增加村内的垃圾桶数量。其次,加强执法力度,建立执法队伍,对于私搭乱建、随意堆放等影响村容村貌的现象要及时发现和制止,有效规范和整治农村发展秩序,提高整治效果。第三,实行干部包村包片等方法,由包村干部根据各村所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合理整治和规划,充分调动村干部投入人居环境满意度提升工作的积极性,精准掌握当前环境整治情况。

4.2 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村民是农村环境的主体,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主人翁身份,要充分参与到人居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来,将农村划区域管理,每组每队负责一个区域,深入推进落实“河长制”,加大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坚持优化功能,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励将农村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坚决打击破坏人居环境的行为,加大教育、监管、处罚力度,积极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引导村民改正生活陋习,如随手乱扔垃圾、家禽家畜的粪便处理、房前屋后卫生整理等。

4.3 建立健全农村管理体制

坚持村委会统一领导,村官和村民共同管理,各组组长负责,依靠村民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以及村干部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协调,形成注重各级落实的责任制。人居环境治理等村务公开可以依托村民大会、村务专栏、村务微信群等平台,让村民随时随地了解村务信息;通过落实协调监督机制,及时反馈各方意见[4]。建立公益岗管理机制,根据各村的情况因村设岗,或者因事设岗,对各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卫生评比机制,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评选星级文明户、最美保洁员、最佳村干部等,激发基层干部和农户开展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4.4 优化乡村环境布局和资金支持

首先,要对乡村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进行整体优化,依托乡村规划设计院等研究机构对乡村环境进行优化设计,有效提升农村自然人文环境风光,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村庄的审美价值[5]。其次,要进行空间环境的优化,村庄空间环境优化主要是指合理优化村庄道路结构,改善村庄破旧、凹凸不平的道路状况。再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政府投资、集体出资、村民筹资、乡贤捐资等多渠道筹集人居环境建设资金,建立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和监督机制,确保专款专用。

猜你喜欢
村容村貌公厕人居
纽约公厕不足,增设遥遥无期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杂谈农村的变与不变
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新途径、改变村容村貌
加快推进河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市委书记任“公厕总所长”很正常
当前村容村貌整治问题研究
世界人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