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雪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先后涌现出11位“全国劳模”,10多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模、省先进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典型模范数量之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罕见。这一现象,被称为“罗甸劳模现象”。
一个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地区贫困县,几乎每一两届都会出一个全国劳模,这绝不是偶然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从新闻的视角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深度报道选题。
2021年7月,黔南日报社与黔南州总工会共同策划,对“罗甸劳模现象”进行深度挖掘和宣传报道,采取州县记者联合作战的方式,分赴“全国劳模”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挖掘劳模故事,寻找“现象”答案。
经过多次沟通协商,确定了采访思路和报道重点,重点挖掘劳模事迹、讲述劳模家乡的变化、劳模精神对地方的影响,以及老劳模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新贡献等。
这是黔南日报采取人物专题系列化报道的方式,尝试从新闻视角去分析一种现象,多角度解答“罗甸劳模现象”产生的原因,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温暖有力,原因剖析深刻,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
1929年,邓小平领导广西百色起义,成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作为“右江”的红水河,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斗争中掀起了一场红色风暴。1931年,中共广西右江地区党委及红军21师党委决定将革命根据地向北扩展,作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后盾,在广西天峨和贵州罗甸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并在天峨成立了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1932年9月,边区党委决定在罗甸蛮瓦成立中共蛮瓦支部,作为邓小平“上贵州发展”方针的主要革命据点。
此后,中共黔桂边委、边革委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罗甸,以蛮瓦为据点,在黔桂边区开展统战、兵运、农运和革命武装斗争活动,影响了罗甸红水河流域沿线乡镇。
比如,罗甸县苗族女英雄熊三妹、中共地下党员熊亮臣兄妹在中共黔桂边委的领导下,在罗甸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人民革命战争。1940年5月,熊三妹不幸被国民党保三团抓获,敌人将竹钉插入她指甲中,她宁死不屈,铮铮铁骨令人赞叹。
在领导黔桂边人民的革命斗争中,中共黔桂边委有力地打击了罗甸的反动势力,支援了百色地区革命斗争,为后来发生在麻山地区的各族人民反抗国民党暴政的斗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解放战争时期,贵州地下党军事领导小组成员张恒兹、刘英泰、胡博在麻山地区举行武装斗争,被国民党定为“麻山苗匪作乱”,镇压了十余年之久,麻山苗民顽强抗争的故事可歌可泣。
1998年6月,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将罗甸县划定为革命老区。
这段革命历史对罗甸干部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甸县第一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王卜小荣,就出现在当年掀起红色风暴的“右江”红水河畔。为逃避抓壮丁,王卜小荣与父母从县城逃难到红水河边的安沙寨落户,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活动。担任安沙生产队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造良田、修水利,推广水稻新品种,种植“双季稻”,用精耕细作取代传统的“刀耕火种”,成为罗甸最早的农业科技推广者。
就是这份融进大山血脉的红色基因,将罗甸这片革命热土培育成为“盛产”劳模的沃土,依附在这方水土上的群众,骨子里种下了一副不服气不认输的倔强气质。
2019年,深度贫困的罗甸县提前一年脱贫摘帽,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实现从“深度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巨变。
山多、石多、缺水、少土,“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让罗甸县先后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贫困县。“贫困”根深蒂固。
艰难的生存模式决定了罗甸人的行为模式。
罗甸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河谷深切,群众生产生活极为艰难,只能通过劈石造田、凿山开路来改变生存环境,只能凭借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来寻找出路,只能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建设家园。
分析发现,罗甸11位全国劳模中,5位劳模事迹与劈石造田、坡改梯有关,2位劳模事迹与修路凿隧道有关。其中,石漠化重灾区的沫阳镇,就出了潘玉先、胡天英、汪财发、邓迎香4位全国劳模。
1983年冬天,何元亮、李必先、李必兴以0.2亩的“大关第一田”,拉开了大关人劈石造田的序幕。1984年,在村支书何元亮的发动下,男人抡大锤,女人掌钢钎,老人小孩砌石抠土,工具不够就用手刨,炸药不够就用火烧,大关人用大山一样坚韧挺拔的风骨,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1997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大关村苦干12年挖掉穷根”的消息,称大关精神“不仅战争年代需要,和平时期同样需要;不仅贫困地区需要,富裕地区同样需要;不仅农村需要,城市各行各业同样需要。”
在与大关村相距20公里的另一座大山里,人工开山凿隧、打通出山路的故事荡气回肠。以邓迎香为代表的麻怀人,接过大关人的精神接力棒,两次凿山,用12年时间“啃”出一条216米长的出山隧道,打通了阻隔世世代代的出山路,创造了“不等不靠,敢想敢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麻怀干劲”。
在与麻怀相距不到1公里的地方,困囿于重重大山的东跃村,9个村民组分散在9个不同的地方,到9个组走一趟,需要一个星期时间。时任村委会主任的汪财发决心在坚硬如铁的石山上凿一条环村公路。东跃人腰系绳索,在悬崖上像荡秋千一样打炮眼,仅用1年时间,更是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一条11.8公里的环村公路。按照预算,这条进山公路至少需要140万元和5年工期。
那份深深嵌进大山血脉里的风骨,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
典型模范的产生,离不开滋养其成长的土壤。
采访发现,罗甸县典型模范层出不穷,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构建起的培养—挖掘—宣传—关怀的先进典型培育体系,对典型模范持续不断的培育和选树,对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大力推崇,让当地干部群众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了崇尚劳模、崇拜劳模的社会风气,培育了“英雄辈出”的沃土。
在全国劳模李兹喜工作的班仁小学,“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已成为学校常态化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劳模大讲堂”,将李兹喜吃苦耐劳的劳模精神,根植于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心中。
在罗甸县城的各大社区,“劳模墙”“英雄墙”随处可见;在劳模的故乡,劳模的故事、劳模的事迹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不仅老一辈能声情并茂讲述,年轻一代也能脱口说出。
在麻怀村,州级劳模职工教育基地陈列了罗甸历年荣获国家级、省级、州级先进模范的典型事迹。鲜活的故事,诠释了罗甸人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这是培育人才、选树典型的教育基地和思想阵地。
浓厚的氛围,不仅让典型人物找到了“归宿感”“存在感”,也让干部群众养成了“追星”惯性。
在罗甸这片土地上锻造出的“大关精神”和“麻怀干劲”,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融汇成为“新时代贵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组系列报道的采写历时半年,共成稿12篇,其中,人物通讯9篇,综述1篇,新闻时评1篇,采访手记1篇。采用多元化的报道方式,对人物进行专题化系列化报道,有故事、有细节,有叙述、有评论,给读者呈现出有血有肉的劳模形象,理性分析了“罗甸劳模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这组报道于202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在《黔南日报》重要版面开设“‘罗甸劳模现象’系列报道”专栏配发编者按陆续刊发,黔南日报旗下网站和微信等融媒体平台同时刊登,增加了报道的厚度和宽度,扩大了系列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
联合采访组克服重重困难,多方寻找线索,多方求证细节。特别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的3个劳模,留存的资料几乎为零。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作为地方党报记者,有责任为他们做点什么,有责任告诉现在及今后的人们,在那些逝去的时光里,发生了什么。
采访过程,是对记者的一次心灵洗礼。
在交砚寻访饶早明的事迹时,老支书毛荣学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当年坡改梯的故事,“‘大战猫鼻梁!开辟毛家坨!’的大幅标语就立在对面山上,红色的大字,刚劲醒目。村民们天亮就上山,天黑才收工,乡里组建宣传队敲着锣鼓呐喊助威,唱起‘学大寨,赶大寨’的歌,好不热闹!”至今,老支书描述的这个画面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在凤亭中共蛮瓦支部旧址,听79岁村民黄兴寿讲述父亲的故事。老人的父亲名叫黄天佑,是百色起义后转到罗甸来的“广西兵”。“我父亲军校毕业的,枪打得准,还会拳脚功夫。当年,他们有7个广西兵从百色过来,我父亲后来被蛮瓦的地方势力头目陈秀卿请来当武师。”老人说,经常有广西兵秘密到家里和父亲关起门商量事情,那个时候觉得父亲很神秘,很威严。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个具象,先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直击心灵。
当年参与造出“大关第一田”的李必兴,如今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习惯了打田栽秧养猪喂鸡的生活,哪都不想去。”李必兴说,儿女们多次想接他们进城居住,都被拒绝了。相较于当年大关人暴风骤雨式的战天斗地场面,我们更为今天他们和风细雨的生活所感动。
2021年,李桂莲荣获中共中央授予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省委省政府授予的“贵州杰出人才奖”。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本该在家安享晚年,然而她至今仍战斗在贵州蔬菜产业科研第一线,“田间”是她的“战场”,“技术”是她的“武器”,“丰收”是她的“战绩”。她的事迹,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整合资源,黔南日报社采取与罗甸县融媒体中心联合作战的方式,成立联合采访组。
事实证明,州县记者联合作战的方式非常给力。
很多劳模所在的地方在边远乡村,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采访村里的老人,语言交流非常困难,如果没有当地记者带路当翻译,采访真的无从下手。罗甸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孝文是布依族,对当地的人和事都“熟门熟路”,采访少走了很多弯路。让人感动的是,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采访中一直用手撑着腰踮着脚走村串户,从一而终,没有缺席一次采访。他总是说,“和劳模比起来,我这算什么!”
老劳模要作新贡献,这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事实上,罗甸的全国劳模中,就不乏这样的典型。
1979年夏天,贵州省农科院技术员李桂莲只身来到罗甸,用2分地点燃了罗甸蔬菜的星火微光,种菜致富的罗甸农民亲切地称她为“红水河畔女财神”。耄耋之年依然战斗在蔬菜科研一线,她是贵州蔬菜的“拓荒牛”,更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蔬菜种植“二传手”胡天英,70岁卸任罗甸县沫阳镇罗沟村党支部书记职务后,转岗担任沫阳敬老院院长,在另一个领域发挥余热。一位本需要别人关怀的古稀老人,用她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奉献精神,温暖了那么多鳏寡孤独。
曾经365斤苞谷“年薪”的代课教师李兹喜,在油落小学撤并后,转到班仁小学担任学生宿舍管理员,成为100多名农村留守儿童的“超级奶爸”,用另一种方式继续服务农村教育事业。
事实上,罗甸的全国劳模共有11人,但这组报道只采访了9人。其中一位劳模因为自身原因拒绝采访,另一位劳模因为生活中曾有酒驾行为,联合采访组最终放弃对他们的采访,成为这组报道的遗憾。同时也引发了记者对老劳模教育引导问题的思考。
很多获得“劳模”荣誉的基层群众,是苦干实干的典型,他们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可贵精神,但是,有的劳模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能力有限。还有的劳模,因为荣誉加身,出现了“膨胀”心理。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对老劳模的教育引导应该加以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