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团团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洛阳 471000)
现如今,我国国内高校数量及在校生规模等指标均位于世界前列,作为教育大国,能够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诸多优质人才。同时,与庞大教育规模及人才数量相矛盾的是,依旧有部分企业无法招聘到优质人才。这种人才供需结构矛盾加重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鉴于此,为有效解决此矛盾,各大院校应将就业创业教育应用在就业指导中,通过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质量人才提出的多元化需求,有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进而助推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随着各大院校规模日渐扩大,学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对校进行调研发现,2006年毕业生为377万,2014年为727万,而2020年则达到了874万,同2006年相比,毕业生整体人数已超出一倍,表示各大院校毕业学生人数已呈爆炸式增长。同时,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关键阶段,社会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均悄然发生了变化。经济结构变化造成经济增长放缓,是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企业经济效益会不断降低,为保证正常运行,企业会减少就业岗位,降低人才需求量。加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使得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下降,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1/5。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和人才需求减少构成了巨大反差,为有效解决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国家中央组织明确提出“稳就业、拓岗位”,即稳定企业,扩充岗位,吸引更多毕业生就业。为此,国家激励学生自主创业,针对学生创业颁布诸多优惠政策和制度保障。同时,为进一步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各大院校纷纷设置就业创业课程,以强化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核心,利用创业来代替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
现如今,创新已然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内容,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把握住科技发展机遇,建设成创新型国家,便可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中国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以创新型优质人才培养为基准,强化各大院校创新型人才培育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现代学生正处在各种思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的关键阶段,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新事物的速度快;而且,大学生心智发展已相对成熟,拥有创新精神和抗风险能力,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可以迅速振作,调整心态和目标努力前行。加之其具备扎实牢靠的专业知识与优秀的人文素养,促使现代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发展对象。基于此,我国各大院校必须提高对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视,充实国内创新人才团队,为国家及社会发展注入大量创新型精英人才。
提高对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培养优质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价值。但是,部分学校未能真正意识到就业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也未能投入充足的财力和物力资源,这样不仅会限制就业创业教育正常发展,还不利于就业创业教育在就业指导中作用的发挥。具体而言,第一,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就业创业属于学生个人的事情,同学校联系较少,因此忽视了就业创业教育的开展。比如,从教学内容设置角度来讲,部分学校更侧重于人文科目内容,针对就业创业专业只会设置一门或两门课程,阻碍了就业创业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二,一些学生对就业创业存在错误认知,学习态度消极,以至于课程教学成效和质量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就业创业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发展导向,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创业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想获得优异成绩,学生需要耗费诸多时间和精力学习就业创业知识,但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成效,使得一些学生无法长期坚持,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进行学习,更何况有效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热情低迷,在课堂中不愿意将自我想法和需求完全反馈给任职教师,而任职教师未能全面掌握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在实际教学中便无法合理调整教育内容。譬如,许多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会选择借助考研逃避就业或创业,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害怕创业的艰苦,直接选择进入各大企业就业,即便企业同自身条件不相符,发展前景狭窄,依旧会继续工作,不利于学生在职场更好地培育自我能力。
完善的教学体系有助于提升教师课程教学水平,为就业创业教育提供强大制度保障。但是目前,部分院校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教育模式和手段陈旧,缺少成熟有效的理论指导,教研能力薄弱,无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第一,从教学内容来看,许多学校以就业创业知识的教授为主,辅以实践训练,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操能力,在就业创业时经常束手无措,无法应对就业创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更不用说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外化成实操。第二,从教育形式来看,部分院校始终以教师为课堂主导,忽略学生群体的主体性,这样不但难以全面发挥学生课堂主观能动性,也会挫伤任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影响教学效率。部分院校在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活动时,未能系统考量学生现实的学习需求和成长特点,也没有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差异化教学体系,而是直接选用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差。第三,从课程设置来看,部分院校以会计、计算机和经济等科目为主,将就业创业教育放于边缘位置,基本上都是选修课程,只依靠学生的个人兴趣参与相关课程的学习。如此一来,让本就厌烦就业创业教育的学生更忽略此课程,更何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意识。尽管部分院校设置了就业创业必修课,然而由于学校对此课程缺少重视,学生课堂学习往往是应付了事,作业安排形式化现象严重,没有切实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开展者和组织者,其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各大院校就业创业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学校就业创业教育水平始终停滞不前。第一,就业创业教育面对的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教育对象整体数量庞大,加之学校规模日渐扩大,学生数量高速增加,原有师资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对就业创业提出的学习需求。第二,由于就业创业教育正处在发展起始阶段,尚未引起各大院校领导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所以没有为就业创业教育配备专职教师,一般是由专业相似的教师兼任,但这部分教师还有其他教研任务,很难将所有时间和精力均投入就业创业教育中,加之兼职教师缺少就业创业经验,无法对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专业化指导。第三,学校考核指标制定缺少合理性,影响就业创业教育发展。众所周知,教师以教研为主要工作任务,且科研在教师考核指标中占有极大比例,所以部分教师会高度注重科研而忽略教学,以至于教学水平和质量偏低。
双创意识是学生就业创业的基础,唯有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创业意识,才可引导学生更好地展开就业创业,从而为就业创业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各大院校应协助学生树立健康就业创业意识。首先,学校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现代社会就业趋势的严峻,助推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就业创业中。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让学生明确,若始终以消极态度看待就业创业教育,不仅无法掌握更多就业创业理论知识、提升实操能力,还会限制自身的长远发展。其次,学校要结合社会发展现状,依托学生性格特征与兴趣所长提供差异化就业创业意见,协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及社会竞争力。最后,学校要使学生全面认识到就业创业对自身乃至社会具有的意义。具体而言,创业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也可积极化解,又能让学生意识到通过自主就业和创业,可以为社会发展建设贡献己力。鉴于此,就业创业任职教师应积极改变自身教学思想和理念,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各大专业教学,全方位培育学生创业意识,促使学生认清社会就业形势,从而为其日后更好地就业、创业奠定扎实基础。
首先,培育就业创业课程文化。若想在就业指导中充分发挥就业创业教育的价值,必须依托良好有效的文化氛围才可实现。所以,各大院校要将就业创业文化精神与校园环境相融合,开设相关通识类课程。一方面,建设隐性课程。各大院校在校园内部应积极营造就业创业文化氛围,以多渠道和广宣传为基准,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思想与创业态度,唯有学生拥有正确健康的观念认识,才可确保就业创业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完善以就业创业为主题的通识课程建设。该课程是各大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养,充分激发学生的就业热情和创业兴趣。从本质上说,就业创业通识课程囊括经济法、公共关系、就业形势与政策和电子商务等基础课程,有益于协助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创业环境,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职业态度与创业认知,强化学生探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活动提供帮助。
其次,完善知识内容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第一,将与就业创业有关的知识课程建设同学生的专业背景、学习能力相结合,将就业创业教育具体化或实例化,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因此,在就业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专业教师既要讲解就业知识、创业理念与内容,又要将就业创业教育同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创业灵感,从而提高就业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第二,将以就业创业为主题的知识类课程同社会经济环境相融合。从特定角度而言,就业创业活动的实施无法脱离社会经济环境,因此各大院校在制定就业创业教育课程时,需要深入剖析社会经济环境对就业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提出的要求,为学生打造符合开展就业创业活动的空间,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各大院校要想将就业创业教育精准融入就业指导中,必须适当扩展就业指导体系,创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教师团队作为支撑。只有加大就业创业教育专业教师培育力度,才可从本质上提高教学质量和成效。
首先,提高准入门槛,吸引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养人才。其一,学校要提高对人才引进的重视程度,完善就业创业教师招聘机制,提出具体招聘标准。其二,学校可从社会企业中选择具备丰富实操经验的优质技术人员兼任就业创业教师,充实就业创业师资团队,甚至可放宽人才学历要求,以此吸引更多企业精英进入学校展开教学。
其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现阶段,就业创业教育师资往往由就业指导机构、管理岗位的相关教师兼任授课,这部分教师缺少专业背景,极易导致教学活动趋于形式化。为此,学校应激励任职教师深入社会企业一线,了解用人单位对创新人才提出的要求,明确市场就业形势,切实提升就业创业教育能力。此外,学校还要定期组织学校内部与校际的研讨会,以就业创业为主题,取其精华,学习他人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具体教学中,保证就业创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最大化。最后,调整教师考核标准,把教学能力、水平列入教师考核标准中,促使教师重视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将工作重心从科研渐渐转移至提升教学技能方面。譬如,学校要适当增添对就业创业任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指标,按照考核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对教师进行打分,结合分数评定教师职称。
综上所述,学生的就业问题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是推动国内高等教育变革的关键力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各大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要精准融入就业创业教育,依托就业创业理念与知识,改革人才培育模式,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