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2022-12-21 13:27牛甜甜马光焱
活力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党史大学生教育

牛甜甜 马光焱

(长春工业大学,长春 130000)

引 言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面对更加复杂的意识形态环境,高校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强化家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家国情怀一直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1840年后,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21年后,党领导人民经过不断探索,历经坎坷,寻找出救国救民的崭新道路,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全国解放。1949年后,中国人民经过70余载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纵观党的百年历史,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还是在自力更生、勇往直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全国人民都顽强拼搏,充分发挥革命精神,奋力担起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可以让大学生铭记,中华民族在充满荆棘的探索之路上没有丧失信念、泯灭梦想,历代中华儿女在砥砺前行中沉淀出伟大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进而号召大学生蓄积爱国之情、实践报国之行。

(二)坚定理想信念,肩负历史使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问题。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社会思潮通过互联网传播,一些拜金主义观念和享乐主义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党史中记录的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是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对鼓舞斗志、明确人生方向起到重要的作用。党史中的光荣传统及优良作风,可以让大学生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另外,党史中的实践创造与历史经验,都可以给大学生以启迪并砥砺他们的品格。党史学习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这百年未有的变化局势,感悟共产党人对于信仰的坚定执着,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而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进而抵制不良诱惑,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客观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党走过的100年,历经风霜。党领导人民创造了诸多奇迹,建立了许多伟大功业,进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党的经验是历经艰险,在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中得出来的,而不是照搬照抄或是天上掉下来的。探索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难免会出现失误甚至失败。因此,党史学习教育要让大学生从党的辉煌成就、历史经验中透过历史看本质,尊重客观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刻体会党自我革新、自我批评的宝贵品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导下,用唯物辩证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并把握客观规律。“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

(四)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目标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未来要靠青年人来创造,青年强则国家强,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对于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起着基础性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党史记载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伟业,记录了无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事迹和感人故事,是生动、丰富、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党史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进而把所学的理论与党史中的实践经验完美结合;加深大学生对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对党的忠诚度,增加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不断增强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推动高校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现存问题

(一)教育理念缺乏时代性

高校对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些基础课程以班课、团课、党课为主。然而时代在变化,党史学习教育从传统教育发展到新时代教育,教育理念势必要继续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史的教育意义。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媒介越来越广泛,除课堂、教材上的知识外,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首先,传统的党史课堂大多以教师为主体,存在重知识传递、重考试成绩,轻实践能力、轻综合素质的现象。其次,高校对党史的教育流于形式,大多采用合班上大课的形式,由于学生个体的接受程度不一,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程度不一,因此很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教育方法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宣讲会、集体报告会、参观革命遗址等方法。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的这一部分同学接受党史学习和组织活动的机会比较多,而对普通同学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直接途径是课堂教学。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是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占主导地位,课堂互动性不强。部分教师在课堂中引用的案例比较旧,缺乏对事实热点的敏感度,对年轻人感兴趣的事物分析不透彻,对新媒体的运用不够熟练,使党史课堂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学生被动式地接受知识会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不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另外,宣讲会和报告会多是学生集体参与,缺乏个性。

(三)教育内容缺乏设计性

目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经过不断的完善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然而教育内容尚缺乏设计性与针对性。在高校中,不同年级教授的党史课程和内容基本是相似的,没有针对不同学段做出具体的区分,存在知识重复、断层的现象。大学生自身经历和学识水平不同,对于知识的领悟和掌握程度也不同。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也有了新特点和新要求,高校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把握新规律,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群体制定符合当下要求的教育内容。

(四)教育载体缺乏多样性

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载体多采用课堂载体、管理载体、活动载体等。在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渠道,通常是言传身教的传统载体,社会实践、红色遗址参观等活动举办得较少,一些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没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部分学校的官微、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尚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一些大学生比较喜爱的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还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没有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平台使用效果没有达到最佳。

三、新媒体时代探索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创新路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主导者逐渐变为引导者,最终充当辅助者的角色,并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党史学习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落脚点也应该是“育人”。育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去培养。党史学习教育是双向的启发式教育,要想实现理想的育人目标,就要发挥好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良好循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生主体参与度越高,就越能提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将大大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果。教师应以接地气、富有情感温度的方式与学生形成互动教学模式,而非单一说教。针对目前的“00后”学生应采用多元的教育方式,可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融入艺术因素,如舞蹈、绘画、音乐剧等,以艺术魅力感染学生。学生在欣赏艺术之美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感知党史文化的精髓,从情感上体会党史文化,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滋养与启迪。

(二)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育内容

现阶段,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课程主要穿插在公共政治课程中,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和感染力,由此优化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并着重增加党史学习教育的比例尤为重要。首先,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党史学习教育地位。以现有公共政治课为基础适当增加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把党史学习教育穿插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门课程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时,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整体教育实践。其次,进一步加强党史学科建设。以中共党史为基础,以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骨干构建新的一级学科,设立“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一级学科并在教学体系中给予高度重视和核心课程定位,进而解决顶层设计问题。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知识性,因此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要真实、严肃,厘清逻辑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础。党史学习教育不是简单地陈述事实,只有讲清楚理论逻辑、科学逻辑、时间逻辑、科学逻辑才能准确把握住主流本质、主题直线,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进而引导大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谛。同时要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

(三)增强团队水平,提高媒介素养

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队伍,教师的专业性、创造性、积极性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的重要因素。高校要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在思政课中的地位,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首先,加大引进党史专业的优秀教师。各高校应该广纳贤才,吸收中共党史等相关专业的硕博人才,以增加思政教师团队中专业教师的比例。高校及院所应努力为党史学习教育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以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后继有人。其次,提升现有党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高校应积极组织培训活动,举办中共党史教学研讨会,定期开展党史集体集中备课活动,夯实专业队伍基础。最后,自觉提高教学服务质量。教师要不断了解新媒体的特征,提高媒介素养,发挥新媒体优势,积极挖掘和利用党史素材,改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充满时代性、现实性、生动性的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

(四)搭建教育平台,拓展教育载体

高校应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吸收大学生党史学习的意见反馈,熟练运用新媒体,搭建更多的党史学习教育平台,拓展党史学习教育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关键一招在于对新媒体的运用,如使用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与大学生进行群体互动,使用抖音等视频平台在课堂上播放弘扬主旋律的相关内容。首先,建设更多的党史学习教育网站,不断完善和丰富党史网站模块及内容。把党史素材以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并增加互动讨论区。其次,创新工作新载体。专业教师及辅导员应加强对党史学习微信群、QQ群等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丰富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等网络媒体内容,通过搭建网络教育新体系来进一步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接受度。最后,组织网络党史知识竞赛,鼓励党史学术研究。积极发挥学校各组织及社团的作用,定期举办党史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氛围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感悟我们党经历的艰苦岁月。高校专业教师、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全面宣传党的理论,达到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效果。

结 语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党史蕴藏着我党的政治智慧,是高校铸魂育人珍贵的资源宝库。新媒体时代应创新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进一步夯实高校大学生对党认同的理论和情感基础,进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党史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