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强
一
开元二十九载(741)九月丁卯(10月21日),长安城中下了第一场雪。对于这个能开梅花、可生柑橘、有茂密竹林的国际都市,这场雪真可谓猝不及防,比正常年份大约提前了三十八天。这一年,恰恰是开元盛世的最后一年。当时的官方文件中,年还称为载。
此时降雪提前,未必是纯粹的偶然。新一轮气候循环必然会深度影响社会生产百姓生活,最终关系朝局。总体而言,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寒冷期:东周到战国、三国到南北朝、五代到两宋、明末至清。寒冷造成的天灾人祸,逼迫北方民族南下,进而导致中原王朝的动荡。气候学家推算,唐代前期的气候总体如同朝局,温暖是基调,平均气温比今天高1.2℃。长安曾有十九个无雪的冬天。极限耐受低温分别为-8℃和-15℃的柑橘与梅花,都能在长安生长。而到了北宋,很多北方人已不认识梅花,因此引起王安石的讥诮:
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
在那之后,气温也如同朝局,渐趋寒冷,总体比今天低0.8℃。气候学家为方便统计,以公元800年为界,但宇宙不可能这样配合调查。能被写作者找到的最明显的临界点,就是开元盛世的最后一年。
那一年,四十一岁的李白在任城爱上邻家一女,与之生子曰颇黎;三十岁的杜甫从齐赵归来,居于东都;平卢兵马使安禄山不断贿赂使者的政治投资获得丰厚回报,被升为营州都督,充平卢军使,两蕃、勃海、黑水四府经略使。而四十四岁的郭子仪,正在与安禄山遥遥相对的西北军中,担任大约少将级别的军官。
十四年后,渔阳鼙鼓动地来,五十八岁的郭子仪开始了自己真正的人生。这是天宝十四载(755)。关于名将的文章,从气候开始,是不是标新立异得过了头?不,其中大有缘故。
二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郭子仪恐怕只能落寞而终。因他当时刚刚离任正三品的左武卫大将军、朔方左厢兵马使、九原太守,在家为母守孝。正三品是典型的唐代高官,但也仅此而已。即便复出,至多不过一个普通的节度使。
军情紧急,郭子仪被夺情起复,以卫尉卿、摄御史中丞的身份,权充朔方节度使。原任节度使安思顺是安禄山没有血缘关系的从兄,他虽然汉化程度较深,且多次预警安禄山的反叛,但时点敏感,需要避嫌避险。他被征召入朝,改任户部尚书。
匆匆受命,郭子仪最紧迫的问题却不是外患,而是内忧。确切地说,是跟老战友也是死对头李光弼的关系。
郭李二人早期都在安思顺麾下担任牙门都将,但关系很紧张,即便同桌吃饭也从不说话,除非吵架。更要命的是,安思顺最看好的是李光弼,曾有意招之为婿,并上表推荐他为节度副使、知留后事,摆明了是要让他接班。尽管李光弼无意于此,但而今忽然要听郭子仪的将令,他又怎能心安?
十天之后,诏命再来,郭子仪要迅速率军东伐赵魏。作为宿将,李光弼很清楚,战场严酷无情,随便找个理由杀掉仇人,实在是轻而易举。名将李广不就是这样,杀掉曾经冲撞过他的霸陵尉的吗?他自知不免,干脆自投罗网,来到节度使衙门,在堂下向郭子仪郑重施礼:“我情愿一死,只求中丞赦免我的妻儿。”
郭子仪立刻走下堂来,抓住李光弼的手,流泪道:“国家有难,正是用人之际,需要你我和衷共济,哪能计较个人私怨!”
英雄相对落泪,战将尽释前嫌。
内忧已除,即刻出兵。郭子仪指挥朔方军沿着黄河河套西进。他的眼睛盯着太原,叛军的眼睛也盯着太原。就在他出兵的同时,安禄山的大同军使高秀岩进犯振武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郭子仪立即派兵增援,击退高秀岩后顺势南下,攻破长城天险杀虎口(今山西右玉西北),占领净边军(今山西右玉县右卫镇)。净边军是入塞的桥头堡,位置极其重要,因而叛军的大同兵马使薛忠义赶紧领兵增援。郭子仪派李光弼、高浚、仆固怀恩和浑释之等人出战,获得全胜,史书记载“坑其骑七千”。
“坑”?这不是杀俘吗?自长平之战后,这个字眼颇为敏感。应该承认,这其中包括杀俘,但不完全是。战后获胜者将敌方尸体堆积起来,筑成所谓的“京观”以耀武夸功,其实是隐秘的历史传统。后世的史籍沿袭着这样不成文的惯例:如果作者认为是合法地封土处置坏人尸体,便记录为“京观”;如果认为此举不合道义,是滥杀无辜,则记录为“坑”。史书在此用了这个字眼,其立场现在看来还经得起推敲。
郭子仪派兵乘胜追击,北上围攻云中(今山西大同),南下攻占马邑(今山西朔州),重新打开东陉关(今山西代县胡裕乡)。东陉关是雁门关的东口,太原的北部门户。叛乱初起时,为防止叛军南下威胁北都,这个关口被封闭。而今既已控制马邑,它自然也就可以重新打开,恢复交通。此战虽然一直未引起史家的足够关注,但却是大唐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战。稳定山西,唐军就有了随时东出太行截断叛军归路的可能。因而捷报传到朝廷,郭子仪立即被升为御史大夫,唐玄宗还同时向他征求将才。在他的推荐下,李光弼得以以魏郡(今河北大名)太守、河北采访使的身份,率朔方军中的一万蕃汉步骑、三千太原弓弩手,东出太行,从此开始独当一面。
李光弼进入河北后,顺利克复颜杲卿曾经守御的英雄城市常山(今河北正定)。此后史思明率领大军前来围困,郭子仪也闻讯赶来增援。二人追击史思明到博陵(今河北定州),但攻城不利。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收回拳头。而他们一后撤,史思明立即派兵尾随,不远不近地跟着。
不怕被贼偷,就怕被贼惦记。这种尾随如同苍蝇,令人心烦。怎么办呢?郭子仪派五百骑兵不断向叛军挑战,蒙蔽他们,等他们后撤,再施行追击,在沙河打了一场胜仗。规模虽小,但总算拍死了苍蝇,暂时可以安心睡觉。
此时叛军又来了援兵。按照通常的理解,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唐军应当采取守势,但郭子仪的决断正好相反。他认为,此刻叛军必有轻敌心理,正好可以利用。于是挥兵进击。双方激战不下,郭子仪杀掉一员作战不力的将领,警示全军。这个催化剂极大地点燃了士气,全军奋力拼杀,最终告捷。
决战发生在曲阳县东北的嘉山。郭子仪指挥李光弼、仆固怀恩、浑释之、陈回光等诸位将军,跟史思明、蔡希德和尹子奇硬碰硬,获得大捷。史思明几乎是光脚散发逃回博陵的。郭子仪追到博陵,再度发起猛攻,但还是未能拿下。正准备调整部署,忽然接到全军回师的诏命。
为什么?因为潼关失守,哥舒翰被擒,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吴忠市)即位为唐肃宗,但几乎是光杆司令。这个前任朔方节度大使,只能赶紧召回郭子仪和李光弼麾下的朔方军。他们俩一回去,立刻被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所谓“使相”,即出使在外的宰相。
三
安禄山有谋士严庄,唐肃宗则有谋士李泌。李泌虽是纯粹的白身,但“权逾宰相”。他建议派李光弼守太原,截断叛军北上迂回的道路,随时出击河北;令郭子仪占领河东,威胁两京联系但并不彻底切断,让叛军在千里交通线上疲于奔命,王师以逸待劳,随时反击。
这条建议被迅速采纳。但可惜的是,最精彩的部分被抛弃:不急于收复两京,否则叛军还会卷土重来。应当集中兵力,直接攻击范阳。河西陇右诸镇的勤王之师,以及从西域回纥各国借来的援兵,习惯低温,可从北方迂回叛军的老巢。蛇打七寸,似慢实快。可惜唐肃宗登基程序不甚合法,急于获得足够的合法性,而最大的合法性莫过于迅速收复两京。
至德二载(757)二月,李白还在老友高适的密集炮火中激情四溢地吟咏《永王东巡歌》,郭子仪则率军从洛交(今陕西富县)渡过黄河,攻击河东。河东是秦汉郡名,治所在今山西永济东南,唐代虽已先后改为蒲州和河中府,但大家依旧喜欢沿用古称,柳宗元便被称为柳河东。此地掐在两京之间,位置极为紧要。“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一定没想到,估计谁也想象不到,永王李璘败亡在即,平定天下的将是汾阳王郭子仪,而他出兵之前,早已派人潜入河东,联络好当地官员,作为内应。
叛军大将崔乾佑在蒲津战败,退入郡城,但当地官员乘夜打开城门迎接官军,崔乾佑只能逃跑。逃到安邑(今山西运城)后,队伍进城刚刚过半,大门忽又落下,伏兵四出,崔乾佑险些当了俘虏。这样一来,河东平定,郭子仪的目光随即转向天险潼关。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攻击潼关,郭子仪派出了自己的次子郭旰,令他和兵马使李韶光、大将王祚一同渡河作战。唐军初战告捷,但随后叛军增兵反攻,利用地利之便扳回一局,郭旰、李韶光和王祚全部战死,部队损失过万。猛将仆固怀恩抱着马头才得以渡河逃生,算是捡回来一条命。
一个月后,叛军大将安守忠进犯河东,遭遇当头棒喝。史书记载郭子仪“杀敌八千、俘虏五千”。数据虽有水分,但胜利确定无疑。而正在此时,又有紧急命令传来,令他以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的身份,迅速开赴凤翔(今陕西宝鸡市)救驾。
那时安禄山已被儿子安庆绪刺杀,但叛军凶焰犹存,在武功将关内节度使王思礼击败,兵锋离唐肃宗驻跸的凤翔不过五十里,很多官员已偷偷送走妻儿,空气紧张得几乎可以点燃。郭子仪率军日夜兼程,向西增援。四月十三日,他派部将仆固怀恩、王仲升、浑释之、李若幽在白渠留连桥(今陕西三原境内)设伏,几乎全歼进攻的叛军,这才稳住局势。
四
新官上任三把火,但副元帅收复国都的第一把火便被兜头浇灭。
郭子仪与王思礼指挥王师进屯潏水西岸,安守忠、李归仁则收拾叛军驻扎于长安西部的清渠。双方对峙七日,都没有攻击。时间越长,受命攻势作战的郭子仪压力也就越大。因而五月六日叛军佯装后撤时,他只能挥动进攻的令旗。九千叛军骑兵布成长蛇阵,在唐军试图中央突破时忽然向两翼展开,将唐军包围。唐军阵势大乱,迅速败下阵来,人员损失惨重,物资丢弃殆尽。
然而复国决心已定,屡败必须屡战。八月二十三日,唐肃宗郑重地劳飨诸将,再度部署反攻。他收敛神色,对郭子仪道:天下兴亡,在此一举!
皇帝托付得隆重,大将回答得庄严:此一战不能收复长安,臣当以死相报!
当年九月,郭子仪随同广平王李俶,率领蕃汉兵马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反攻长安。李嗣业率领安西兵为前军,王思礼所部为后军,郭子仪统领中军,全军抵达长安城西香积寺以北的沣水东岸布下阵势。王维笔下的古木无人径,随即兵荒马乱。
这次胜利的两大主角,此前都有点瑕疵。
李嗣业是高仙芝麾下有名的猛将。肃宗刚在灵武即位时,征召安西兵勤王。节度使梁宰打算观望形势,李嗣业暗中应允,结果遭到段秀实的责难:“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李嗣业闻听醒悟,迅速率军五千奔赴朔方。行前特意跟部下割破手臂立誓,沿途绝对秋毫无犯。
开战之后,唐军用弓箭击退叛军的骑兵,步兵随即列阵攻击。逼近敌阵时,叛军猛烈反击,唐军略一退却,阵形不觉混乱。情况危急。李嗣业喊道:“今天若舍不得身体,则我军必败!”边说边脱掉上衣,手持陌刀挺立阵前,呼喊着率军前进。等接近敌军,便奋力挥舞陌刀,大砍大杀。
陌刀是唐军最精良的主战兵器,刀柄长,刀身坚,刀锋利。李嗣业刀光闪处,叛军一截两段。这种气势激励了唐军,吓坏了叛军。各支部队迅速稳住阵脚,然后墙一般推进。
另外一个主角是王难得。七个月前武功之战中,友军郭英乂中箭败逃,王难得见死不救,导致王思礼全军溃败。但这一次,王难得表现迥异。为救手下的裨将,被叛军射中脸部,脸皮都耷拉了下来。他扯掉箭和脸皮,满脸带血地继续拼杀。夏侯惇拔箭吞睛,很可能是罗贯中从王难得身上获得的灵感。
大家都这样卖命,胜利自然顺理成章。唐军斩首六万级,俘虏两万多人,还有无数的叛军跌入河中淹死。而长安一旦拿下,潼关便不再是险阻。下一个战场是崤函古道东部的重要节点陕州(今河南陕县)。过了陕州,东部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直达大唐的东都、叛军的伪都洛阳。
安庆绪虽已弑父,但性格懦弱,大局还由安禄山的首席谋士严庄把持。严庄知道这是生死之战,因而倾巢出动,十万主力前往增援,队伍延续百里不绝。等郭子仪赶到新店,叛军已在曲沃(曲沃村有魏曲沃故城)附近依山结阵。叛军向来不愿守城,习惯野战,见唐军立足未稳,立即派出轻骑骚扰。
此地北临黄河,南边是山。郭子仪早已命令回纥兵登山抄袭叛军后路,主力正面出击,但阵势没有排好,不能开战,便令两队人马将这股敌兵赶走。没过多久,叛军以加倍的兵力再来骚扰,郭子仪也再以加倍的兵力驱逐。
等列好阵势,二百叛军骑兵再度杀来,到了跟前却又不战自退。郭子仪已经做好攻击准备,不管这是不是引诱,立即传令冲锋。唐军潮水一般冲过去,从中间贯穿叛军的阵势,所谓陷阵,但叛军也有准备,顺势张开两翼,又将唐军包了饺子。
这一次唐军没有沦为饺子馅,而是奋力化身为铁扇公主肚皮里的猴子。双方激烈厮杀,相持不下。抄后路的回纥兵在山上遭遇叛军,发生缠斗,迟迟不能加入攻击,时间一长,正面的唐军不免略微后撤。与此同时,叛军又派出三千人马,抄袭后路。郭子仪见状,赶紧令又一队回纥骑兵前往堵截。此时人踩马踏,尘土飞扬,背后策应的回纥兵也抵达战场。他们在漫天黄尘中接连射出几十箭,叛军惊叫道:“回纥来了!”随即丧失斗志,迅速溃败,伏尸三十里而逃。
接到败报,安庆绪知道大势已去,赶紧逃往相州(今河南安阳)。安顿下来清点人马,只有步兵一千、骑兵三百。十月八日,广平王李俶进入洛阳。遗憾的是,九天之前,坚守一年多的睢阳(今河南商丘)刚刚陷落,张巡、许远被俘后殉国。
两京顺利收复,虽是正牌太子但登基程序不甚合法的唐肃宗,终于有了足够的合法性与底气。他非常高兴,对郭子仪道:“虽吾之国家,实由卿再造!”
五
本文之所以要从气候变化开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郭子仪人生经历乃至唐史上的重要一环、九节度使围相州而惨败,原因被含糊其词地归结为极端天气沙尘暴:
“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两军大惊。官军溃而南,贼溃而北,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
这次作战旷日持久,师老兵疲,具体过程可以单独成篇乃至成书。简单而言,就是说当郭子仪作为后军刚刚列好阵势,准备加入最后决战时,沙尘暴从天而降,敌我双方各自溃退。言之凿凿,但前后矛盾:记载貌似平局,实际却是唐军大败。
九位节度使所部各归本镇,除了李光弼和王思礼全师而退,其他诸路“溃归本镇,士卒所过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其中郭子仪所部损失最为惨重:“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十万军中有一万骑兵,这个比例可信,数据应当也比较可靠。但还不止于此。刚刚收复的洛阳“士民惊骇,散奔山谷;留守崔圆、河南尹苏震等官吏南奔襄邓”。官员为什么要南逃襄阳、邓州?因为郭子仪根本没有坚守东京的打算,退到战略要地、洛阳北部偏东、黄河盟津(又称富平津)渡口的河阳(今河南孟州西),还是不能心安,又退到了洛阳以西百里之外的阙门山(今新安县铁门镇)。此时收拢溃兵已得数万人马,诸将依旧如同惊弓之鸟,吵吵嚷嚷地要退保蒲陕。如果不是都虞候张用济说蒲州、陕州一带缺粮,无法供养大军,弄不好河阳还真会被放弃。
相州之战,如果说摆在唐军面前有一千条路的话,那么至少有九百九十条通向胜利。安庆绪的残部被死死围在城中,只能龟缩防守,彻底放弃他们最擅长的野战。史思明虽然降后复叛、南下增援,但双方兵力也完全不对等。让谁承担历史责任最为合适?肯定是人见人厌的宦官。于是都归咎于鱼朝恩,说是郭子仪与李光弼俱为元戎、难相统属,便没设主帅,让鱼朝恩作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他耽误了大事。
这样归因简单有效,但未免失于粗暴。首先,郭子仪本来就比李光弼官阶高资历老,曾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当时还有天下兵马副元帅的身份。《旧唐书·史思明传》更是直言“郭子仪领九节度围相州”。其次,太监虽监军,但通常并不干预具体指挥。到底怎么回事?
原因有两条。首先,从战术上说,郭子仪没有采纳李光弼缠住史思明的正确建议。当时史思明攻占魏州(今河北大名)后按兵不动,对唐军后背形成重大威胁。李光弼建议跟朔方军联手,其次,进逼魏州。史思明嘉山大败的心理阴影尚未散去,必然不敢轻易出战。这样可以争取到攻占相州的大量时间。而一旦安庆绪就擒,史思明也就如同天亮后的露珠。官方史书记载是鱼朝恩不同意,但成书更早的《安禄山事迹》则显示拒绝的是郭子仪。他跟季广琛主张水淹相州。最终史思明南下,派出士卒用唐军的服装旗号拦住转运粮草者,动不动就责怪他们逾期而杀人,而巡逻的唐军士兵不能辨别,导致后勤补给线混乱。
而最直接的败因,则是郭子仪判断失误,弃军先逃。《邠志》是这样说的:
史思明自称燕王。(朔方)牙前兵马使吴思礼曰:“思明果反。盖蕃将也,安肯尽节于国家!”因目左武锋使仆固怀恩。怀恩色变,阴恨之。三月六日,史思明轻兵抵相州,郭公率诸军御之,战于万金驿。贼分马军并滏而西,郭公使仆固怀恩以蕃浑马军邀击,破之。还遇吴思礼于阵,射杀之,呼曰:“吴思礼阵没”。其夕,收军,郭公疑怀恩为变,遂脱身先去。诸军相继溃于城下。
这条记载说得很明白,是郭子仪统率全军。而吴思礼因为史思明复叛,对异族的仆固怀恩表示怀疑。二人大约还有其他矛盾,故而大战当天,仆固怀恩战胜归来时,将吴思礼射死。郭子仪以为仆固怀恩真要叛变,便乘夜抛下部队先行逃跑。主帅逃跑,战局必然急转直下。这也可以解释九节度使所部因何各归本镇。如果领军的是鱼朝恩,没有将令就这样率军逃跑,肯定要杀头的,但事后唐肃宗对谁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处罚。
在文人史官笔下,宦官的罪恶只能被放大。这应该是司马光采信《肃宗实录》中不设主帅的说法,而没有采信《邠志》中这条记载的原因。虽则如此,他到底是严谨的历史学家,还是将之收入了《通鉴考异》。
战后郭子仪被征召入朝,兵权给了李光弼。史书将之归因为鱼朝恩的谗毁,完全站不住脚。鱼朝恩确实专权,确实可恨,确实该杀,但在这件事上也确实比窦娥还冤。
孤证不立。还有类似的证据吗?当然有,而且就在《资治通鉴》上。如果您的《资治通鉴》开本足够大,那么几乎是在同一个页面。
朝廷下令换帅之后,反对撤往蒲陕的张用济打算武力驱逐李光弼、挽回郭子仪。当时仆固怀恩这样劝道:
“邺城(相州)之溃,郭公先去,朝廷责帅,故罢其兵柄。”
话不多,但信息量足够:郭子仪身为统帅而先行逃跑。请注意,仆固怀恩并非鱼朝恩的死党,张用济则是郭子仪的铁杆,且大家都是亲历者。可见这是军中普遍承认的事实。司马光为何会允许这样前后矛盾的漏洞存在?统稿疏忽,把关不严?当然不是,他只是在隐晦地捍卫自己的史德:兄弟,我可没胡说。问题是我会写,您也得会读。
但这样做毕竟会有作为史学家的职业风险。司马光这样的老成君子,为何要冒这样的风险?为何郭子仪所部损失惨重,而李光弼能全师而退?为何郭子仪弃军先逃还能维持部下的拥戴,甚至不惜武力挽回?原因很重要,但只能后文交代。
六
宝应元年(762),唐诗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李白辞世,兵部侍郎严武则受命节度西川。严武这次镇蜀虽只数月,依旧给幽居草堂的杜甫带去了乱世之中难得的友情温暖。与此同时,郭子仪被升为汾阳郡王,再度出来统兵,担任朔方河中泽潞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等军兵马副元帅。他之所以得以出山,是因为朔方诸军都统李国贞、河东节度使邓景山被部下作乱杀死,乱军眼看就要跟叛军合流。
那是乍暖还寒的二月,唐肃宗已经病重,但郭子仪坚持要面圣:“老臣将死于外地,不见陛下一面,如何瞑目?”如此诚恳的话语,自然能换得病榻之前的召见。皇帝表达信任推重,大将表白忠诚勤勉。照剧本演出完毕,郭子仪方才就任。
郭子仪抵达军中,带头作乱的王元振立即前来表功。这就是藩镇遵循的逻辑:他们若不杀死李国贞,哪有郭子仪的兵权?但谁也没想到,向来以宽厚著称的郭子仪根本不吃这一套。他脸色一板:“我贵为丞相,岂能受一人之私!”随即下令将作乱者全部正法。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郭子仪这次出山时间很短,不到半年便在入京朝见时请辞。宦官程元振嫉妒他年资高功劳大,老说坏话。此人拥立有功,唐代宗言听计从,郭子仪只能顺水推舟。请辞的同时,将先前收到的诏书二十卷一千多道进奉给新皇帝,剖白心机。
这多少有点摊牌的意思。郭子仪一定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唐代宗当然心知肚明,虽有道歉抚慰之语——“使重臣忧虑,我很惭愧。今后不必担心”,没有批准辞职请求,但也没让郭子仪回到军中。双方打了个太极拳。
后来史朝义兵锋再起,朝廷也没有起用郭子仪,而用了他的老部下仆固怀恩。年底仆固怀恩平定河北,郭子仪请求将副元帅的名衔转授与他。奏章一上去,立刻得到批准。
七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听史朝义授首,诗圣杜甫好像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挥笔写成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他一定不会知道,就连郭子仪也不会知道,都城长安还会再度沦陷。这次的主力是吐蕃,帮凶却是程元振。
程元振的确是一手遮天,就连吐蕃逼近凤翔、邠州(今陕西彬县)这样的紧急军情,他都敢刻意屏蔽。唐代宗几乎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刻,方才知晓。
这是广德元年(763)十月的事情。尽管年初史朝义已被传首京师,但大唐的朝局还是再度陷入危急。两大旧军阀刚刚消灭,两大都戴有副元帅光环的新军阀又赫然崛起。盘踞山西的仆固怀恩已跟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开战,而李光弼也因惧怕程元振加害,迟迟不肯入朝。无奈之下,唐代宗只能再度起用郭子仪,让他以关内副元帅的名义镇守咸阳。
郭子仪闲散已久,身边仅剩二十名骑兵。他刚刚抵达防区,吐蕃已率领吐谷浑、党项和氐羌大军,在司竹园(今陕西周至县东十五里)渡过渭水,沿南山东进。郭子仪派判官王延昌入朝求援,竟因程元振从中作梗而未能获得召见。
没办法,跑吧。唐代宗抛弃都城逃往陕州,郭子仪也只能东撤。刚刚抵达开远门,便成功地阻止了一次仓促的叛乱:射生将王献忠率领四百多名骑兵,裹挟丰王李珙等多名亲王,准备向西迎接吐蕃,双方迎头撞见。
开远门是长安西边三座城门中最北的一座,也是最繁华的一座,离国际贸易市场西市不过两坊之遥。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门外竖有里程碑“立堠”,上题“西极道九千九百里”。不说万里,表示远游之人不为万里之行。天宝八载(749),门外又建“振旅亭”,专门慰劳迎接西征将士。曾在西域领兵的郭子仪,对此当然无比熟悉。他心知有异,当即呵止。王献忠不敢顶撞元勋,下马施礼道:“皇帝东逃,江山无主,所以我奉诸王向西,以副天下之望。您贵为元帅,废置在手,何不行册立之事?”
郭子仪是什么反应呢?事实上,他没有立即做出反应。史书上没有记载他当时说了些什么。那些义正词严的话,都出自他的判官王延昌。郭子仪为什么没有立即开口?因为慷慨激昂从来都不是他的特点。他的特点是老成持重。支持反叛绝无可能,但问题在于,他势单力薄,而对方人多势众。他大概根本没有想到,王献忠这家伙竟如此政治不成熟,直接摊牌。这一下,包袱只能落地。
到底还是郭子仪的满头白发与崇高威望好使。士卒簇拥着诸王掉转马头,向东追赶皇帝,郭子仪则奔向商州。长安东南经蓝田县和蓝田关,即韩愈笔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的蓝关,再过关中四关中的武关,便是商州。那里聚集的大量溃兵,是郭子仪的目标。当时副元帅身边有多少兵呢?比刚刚就任时足足飙升五成,共有骑兵三十名。
抵达蓝田,遇到元帅府都虞候臧希让、凤翔节度使高升,得到士兵将近千人,多少有了点部队的样子。郭子仪判断,溃兵聚集必定作乱,商州的官员很可能已经隐身,便派王延昌先去安抚,他自己暂驻蓝田,守住要点。汉代以降,无论叫青泥关、蓝田关还是峣关,这里都是兵家必争。
三天之后,郭子仪离开蓝田,前往商州。一路收容溃兵,连同防守武关的力量,兵力达到四千人,宝应军使张知节又率军前来会合,声势略振。郭子仪随即阅兵誓师,流泪激励将士。水与泥可以烧造陶瓷,元帅的热泪也能搅拌斗志,乌合之众随即又锻造成了军队。
在陕州的唐代宗身边也没多少人,闻讯立即召郭子仪赶赴行在,但郭子仪没有奉诏。他判断,吐蕃深入长安,已是强弩之末,必须趁其立足未稳,迅速兵出蓝田。他只要在蓝田站稳,吐蕃便不可能东侵。
那时蓝田方向情况不明,必须先行侦察。左羽林大将军长孙全绪主动请缨,郭子仪令他率领两百名骑兵先行开动,宝应军使张知节继后。长孙全绪抵达蓝田,发现前光禄卿殷仲卿已募兵千人驻守在那里。两下会合,声势更大。长孙全绪随即北出蓝田,抵达县北三十五里的韩公堆。这是官道上的重要驿站,无数官员南来北往,而那些官员都是天然的诗人,“韩公堆”三字屡屡入诗,元稹便有题赠给白居易。却说长孙全绪抵达之后,命令部队白天擂鼓,夜晚举火,作为疑兵。殷仲卿又命两百人渡过瀍河,直逼长安。吐蕃兵询问百姓,百姓都说郭令公(郭子仪是中书令)率领官军收复长安,声势浩大,数不清有多少人马。吐蕃兵信以为真,开始向城外撤退。长孙全绪命令将军王甫暗中联系长安城中的游侠少年数百人,乘夜在朱雀大街上击鼓,高喊王师已到,而殷仲卿、长孙全绪、王仲升等人又先后率兵攻入。吐蕃余部闻听惊惧不已,迅速逃离。
就这样,沦陷十五天的都城又被郭子仪收复。而大唐以再度丢失都城的巨大代价,总算处理掉了程元振这样的坏资产:他于贬谪途中被仇家所杀。
八
广德二年(764)六月,河中节度使衙门内气氛如同天气一般沉闷,黄河的风也无法吹透。郭子仪面色凝重,听掌书记读完替他撰写的奏疏,良久不语。掌书记以为使主(幕僚对节度使的称呼)尚不满意,刚要开口,又被郭子仪制止。
郭子仪点点头,吩咐用印后迅速入函,递发朝廷。
奏疏的内容是什么?建议撤销各地的节度使,以苏民困。就从河中开始。
半年前的正月里,因仆固怀恩在山西闹得烽烟四起,几乎就要公开反叛,郭子仪的身份随即成了关内河东副元帅、朔方节度大使、河中节度使。他的大旗一竖,对昔日的老部下仆固怀恩效果自然如同釜底抽薪。鉴于仆固怀恩已带领残兵退回灵武,局面暂告平静,郭子仪不待朝廷有所动作,便主动上疏请求裁军。
这个建议当然是唐代宗乐于看到的。他随即下诏,撤销河中节度使与耀德军的建置。但郭子仪再度上表请辞副元帅时,他却没有批准,而是顺手免除了仆固怀恩的河北副元帅、朔方节度使职位,要求他以太保兼中书令、大宁郡王的身份入朝。仆固怀恩应该是唐代最具悲剧色彩的名将。他直接浇灭了安史之乱的最后一把火,一门四十六人死于王事,为正军法还处死了自己的儿子,最终却又陷入反叛的死亡漩涡。他的确有入朝的打算。只不过要带着回纥、吐蕃和党项所部的数万大军。
这是两个月后,亦即当年八月的事情,李光弼刚刚病逝于徐州。唐代宗得到消息,赶紧调郭子仪前出奉天(今陕西乾县)。君臣相见时,唐代宗忧心忡忡,郭子仪胸有成竹:放心,绝对没事!仆固怀恩勇猛寡恩,人心不附。将士们之所以跟着南下,主要是想借机回家。他本是我的裨将,手下都是我的部曲,我平常对待他们不薄,他们怎么好意思跟我刀兵相见?
郭子仪坐镇奉天,派儿子郭晞率军一万,增援邠州。等敌兵赶到,仆固怀恩的前锋近城挑战,部将纷纷要求出击,郭子仪却严令不许。为什么?敌兵远来,利于速战是军事常识,却不仅于此。因为仆固怀恩裹挟来的旧部本无斗志,如果马上应战,只能逼迫他们血拼;而这样拖着,必然夜长梦多。
最终的结果印证了郭子仪的判断。仆固怀恩的前锋一直没有动作。几天之后,大军逼近。郭子仪率领主力乘夜在乾陵以南扎好阵势。天亮之后,吐蕃、回纥大军赶到。他们本以为唐军无备,可以乘虚而入,见郭子仪严阵以待,知道无机可乘,只得退兵。
大军劳师远征,只为郭子仪已经摆好阵势,便不战而退,难道这是官费旅行?两《唐书》中的郭子仪传记就是这么写的。看起来是传主声威所致,其实是历史的缝隙漏下了另外一位副元帅的功劳。可以说,他以生命为代价成就了郭子仪。此人是谁?河已西副元帅、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杨志烈。
杨志烈本名杨预,为避唐代宗李豫之讳而改名。广德元年(763),朝廷设置河已西元帅府,希望整合西陲防御吐蕃的力量,统一指挥河西、北庭与安西三镇。这种元帅府都由亲王遥领元帅,并不到职,副元帅具体负责。仆固怀恩叛乱,杨志烈也受命增援,但他认为正面出击效果不好,不如围魏救赵。监军柏文达觉得很有道理,便率领援兵杀奔灵州大都督府和朔方节度使的驻地灵州,也就是唐肃宗即位时的灵武郡。
仆固怀恩倾巢而出,后方空虚,柏文达顺利攻破摧沙堡(今宁夏固原西北)和灵武县,灵州眼看不保。仆固怀恩得到消息,赶紧率军回援。他是猛将,部下多是能征惯战之士,而河西兵力并不雄厚,故而他们一个夜袭立刻得手,河西兵损失惨重,只能败退凉州。见到杨志烈,柏文达痛哭失声。杨志烈劝慰道:“此行虽然失败,但也有安定京师之功。士卒有点儿损失,无所谓的。”
这话安慰了监军却伤了士卒。吐蕃大军跟踪而至发起攻击时,新败之后士气低落的部队都不肯力战,导致州城失陷。杨志烈无奈,逃到北庭征兵,被伊西节度留后周逸串通沙陀兵杀害。他这一死,不仅救援长安的功劳无人提及,就连他本人也未能入选正史的传记。而给郭子仪作传的人,则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这笔功劳悄悄绑定,毫无作伪的道德压力。
九
病灶未除,终究还是要发病。次年即永泰元年(765),正月里长安城内“大雪盈尺”,九月里边境烽烟再起:仆固怀恩招引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大军,再度东进南下,从三面包围,声势远比上一年浩大:吐蕃攻击奉天,党项直逼同州(今陕西大荔),吐谷浑和奴剌进攻盩厔(今陕西周至)。这是第一道攻击波,后面还有回纥与仆固怀恩。
这次兵乱,真正激烈的战事发生在奉天,主角儿也是郭子仪曾经的部下,后来成长为一代名将的浑瑊。浑瑊跟仆固怀恩一样出自铁勒九姓,时任朔方兵马使,与讨击使白云光一起驻守奉天。吐蕃刚刚列营,他便率二百名骑兵杀入敌阵,左冲右突,刀砍枪刺,勇猛无比,吐蕃不由得向后退却。浑瑊趁机俘虏一将,而他和部下无一伤亡。等吐蕃攻城不下,他又发动夜袭,杀敌千余人。在奉天城下,浑瑊与吐蕃交战二百多次,杀敌五千多人。此后大雨不止,吐蕃无法作战,便移兵礼泉,最终掳掠数万男女后北撤。
这样一来,压力就全部转移到了泾阳的郭子仪肩上。敌众我寡,泾阳不过万余兵马,而尽管仆固怀恩已病死于途中,但吐蕃与回纥也已合流。所幸他们都想当老大,彼此不服。郭子仪严令部下不准出战,同时派人前去城西的回纥军中,劝他们与唐军联手攻击吐蕃。
收复两京,回纥的确有汗马功劳。新店一战,战马几乎全部战死,不得不派人回去收罗马匹。从助唐平叛到兴兵侵唐,这个弯儿拐得已经够大,再对吐蕃反戈一击,他们想想都觉得头晕。其首领药葛罗道:郭令公不是已经死了吗?你说他还活着,好啊,请他过来谈谈。
郭子仪果断决定单刀赴会。见众将都劝不住,郭晞拦住了父亲的马头:“回纥是虎狼之师,大人是国家的副元帅,怎能冒这等风险!”郭子仪道:“出战并无必胜把握,若败我们父子都可能战死,国家也有巨大风险。而今我一人承担风险,成功是天下之福,不成也不过死我一人,至少可以保全家族!”说完用马鞭抽开儿子的手,疾驰而去。
郭子仪带领几个随从直奔回纥大营。回纥戒备森严,主帅药葛罗亲自引弓注矢,立于阵前。郭子仪卸去甲胄,扔掉武器,朗声问道:“安乎?久同忠义,何至于是?”
各位还好吗?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怎么会到今天的局面?您好意思吗?
诸位酋长都曾在郭子仪麾下作战很久,彼此熟悉,惊道:“真是郭令公!”立即下马围成数圈施礼。郭子仪拉住药葛罗的手道:“回纥有功于大唐,大唐的回报也足够丰厚,为何突然负约,弃前功而结仇怨?仆固怀恩叛君弃母,不忠不孝,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真心对你们好?我今天只身前来,任凭处置,但我死之后,部下必定会拼死一战!”
药葛罗连声致歉:“仆固怀恩哄骗我们,说大唐皇帝驾崩,郭令公已死,国中无主,我们这才前来。既然如此,我们怎能跟您交战!”
郭子仪道:“吐蕃无道,不顾舅甥之亲,兴兵杀烧抢掠。而今他们劫掠有大量的财物,人口牛马绵延数百里,这是天赐良机啊。还有比破敌取富、重修旧好更有利的事情吗?”
从匈奴开始,北方少数民族作战的终极目的,就是财富。这话打动了药葛罗。而吐蕃闻听他们联系频繁,立即后撤。药葛罗赶紧追击,郭子仪也派白元光率兵助阵,最终大破吐蕃,解救士女四千多人,牛马绵延数百里。当然,这些战利品都是回纥的。就像当初收复长安时的约定:士女归唐,财物归回纥。
是时候揭开谜底了,司马光为何甘冒职业风险替郭子仪遮掩?但揭开这个谜底之前,必须首先回答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尽管他跟李光弼并称“李郭”,李光弼排名在前,平叛的功劳也比他大,为何名气和历史风评反倒落后?
原因很简单。郭子仪有功不自夸,绝对听话。皇帝安排得对,愉快地坚决执行;皇帝安排得不对,疑惑着坚决执行。而李光弼晚年不肯入朝,固然有担心宦官加害的正当理由,但依旧会被视为跟朝廷离心离德。这样的人,当时的朝廷无法漠视其功,而后代朝廷只会记得其过。
因此缘故,历朝历代的皇帝与朝廷都将郭子仪树为标杆,入庙配享。官方的推动效应总是最强大的,因历史的话语权始终在他们手中。而从民间的角度出发,郭子仪不仅官高爵显,更兼多子高寿:他享年八十有五,史书记载有八子七女,其实是八子八女。用这样的人作为信仰图腾,自然更合适。所以天官形象是有道义瑕疵的郭子仪,而不是李光弼。
这个答案,其实也是《资治通鉴》相关记载前后矛盾的谜底。
十
公元766年正月,长安城内“大雪平地二尺”,十个月后,唐代宗下令改元大历。这个年号在文学史上最深刻的印记,便是大历十才子。诡异的是,十位才子中竟有半数生平不详,作品留下来的也很少。请勿因此质疑他们的名气,而要声讨历史的俗气:只有功名能大过历史的网眼。相形之下,才华多为身家之累。另外五位,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等人的名篇可为例证。排名第一的李端听起来并不怎么熟悉,但“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恐怕没几个人好意思承认未曾听说。能留下这等句子,自不辱没才子二字。
李端曾经给郭子仪的第六个儿子写了一首诗《咏驸马都尉郭暧》: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在灿烂的唐诗星河中,这首诗黯淡无比,但却写出了郭暧的春风得意。永泰元年(765),郭子仪第一次挡住仆固怀恩招引的吐蕃、回纥后,朝廷无官可赏,便将升平公主嫁给了他十三岁的儿子郭暧。此后他们的女儿又生出了唐穆宗。可以肯定,当时郭暧寸功未立,煊赫都来自于郭子仪的荫庇。他跟升平公主一样,基本都是所谓的官二代。这样的人,严格说起来尚未成年,自然都会有点小脾气,我们这才得以看到各种剧目各个流派的戏剧《打金枝》。
某日小两口吵架,郭暧说:“你仗着你爸爸是皇帝是吧?我爸爸还不稀罕当皇帝呢!”
当时公主下嫁,公婆拜她她是不答礼的。公主下嫁完全如庶民家人礼,还得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因战乱多年,公主郡主严重积压,是典型的买方市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摊派而已。估计升平公主气派不小,将夫婿惹恼。可驸马恼,公主更恼,立即进宫告御状。按照道理,这是大不敬,杀头并不为过,但唐代宗涵养极好,对于曾经帮助过他的人,无论功臣还是叛将权宦,事情从不做绝:李辅国专权该杀,他只是派人暗杀,依旧厚葬;程元振该杀,他只是流放,途中被仇家寻仇杀掉;鱼朝恩该杀,他杀掉后说是自缢,依旧赠官;仆固怀恩公开反叛,他一直坚持说仆固怀恩只是被手下所误,不肯将其从凌烟阁除名,所以《旧唐书》里,仆固怀恩并没有被归入《叛臣传》。
对于郭子仪,唐代宗自然更能优容,因而对女儿道:“这是实话。若子仪想当皇帝,天下岂是汝家所有?”随即劝令公主归家,好生侍奉丈夫与公婆。
不事稼穑的公主驸马在长安生闲气,持重谋国的副元帅在干吗呢?在司令部种地。
永泰以后,郭子仪长期驻扎河中府。那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军队虽由国家财政强力支持,但也经常陷入乏粮的窘境,由此导致的兵变时有发生。既然局面已经平静,郭子仪便率先动手,自耕田地百亩。汾阳王已经行动,将校们哪好意思落后,而士卒不待命令,也纷纷仿效。那一年里,河中野无旷土,军有余粮。
恰在此时,郭子仪听说了这事儿。比起儿子的浑话,皇帝平静的话更令他畏惧。大是大非,岂能怠慢,立即囚禁郭暧,进宫请罪。唐代宗对郭子仪颇为尊重,从不直呼其名,而称之为大臣。而今亲家相对,他的态度更加亲切,语气轻描淡写:“谚云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于闺房之言,何足为怪!”
小两口闺房吵架话赶话,有啥了不起的?我们如果不能装聋作哑,亲家翁的关系,还怎么处?虽则如此,郭子仪还是将郭暧打了几十棍。容忍是皇家的大度,责罚则是臣子的态度。
十一
创业难,守业更难。郭子仪马上封王的过程已交代清楚,但又是如何保住的呢?对朝廷绝对恭顺、不恋兵权还不够,还有诸多生存之道。这又要提到一个寒冷的冬天。
大历二年(767)。对郭子仪而言之所以寒冷,不仅仅因为十一月里长安城“纷雾如雪,草木冰”,更因为十二月四日,他父亲的坟墓被盗掘。虽出自太原郭氏,但郭子仪的籍贯却是华州郑县(今渭南市华州区),其父自然也葬在那里。
当时郭子仪正辗转泾阳、奉天抵御吐蕃。在前线浴血抗敌的副元帅被挖了祖坟,这当然是大事,但蹊跷的是,官府组织查访缉拿,竟然没有结果。
谁干的呢?很多人指向权宦鱼朝恩。当时宰相元载、权宦鱼朝恩和大将郭子仪,可谓三足鼎立。鱼朝恩嫉妒郭子仪的盖世功勋,为破坏风水,挖了他的祖坟。
祖坟被挖却找不到责任人,大将岂能容忍?朝堂上忧心忡忡。君臣见面时,唐代宗深表遗憾关切,但郭子仪竟没有丝毫责难,只有满怀自责,甚至真诚落泪:“臣久将兵,不能禁部下为暴,军士多发人冢。今有人盗臣父冢,此乃天谴,非人事也。”
被人挖了祖坟,郭子仪痛恨不痛恨?当然痛恨。为什么不追究?因为可能牵扯到鱼朝恩,而鱼朝恩背后还站着唐代宗。
郭子仪不仅不跟鱼朝恩较劲,也不在元载和鱼朝恩之间站队。根据皇帝的命令,鱼朝恩、元载和郭子仪经常在一起喝酒,一顿酒席三十万。鱼朝恩以助代宗之母章敬太后冥福的名义,在他受赐的田庄上建了章敬寺。某日他邀请郭子仪来此同游,没喊元载,元载担心他们结盟,便派人悄悄告诉郭子仪,说鱼朝恩要暗害他。左右建议带三百甲士,但郭子仪连连摇头:“我,国之大臣,彼无天子之命,安敢害我!若受命而来,汝曹欲何为!”
郭子仪只带着几名家童前去赴约。鱼朝恩大惊,因这大大低于他这个级别的干部应有的待遇,本能地询问原因。郭子仪直言相告,最后道:“恐烦公经营耳。”
请您多费心。
世上没有纯粹的绝对的坏人,再坏的人也有被感动的时候,比方那个时刻的鱼朝恩。他捧手抚心,落泪叹道:“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有此曲折,他们之间的恩怨,自可暂时了结。
十二
还有一个疑惑始终萦绕心头。郭子仪似乎很会带兵,但军纪并不严。用史书上的原话,是:“权任既重,功名复大,性宽大,政令颇不肃。”这样的军队,哪来的战斗力?
不仅如此,郭子仪对家人的约束倒是很严格。如果说责打郭暧主要是姿态,那么下面这则记载,足以说明他的真实态度。
大历三年(768),长安城“六月伏日,寒”。当年郭子仪之妾南阳夫人的乳母之子,因犯军中不许无故跑马的禁令而被都虞候下令杖杀,郭子仪的儿子们立即向父亲告状,控诉都虞候蛮横,要求惩罚。郭子仪很生气,将他们全部轰走,次日还对僚佐叹道:“我的儿子都是当奴才的料!不欣赏父亲的都虞候,只怜惜母亲的乳母之子。这种人,不是奴才是什么!”
但郭子仪治军不严也有明确记载,而且还是文学家柳河东的手笔《段太尉逸事状》,主角儿是前面曾经出现过的段秀实。
郭子仪之子郭晞驻扎邠州期间,士兵横行不法,糜烂地方,但节度使白孝德敢怒而不敢言。段秀实闻听,不惜引火烧身,要求代理白孝德的都虞候,执掌军法。此后郭晞部下十七人进街市抢酒,砸坏酒器不说,还刺伤卖酒的老者。段秀实将他们全部抓住,市场门前随即挂出十七颗人头。郭军大怒,纷纷披甲持枪,内乱一触即发。白孝德惊慌失措,段秀实镇定自若。他辞掉白孝德派出的几十名护卫,又解下佩刀,挑一个又老又跛的士兵牵马,去郭晞营中解决问题。就是郭子仪单骑见回纥的原版。
冤有头债有主,愤怒的士兵立即涌了上来,顶盔罩甲,枪明刀寒,杀气腾腾。段秀实微微一笑:“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士兵们被其气势慑服,也就没敢造次。等见到郭晞,段秀实道:“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尚书是郭晞当时的名衔。他不是糊涂人,立即喝退士卒,向段秀实谢罪。事已至此,段秀实还不肯罢休,非要在郭晞军中吃饭住宿,令牵马的老兵次日再来。那一夜郭晞和衣而卧,段秀实倒睡得安稳,不仅仅因为有警卫击刁斗保护,更因为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从此以后,邠州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
郭晞原谅了段秀实,但又不得不派出警卫,专门敲打梆子提供特别保护,可见他自己对士兵会不会冲动报复都没有把握,日常军纪严不严,也就不必再说。可以想见,史书上记载的宦官对郭子仪的“谗毁”,除了弃军先逃,肯定还包括这些。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将军,为什么能打胜仗?
这让我想起两个晚清人物。一个是李莲英。他曾经说过,只要你让我的针能过得去,我一定让你的线过得去。凡事互留余地。另外一个是曾国藩。他起兵之初,军纪非常严格,自己不贪功贪财,也绝不允许部下这样,但后来此路不通,只能改弦更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己依旧清廉自守,但对部下贪功劫财得过且过,结果胜仗越来越多。
当时因为规章严格而导致的兵变,时有发生。郭子仪二度出山的推手、朔方诸军都统李国贞与河东节度使邓景山,死因都在于此。他们虽然死于国事,但朝廷并不认同,视为抚御失宜。对朝廷而言,法度只是维护朝廷的工具。如果一味维护法度将危及朝廷,那就只能暂时舍弃。换句话说,不只以匈奴为首的少数民族军队作战要受利益驱动,当时的唐军多少也是如此。利润是历史车轮前进必需的润滑油。但儒家出身的史官,对此总是羞羞答答。
郭子仪则心领神会。只要不直接危及军队和战事,他都能过得去。这大概也是田承嗣与李灵曜那样的叛将,都对他毕恭毕敬的原因。田承嗣占据魏博骄纵不法,朝廷都不放在眼里,但当郭子仪遣使过去时,他却指着膝盖道:“这个膝盖很久没向人下拜了,今天拜一拜郭令公。”随即向西跪拜。李灵耀割据汴州时,不管公私财物经过,一律扣押,但郭子仪的财物非但不扣,还命人押送。
为什么?一定是郭子仪总让他们的针过去,所以他们也让郭子仪的线过去。即便仆固怀恩、李怀光、浑瑊这样的名将,“虽贵为王公,常颐指役使,趋走于前,家人亦以仆隶视之”。
话说回来,这也是朝廷格外警惕郭子仪的原因。这样宽厚的将领,威望甚高,振臂一呼便响应云集,不得不防。
行文至此,兵败相州后,李光弼全师而退、郭子仪丢盔弃甲的原因,也就有了答案。
能打胜仗的未必就是最好的军队。最好的军队,不但要善于打胜仗,更要善于打败仗:战败之后不慌乱不溃散,有序撤退,并迅速恢复建制,二十小天后又是一条好汉。而做到这一点,只能靠严格乃至严酷的军纪约束。李光弼能做到,但郭子仪不能,当然,也可能是不愿。而他在相州弃军先逃,部下之所以依旧拥戴,甚至不惜武力挽回,无非因为那只是偶然事件,并非常态,而那些将士自己有时也难免如此。他们是以常人的心态,原谅容忍另外一种常人的行为。他们跟郭子仪一样趴在战壕里摸爬滚打,而不是掐腰站在史书之外的道德制高点上。站着的人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说话不腰疼。
说到底,这世上没有几个人,真正喜欢严格的不讲情面的上司。
十三
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唐代宗驾崩。其子唐德宗上台伊始,便解决了郭子仪。因为他的目标实在太显眼:司徒、中书令领河中尹、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关内河东副元帅;朔方节度、关内支度、盐池和六城水运大使;押蕃部并营田及河阳道观察等使。
对于一个八十三岁的老将而言,这些职务委实太多。唐代宗便想将郭子仪召回朝廷,一直未能决断,唐德宗自然要快刀斩乱麻。任何一位新皇帝,对几朝元老都会有本能的警觉。未必是怀疑他们的忠诚,主要是老人不如新人好使唤。最极端的例子,就是赵孝成王以赵括取代廉颇。
郭子仪被加以尚父的尊号,进太尉,仍兼中书令,食邑加到两千户,担任代宗的山陵使,名义是主持修建皇陵。对一般人而言,这是剥夺实权,但郭子仪却无所谓。他先前不恋栈,而今老了但绝不老糊涂,像往常那样,接到诏书即刻就道。
回到朝堂的汾阳王很有意思。府中生活非常奢侈,尽管他曾在河中自耕百亩。这种奢侈,既是他宽大性格的体现,同时也是自保措施。他那个级别的干部,很多奢侈都不是奢侈。他的树已经足够高大,不想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府邸宽阔深远,但不设门禁,任人自由出入。他的部属很多,经常有人拜谒或者辞行,每当此时,他的妻女都不避讳。唯独御史大夫卢杞过来,郭子仪会屏退闲人。为什么?因为卢杞相貌丑陋,跟李辅国可有一比,全都面丑心毒。郭子仪担心身边人看见会本能地嗤笑,惹怒卢杞,引来灾祸。而卢杞害人的确是史书有名,书法家颜真卿实际就死于他的借刀杀人。
外面来人,内室不避。有一次郭子仪的夫人正在梳妆打扮,外面来了客人,她依旧让女儿递毛巾倒水,像使唤下人一样。郭子仪的儿子个个官高爵显,觉得这样不成体统,但郭子仪自有主张:“尔曹固非所料。且吾马食官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
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透明意味着无私。但这个道理,时至今日,也有很多人、很多部门不明白,或者不敢明白。
在武将群像中,郭子仪的行为类似儒家,但又不像李光弼那样有著述。他一定是个宽厚实在的老好人,有主意,没脾气,对舞文弄墨不感冒。故而尽管如此显赫,却始终没有招引一流文人入幕。高适辅佐哥舒翰,岑参辅佐封常清,杜甫追随严武,李白追随永王李璘,都留下了优美的篇章。甚至李师道邀请张籍不成,也导致名句流传,汾阳王却偏偏没有。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李白写过这首《汾阳王赞》:
忠武英声振德威,恩光荡荡古今稀。
八男受爵黄金印,七婿封官碧紫薇。
半壁宫花歌宴罢,满床牙笏肃朝归。
应知积庆源流远,自有云礽拜锁闱。
郭子仪受封为郡王那一年年底,李白死于宣城,所以这诗几乎可以算是诗仙的绝笔。二人应当并无交集。《醒世通言》的《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中,关于李白早年救郭子仪、晚年又被郭子仪相救的说法,应当是小说家言。此诗颇为一般,甚至还不如李端那首。看来即便对郭子仪这样的名将,一味歌功颂德的命题作文也不好写,哪怕他是诗仙。
建中二年(781),八十五岁的郭子仪病逝。此后不久,唐德宗便将“九月衣衫,十月始裘”的规矩,提前了一个月。李杜、王孟、高岑已逝,元白、韩柳尚幼,温李未生。大唐的朝局与天气,是无可挽回地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