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香玉 朱先兰
“使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是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的目标之一。绘本作为一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阅读习惯,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父母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能促进亲子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幼儿形成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设计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时,可以以绘本为载体,建立亲子阅读机制,使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有效阅读。
首先,3~6岁幼儿处于语言能力发展和阅读习惯养成的黄金期,教师以绘本为载体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幼儿通过绘本阅读,能够掌握图文对照的阅读方法,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最后,家长通过亲子阅读活动,有机会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使家长形成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教育观念。
一是主体性原则。在亲子绘本阅读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家长是辅助。
二是完整性原则。以绘本为载体的亲子阅读活动是一项家园共育活动,应具有完整的教育目标、内容和过程。
三是秩序性原则。环境安静、秩序井然是亲子绘本阅读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教师在组织亲子绘本阅读活动时应注重对现场秩序的维持,以保证亲子绘本阅读活动顺利开展。
可供学龄前幼儿阅读的绘本数不胜数,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阅读兴趣来选择绘本,以保证亲子绘本阅读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基于亲子阅读背景,教师应向家长分享科学选择绘本的方法,指导家长为幼儿购买合适的绘本,以满足幼儿对绘本阅读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亲子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应创设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促进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环境创设。
1.外部环境。教师要和家长携手,为幼儿打造和谐、愉悦的阅读环境,创设有利于引发幼儿阅读行为的空间,投放丰富的材料。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绘本图书角,投放《大卫惹麻烦》《蚯蚓的日记》《抱抱》《鸭子骑车记》《风到哪里去了》《月亮生日快乐》等充满趣味性的绘本,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指导家长在家中创设“亲子阅读小天地”,并让家长为幼儿准备《我爱幼儿园》《我不知道我是谁》等能够引领幼儿成长、符合幼儿阅读兴趣的绘本,为亲子阅读创造条件。此外,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利用装饰画、玩偶、音乐等装饰性材料,打造和谐愉悦的亲子绘本阅读空间。
2.心理环境。立足亲子绘本阅读活动,教师和家长要共同为幼儿打造温馨、愉悦的阅读绘本环境。以绘本《大卫不可以》亲子阅读活动为例,在导入活动后,教师用轻松温柔的语气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当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爱”之后,教师又问:“爸爸妈妈在生活中有没有向你们说过‘不可以’‘不行’这样拒绝的话呀?”当幼儿回答之后,教师提问:“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既然爸爸妈妈是爱你们的,为什么还要拒绝(或制止)你们呢?”针对这一问题,幼儿自然想要知道答案。教师继续提问:“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大卫不可以》的故事吧,也许,大卫能告诉你们答案哟!但是别忘了,你们也可以在阅读的时候问一问爸爸妈妈呀!”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边阅读大卫的故事,一边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以下是幼儿与家长交流的片段。
幼儿1:“爸爸,我记得有一次我站在椅子上想要拿柜子上的东西,你也紧张地说‘不可以’,当时你是不是很担心我的安全呀?”
爸爸:“是呀宝贝,因为你那样做很容易摔倒,爸爸可不想看到你受伤。”
幼儿2:“妈妈,我有一次不小心把面粉撒了一地,你大声说‘不可以’。原来,这就像大卫的鞋子沾满了泥巴,踩在地板上会让屋子变脏,真的不可以!”
妈妈:“宝贝说得真好,宝贝已经学会理解妈妈啦!”
亲子阅读结束后,教师对幼儿提问:“小朋友们,大卫的故事读完啦,你们有什么收获呀?”当幼儿表达出“有些时候爸爸妈妈是因为爱才拒绝我们的要求、制止我们的行为”的想法时,表明幼儿在和谐、愉悦的亲子绘本阅读环境中读懂了绘本,理解了父母对自己的爱。
教师在亲子绘本阅读中要引导幼儿观察、解读绘本的细节,这有利于提高亲子绘本阅读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该绘本的封面图体现了三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一只大兔子和一只小兔子;第二个细节是小兔子拽着大兔子的耳朵,大兔子低头看着小兔子;第三个细节是小兔子在开心地蹦蹦跳跳。在亲子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应先提醒幼儿与家长观察绘本封面的三处细节,让家长引导幼儿对相关细节进行猜想,如“小兔子一定是在问大兔子问题,它怕大兔子听不到,所以要把大兔子的耳朵拽得低一点”“小兔子是一只活泼的小兔子,它总是蹦蹦跳跳的”等。简单的画面和细节能引发幼儿的无限联想,点燃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热情。接着,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翻开绘本,继续观察插图与文字中蕴藏的细节,如大兔子看着小兔子张开了手臂,大兔子也张开了手臂,并对小兔子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大兔子把小兔子抱起来,等等。通过解读这些细节,幼儿发现“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从而理解了爱的含义。同时,幼儿在此过程中掌握了观察、联想、图文对比等绘本故事的阅读方法。
教师要珍视幼儿游戏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开展亲子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亲子阅读活动,将游戏元素适当融入阅读活动。
1.以绘本为载体,鼓励幼儿讲故事。亲子绘本阅读属于语言领域活动范畴,其教育教学目标是“乐意与人交谈,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基于此,教师在亲子绘本阅读中可以开展“故事大王”“我是故事小宝库”等活动,鼓励幼儿在班集体中用童真的语言讲述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在此过程中,幼儿可能会出现中途中断或卡顿的情况,家长可以适当提醒幼儿:“别着急,宝贝,你再想一想这个故事里还发生了什么。妈妈记得有一个好玩的情节,你还记得吗?”“宝贝,你之前和爸爸说,你最喜欢家里的哪一本绘本?”在亲子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绘画工具,鼓励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通过简笔画还原绘本的故事情节。除此以外,自制绘本也能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绘画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协同发展。上述活动能够丰富幼儿的阅读体验,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提升亲子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2.以绘本为载体,组织亲子表演。亲子故事表演活动具有表演特征和游戏性质,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是深化幼儿对绘本理解的有效途径,也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有效方式。教师以绘本为载体,组织亲子故事表演活动时,应提前准备表演所需的服装,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表演所需的创意道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亲子表演。例如,在由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衍生出的亲子故事表演活动中,家长与幼儿分别扮演“牙医”和“鳄鱼”,他们将角色的性格特点通过对话和肢体动作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这个表演活动不仅完整还原了绘本故事,还让幼儿明白了要保护牙齿,面对问题要勇敢的道理。
以绘本为载体的亲子阅读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社会性情感的发展,还能进一步增进亲子感情。在亲子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积极开展形式新颖的亲子阅读活动,为幼儿带来别样的阅读体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