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日本时代变革下的学制探索

2022-12-21 08:50高益民李宗宸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教育家 2022年44期
关键词:学制日本课程

高益民 李宗宸|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尝试更加灵活多样的学制改革。早在1998年,日本就创设了实现初中和高中一贯教育的“中等教育学校”制度,以使中等教育更具连续性,让学校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上,同时通过取消中考缓解升学带来的竞争压力。2016年,日本又增设了“义务教育学校”这一新的学校类型,尝试贯通小学和初中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有哪些特点和优势?有哪些不足?从日本的一贯制教育实践中,我们可窥一二。

义务教育学校制度与小中一贯教育

义务教育学校,顾名思义,是指将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的义务教育学校合并在一起,实施九年一贯教育的学校类型。截至2021年,日本共有151所这样的学校。义务教育学校是日本在修订《学校教育法》后新增的学校类型,除了义务教育学校外,还有900余所小学和500所初中也在实施小中一贯教育,这些学校一般被称作“小中一贯型学校”,此类学校往往是在原有小学和初中的基础上合作成立的。同一举办者下属的一所初中和多所小学,或者同一学区邻近的初中和小学,都可按照实际需要组合成“小中一贯型学校”。从实践上看,义务教育学校相较小中一贯型学校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义务教育学校由一个校长管理,只有一套行政班子和教师组织;小中一贯型学校则有其各自的行政组织,但往往也会通过创建一个统筹协调多方组织的中间部门来解决管理和教学上的问题。

其次,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原则上需要同时持有小学教师资格证和初中教师资格证才能任教,而小中一贯型学校教师只需要具有其所教学段的教师资格证即可。与我国不同的是,日本各个学段的教师资格证之间不具备互通关系。由于日本的教师资格证认证对学生大学时期修读的课程学分有严格要求,不同种类的教师资格所需要修读的课程并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各个学段教师的专业性,所以义务教育学校要求教师同时持有小学和初中两项教师资格证,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素质。

最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九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更具自主权。一方面,义务教育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教育需求,设置全国课程大纲规定以外的科目和活动,以保障教育的连续性和质量。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学校可以不完全依照全国课程大纲规定的学段教学计划另行安排,甚至可以替换一部分授课内容,这种权力并非所有小中一贯型学校都能享有。

义务教育学校制度出台的原因

日本推进小中一贯教育、创设义务教育学校制度有其客观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义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迭代,要求义务教育在“质”和“量”上都要有所提升。例如,由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迅猛,日本全国课程标准新增了许多关于外语教育和信息教育的内容。此外,近些年来,日本儿童生长发育时间有所提前,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反思现行义务教育是否真的符合现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比如日本文部科学省在整理关于小中一贯教育的意见稿时,就有调查反映,当下儿童的身心发育时间比开始施行现行学制时要提前近两年,故而学校教学安排也应该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变化。

此外,日本还希望通过推进小中一贯教育来解决学校教育中现存的一些问题,如日本长期存在的校园霸凌、逃学等。这些问题大多集中出现在初中阶段,不少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情况,在日本,这种现象被称作“中学一年级阻碍”现象。从现行制度来看,日本小学通常采用包班制,由一名教师教授学生所有科目,而初中通常采用科任制,再加上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科目增多、考试导向加重等因素,学生难以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难以接受成绩或发展上的落差。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初中生不到校上学的人数达到了13万,占总人数的4.13%。实施小中一贯教育,可以实现更好的衔接和过渡,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困难。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日本尝试对长期沿袭的“六三三”学制进行改革。义务教育学校被允许更加灵活地调整课程和管理安排,例如: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科任制;提前在小学阶段教授初中课程的预备内容;从小学开始实施定期测试;实施统一的授课和作息时间;合并小学、初中的学生委员会和社团活动;统一小学和初中的校规;等等。有些义务教育学校还整合小学和初中的校园、校舍、设施设备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当然,也有人指出义务教育学校制度存在很大问题,比如不便于学生的转出、转入,也没法与六年制的“中等教育学校”衔接;中小学撤点并校造成儿童上下学距离太远;教学活动超前可能导致小学“中学化”,损害儿童的学习动机;九年一贯制的组织方式可能造成学生的人际关系固化,教师工作负担和压力过重等。虽然义务教育学校确实可能存在这样一些弊端,但作为推进小中一贯教育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学校必将对今后日本的学制改革起到重要作用。

义务教育学校实践的特色

日本东京市的品川区是最早开始实施小中一贯教育的行政区域之一,并于2003年被文部科学省指定为小中一贯教育特区,专门研究如何实现九年课程的灵活授课问题。截至2019年,品川区共建有义务教育学校6所,另有小中一贯型小学31所和初中9所。有趣的是,在日本,这类由几所学校联合构成的一贯制学校往往会以“某某学园”命名,也许是因为这种颇具私立学校风格的命名方式能将之与普通中小学区别开来。

品川学园2011年由当地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联合成立,2016年经撤点并校改建成为义务教育学校。该校实施的小中一贯教育是品川区一贯制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缩影。

品川学园实施的是“4—3—2”学制,当然,不同的义务教育学校有不同的学制划分,如“5—4”制或“4—5”制,也有的沿用“6—3”制,但试点学校普遍采用的是“4—3—2”学制。品川学园的每个教育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1至4年级以习得和养成基础技能和基本规范为主,被称作“寺子屋式的指导”。寺子屋是日本江户时期教授平民子女基础读写算技能的教育设施,这个概念表达了该校在学生的早期发展阶段为其打好学习和生活基础的教育观。5至7年级以严格规训学生的习惯、养成坚忍的意志为核心,被称作“道场式的指导”。道场是日本传统中习武的地方,正如同练武要反复不断地练习一般,该校也通过这3年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巩固此前打下的基础,同时培养健全人格,为接下来的发展做准备。8至9年级则重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个性与能力,被称作“私塾式的指导”。学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色和能力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增加更多自主活动和小班化教学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学校尤其重视学生社会性的养成,会开展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

为了体现对发展阶段的划分,该校每年都会举办全校活动让学生纪念自己的成长。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末举办交接仪式,让即将退任的年级干部和新当选的下一任干部进行深度互动,让四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为彼此送上鼓励与祝福;七年级学生则会举办名为“立志仪式”的活动,表达自己对理想、责任、志向的理解。

作为义务教育学校,该校也能较为自由地安排课程活动和行政管理措施。例如:该校从五年级起就实行课程科任制,并且进行“交叉授课”,即由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相互“换教”,到对方所在学段开展教学,方便不同学段的教师更加精准地分析学情、制定计划,同时拉近师生关系、建立信任;组织各种跨学年的交流活动,按照学段设置学生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等。

义务教育学校制度和中等教育学校等制度一样,其出现反映了日本学制改革的新趋向。义务教育学校对新型学制的探索、对小学和初中衔接模式的尝试、对义务教育普遍存在问题的应对等,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猜你喜欢
学制日本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黄金时代》日本版
五行真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理与法理:中小学学制变革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