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往事警示未来

2022-12-20 09:11文千剑
时代邮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爱德华多拉丁美洲殖民

文千剑

作者: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译者: 王玫 等

出版单位: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定价: 79.00元

这是一部令人震颤的历史纪录。记者出身的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从故纸堆里挖掘出大量被遗忘的史料,还原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拉丁美洲的500年苦难史。拉丁美洲曾孕育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为何在近代沦为殖民地?拉美国家独立后,曾经历过短暂的经济繁荣,为何又集体陷入“拉美陷阱”,在贫困与动荡中徘徊?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拉美之痛,是第三世界国家深受殖民与掠夺之苦的缩影。这段充满血泪的辛酸历史,始于欧洲殖民者对拉美土著的大屠杀。“当外国征服者出现时,美洲印第安人不少于7000万,但在一个半世纪后就减少到350万。”作者用不容辩驳的史料,让人们看到这片曾经辽阔富饶的土地,如何在“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侵袭下失去颜色。可以说,这是“美洲殖民制度一个敞开的伤口,一份控告书”。

这份控告书,不仅仅针对殖民侵略与野蛮掠夺,更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提出控诉。为什么一些拉美国家在争取民族独立之后,依然处于“经济落空、社会受挫、民族失望”的境地?就其自身而言,可以归因于独裁统治、党派纷争、治理失序等;从外部看,则是经济霸凌和资本寡头扼住了拉美国家的喉咙,切断了他们平等参与国际经济流通的“血管”。

对此,作者有着沉痛思索。史料表明,“殖民者”从未停止对拉美国家的控制。500多年前,他们的武器是枪炮,而在现代,武器披上了“自由贸易”“经济援助”的漂亮外衣,控制方式则是更加隐蔽的资源掠夺和资本入侵。拉美国家的可可豆、棉花、天然橡胶、咖啡豆等初级产品,被源源不断“运往遥远的权力中心”,而“最终确定市场价格的中心分别在华盛顿、纽约、巴黎、阿姆斯特丹和汉堡,也在部长会议和证券交易所”。

这种新殖民主义的巧取豪夺,常常以“国际分工”的美好面貌出现。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国际分工,就是指一些国家专门赢利,而另一些国家专门承受损失,它总是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利。在这个分工体系中,拉美国家没有资源定价权,没有经济主导权,没有交易话语权,“在安蒂奥基亚山坡上,甚至连表白爱情选择什么时机也要取决于纽约交易所的行情”。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站在食物链顶端,通过操控资本、签署贸易协定等手段,使拉美国家成为他们的经济附庸,使“拉丁美洲各大港口”成为他们财富的中继站。作者由此得出结论,发展是少数人的饕餮盛宴。

加莱亚诺被誉为“拉丁美洲的声音”。这本书出版于上世纪70年代,50多年过去了,作者对“拉美之痛”的透彻洞察、对“强盗逻辑”的深刻揭示,依然具有警示意义。“历史是回首往事的先知,它根据赞成和反对的往事来预告未来。”拉美的悲剧,是我们的“镜鉴”;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应该永远铭记的“警世恒言”。

猜你喜欢
爱德华多拉丁美洲殖民
博索纳罗之子没当成驻美大使
殖民岂能有功
消失的殖民村庄和神秘字符
“长颈鹿病房”和非洲娃娃的情缘
爱德华多·纳兰霍画展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
终极真人秀:疯狂的火星殖民计划
拉丁美洲油气探明储量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