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明 唐 滔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商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61)
近年来高职课程教学信息化步伐加快,慕课(MOOC)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我们主持建设的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电子商务概论”,于2019年10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第一次开课,到2021年3月为第四次开课。前3次开课,参加学习的合计有5 286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高职慕课讨论区的互动情况总是不太理想,学习者的参与度较低,互动的内容质量也不高。讨论区互动是慕课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慕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如何让讨论区“活跃”起来,这是慕课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于慕课讨论区互动问题,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教师、学生或平台角度出发。有些研究者从教师角度出发,认为教师应积极参与讨论区互动,并加强对讨论区互动的管理。有关个案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讨论区互动质量,教师需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与调控作用,加强论坛发帖管理[1]。史慧姗等人采集分析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40门课程的讨论区数据,结果也表明,教师的参与对学生浏览和回复的次数有明显影响[2]。王泰等人通过挖掘8门慕课的论坛数据发现,教师的参与能影响学生后续讨论的认知层次[3]。
有些研究者对学生发帖的时间、种类、数量、质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吴冰研究了慕课讨论区反馈对学习者学习进度的影响,发现回帖人(同一课程学习者)的学习进度,显著正向影响其他学习者学习进度和发帖总数[4]。符之逸等人研究发现,慕课学习者讨论的话题多样,主要话题内容为课程知识点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存在少量的闲聊灌水及重复提问帖[5]。张婧婧等人分析了“重要的”参与者的发言特征,发现“重要的”参与者的发言内容与其他参与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别,他们的发言明显更多与知识内容相关。“重要的”参与者有关知识类的发言,大多是为了解答其他参与者在论坛提出的疑问,他们扮演了传递知识的角色,但还未能在论坛通过多次对话对知识进行建构。因此认为,慕课教学需要更有效地解决这些“重要的”参与者的学习问题,并提高他们对于其他参与者交互的影响作用[6]。
有的研究者从慕课平台角度提出了一些促进讨论区互动的建议。如彭晛等人建议,平台可以提供感知接纳型的可视化分析结果,以便教师根据学习者共同体和个体关注话题类型和话题强度的变化规律,及时了解并预测学习者的兴趣话题,以调整教学内容,个性化地为学习者提供话语内容反馈和相关资源推荐[7]。李琳琳建议,在线教学平台设计者要多关注学生信息输出的互动需求,以提高生生互动的频率和效果[8]。
从现有的相关文献来看,已有的研究以教师为中心促进讨论区互动的成果较多,研究如何调动学生互动积极性的较少;研究讨论区本科院校学生互动的成果较多,研究讨论区高职院校学生互动的较少;研究成果中学术论文较多,但促进互动的一些建议缺乏可操作性。本次研究,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课程教学具体情况,借鉴优秀慕课互动经验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设计了促进讨论区互动的方案,然后在“电子商务概论”慕课教学中不断迭代优化方案,希望由此探索出一条可以实现高职慕课讨论区高质量自生长的途径。
慕课讨论区是慕课设置的供教师、学生交流讨论的平台。国内慕课平台大多将其称作讨论区,也有研究者称之为论坛。我们将研究的是由网易的云课堂与教育部的爱课程网联合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中国大学MOOC中的讨论区,其中包括教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综合讨论区3个板块。在学习活动序列中,通过按钮“向老师提问”发的帖子都汇集在教师答疑区。教师发起的讨论话题汇集在课堂交流区,学生在这里的发帖会被用于计分。在综合讨论区,学生可以分享学习经验、想法以及任何话题。
慕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激发学习者思考和分析问题,最终达到知识内化迁移及创新的动态行为过程。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把教育思想、理念、态度、知识和方法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可以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这些知识和观念,进而不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我们这里研究的互动,主要聚焦于慕课讨论区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包含中国大学MOOC平台内的其他方式的互动。
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各门课程的开课与结课时间早晚不一。有些课程结课后,无法访问收集数据。有些学习者会在课程临近结课时突击发帖刷分。因此,我们选择的调查时间是在学期的中间,大部分课程开课已有数周,此时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教学的正常状况。
2021年5月9日,我们收集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高职(大专)和本科的电子商务类课程讨论区的互动数据。这些课程的名称不完全相同,有“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等,但课程内容都主要是介绍电子商务方面的基础知识。5月9日处于开课状态的电子商务类课程有16门,其中高职的6门、本科的10门。考虑到我们的课程用于教学实验,因此下面对高职与本科电子商务类课程讨论区互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时,不包含我们的课程数据,只用其他5门高职课程的数据。
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99门高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前面提到的5门高职课程不在其中),这是教育部公布的第三批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有39门课程发布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剔除在2021年5月9日未开课的4门课程,我们收集了处于开课状态的35门精品课程的讨论区互动数据(见表1)。
表1 电子商务类慕课讨论区互动数据
表1中罗列的数据,是2021年5月9日同类课程相应项目数据的按课程门数的平均数(例如:5门高职课程的学习人数=5门课程学习人数总和/5)。课程学习人数、完成周数,采集自课程首页。发帖人数、帖子数、主题数、回复数、评论数、被顶次数,是从慕课讨论区第一页的“发帖排行榜top100”中收集。“发帖排行榜top100”是该课程全部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发帖数量排名前100名的数据。有的课程“发帖排行榜top100”中发帖人不足100个,则按该课程的全部发帖人数收集数据。人均发帖数=贴子数/发帖人数。帖子分类涉及主题、回复、评论。帖子数=主题数+回复数+评论数。被顶次数,指top100参与者所发帖子被点赞的累计次数。最高回复数、最高投票数,采集自课程讨论区第一页。最高回复数,指课程全部主题中回复次数最多的某个主题的回复数量。最高投票数,指课程全部主题中被点赞次数最多的某个主题的点赞数量。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来看,高职电子商务课程讨论区的评论帖子数,略低于本科电子商务课程的数据,但其发帖人数、帖子数、主题数、回复数、被顶次数、最高回复数、最高投票数的数据,均高于本科电子商务课程,说明高职慕课讨论区互动的活跃度不低于本科慕课。但是,5门高职电子商务课程与35门高职精品课程相比,讨论区互动的各项指标却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帖子数、评论数、被顶次数、最高回复数、最高投票数,高职电子商务课程的数据远低于高职精品课程。由此可见,一般的高职电子商务类慕课,其讨论区互动的活跃度远低于高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进一步观察这些课程讨论区的互动内容,我们发现,主题帖子是以教师发布为主,学生发布的主题帖子较少;学生的帖子以一次性回复为主,且回复内容比较简单、重复率较高;帖子的浏览数不高,点赞的次数也不多。这说明,深度互动交流不足是普遍现象。
在“电子商务概论”慕课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广泛浏览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的优秀课程,并特别关注了讨论区互动做得好的课程,如傅钢善教授主讲的慕课“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在讨论区互动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同时借鉴有关线上、线下课程互动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并遵循社群运营理论,我们设计了优化“电子商务概论”慕课讨论区互动的方案。
我们对促进讨论区互动的实践探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第二次开课为第一个阶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阶段,通过在评分规则中要求学生多发帖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回复学生的提问、设置优秀作业集锦栏目等办法,调动学生的互动积极性。这个阶段围绕讨论区互动问题,是以探索教师应该怎么做为主。第三次、第四次开课为第二个阶段,将关注点聚焦在学习者身上,把社群运营理论应用到讨论区互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寻找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力求实现讨论区互动的去中心化和自生长。以教师为中心探索如何做好讨论区互动的问题,已有许多人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这里不再赘述。下面谈谈我们在第二个阶段的实践探索。
社群运营是将拥有共同兴趣的人连接在一起,运用一系列方法、手段和社交工具来提高社群用户互动频率和活跃度的一种做法[9]。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社群运营已成为企业热衷使用的营销手段。社群运营的核心是凝聚用户,进而连接用户与产品,以达到增加消费节点的最终目的,构建从兴趣聚集到商业变现的运营闭环。慕课讨论区是一种学习型社群,虽然不同于企业面对的以商业为目的的客户社群,但可以借鉴已经比较成熟的企业社群运营理论,做好一个开课周期内的慕课讨论区互动运营。“电子商务概论”第四次开课时,参加学习的校内班级有5个,包括大二的会计专业、金融管理专业,共183名学生。
意见领袖,通常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学生意见领袖在慕课讨论区也是存在的。在开课之初,尽快找到慕课学习者中的意见领袖,并组建讨论区互动运营团队,是做好讨论区互动的关键。教师是第一次给这5个班级授课,对学生都不了解,因此通过班长了解班级同学整体情况,是必不可少的掌握学情的重要环节。班长是班级中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同学中有一定号召力,是班级意见领袖的第一个合适人选,但班长不一定是这个班级的网络意见领袖,更不一定是本慕课的意见领袖。班长班务活动较多,也未必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运营团队的工作。于是,我们让班长推荐一位同学。被推荐的同学应该喜欢电子商务课程,对运营团队的目标感兴趣,善于网上交流,能够活跃氛围,在班级QQ群里响应快、回复快,学习成绩排名中等靠前。符合这些条件的同学,就是本慕课的意见领袖。5个班的班长及5个被推荐的慕课意见领袖与教师组成讨论区互动运营团队,建立相应的QQ工作群,共同负责第四次开课的讨论区互动。教师指定一位学生担任运营“总监”,负责团队的日常工作。
运营团队以群公告形式发布运营目标:本群是“电子商务概论”慕课讨论区运营的核心成员群,目标是让同学们愿意来讨论区,喜欢看本课程帖子,乐于在讨论区发帖和回帖。通过运营团队的努力,使讨论区的互动比前几次开课期间做得更活跃、质量更高。
目标确立了,运营团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然后建立交流制度,确保运营团队的交流有序进行。运营团队的日常交流以线下面对面交流及QQ即时交流为主;定期交流是每两周集中一次,在QQ群中召开会议,每次会议30分钟。会议内容主要是围绕讨论区互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安排下一步工作等。每次会议都有明确的主题,让各位成员提前有所准备。会议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发言,每人的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
运营团队成员平时的任务是活跃讨论区气氛、及时回答同学提问,但这些任务是弹性的,不好判断是做得好还是不好。因此,教师又为他们安排了比较具体的刚性任务,就是要求他们在综合讨论区发布“每周一闻”“每周一问”。有了具体的任务,他们感到好操作了,也容易获得成就感。团队通过完成这些具体任务,增添了讨论区的学习资源,同时也增强了讨论区对慕课学习者的吸引力。
“每周一闻”就是从最近一周的电子商务要闻中筛选出一则新闻,篇幅300字左右,在星期一发布。素材主要来自艾瑞网、亿邦动力网、网经社等网站。团队学生成员挑选电子商务要闻,有他们独特的视角,贴近学生知识水平和日常生活兴趣,同学乐于浏览并参与互动。“每周一问”就是每周提出一个与课程相关且同学感兴趣、愿意交流的话题,在星期三发布。一个开课周期中,早期的话题比较简单,如关于平台使用和网购方面的问题;中期的话题会专业一些;后期的话题,多半是与复习考试有关。设计的问题应当容易回答、容易互动。如果有关观点会存在分歧,则容易将讨论引向深入,这种问题最好。
“每周一闻”和“每周一问”由5个班轮流组织发布,由各班的运营团队成员具体负责。表现突出的成员被聘为慕课助教,协助教师管理慕课讨论区互动。
2021年5月,我们统计了“电子商务概论”慕课4次开课期间讨论区互动的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电子商务概论”慕课讨论区互动数据
表2中的最高浏览数,采自慕课讨论区第一页,指在课程全部主题中,浏览次数最多的那个主题的浏览量,它也是衡量互动程度的一个指标。表中前3次开课期间的数据,使用的是课程结束时的数据(期末数据);第四次开课期间的数据,使用的是2021年5月9日的数据,为期中数据。
表1中的互动数据也为期中数据。与表1比较,“电子商务概论”慕课第四次开课期间的互动数据,除了评论帖子数量(为38条)低于高职精品课程,其他各项互动数据,均高于表1中所列3类课程的互动数据。
表2所示各次开课期间的讨论区互动数据,彼此差异不大,但互动的质量前后相比是有变化的。2021年5月17日,我们对第四次开课的讨论区互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访谈了部分学生。调查结果显示,自发参与讨论区互动的学生比过去明显增多,学生的满意度提高了。
调查时按5个班的学习人数共发放问卷183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统计分析结果,有59.87%的学生对讨论区互动情况感到满意,只有5.92%的学生感到不满意。在发帖前,有69.08%的学生会仔细阅读他人的帖子,这是本慕课主题帖子的浏览数明显高于回复数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优秀作业集锦、“每周一闻”和“每周一问”等栏目调动了他们参与讨论区互动的积极性。事实上,这些栏目本身的互动频次很少,但增加了讨论区整体的吸引力,带来了其他互动行为的增长。针对栏目的互动直接效果不明显,但有助于其他互动行为的产生。本次调查还得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调查问卷中有31道题属于李克特量表题,平均得分最高的题目是“你期待同学或老师对你的帖子点赞”,平均得分为3.92分,有69.08%的学生期待他人点赞自己发的帖子。在多项选择回答“不主动回答课堂交流区问题的原因”时,有77.63%的学生勾选了“怕回答错”。这些反馈信息对我们也具有启发意义。
讨论区的互动在慕课教学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增强互动气氛、丰富互动内容、提高互动质量,需要教师和学习者共同努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结合课程、学习者、平台的特点,借鉴社群运营的有效做法,识别、培育课程意见领袖,组建讨论区运营团队;然后发挥团队的力量,设计有关栏目、组织相应活动,创造有趣、有价值的信息,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让“隐身”的学习者进入讨论区并大胆“亮相”,促进讨论区广泛地、持久地、高质量地互动起来,逐步使讨论区互动去除教师中心化,实现以学生为主的良性自生长。
在强调讨论区互动的同时,要注意互动应当适度,并不是互动越多越好。学习者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互动也会存在收益递减现象。在探索慕课讨论区互动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增加互动深度的问题。有人提出,应该从互动深度等4个维度提升在线教学互动[10]。我们赞同这一观点。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我们浏览了互动做得较好的多门高职课程的讨论区帖子,但没有发现真正具有深度的互动帖子。有关研究者及一些使用慕课的教师已经认识到深度互动的重要性,但在操作上实现深度互动还是有难度的。我们观察线下课程与课堂中的互动,高职学生作为某门课程的初学者,能够与教师或同学进行深度互动的也很少。当然,慕课使得线上学习者的聚集规模远大于线下规模,为开展大规模互动提供了可能,也为深度互动创造了一定条件。因此,实现深度互动,应该成为慕课教学研究的一个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