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现状、问题与建议

2022-12-19 05:54张生月张为苗金瑞欣后新莉
西北园艺(果树) 2022年6期
关键词:林果甘肃种质

肖 静 张生月 张为苗 金瑞欣 后新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种质资源是进行农业新品种选育和从事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对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20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的战略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指导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更是将种业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彰显出中央推进种业振兴的坚定决心。果树资源是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健康生活需求和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带,地域狭长,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具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为我国南北方果树自然分布过渡地带,也是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保存、演化、栽培的重要地区。甘肃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日温差大以及水热条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在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栽培上形成了抗旱、抗寒、优质的地方特色。甘肃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资源种类繁多。据《甘肃果树志》记载,甘肃省栽培、半栽培及野生果树有26科、55属、197种、39个变种和类型,1 738个品种(系),其中甘肃地方品种637个、引进品种1 101个。

从20世纪80代初开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原果树研究所)牵头,联合地方林业、果业、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对全省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并于1995年出版了甘肃第一部果树志。进入21世纪后,在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果树种质资源普查及数字化(2005—2008)”“甘肃省自然科技资源数据库及保存设施建设(2007—2010)”等项目支撑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牵头对全省苹果、梨、桃、杏、核桃、草莓等主要果树种质资源进行了补充调查,并收集保存了一批特色、濒危地方果树种质资源。此外,以甘肃省林科院、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天水果树所、天水师范学院、陇南经济林研究院、武威林科院、张掖林科院等为主的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积极加强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为甘肃主要果树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1 甘肃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肃省收集保存了苹果、梨、桃、葡萄、核桃、樱桃、油橄榄、枣等18个树种2 705份资源,其中甘肃地方资源525份,引进品种2 180份。详见表1。

表1 甘肃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保存情况

以上统计数据中,甘肃省农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收集保存苹果、梨、桃、杏、葡萄、核桃、草莓等果树种质资源900多份,甘肃省林科院收集保存油橄榄、扁桃等种质资源150多份,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收集保存苹果、杏等果树种质资源60多份,天水果树所收集保存苹果、樱桃、核桃等果树种质资源350多份,天水师范学院收集保存樱桃种质资源60多份,陇南经济林研究院收集保存核桃、油橄榄、花椒等种质资源380多份,武威林科院收集保存葡萄、梨等果树种质资源450多份,张掖林科院收集保存杏、梨等果树种质资源130多份。

2 甘肃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评价利用现状

各单位对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进行了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主要经济性状、抗逆性、适应性等田间表型鉴定,为品种资源推广利用提供了基本依据。同时,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蔡丹森、丁洁菲、田凤娟、苏艳丽,甘肃省农科院林果花卉所王玉安、陈建军等先后利用AFLP、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开展了梨、葡萄、李、苹果、杏、桃等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演化关系研究,为甘肃地方果树种质资源核心种质构建、科学保存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以甘肃省农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为主的科研单位,充分利用甘肃地方和引进特色品种资源作为亲本,利用杂交、实生育种技术,结合生物技术胚培养,先后选育并通过国家、省级登记、审(认)定的苹果、梨、核桃、葡萄、杏、桃等果树新品种达到37个,为促进甘肃及西北地区果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提供了良种支撑。

3 甘肃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部分地方特色优异果树种质资源减少或消失随着气候、自然环境、种植业结构、土地经营方式等的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地方种质资源迅速减少或消失。甘肃省农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在2005—2008年的资源普查中对照《甘肃果树志》记载,发现一些地方资源,尤其是一些特异、抗性资源已经消失。

3.2 主要果树种质资源存在重复保存现象为了完成来自不同部门的科研项目,各单位在苹果、梨、葡萄、杏、核桃、樱桃等主要果树种质资源保存方面存在重复现象,导致土地、财力、物力浪费,低水平的重复并不能很好地发挥种质资源的价值。

3.3 主要果树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不够目前收集保存的果树种质资源,在资源鉴定评价方面主要停留在田间表型鉴定。田间表型受地理、气候、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很难准确反应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开展主要果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演化关系研究,构建核心种质,开展特异基因挖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还远远不够。

3.4 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甘肃省农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针对桃、梨、葡萄、核桃、杏等树种,通过杂交、实生等育种技术选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但其他单位以引种为主,自主选育的新品种较少。同时,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较少。

4 几点建议

4.1 主要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借助“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动员省市县林业、果业主管部门,乡村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参与地方果树种质资源,尤其是特色、优异、濒危、抗性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做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同时,积极对接国家库(圃),一则对新收集的种质资源上交国家库,同时省上保存,实现“双保险”;二则对甘肃已经消失,但国家库(圃)还保存的甘肃地方资源,甘肃省也要收集保存1份,以更好地开展评价利用研究。

4.2 统筹规划,合理分工,避免主要果树种质资源重复保存从省级层面统一指导、协调甘肃省主要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工作,农林、科技、科研部门及农业高校需要积极沟通,按照“最适区域”原则,对主要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原则上每个单位的资源保存都要有侧重,避免低水平重复。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土地、财力、物力浪费,也有利于资源的精准鉴定和高效利用。

4.3 对主要果树种质资源开展精准鉴定和评价以省市高校、科研单位为主,加大主要果树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和评价工作。首先,利用SSR、SNP等分子标记技术,开展以甘肃地方果树种质资源为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演化关系研究,构建核心种质,为资源的科学合理保存、育种亲本选配等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开展抗寒、抗旱、耐盐等抗性基因挖掘,为抗性育种奠定基础。再次,开展香味、脆肉、颜色等功能基因挖掘,为品质定向提升奠定基础。

4.4 进一步加强主要果树的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省市主要科研单位、高校及果树科技型企业应积极开展果树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工作。重点针对甘肃旱、寒栽培环境和高原栽培特点,围绕优质、耐贮运、多样化、熟期配套及抗性(抗寒、抗旱)等主要育种目标,常规育种结合生物技术,进一步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育成更多、更好的果树新品种,为甘肃、西北地区果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提供良种支撑。

猜你喜欢
林果甘肃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平山县主要林果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
甘肃卷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开展双创行动 壮大林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