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点与重塑终点:微博评论对新闻收受环节的改写

2022-12-19 09:18曾庆香耿婉桐
关键词:视野受众文本

曾庆香,耿婉桐

(1.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 100021;2.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一、引 言

新媒体语境下,互联网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为个体赋予了更多的权利,打破了以“传者”为主体的、线性的、封闭式的新闻生产流程,受众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和消费者转向积极主动的新闻生产者和传播者。[1]与此相伴的则是“公民新闻”“众筹新闻”等概念的兴起,强调了公民在新闻生产中的作用和主体意识的上升。实际上,这种主体意识不仅体现在新闻文本的生产中,还体现在新闻文本的消费中,作为话语的新闻往往包括总结、事件、背景、后果和评论。[2]在融合新闻的背景下,公民通过对新闻的评论,参与到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来,共同建构了新闻的意义空间。

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评论是专业新闻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发表的意见或看法,对社会舆论、思想导向等具有一定的引领意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则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快速流通,或大或小的事件都可能被写成新闻进行报道。相应的,对一则新闻的评论也不再仅仅是专业媒体机构的权利。从早期的贴吧论坛“发帖”到今天新闻平台下方的评论留言,即新闻消息评论区的短评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看法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得以展示。与传统媒体机构的新闻评论不同,这种短评论字数较少,没有完整的议论叙事结构,用语较为口语化,往往是受众阅读完新闻的即时感受,是受众对新闻深刻印象、提出疑问、整体观感的反映。人们会自然地在浏览新闻之后,继续翻阅下方的评论,甚至为评论点赞、自发地进行回复等。这种短评论与新闻内容本体一起构成了受众对一则新闻的阅读和理解过程。

从早期的贴吧论坛“发帖”到今天新闻平台下方的评论留言,短评论愈发体现了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本文中,我们选取了微博平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原因有二:首先,微博目前是我国舆情的重要衍生地,消息的快速流通与匿名性的自由度吸引了大量用户,评论的意见更为多元;其次,微博开发的评论区以及评论回复搭建的“楼中楼”功能,可以及时观察到评论用户意见的反馈和感情态度的展示。为作区分,我们把微博评论区中的评论文本称为“微博评论”。微博评论是如何反映受众的主体性的?为什么受众喜欢看微博评论?这种新的新闻收受模式有怎样的意义?本文将借鉴文艺学中接受理论的相关内容,对微博平台热点新闻事件及评论进行分析,拟对微博评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予以说明。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微博评论:第二文本的创作融合

麦奎尔指出,“文本”一词有两种意义运用,其一是广泛地用来指涉实体信息本身(印刷文件、电影、电视节目或乐谱等),其二是费斯克提出的,以“文本”来代表内容和读者之间所产生的意义结果。[3]借鉴此观点,我们将由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和读者阅读后的评论统称为“新闻文本”,它扩大了新闻生产流程的范围,强调了受众在新闻收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杨保军指出,新闻活动的基本矛盾是“新闻传收矛盾”,新闻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关系,既是最为稳定的关系、始终存在的关系,又是整个新闻互动系统中最基本的核心关系。[4]这种“新闻收受行为”是一种接触媒介、阅读视听、感知理解和评价判断新闻文本的精神活动,进一步说,是收受主体与传播主体进行信息和意见交流的过程,是收受主体与自身之外的客观事实世界通过媒介符号(新闻文本)进行交流的过程,是收受主体在事实世界和媒介世界之后形成自己心理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逻辑上紧密联系的多个环节。[5]

参考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对新闻收受环节作进一步的解释。1967年,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学者尧斯阐述了接受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指出文艺创作文本定义的前提:作品只是作家创作的文艺制品, 即第一文本;而被读者印入脑中,经过领悟、解释、融化后再生的艺术情感和形象,才是真正的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6]第二文本强调信息的交流性,重点关照了读者的主体地位。接受美学理论的另一位创始人伊瑟尔指出,读者作为作品接受的能动力量,在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是“显在的读者”,即从事阅读活动的具体的人;二是观念的读者,分为意向对象的读者和“隐在的读者”。隐在的读者不是具体的实际读者,而是指一种“超验读者” “理想读者”,它意味着文本之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 实际读者则始终是对文本中隐在读者的不充分的实现。作者、文本、读者共同构成了作品意义的表达与建构空间。

接受美学理论被借鉴于新闻传播活动中,对解释受众行为和测量讯息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把新闻机构、个人所发布的新闻内容看作是一种处于潜势的文本,即“第一文本”,它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反映,通过新闻文本的表达方式得以呈现。就新闻文本的传播来看,第一文本的发布必然伴随着受众的研读与反馈,新闻实现其传递信息、影响受众认知功能的前提是受众必须“接收”到信息,并且对信息做出反应,这样文本的“生产”、内容的“抵达”和信息的“解读”共同构成新闻传播的合理闭环,也就是“第一文本”向“第二文本”的转换:它是被读者印入脑中,经过领悟、解释、融化后再生的艺术情感和形象,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则表现为受众对传播信息的阅读、理解和评价,即梵·迪克所提到的“评论”环节。

“评论”功能的应用,使“隐性的读者”实现了显性,文本被阅读的各种可能性被放置到了前台,即“第二文本”的展示;同时又实现了“隐性的读者”身份的转换,他们成了第二文本的创作者;读者被纳入到新闻生产过程中来,他们创作的第二文本与第一文本一起,又成为新的读者阅读的“第一文本”。对于新闻生产过程和新闻叙事手法,即新闻的第一文本创作流程,已有诸多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于第二文本的创作过程的关注则较少。

三、新闻评论中期待视野的“外溢”:补充、扩展、抵抗与讨论

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尧斯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借用科学哲学和社会学中“期待视野”①的内涵指出,在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可以指读者的主体性阅读文学作品时对文本的渗透和限定。在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和要求,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尺度。[7]这些已有的积淀,会对理解作品起到指导、制约、限定等作用,从而影响文艺文本的意义生成。

尧斯把期待视野分为“生活的”和“文学的”两大类。生活的期待视野包括读者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和状况、教育水平、性格气质、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文学的期待视野包括以往的阅读经验、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及素养等。[8]133就新闻文本的传播而言,由于新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贴近性等要求,新闻文本的生产不可能完全任由文学创作偏好导向,而是以事实为依据;相应的,受众在阅读新闻讯息时,一般都会默认这是“现实中发生的”,会更多地调动自身生活的期待视野来审视每一则新闻消息,无论是远离、符合还是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都会对其作出反应,我们称之为期待视野的“外溢”,其集中体现在对新闻的评论留言中,构成了对新闻第一文本的补充、扩展、抵制、解说等。

(一)微博评论中的补充:对信息的还原、纠正与更新

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作为叙事者参与其中,事件借由记者的“嘴”说出,记者可能是事件的“聚焦者”,由记者的“眼”看到此事,记者成为事件的见证人,但一般不会是新闻事件的“受述者”,即事件的当事人。在叙述“他者”的故事时,新闻的发布未必能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而评论的开放性可以让更多“聚焦者”或“受述者”发表观点,对新闻讯息内容起到补充作用。如在“同济大学研究生跳楼身亡”的新闻中,就在新闻发布的内容下方,有事发学校学生的留言[9]:

【#同济大学研究生跳楼身亡#家属称其遭导师压榨】据微博用户@烫烫大卷爆料,2018年12月13号,#同济大学陆经纬#坠楼身亡。其家属称,从2015年开始,陆经纬每年365天几乎无休止、无报酬为导师工作,且大部分工作与专业没有关系,而仅仅是为了导师的名利,期间陆经纬得了严重的颈椎病,并休克两次。但导师继续对其施压。目前@同济大学尚未回应。

网友@小猫鱼27: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院里面采取全面封锁消息的方式来处理,禁止学生发朋友圈与传播,昨天这个长篇的微博被同学转发到朋友圈也被要求删除。其实如果学院不采取这种态度与这种处理方式,也许会不一样……

@肉肉丸子zi:去年参加夏令营时见过陆琰君和这位学生,这个老师因为长期招不到学生非常迫切,居然堵在报告厅的门口拉人报她的实验室,当时就觉得这个老师很可怕,她的实验室就只有陆经纬一个学生,所有的工作都是他来做,看到这个消息真的很震惊很悲愤了!!!

对于记者而言,其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往往是在事发之后,其所接触和见证的场景具有即时性,这就导致其很难对新闻当事人有全面的了解。评论却为更多接触到事件核心的“聚焦者”和“当事人”提供了发声的机会。在上述新闻中,事发学院的同学或是根据自身经历在评论中对事件后续进行更新,或是通过之前经历对当事老师的性格做出补充,使叙事时间不再仅仅局限在事发当时,而是在前端和后端都有所反映,让叙事的时间范围得以延伸。

除却对叙事时间的延展,评论还可以实现对叙事内容的纠正与更新,这多体现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2020年8月14日,深圳盒马店被爆出有疫情感染者,8月15日,央视网对其进行了直播报道,网友自发的评论对事件的跟进起到了助推作用[10]:

闷了一个多月:深圳反应很快,小区、村又严格封闭了。

胖肉Tramo:昨天一发现案例,昨天下午我老公上班所在店的所有员工全部做核酸检测。

为什么五毛请拿好不能注册:广东省内的盒马能不能都消杀和员工都检测一下?

yanmi2871160871回复:深圳的这两天全部员工都在做检测了。

卖珠宝的脑虎:是的,昨晚我在水贝另一个检测点排队五小时,检测30秒[泪][泪][泪]深圳的确是很快速度了,辛苦了医护人员。[爱你][爱你]

疫情突发地往往情况紧急,信息沟通比较混乱,深圳本地网友的自发评论能够对专业新闻媒体的报道进行补充,也能对错误的信息进行纠正,对情况进行及时更新。网民带来的碎片化信息,是对由大众媒体垄断信息带来的不平衡状态的一种补充,最终呈现出来的景象,会比仅仅由专业媒体所描绘的景象要更为丰富、立体、真实。[11]

(二)由人及己和由人及他:对新闻讯息的扩展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艺文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美学距离”,并非完全一致。具体见图1。

图1 文本的作用与文本和读者间“美学距离”的关系

由图1可知,读者与文本开始产生一定距离时,就意味着作品超越了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此时读者的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但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过大,作品完全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时,读者也不会对作品产生兴趣。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受众的解读是其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对“自我”视野进行建构的阶段。在解构新闻文本的符码之后,受众从“他者”立场转向“自我”立场,开始在解码的基础之上对“自我”进行内在叙事或内在阐释的解读。[12]当新闻文本与读者的“美学视野”距离适中、较为吻合时,最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也就是转向“自我”立场的叙事。这集中体现在评论中对新闻文本的扩展,即“由人及己”和“由人及他”。以人民网发布的“#92岁奶奶花200万买保健品#口袋里就剩10块钱 儿子:报警也没用”的新闻评论为例[13]:

@CR7妮莎:这我要转发,我老爸和这个老奶奶一样,拼命地乱花钱去买保健品。(我可不是不孝的女儿哟!)

@1仙女头子1:我深有体会啊,我姥姥前几年买这些东西就跟上瘾了一样,光我们知道的她就买了有近10w,还有其他的东西她也不说,刚开始买奶粉蓝莓片,后来连净水器都买,还非得说净水器不能说买来的,得说请来的,谁说都不听,吃了这些东西,连医生开的降血压的药都不吃了。

@小海螺滴啦啦:周围好几个朋友父母都是这样“由于子女不怎么在身边”,遇到热情周到的推销员,几千块的枕头床垫鞋垫买起来毫不手软。

@Aitty:还有大型开课送东西忽悠老人买保健品的。

在评论留言中,借由天价购买保健品事件反映自己家人、朋友也深陷其中的评论不在少数,许多评论的“楼中楼”也显示很多人身边有类似的情况发生。由官方的专业性平台对此类事件曝光,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威慑力,让读者意识到其严肃性和广泛性。部分人因为相同的遭遇而形成共识,评论中的“由人及己”是对报道在自身经历上的投射,寻求情感的寄托和共鸣,也是对其他受众的一种“参照”,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家庭都深受保健传销之害,从侧面反映了报道的深刻意义。

“由人及己”是受众对新闻文本接受的反馈,“由人及他”则是受众的期待视野在超越文本之后作出的进一步联想。受众的评论往往会脱离事件,进行话题的转移:

@丢了个梨涡:对于死亡的恐惧。家人缺少陪伴。

@枢TEL:年年都有这种新闻,挺心累的,唉。

@安溥啊:什么时候整顿一下保健品市场,卖固体饮料,说得可以上天一样。

@VR枪谝:这应该是个已经发展得很大很深的行业了吧,以保健之名开店,以赠送小礼品或者免费体检为由拉拢老人,然后每天集中组织洗脑再推销变态暴利产品。

@你也在失眠星球吗:我奶奶就不会,因为没那么多钱。

由媒体曝光的保健品诈骗事件,在评论中产生多样的走向:或是对产品和营销模式的讽刺,或是对市场监管不力的质疑,还有对家庭关怀缺失的感慨。议题扩展包含了两方面的转换。第一,受众基于原有的理解框架对新闻事件作出解释,不同受众的期待视野不尽相同,因而新闻内容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即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作品表现出不同的“阐释性接受”。[7]第二,这些“阐释性接受”会再次被受众以戏谑、评议、号召、感叹等多样的表达方式输出,因其趣味性、深刻性等吸引受众,进而影响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

(三)抵抗式解读:受众的质疑、拒绝和反抗

前面所提及,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美学距离”过大或过小,即文本过分超越或缩小受众期待视野,都不利于文本的接受和理解,体现在新闻收受行为中,则表现为对新闻信息的抵抗式解读:情感、态度、观点的激烈迸发。但不可否认,抵抗式解读的微博评论并不占少数,表现为对新闻文本的质疑、拒绝和反抗。

受众对新闻内容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对情节的问询和结果的追责。例如澎湃新闻对杭州女婴被烟灰杯砸中的报道中,曾提到:“8天过去了,事情并无进展,肇事者依然没有找到。”[14]可以看到,下方评论多是围绕对取证的建议、惩罚的愤怒、物业的指责:

@一只猪蹄:烟灰缸可以查DNA吧,很难吗?查出来直接狠罚不行吗?

@佳妹儿董小姐:我看过一个类似的报道,方法是验DNA,先发布通知告知大家可以验DNA查出来,然后比对可疑范围内的所有住户,抓到那个人之后,费用全部他自己承担,然后那个人就自己主动承认了。[吃瓜]

@angelwc12初十二:一定要查出来!烟头查DNA,查出来剁手!

@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物业也是差劲,明明安装高空摄像头也不是什么难事,非要等到出了事才考虑安装。

@棕榈君的备忘录:高空抛物的危害意识还是没有认识到位,必须严办。

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问题往往是受众关注的焦点,受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形成某些特定的“期待视野”,例如杀人偿命、父债子偿、冤有头债有主等特定的思维模式,就成为人们潜意识里既定的价值标准。因此,当辩护人要求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处罚时,事件就颠覆了人们既定的认知,激发了受众的激动情绪,造成大规模的情感爆发,表现为对当事人的愤怒和负责方的追责。

同样,当新闻叙事内容符合受众的期待视野但结果却不符合时,新闻也会引发受众的抵抗式解读,以及对新闻真实内容的选择性接受。以“张扣扣血亲仇杀案”[15]和“山东刺死辱母者案”[16]为例,从新闻叙事角度来看,新闻生产者就有意把两案描绘成“为母复仇”的典型,这正好契合了我们所提到的受众的“期待视野”:受众更喜欢阅读这种复仇成功、悲情英雄的故事,对张扣扣、于欢等人的杀人行为相应地也就多了一份宽恕和开解。人们更喜欢用既定的框架去“裁剪”新闻,在复仇情绪下,忽略了其他的新闻事实,也忽略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当审判结果未能达到受众期待,即违背了受众的期待视野时,评论表现为对审判结果的“反抗”:

@孜然烤蘑菇和奶油小土豆:我只看到了警官的渎职!!!!任何一个儿子都会这么做!一点减刑都不考虑吗!!!

@空谷幽兰-ss:法律不外乎人情,不要让人民对国家丧失了信心,谁没有母亲,当我们的母亲遭受侵害而公安机关不管时我们还能指望谁来救我们的母亲,只能自己动手,于欢没有错,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会这么做。

@秋山真之8:张扣扣为母报仇,是英雄。

@恒远达1012:有尊严的死比屈辱的活着强百倍万倍,敬你是条汉子,一路走好!

@仙贝颜:能给张家捐点钱吗……太不容易了[泪][泪][泪]虽然从司法层面,张某确实错了,但是我真的觉得他很可怜!

评论的主导情绪以“叫好张扣扣、称赞于欢”,质疑司法审判、法律裁决为主,有零星的不同意见也被湮没,后续张扣扣的发小站出来向记者证明张扣扣的精神不太正常的事实,也遭到网友的质疑,发出“有这样的发小,算他倒霉”的指责。受众对复仇情节的过分“聚焦”,直接导致了对新闻其他部分的“失焦”,受众不愿意关注也不愿意接受其他事实。

受众对新闻的解码存在着两种可能。第一种即“正向”和“反向”的解读。正向解读自然不必多说,即基本与创作者的情感态度保持一致;而“反向”解读中,类似“张扣扣血亲复仇”的评论,可以称之为是对第一文本的“偏读”,这种选择性的接触事实,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反抗得以呈现。另一种则表现为对新闻文本的“误读”,这种误读不涉及是非判断,主要描述受众理解与创作者想法完全不一致的情况。

以新闻“1个月作案5起!男子为搭讪女生用激光笔空手套娃娃”[17]为例,媒体的报道主要集中在该男子用激光笔烧断商场娃娃机的绳子,借此非法行为盗取娃娃机中的娃娃,但是,对这么一起偷盗案件的新闻通报,受众的理解却与报道者完全不同:

·_菜菜喳喳_·:居然有人这么干还成功了!真是想不到啊,一直只拿激光笔逗猫。

兔Rea·:能不能顺便也查查这种娃娃机的水有多深是否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特别这种大型娃娃机夹子松的跟没弹簧似得刀片估计还没a4纸锋利了人家a4纸还能划破手呢它能吗??

icy嘿:当年和同学去玩娃娃机,有一台我们都夹到了,然后工作人员过来把那台机器重新设置了。

新闻本意是对报道中该男子的违法行为进行揭露,但受众的重点完全偏向于侧重对商场娃娃机的讨论,甚至在评论区交流起抓娃娃的心得。新闻语境下的前理解(即期待视野)是一种集体的前理解,所以,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力量,还体现为社会心理和历史文化的力量,它能唤起某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构成新闻接受过程的必不可少的因素。[18]

(四)期待视野的转化:微博评论构成的讨论氛围

尧斯指出,受众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受众对作品的接受能够通过对熟知经验的否定,或通过将新的相关经验提高到意识水平,最终实现“视野转换”,那么这种审美距离就能顺着读者的反应和批评的判断范围而被历史地具体化。[8]133文本的创作与读者的反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读者的阅读积累会让其不断调整期待视野的范围和内容。这种视野转换体现在微博评论中,表现为受众对新闻事件趋向理性的评论,评论者往往能够打破叙事者设想的受众期待和自身既有的理解,以更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与文学创作不同,文学创作者可以根据受众的视野转换不断调整创作手法和内容,但新闻叙事强调一定的原则,不能随意变动,其追求真实的品质要求新闻生产应最大限度避免其他干扰,保证信息的最大化输出。换言之,并非所有的新闻事件都能够满足不同人的阅读需求,能够达到视野转换,高质量的评论还是少数,而基于一则新闻的理解也会趋向多元。

少数意见的评论为受众提供了多样的对新闻文本的解读思路,某种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不同受众的期待视野,这种评论无关对错,而是提供了一种讨论的氛围。如果说评论的抵抗式解读是受众与新闻生产者之间的沟通,那么对一则新闻的不同想法、意见的交锋更像是读者之间的交流。以“孩子高烧42度,哺乳期妈妈请事假遭拒绝”[19]的新闻为例,9个月大的孩子发高烧,妈妈向单位请事假遭到主管拒绝,被按旷工处理,评论中就形成了不同观点:

付付的段:哎,我也发烧了,一个萝卜一个坑,所以我去公司把笔记本电脑拿回家办公,没有办法,这个社会现在就这样了。

张龙泉·:这事不能乱拳打死老师傅吧,单从孩子发烧这事来讲公司应该给批假,但我们并不了解实际情况啊,公司不是福利院,人家也是要生存的,想到我们小时候狼来了的故事,虽然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也值得我们深思啊。

涛小哥的小四夕:以后女性找工作越来越难,越来越多的女孩需要成为全职妈妈,然后越来越多的女孩不愿意结婚,更甚者因为需要男性一人承担家庭开支,女性对结婚对象的财力要求就会越高,恶性循环。所以为什么爸爸不能提前结束出差回来照顾一下孩子?

小火苗zz:我想知道是什么工作事假不能批?如此没有人性的公司或领导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卿尘推书:其实如果事假没法批的话,这位妈妈可以先和同事商量一下能否帮忙做一下自己的工作,公司如果有很多这样老是请假的员工,确实很难进行正常的工作运转,两方直接很难判定谁对谁错,只能说互相理解吧。

可以看出,评论里的观点更趋向于多元:有赞同母亲做法、质疑公司不人性化的;也有维护管理秩序,认为应当遵守规则的;还有对当事人家庭分工质疑的,对同一个新闻文本的解读和观点不尽相同。前面我们提到,生活的期待视野包括读者的生活经历、社会地位和状况、教育水平、性格气质、价值观和道德观等,而这些又会反作用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也就是评论中观点的交锋,实则是不同价值观的碰撞。这种讨论氛围的形成,也是对新闻“第一文本”的一种补充:叙事者隐去了价值判断,仅提供事实,涉及意见和观点的部分交由受众讨论。一则新闻,要将消息和评论连起来看,才构成整个新闻收受过程的完整性:一方面,我们在积极寻找和自己意见相符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寻求不同的声音,来调整或巩固自己原有的态度,通过评论的沟通来寻求自己的“视野转换”。

四、对新闻召唤结构的回应:为什么人们喜欢看评论

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曾提到:“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读者习惯世界的否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空白’,所有这些组成文学作品的否定性结构,成为激发、诱导读者进行创造性填补和想象性连接的基本驱动力,这就是文学作品召唤性的含义。”[20]文学的“召唤结构”所设置的“悬念”和“空白”,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注意力,达到读者与作者交流的目的。

而新闻则天然具有这种“号召力”,人们看新闻首先就是寻求消息,通过阅读新闻获得信息,了解外界。它的召唤性更多的或是要求新闻受众从共时的横切面去挖掘与新闻事件相关联的信息内容,或是从历时的角度出发,探讨其背景知识,关注事实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对新闻信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产生的期待和焦虑感。[12]对新闻“召唤结构”的回应则体现在受众的参与和对话中:一是通过受众的评论反馈,达成受众与新闻叙事者的交流,填补新闻作品中的空白;二是受众群体自身观点的交换和沟通,揭开新闻作品的悬念。这种回应通过微博新闻评论区得以实现,即“评论”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评论反映了受众追求真相的期待,是一种“推理性”和“想象性”的新闻真实。这在事件性的新闻中尤为明显。当新闻事件发生时,受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追踪事件最新的进展,探明事情的真相。能够及时跟进、更新、补充事件完整性的评论在这里就发挥了作用。处于事件核心或与事件相关的人员通过评论能够“揭示”内幕,探寻记者可能接触不到的真相。

同时,受众会根据既有的期待视野来审视新闻,当事件超出他们的视野范围时,他们会产生疑问,甚至会基于自己的认知给出一定的答案,既有对新闻事件合理性的推理,也有对事件结果一定的想象,即我们所说的扩展性评论。对某一事件的及时评论往往包含对事件情节的质疑、后续的追究,也代表着公众寻求真相的诉求。收受主体理解把握新闻的过程,其实是想象和推理并用的过程,想象与推理是统一的过程。收受主体通过想象、猜测、推理等,将记述、再现(包含塑造和建构)新闻事实信息的新闻符号(语言)或新闻文本,还原成清晰或模糊的事实状态或变动形象与逻辑,从而达到对新闻事实的基本把握。[21]

评论的追问,一方面反映了受众的信息诉求,会引导新闻生产者的报道方向,对新闻真实进行还原和“倒逼”;同时也会再次影响受众接受新闻的“推理”和“想象”过程,给予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想象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想象可能会造成受众对某一事件情感态度的偏见,人们总是愿意按照既有的期待视野理解事物,当新闻事实完全还原,超出或颠覆常规认知和期待时,受众可能表现为拒绝和抵制。

第二,微博评论给受众带来了表达自我和参照别人的机会。传统新闻评论的权力把握在专业媒体手里,而微博评论可以让受众对任何感兴趣的事情发表见解,同时还能获得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受众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知事”需求之后,自然会提高到“知情”和“知理”层面。我们所提到的扩展性、抵抗性评论,都是知情层面的反映,是受众对自我形象的投射和情感的寄托。人们在阅读新闻时会主动带入自我,站在第三者的视角发表评论。受众会自觉和不自觉地注意那些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相吻合的信息,或自己需要与关心的信息,也会主动避开和排斥那些同自己观念与态度相悖的信息,或那些与己无关和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22]而评论则给予了受众一个“观看和交流”的平台,受众也会想看他人的评论,来了解别人的想法以及自己的意见是否能得到认可,受众分享自己的个体经验与个体认知,为旁观者提供了参考的个例,对观点不一致的情况会形成讨论,形成了新的讨论氛围——也就是评论的“楼中楼”现象。

第三,观点的交流与“知理”层面的高质量、理性化评论一起,构成了对受众期待视野的加深、矫正和转换。尧斯把期待视野又区分为个人期待视野和公共期待视野。公共期待视野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共同期待视野,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个人期待视野的构成并决定着文学接受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的深度与广度。[23]公共期待视野与个人期待视野交互影响,表现在评论中,就是不同观点的交流,实现了对公共期待视野的打破和重塑:受历史环境、个人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在某一新闻事件中发现完全统一的意见,受众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论,每一类都代表了一种公共的期待视野,单一观点占统治局面的情况不复存在。

通过对新闻文本的阅读,受众会借鉴他人意见,结合自身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甚至影响到个体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塑造,他们或是附和、认同与自己看法一致的观点;或是被他者的公共期待视野所影响,改变自己的个人期待视野;或是打破已有的认知框架,形成新的期待视野。个体与公共互相影响,一定时期的公共期待视野必定会影响个人,而个体的转化又会形成新的公共期待视野,评论的受众通过个体参与,找寻意见群体,参照公共意见来实现自我意识的落地。

总体来看,微博新闻评论作为受众期待视野的“外溢”,实现了对新闻消息第一文本的再创作,一则新闻从生产到传递再到得到受众接受,其信息本体和延展意义共同构成了新闻传递和到场的意义,评论正是受众主体性和想象力的体现。同时,评论在受众内部也实现了矫正期待视野、表达个体想法等功能,不仅给予第二文本创作主体以创作空间,而且也对新闻创作者予以引导和参考。

五、认知边界与视野范围的扩张:微博评论对新闻受众的改写

微博新闻评论区的开放,是接受者对信息反馈的表现,它改变了新闻收受环节,让新闻阅读、理解、反馈的方式实现了重组。前文提到,新闻天然具备接受美学所讨论的“召唤结构“,受众出于寻求信息的需要,会主动关注媒体发布的消息。信息经过新闻媒体的采访、加工、发布,形成“第一文本”。记者在选择新闻时对新闻价值有如下判断:什么话题的新闻可能是受众所感兴趣的?新闻事件中的哪些细节是受众所需要的?这是媒体方对受众期待视野的初次预估。在新闻发布之后,受众对新闻的评论,在事实信息基础上对第一文本的解释、扩展或合理想象,形成“第二文本”,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在评论区中。受众留下的第二文本与新闻信息一起,又构成后来受众阅读的“第一文本”。如此循环嵌套,受众评论也被纳入到新闻收受环节中来,收受身份的最大变化就是收受角色的传者化(主要指大众传播意义上的传者化,即受众成了可向社会大众传播新闻、表达观点、广泛交流的传者)。[4]而这种传者化的表达可能会影响更多潜在受众,甚至对新闻生产——第一文本的创作产生回馈。具体见图2。

图2 微博新闻评论中的新闻收受过程

微博新闻评论区的讨论功能,给予了新闻受众以“民间叙事者”身份进场的机会。微博新闻评论实现了对新闻收受终点的“重塑”,在纸质报刊的时代,一则新闻被媒体生产出来,在媒介中呈现供大家阅读,就意味着收受环节的基本结束。在此过程中受众阅读新闻的反馈是单一的、缓慢的、隐性的;读者在阅读新闻后形成的想法,或是由个人作出及时反应,或与亲密范围内的同样受众进行讨论,很难形成大规模的讨论氛围。

如图2所示,评论区的出现则让新闻受众,针对新闻阅读抒发自我的感想,让以往独立、封闭的个体孤岛式“观后感”变为“广场式”交流:受众在意见广场上或找到观点类似的队伍,或与其他观点展开辩论,或自己提出不同的想法。在此过程中,新闻收受的“终点”被重塑,受众评论延续了一则新闻的生命力,媒体不仅需要对报道内容负责,甚至要实时关注评论,及时对新闻内容进行修正;受众在阅读新闻时习惯将新闻和评论一起看,第一文本与第二文本的生产不断循环,丰富了新闻的内涵,也对新闻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围绕报道的核心内核,建立起一个松散的、流动的、多元的、无限终点的话语语义空间和观点市场。

回到人们了解新闻、阅读新闻的原点:新闻的作用是什么?受众需要了解信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有所了解,以此来作为自己判断社会运转、明确社会定位、维系社会联系的重要参考。微博新闻评论区让受众参与到新闻生产中,是参与式新闻最直接、最方便的体现。在评论区的交流中,受众同样可以及时跟踪信息,了解事情的真相,同时获知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实现自我参考和自我参照的作用。个体话语共同组成“民间叙事”,打破了新闻由上而下的叙事规则,与职业化相对应,民间话语权也拥有了一席之地,与媒体共享语义空间。

如果说文学的期待视野由读者的经验、趣味、素养、理想所决定,那么新闻受众对社会的期待视野则主要来自于新闻和个体生活经验。新闻一方面给受众提供了信息,让他们“尽知天下事”;另一方面,单一信息渠道的垄断又使得他们对媒体产生依赖,即“只能借此知天下事”,信息渠道的单一规训了受众的认知边界和视野范围。微博新闻的评论区,是职业与民间对话大环境语境的微观缩影,站在新闻收受过程的原点,由个体经验汇集而成的集体智慧,同时又影响到每一个个体,每个人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我们可以看到他人对某个新闻的观点看法,甚至了解到他人的故事,同时贡献出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分享,这与受众追求新闻的原初动力不谋而合。微博新闻评论虽然不能完全取代新闻媒体在收受原点的作用,但让受众有机会反抗媒体单一的信息垄断和视野培养,同时提供了知识增量的机会和观点扩充的可能,这种语义空间的建立,突破了受众个体的认知边界,提供了受众认知世界的多元可能,是受众认知边界的外延和视野范围的扩张。

以上是对于新闻微博评论类型和作用的总结,借鉴了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我们由此可以总结出,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一环,微博评论彰显了受众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微博评论功能得以实现,与新媒体技术密不可分,微博多元自由的环境为受众提供了发言的场域,受众自我意识的提升为发言提供了基础。人们习惯于在浏览完新闻之后继续浏览评论,是受众新闻接受过程的重要组成。受众之所以喜欢观看评论、发表评论,是因为评论满足了“知事”“知情”和“知理”的要求,它不仅能够促进受众对新闻真相的关注,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还能调动受众对新闻解读的期待视野,并在与人交流中不断得到修正。通过这样一个循环,新闻的真实意义才能如抽丝剥茧一般被受众消化和得到全方位的认知。可以说,新闻和评论共同促进了新闻生产流通活动。

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以上对评论的种种叙述,阐明了评论在新闻收受和新闻创作中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是正向,也可能是反向的:它可能会提供错误或偏颇的信息、观点、意见,影响新闻公正性的呈现,造成受众在接受新闻中形成刻板印象、固有成见、偏颇视野等;同时,由于其开放性和匿名性,容易被其他关系所控制,造成舆论危机、谣言遍布、新闻炒作、通过极端言论煽动集体情绪等后果,这些都是我们所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

【注释】

① 在科学哲学和社会学科中,“期待视野”主要指科学研究中人们以已有的经验提出的对研究的期望。

猜你喜欢
视野受众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居· 视野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视野
真相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