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鑫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作为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多种因素有关,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目前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1]。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改进,介入技术在多个领域中取得明显的成效,近些年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理想治疗方法[2]。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少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然而抗凝药的长期使用易引起其他不良反 应[3]。所以,加强重视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作为蛋氨酸代谢后形成的细胞毒性代谢产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结合其水平变化即可评估冠心病介入术后的预后发展状况[4]。所以,认为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临床结局、预后转归。为此,本研究针对我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开展研究,分析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对其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1 入选标准 ①神志清楚,可正常交流、书写等。②存在介入疗法指征,且首次进行介入疗法。③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确诊为冠心病。④对研究已知晓,且自愿加入。流程遵循医学伦理原则符合本单位审核标准。
1.1.2 排除标准 ①认知、理解等障碍患者。②合并心理疾患、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占位性病变等患者。③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④研究过程中因自身原因而主动退出患者。
结合研究筛选条件(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对我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开展研究,共纳入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两组:对照组49例,包括男患者29例、女患者20例,年龄为35~77(51.87± 10.29)岁。观察组49例,包括男患者27例、女患者22例,年龄为37~77(53.09±11.35)岁。经SPSS27.0软件比较,上述两组基线资料(平均年龄、性别结构等)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2.1 对照组 在术后辅以常规治疗,即口服75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生产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5,规格75 mg/片),1次/d;口服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厂家: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051,规格100 mg/片),1次/d。
1.2.2 观察组 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即术后当日开始,口服10 mg维生素B6片(生产厂家: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山海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5305,规格10 mg/片),1次/d;口服100 g维生素B12片(生产厂家:云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3321,规格25 g/片),1次/d;口服5 mg叶酸片(生产厂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215,规格:5 mg/片),1次/d。
两组患者共治疗6个月,此期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确定有无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标准[5]如下。①显效:用药6个月后,症状消失,且无心律失常。②有效:用药 6个月后,症状有所改善,且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减少。③无效:用药6个月后病情未见改变,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有效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3.2 炎性因子 采集患者用药前、用药6个月后晨起空腹条件下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时间15 min、转速3 000 r/min),留取血清,保存在-4 ℃冰箱内,待测。检测指标包括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等。
Hcy水平的测定:以AXSYM全自动分析仪(雅培公司)及配套试剂盒为工具,按照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水平。
CRP水平的测定:以OLYMPCAV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为工具,按照免疫比浊法测定CRP、IL-6水平。
PCT水平的测定:以自动化免疫分析仪(法国生物梅里埃集团)及试剂盒为工具,按照免疫发光法测定PCT水平。
1.3.3 用药安全性 以不良反应为评价工具,评估患者用药安全性。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感染、营养不良等。
1.3.4 预后情况 以APACHEⅡ评分系统为工具,评估患者预后其还能概况,总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1.4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7.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χ2检验。以P<0.05为检验标准。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较对照组79.59%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6个月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比较 见表2。两组用药前血清Hcy、CRP、IL-6、PC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血清Hcy、CRP、IL-6、PCT水平较用药前低,且观察组用药6个月后血清Hcy、CRP、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比较()
表2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6个月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的比较()
注:与用药前比较,aP<0.05。
2.3 两组用药安全性的比较 两组用药安全性的比较见表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较对照组24.49%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3 两组用药安全性的比较[n(%)]
2.4 两组预后情况的比较 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见表4):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4 两组预后情况的比较()
表4 两组预后情况的比较()
关于冠心病的治疗目的,主要在于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延长生存期限,优化生活质量。冠心病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药物疗法、介入性治疗、外科手术3种,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改善心肌血流灌注,以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有效恢复,进而提高患者机体健康水平[6-7]。近些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疗效确切,且符合微创理念,然而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逐渐成为重点关注的内容。
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术后药物,在早期可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但随着时间延长,干预心血管事件的作用效果逐渐降低[8]。与此同时,Hcy水平的持续升高可激活机体炎性反应,进而增加氧自由基,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引发斑块不稳定、凝血功能异常改变,造成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9]。
血清Hcy作为一种含硫氨基酸,具有以下作用: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造成血管平滑肌的持续性收缩、缺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血清Hcy对正常凝血机制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促进血栓形成;引起内皮功能受损,影响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效果[10]。所以,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进行康宁列药物、抗血小板类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血清Hcy水平变化的干预予以重视。
基于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补充剂的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是目前控制血清Hcy异常高水平的重要措施。维生素B6作为人体内某些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多种代谢反应,特别是与氨基酸代谢存在密切关系;叶酸作为有效、安全的药物,可从饮食中摄取,使其成为必需的维生素;维生素B12作为B族维生素之一,是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同时也是需要肠道分泌物帮助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11-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表示基于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补充剂的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由细胞合成,可参与炎性反应过程,是冠心病的预测因子,也是致病因子;IL-6是一种促炎因子,可诱导CRP、PCT水平的持续升高;PCT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4-15]。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表示基于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补充剂的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Hcy水平,进而降低CRP、PCT、IL-6水平,控制机体炎性反应,改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说明基于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补充剂的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更加安全可靠,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结果显示,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表示基于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12补充剂的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的远期效果更高,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辅以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降低血清Hcy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进而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促进预后恢复,以及减少不良反应。介于本次研究样本量不足、未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等局限性,今后仍需继续探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其丰富研究成果,提升我国冠心病患者治疗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