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琴 吴丽丽 程晓雪 林 颖*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医科大学妇儿临床医学院新生儿科,福建 福州 350001)
早产是指孕妇在妊娠时间达到28周但不超过37周时生产[1],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感染、蜕膜出血、宫腔过度扩张、母胎应激反应、早产史、多胎妊娠、孕妇年龄等有关[2-3]。在早产阶段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若未进行有效处理,早产儿可出现低血糖、贫血、低体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神经发育障碍等并发症,不利于早产儿健康生长发 育[4-5]。静脉输液是维持早产儿生命体征稳定和营养状态的有效方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为此法属于有创治疗,易引起早产儿疼痛情况,进行反复穿刺后会损伤早产儿血管,增大并发症风险,不利于早产儿恢复健康。静脉留置针是一种静脉输液工具,使用于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能够有效减少反复穿刺引起的疼痛和血管损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好的优 势[6-7]。早产儿因出生较早,身体发育不完善,血管相对纤细,大大增加输液难度,故为其选取合适型号的穿刺工具十分重要,不同型号对输液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260例,对不同型号留置针在早产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详细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260例进行研究,以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对其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偶数,129例)、试验组(奇数,131例)。对照组早产儿中男性有61例,女性有68例,孕周值域下至31周,孕周值域上至35周,孕周值域均值为(33.04±1.71)周;体质量值域下至1.51 kg,体质量值域上至2.00 kg,体质量值域均值为(1.92± 0.24)kg;日龄值域下至20.00 min,日龄值域上至60.00 min,日龄值域均值为(39.95±2.47)min。试验组早产儿中男性有67例,女性有64例,孕周值域下至31周,孕周值域上至35周,孕周值域均值为(32.89± 1.69)周;体质量值域下至1.52 kg,体质量值域上至1.99 kg,体质量值域均值为(1.87±0.25)kg;日龄值域下至20.00 min,日龄值域上至60.00 min,日龄值域均值为(39.98±2.45)min。两组早产儿的性别、孕周、体质量、日龄等基础资料之间进行比较后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本研究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纳入标准:①胎龄30+1~35周。②出生体质量 1 500~2 000 g。③日龄在2 h及以下。④出生Apar评 分>7分。⑤出生后首次建立静脉通路。⑥穿刺血管为手背浅表静脉。⑦输注的药物基本为抗生素、维生素K1注射液、止血敏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输糖浓度≤10%)等。⑧24 h持续输液。
排除标准:①日龄在2 h以上。②重度窒息病情危重,行气管插管,使用镇静剂治疗。③颜面部挤压性青紫,唇裂、四肢畸形。④除手背静脉以外的其他静脉置管。⑤输注钙剂、碳酸氢钠、多巴胺等高渗性液体。⑥输糖浓度>10%。⑦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白蛋白等血制品。
1.2 方法 两组早产儿均是首次进行静脉输液。在进行输液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早产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步骤培训,学习留置过程中并发症的判定标准和拔针的时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保障静脉输液质量。
对照组应用24G型号的静脉留置针进行手背浅表静脉穿刺置管,试验组应用26G型号的静脉留置针进行手背浅表静脉穿刺置管。详细方法如下:两组均选择手背浅表静脉进行穿刺留置;护理人员需要对早产儿的穿刺点进行皮肤消毒,选取药物为2%碘酊+75%酒精,待自然风干的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以15°~30°角度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进针角度至5°~10°,再进针0.20 cm,后撤部分针芯,将导管与针芯一起送入血管,最后完全撤出针芯,严格执行新生儿留置针标准固定(一捏二抚三压手法),蝶形交叉固定,固定敷料为6 cm×7 cm的3M透明敷料,延长管用高举平台法U型固定;穿刺时,另一名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新生儿疼痛评估表(NIPS)对早产儿的穿刺疼痛进行评估;输液工具均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全自动注射泵;在静脉输液期间,责任护士需要加强巡视,维持患儿安静输液,及时进行续液,保障静脉输液质量。
此外,需要对两组早产儿进行合适的辅助护理,保障静脉输液质量,如观察早产儿面色,监测早产儿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保障输液安全性;置管时做好消毒工作,秉持无菌理念,执行无菌操作,降低感染风险;输液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减少管内药物残留,之后在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正压封管,便于下次使用;注意密切观察导管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红肿情况,检查敷料和肝素帽是否有血渍、药渍,若有需及时进行更换,降低静脉炎风险;强调遵医用药重要性,杜绝私自更改输液速度或停药情况,保障静脉输液质量和输液安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早产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长、穿刺时疼痛水平、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
1.3.1 穿刺时疼痛水平 评估工具为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包括面部表情、哭闹、呼吸形态、上肢动作、下肢动作、觉醒的状态,除哭闹项目值域0~2分外,其余各项目值域均为0~1分,总值域0~7分,其中0~2分表示极少或没有疼痛,3~4分表示中度疼痛,5~7分表示中度、重度疼痛。
1.3.2 并发症发生例数 并发症包括穿刺点渗液、静脉炎、留置针堵管等。并发症发生率=(穿刺点渗液例数+静脉炎例数+留置针堵管例数)/静脉输液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早产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长、穿刺时疼痛水平、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检测,其中穿刺时疼痛水平等符合正态分布,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作t检验;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等采用(%)表示,作χ2检验。两组数据进行比对后有明显差异性(P<0.05)。
2.1 对比两组早产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长、穿刺时疼痛水平 试验组早产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长、穿刺时疼痛水平均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留置针留置时长和疼痛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留置针留置时长和疼痛评分对比()
2.2 对比两组早产儿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 试验组早产儿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47%(129/131)。对照组早产儿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为85.27%(110/129)。两组早产儿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对比后,χ2值为15.2579,P值为0.0000(P<0.05),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
2.3 对比两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流行病学显示,早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世界范围内的早产发生率约为11%,且目前呈逐年上升趋势[8-9]。随着早产儿的治疗和监护方法不断提升,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伤残率明显下降。早产儿典型表现为皮肤绛红、水肿、头较大、耳周发育不全、足底纹理少等[10]。此类新生儿因孕周较小、生长发育不完善,出生后需要进行静脉输液,以此维持新生儿营养状态和各项生命体征,降低营养不良和贫血风 险[11]。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等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对于早产儿而言,因其皮肤较薄、血管较细、极易出血,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难度较高,若反复穿刺输液,大大增加血管损伤和感染风险,不利于早产儿生命健康[12]。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早产儿静脉输液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传统输液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需要寻找新的方式,减少穿刺创伤,保障早产儿生命安全。静脉留置针(vein detained needle)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主要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针和针芯一同刺入血管中、当套管进入血管后,拔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以此达到输液效果的方式[13]。
不同型号的静脉留置针对早产儿的输液效果和相关影响有所不同,24G型静脉留置针和26G型静脉留置针是新生儿静脉输液的两种常用规格,后者较前者的针尖更为锋利,在进行穿刺时,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较高,穿刺疼痛感也明显降低,很好的保护早产儿的外周血管,2021年INS标准中指出,选择满足治疗需求的侵入性最小的、外径最小、最少的血管通路装置[14],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的留置针留置时长为(53.94±10.59)h、穿刺时疼痛水平为(0.61±0.86)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说明应用26G型号留置针能够延长留置时长,减轻穿刺时疼痛水平,提高患儿置管舒适性。试验组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47%高于对照组的85.27%(P<0.05),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说明应用26G型号留置针能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二次穿刺痛苦,相关研究显示,外径较小的留置针能够有效减少穿刺时与血管的摩擦,降低静脉炎发生风险,本研究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4%低于对照组的17.05%(P<0.05),组间差异对比有意义,说明应用26G型号留置针能够减少静脉炎风险,根据2020版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表明,导管管径是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大管径导管有更高的血栓发生率,导管占据置管血管腔会影响原有血流状态,管径越大,越造血流淤滞程度越严重[15]。本研究中,26G(外径 0.6 mm)留置针小于24G(外径0.7 mm),也符合输液指南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流淤阻、血栓形成风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保障早产儿生命安全,实用意义较好。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静脉输液患儿应用26G型号置管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长,降低穿刺时疼痛水平,提升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但本研究中由于只选择手背静脉及出生后第一次静脉穿刺,且存在二次穿刺时疼痛是否叠加现象,存在局限性,后期可进一步选择其他部位血管进行细化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