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本刊编辑部 撰文=佳兰 卢珊 杨典昫 王洪涛
“风俗”的由来,《列子》一书中讲得很清楚——“上以为政,下以为俗”(《列子·汤问》)。
《汉书》亦有记载:“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
风者,国风也,由上流社会引领;俗者,民俗也,在百姓当中扩散开来,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风俗是一种表现日常场景和事件的艺术体裁,在绘画中的风俗体裁被称为风俗画,它常常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发生在生活、劳动、节庆、休闲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与习俗,多以带有喜庆意味的题材为主,表现的是太平盛世下的民丰国富与安居乐业。风俗画本身所表现的重点已经超越了人物图式,特定的场景和人物形象所传达的人文内涵与人文关怀是人物风俗画的画外之意。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转折点,也是古典文化发展的高峰。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社会生产得以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菜,在“兴文抑武”的政策下,世俗美术的发展和宫廷绘画的繁荣,使绘画表现的人物身份更为多元,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风俗画也进入了繁盛阶段。表现方式更为多样,视角更加宏观,题材更加广泛。如货郎、戏婴、赶集、车马、街市等,描写市民阶级日常生活,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思想及审美趣味,被后世固化为中国人物画的永恒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