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悬疑网络剧的叙事策略与传播路径
——以爱奇艺“迷雾剧场”为例

2022-12-18 23:30:54齐璐明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2期
关键词:悬疑剧受众

齐璐明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

国产网络剧自出现以来,对传统电视媒介的生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播放的一类连续剧,具有便捷性和互动性,观众可以即兴点播,不受时间和平台的限制。顾名思义,悬疑网络剧是以悬疑为主题的网络剧,凭借惊险刺激的剧情安排、极具张力的悬念设置、紧凑吸睛的画面呈现、真实震撼的事件改编及优质精良的内容制作,备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近年来,媒介生态的变化促使网络剧在叙事策略、题材体裁、价值导向和传播路径等方面不断创新,受众面不再局限于年轻群体,中老年群体的比例逐渐增加,网络剧也开始向大众化方向发展。细看悬疑网络剧的发展,虽然时而高峰、时而回落,但依然存在部分爆款作品。

2020年可谓是国产悬疑网络剧的破圈之年。为了打造有平台风格的厂牌形象,爱奇艺视频平台打造“迷雾剧场”,先后推出了五部悬疑剧,其中《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的评分最高。叙事是小说或电影文本的一种表现形式,故事是叙事表达的内容,话语是叙事表达的形式,二者共同构成了文本的叙事结构,该结构中的人物、背景和事件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1]。这五部剧在叙事风格上采用了和传统电视剧不同的方式,不仅使整个故事情节更加顺畅和饱满,还贴合了悬疑的主题,备受观众喜爱。

1 悬疑类型网剧的叙事策略

1.1 反叙:多重迷雾的叙事建构

反叙即常说的非线性叙事,主要利用多种媒介、跨越时间节点、打乱叙事逻辑去表达整个故事。例如,《沉默的真相》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分别是2000年侯贵平调查苗高乡女学生被性侵案后被冤死、2003年江阳为其平反屡遭碰壁后家破人亡及2010年严良调查地铁爆炸案为二人平反。这部剧采用三线交叉、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影片最开始是律师张超拖着行李箱慌慌张张地进入地铁站,拒绝配合安检,引起慌乱;影片中间会有人不定期地向记者张晓倩寄照片碎片,用爆炸来给警方施加压力,迫使严良进行调查。通过现实与回忆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如同抽丝剥茧般将整个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使整个故事情节更加饱满、悬疑感更强。这三个故事线的关键连接点在于江阳调查侯贵平案,整个故事情节向前推进的关键线索在于严良调查江阳案。三个人物、三条线索和三个场景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故事,以网络剧这种媒介进行话语表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在具体的拍摄和剪辑上,该剧运用了大量的时空交叉和空间重合的手法,同时将三个独立的故事放在一起叙事,避免了画面呈现上的重复。比如,江阳和严良去查案的途中都遭遇了卡恩集团的阻碍,双方在马路上展开追击,此时画面在两人踩油门、打方向盘、挂挡、看对方之间不停切换,直到最后一幕严良和江阳同时看向车窗外,就好像在看对方,两个时空也仿佛重叠在一起。

又如,2020年6月2日上映的《十日游戏》改编自东野圭吾的《绑架游戏》,它没有像传统影视剧那样单线叙事,而是采用双线叙事,一条是于海和路婕十日前的事件顺叙线,一条是警察十日后的反推破案线。在这两条时间线里,观众一边想要知道于海和路婕十天内发生的事情,一边好奇警察破案后的结果。叙述者将两条时间线同时呈现在观众面前,虽然打乱了故事里时间发展的顺序,但是“双线并进”的呈现方式和顺畅的剪辑完美融合,当两条线汇集一处时,观众便会恍然大悟。这种叙事方式使整个剧情更有张力,使受众更有代入感。

1.2 预叙:以悬念增强叙事张力

预叙即尽可能地把所有真相呈现给观众,在悬疑网络剧中经常表现为提前告知受众凶手是谁。例如,《隐秘的角落》相比较传统的悬疑剧来说有了很大的突破,传统悬疑剧一般是由主人公去破案,最后将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而《隐秘的角落》一开始就是张东升将其岳父和岳母推下山的镜头,谁是凶手显而易见,但是该剧在此时并没有告诉观众张东升杀害其岳父和岳母的动机,此时观众心里就会保留疑问,进而更加好奇剧情走向。在张东升和三个孩子相互拉扯周旋的过程中,无论是后来张东升的妻子徐静的死、朱晶晶的死,还是王立、王瑶和朱永平的死,叙述者都很清楚地把“谁是凶手”告诉了观众,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引出整部剧的主题:以爱之名行恶之事。此外,这部剧比较吸引人的是,每个关键线索之间都有着巧妙又随机的联系。比如,朱朝阳和严良为了帮普普拍照片,恰好拍下了张东升杀害其岳父母的全过程,三人为了给普普的弟弟凑医药费就以此来勒索张东升,整个故事也因四人之间的利益纠葛彻底展开。

1.3 错叙:多层次呈现人物复杂状态

错叙是电影叙事经常会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画面上的闪回和闪进,闪回指的是画面中视觉状态是现在,而听觉状态处于画面之前;闪进指的是画面中视觉状态是现在,但听觉状态处于画面还未出现时。创作者使用这种叙事方式,可以清晰地呈现整个故事,给观众打造一个完整、奇妙和刺激的感官世界。同时,结合恰到好处的剪辑和拍摄,能给观众带来看电影的感觉。为了追求电影质感,国产网络剧开始采用这样的叙述手法,它不单单满足于观众的视觉享受,而是从全方位、多角度和跨时空等方面去构造一个悬疑世界。

《非常目击》和《在劫难逃》这两部剧都属于原创自制剧,相同的是两部剧中都有采用错叙的叙述方式。比如,在《非常目击》中,山峰重走犯罪现场,此时的画面与之前的画面交叉重叠,表现出山峰当时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起伏,在使观众感到震惊和迷惑的同时带给观众熟悉感。这些镜头呈现的时间很短,往往一闪而过,而且之前已经出现过,不过以错叙的方式再次出现可以营造紧张的氛围。

《在劫难逃》带有一些穿越和重生的元素,剧中人物张海峰经历了两次死亡和两次重生,这种时空反复也叫“意识流”。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意识不是接在一起的某种东西,而是处于流动状态的,它可能被打断,但永远不会停止[2]。就像第一集张海峰、赵彬彬和乔昕等人在和平大厦交锋后全部被炸死,之后张海峰醒来以为一切是个梦,这两部分画面的变化可以表现出张海峰一瞬间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也向观众解释了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时空循环。张海峰每次死去又重生,而后又回到重要的时间节点,去阻止赵彬彬杀人,并弄清女儿死去的真相。这种叙事手法的好处是可以用看得见的画面向观众展现人物看不见的心理变化。

2 悬疑类型网剧的传播路径

2.1 媒介融合:造势与话题并进

在多种媒介融合发展的环境下,网络剧主要以微博、微信、抖音(简称“两微一抖”)为传播阵地。就微博来说,从2019年7月8日至2021年9月29日,《隐秘的角落》官方微博账号共发布微博184条,从2020年6月16日开播开始,每天更新20条左右,包括官方宣传片、演员宣传照、花絮更新等,推出“秦昊带你去爬山”“秦昊秃头”等话题。《沉默的真相》从2020年6月8日还未开播至2021年10月8日结束,共发布微博304条,推出“我想对检察官江阳说”“平康三杰”等话题。《十日游戏》作为“迷雾剧场”最早推出的网络剧,共发布微博395条,推出话题“绿藤人不知道的绿藤事”“十日游戏大反转”等。《在劫难逃》和《非常目击》分别发布微博432条和511条,分别推出“难难自语”和“被老谢吓到”等话题。这些数字反映了微博巨大的传播链。

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近几年来发展势头正猛。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1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达11.64亿,其中抖音短视频的活跃用户规模占很大一部分[3]。悬疑网络剧“短剧集”的特点正好符合抖音的传播模式。截至2021年12月,《隐秘的角落》官方账号共发布短视频39条,《沉默的真相》共发布145条,《十日游戏》《在劫难逃》和《非常目击》分别发布短视频68条、118条和59条,其中大多是对正片精彩部分的剪辑。除了官方渠道的传播手段,还有大量受众群体自己分段剪辑,制成短视频集锦,浏览量达几十万,推动了网络剧的二次传播。

相较于微博和抖音,微信的传播面略窄。但是,微信的用户黏性较强,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和小程序等平台是很有效的传播渠道。此外,微信公众号大多采用文字形式呈现内容,能够唤起受众对小说文本的记忆,促使没有看过剧版的受众去进行观看。此类专业影评号也有很多,如微信上有一个名叫“Sir电影”的影评公众号,主要对影视剧进行解读和评论,其中推送的有关《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和《非常目击》的文章的阅读量达10万+。此外,当受众看完文章之后,可以点击“在看”或者转发至自己的好友或朋友圈,依赖用户之间强大的交互作用,形成传播行动的自觉。

2.2 受众参与:高亲和度反馈机制激发二次传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4]。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有着大量的用户群体。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认为,“参与式文化”的诞生正是新媒体为消费者赋权的必然产物,使受众可以参与到剧本制作和传播的过程中,这种参与过程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反馈机制和二度创作[5]。反馈机制就是通过弹幕、评论、点赞、转发等形式呈现,是一种衡量网络剧质量和口碑的评价标准。截至2021年12月,在爱奇艺视频平台上,《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每集转发量10 000左右,评论大概5000条;《在劫难逃》每集转发量5000左右,评论大概30 000条;《十日游戏》转发量2000左右,评论大概1000条;《非常目击》转发量1000左右,评论大概500条。

二度创作是指平台或者受众可以将整部剧剪辑成一段一段的连续的小视频,或者将一些花絮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播放。受众参与制作的形式可以帮助平台更多地了解受众的想法,更好地打磨改编内容,为网络剧的传播打好基础。以抖音平台为例,搜索“迷雾剧场”,会出现很多用户自制的短视频账号,如“小影娱乐”,截至2021年12月,该账号的粉丝量达700多万,与这些网络剧相关的短视频的点赞量是50万,关于对《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悬疑剧的视频剪辑更是不计其数。这些连续的小视频既符合受众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又能满足悬疑剧的传播需求。

2.3 内容为王:高质量创作保障传播可持续性

2020年,爱奇艺推出“迷雾剧场”,深刻推动了悬疑网络剧的发展,改变了悬疑网络剧同质化现象泛滥的局面。“迷雾剧场”的这五部悬疑剧在内容呈现上各有各的特色,通过不同的叙事方式反映了令人深思的主题思想。《沉默的真相》三线齐发,直击社会的黑暗现实,明确告知正义虽迟但到。《隐秘的角落》开门见山,直接揭露故事谜底,反映了中年人承受的压力和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十日游戏》双线交织,剧情多次反转,烧脑之余不禁让人感慨人性的复杂。《在劫难逃》巧用“反复”,一次次死亡和重生,然而不是所有遗憾都可以重来。《非常目击》略偏文艺,聚焦现实与人性。

《沉默的真相》改编自紫金陈的小说《长夜难明》,与小说相比,影视剧第三条线的比重更大,加入女记者张晓倩的角色使整部剧具有反转意味。这三个故事的占比比较平均,即便把三条线拆开来看也是独立完整的三个故事。整部剧不仅改编的内容很充实,具体的制作也很精良。比如,江阳去警察局找马老师和侯贵平去学校的镜头运动,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处在同一空间但不同时间的感觉,使画面承接更佳顺畅。除此之外,只要是发生在过去的画面都是灰色的,并且会用“2010年”这样的时间词隔开,防止画面和时间错乱等。

总而言之,爱奇艺“迷雾剧场”播放的悬疑剧为我国悬疑类网络剧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预叙、反叙和错叙等叙事方式的有效使用为网络剧的文本创作增添了一抹亮色,多媒介相互融合、受众参与传播与再创作保证了网络剧的可持续性传播。目前,网络剧行业生态环境良好,大量平台涌入,发展势头正猛,丰富了网络剧的创作类型和传播渠道,相信未来的网络剧行业一定会有更多优质的剧作出现。但是,在极速变化的网络环境中,产品审查越来越严格,产业主体在剧本创作与选取方面要调整原来的思路,创新内容制作和完善相关产业链,无论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创作者还是制片方都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底线,积极拥护主流价值观,生产出合格和优质的网络剧,推动国产悬疑网络剧的传播和发展。

猜你喜欢
悬疑剧受众
网络悬疑剧的创新与突破探析
试论悬疑类小说改编剧本中的“分寸感”
中美悬疑剧女性身份与小镇地域性的构建
艺术科技(2021年13期)2021-08-27 17:54:17
迷雾剧场悬疑剧的认同机制研究
浅谈中国网络悬疑推理剧的创新发展
戏剧之家(2020年11期)2020-05-09 10:38:12
从电视到网络我国悬疑剧发展新策略
艺术评鉴(2019年1期)2019-03-11 13:21:16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