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少美
(作者单位:来宾市兴宾区寺山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为迎接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各大城市媒体机构都在积极开展媒体云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媒体云发展新趋势。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各地区智慧广电建设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进行长期的、稳定的、持久的媒体战略布局。在智慧广电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多项因素和内容,实现智慧广电良性发展,实现媒体融合,只有思想统一、步伐坚定、持之以恒,才可以实现融媒体、云智慧广电平台建设目标。本文主要研究融合媒体、云智慧广电平台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探讨融媒体时代智慧广电建设路径,为各地区智慧广电建设提供参考。
融媒体时代,广电媒体转型是必然趋势,这不仅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此同时,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媒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广电主流经营业务受到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V or Interactive Personal TV,IPTV)、互联网电视等的冲击。融合媒体云智慧广电平台建设工作同样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和时代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1]。
首先,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智慧化将会融入新时期广大受众的生活。进入21世纪后,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由此带来广电媒体的转型,以满足广大受众的数字生活和智慧生活需要。由此可见,智慧广电建设已经成为广电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次,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应用,为各地区广电媒体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目前来看,广电媒体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业务渗透能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教育、医疗、乡村建设、交通等领域,广电媒体业务内容极为广泛。且随着广电媒体业务的转型,新型的广电媒体技术在系统集成、视频监控等行业中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
最后,网络强国、数字强国、科技强国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且近些年我国已经在网络、数字、科技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尤其是智能化社会概念的提出,为各地区广电媒体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更为广电媒体实现科技化与智能化提供了政策引导和保障。
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和变革,大大推动了广电媒体业务的融合,并带来了新旧媒体的碰撞和较量。面对新旧媒体的激烈竞争与融合发展,广播电视媒体只有做到精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推动融合媒体云智慧广电平台建设,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客户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激烈、产品形态的蝶变,使得广电媒体业务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首先,技术助力存在不足。广电媒体受传统运营模式的影响,核心技术更新速度较慢。尤其是随着智慧和智能科技的发展,广电媒体对于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不足,使得广大用户对于广电媒体制作的部分节目和开展的部分服务项目体验感不足,导致广电媒体市场竞争力出现明显下滑。
其次,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不高。新时代广电媒体的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广电媒体在创新创业、增值服务方面,很难形成新的增长点,使得广电媒体业务变化无法满足新时代社会大众的需要。加上广电媒体对于受众需求和价值深挖不足,使其提供的服务无法满足新时代受众精细化和精准化的需求。
最后,用户大量流失。作为传统媒体,广电媒体的用户流失率是较高的,据相关统计,在各地区用户流失率中,广电行业大约在6%~7%,甚至极个别的达到8%~9%。用户流失率偏高,直接影响到广电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2]。
无论处于何种时代、面临何种发展趋势,对广电媒体来讲,智慧广电建设的根本目标还是要发挥媒体的喉舌作用,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做好文化传播与舆论宣传工作。
第一,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做好文化宣传和舆论导向工作。要全面推进广电融媒体体系化建设,实现资源配置一体化、内容分发全渠道化、内容生产平台化,将广电融媒体体系打造成全新的产业链条和发展平台。第二,打造省、市、区、县、镇一体的融媒体平台,借助融媒体平台,通过不断优化内容、改善服务体验、强化模式创新等,不断提升融媒体平台服务水平,尤其是强化区、县、镇等基层平台服务,增强基层媒体影响力。第三,在当前高科技发展背景下,要全面推进超高清电视发展,完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提出的任务,全面落实标清频道退出工作。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4K超高清电视节目内容,给观众提供更加清晰、更加舒适、更加精彩的节目内容,满足广大受众精神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第四,要加快广电大数据建设,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构建起科学、高效的电视节目收视评价体系,同时做好广电节目直播程序设置,深入挖掘大数据潜在价值,明确客户需求,建立新闻快速跟踪、大众舆论引导以及评价反馈等机制,为各地区广电媒体的服务优化、决策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智慧广电建设,涉及技术平台建设、内容管理、资本市场、体制运营等多方面。智慧广电建设极为复杂,是一项系统化、精细化、流程化的建设。为此,各地区广电媒体,要自上而下形成共识,发挥全员、全资源、全技术优势,共同推进智慧广电的转型和升级。
首先,智慧广电建设要做到凝神聚力,对全部资源进行整合,尤其要把传媒行业资源进行充分融合,凝聚行业共识,搭建全新的智慧广电系统,尤其要结合云平台建设,开通多元传播渠道,建设新型泛智能终端系统,全面统筹广电系统内外资源优势,不断推进各地区广电媒体朝着一体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3]。
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是促进智慧广电网络升级的关键。为适应新时期融媒体发展要求,广电媒体要加强智慧广电网络建设和升级,实现资源优化与共享,打造以广电网络为主,广电台协办、网台共建共享为辅的多元化智慧广电平台,建立起高速、泛在、智慧、安全的广电传播网络,实现智慧广电与时俱进、精准切入,全面推进广电传播的系统化和平台化建设。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自上而下的合作体系,可以由国家主导,省级政府主推,再由广电网络企业牵头,基层广电部门全面配合,实现广电云、网、端一体化系统建设,从而全面助推自上而下的全方位数字广电服务。第二,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改造。随着5G时代的到来,加快5G移动交互广电网络建设已经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在我国移动优先战略指导下,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品质内容供给,尤其要积极探索广电和电信的有机结合组网模式,全面实现智慧广电网络升级,在5G网络支持下提供优质的广电公共服务。
作为传统媒体,广电媒体以提供视听服务为主,因此,借助智慧广电平台建设,全面实现广电媒体视听服务智能化和智慧化,也是必要的发展路径。
首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根据需要成立专业的研究院所,打造“研发+产品+销售”一体化产品链条,为广电媒体视听服务智能化奠定研发基础;其次,提升基础网络承载力,广电媒体视听智能化对网络安全性和运载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广电部门要改变传统网络建设思维,基于重优化、固网络的指导方针,加强广电媒体视听服务智能化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基础网络服务质量,大大增强网络的承载力;再次,提高服务精度和服务体验,打造融合媒体云概念,提供“云、管、端”一体的智慧化服务,从而使广大受众可以获得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使用体验,提高广大受众的满意度[4]。
时代、科技的变化十分迅速,只有适应多元、多样、多变的融媒体发展格局,广电媒体才能够确保智慧广电建设和发展工作的全面开展。为此,坚持安全与发展并举策略,不断完善广电监督管理体系,创新优化智慧广电模式,才可以在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监管下,实现智慧广电的建设和发展。创新智慧广电监管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秉持国家安全观念,从国家和社会角度,不断优化与改善现有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做好IPTV、短视频等的监督与管理;第二,强化相关部门职责与使命,坚持“业务在哪里,监管就在哪里”的理念,落实生产和经营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发挥相关部门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全面推进和实行智慧监督,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优势,寻求智慧化、精准化监督管理方式,搭建起全平台、全网络、全业务、全终端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对广电媒体业务的全面、多方位、立体化监管;第四,借助各方力量,如聚合政府、广电、市场三方力量,汇聚优质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广电媒体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的共建共享,从而全面推进智慧广电发展。
广电媒体的使命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此,借助智能化技术,搭建智慧广电数字化生活平台,是体现广电媒体“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举措。首先,借助智慧广电数字化生活平台,试点提供家庭数字生活服务。目前,数字生活已经全面展开,智慧广电可以研发集语音操作、智能搜索、可视应用、IP网关、智慧养老于一体的数字化生活平台。其次,全面拓展智慧广电外延服务。在智慧家庭或者智慧小区基础上,全面拓展智慧广电外延服务,扩大广电媒体智慧服务范围。另外,广电媒体还可以同时实现各类智慧服务互动、交叉。例如,在智慧家庭和智慧小区中,常见智慧家电维修、广电“慧眼”、广电“净水”等智能科技化服务,就是智慧家庭和智慧小区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体现[5]。
近些年,很多地区的广电媒体都在抓紧落实“广电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本区域广电媒体服务智能化和智慧化。为此,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提高“广电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
“广电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前提是完善互联网网络工程。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广电云”平台建设的总部署,要全面推进“广电云”进入千家万户。为此,各地区政府部门和广电媒体单位要借助光缆干线、支干线等,将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城镇、企业、林业、景区等相互串联,为“广电云”的全面覆盖奠定网络和互联基础。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各地区广电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各地区广电媒体要开展深入研究,从各个方面尤其是智能化、科技化方面对广电事业的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和挖掘;要大力推动和参与“广电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智慧广电数字化生活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科技化的服务平台。在智慧广电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使广电媒体逐步朝着智慧网络、融合媒体、数据平台方向转型,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推动各地区广电事业可持续发展,保证各地区广电事业在融媒体时代开辟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