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楠
(非凡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01)
在汽车工业上运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促使汽车操作系统实现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不仅会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给公众开车出行带来更多便利,而且可以减少汽车废气污染、降低汽车能源损耗,这也必将成为汽车工业今后发展的趋势所在。但是由于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工业方面应用时间较短,所以相关研究普遍缺乏成熟。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作用、应用模式、应用分析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不再仅仅局限在产品的分配、消费阶段,而是逐步进入到了产品的生产阶段。利用信息技术,车企可以开发出种类丰富的自动系统软件,以此来实现汽车自动减速、自动泊车功能[1]。
1.1.1 自动减速系统软件
自动减速系统软件主要基于主动巡航系统,主动巡航系统在传感器的辅助下,可以对前后车的位置跟踪定位,同时对其车速加以监测。如果前、后方没有车辆,系统会让汽车匀速前进。如果前、后有车辆,系统会根据前、后方车辆的车距、车速,控制刹车系统及油门,实现自动化加速或减速,以此来保障行车的安全及效率。
1.1.2 自动泊车软件系统
自动泊车软件系统主要是为了防止在停车过程中出现保险杠被撞弯、交通堵塞拥挤等意外情况所研发。自动泊车软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不一而足,一部分是在汽车前端安装雷达,利用雷达碰到障碍物会反弹的原理,判断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还有一部分在汽车前端安装感应器,通过感应器发出的信号判断车辆与障碍物的距离。待障碍物与车辆的距离确定后,更精准地实现车辆自动停泊。
在汽车工业上应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需要多系统联合操作。传感器、雷达等传感系统在接收到相关数据信号后,会将相关数据传送到计算机,计算机会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发出与之相应的操作指令,以此来实现汽车的自动化操作。以自动化减速这一指令为例,就需要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制动系统有机配合。在汽车高速运行过程中,如果汽车间距较长,驾驶人员通常能够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汽车追尾事件发生。但是如果汽车间距过过小,驾驶人员则很难及时做出有效反应,此时汽车紧急制动系统就会启动,确保汽车能够安全停泊,防止前、后两车追尾。
汽车工业中的可编程逻辑模块,是指通过对传输数据加以监测,以实现汽车自动化操作。可编程逻辑模块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PLC、产品识别检测和数控设备控制等领域。
2.1.1 PLC
PLC 是可编程控制的英文简称,PLC 在汽车工业中主要体现在对输入的指令加以判定,以及加工设备的闭锁及动作放行。例如在输入刀补过程中,PLC 会对刀补差值加以判断,一旦刀补差值超过既定限度,PLC 就发出警报。通过合理应用PLC,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2.1.2 产品识别检测
在汽车装配过程中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比对系统的方式,对零部件的不同类型加以判断。与此同时,在发动机安装过程中,通过对机身的二维码加以扫描,即可识别该发动机的类型、型号,为员工组装发动机零部件提供依据,这对于员工组装发动机效率的提高是极为有利的。
2.1.3 数控设备控制
数控设备控制主要体现在加工程序、控制程序等程序方面。例如在冗长复杂的程序中通过运用R 值对重要加工数值赋值的方式,进行补偿、修正[2]。
汽车工业上的中央控制单元模块具体是指基于网络接口对信号、指令加以调配、传达。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汽车中央控制单元模块体积日益缩小,但是其功能却日益强大,车内空调、继电器控制、车内和车外照明就是最为常见的功能。而要想实现这些功能,必须对中央控制单元模块加以合理设计,使其满足灵活拓展的需求,并且要高集成度[3]。
从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自动化是汽车今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汽车安全驾驶的一个必然要求。从安全驾驶的角度来看,在汽车工业应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就在于驾驶自动化。首先,自动驾驶可以减少酗酒、疲劳、情绪问题等引发的交通事故。其次,自动驾驶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城市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早晚出行高发期交通堵塞现象日益严重,而运用自动驾驶可以有效避免出现路怒症现象。最后,自动驾驶可以为驾驶人员提供正确的路况信息,帮助驾驶人员正确规划出行路线,而这对于驾驶人员驾驶负担的减轻是极为有利的[4-5]。
我国汽车自动化应用起步较晚,当前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不论是配套产业,还是设备供应商水平都相对偏低。以设备设计制造标准为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完善的设备设计、制造标准,对于各种设备的设计准则、制造标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但是当前我国设备供应商对于设备设计、制造标准普遍缺乏了解,即使从元器件厂家和汽车加工厂家获得了一些制造要求,也没有将其运用到设备设计生产当中,而这也导致设备设计生产依旧处于密集化、中低端生产[6-7]。
除了设备设计、制造标准缺乏规范外,我国汽车工业在运用机械工程自动化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我国机电行业缺乏健全的管理标准、管理机制,大部分车企都采用美标或欧标,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诸多限制。
2)虽然当前我国日益加强对自动化系统研究的重视程度,但是国内自主品牌由于市场竞争力较弱,研究经费投入普遍较少,所以在自动化系统研发方面进展缓慢。
3)当前我国自动化系统市场大都被日本、欧美等国家占据,我国自主生产的自动化系统市场份额较低,由于日本、欧美等国家不论是技术还是市场规模都占据绝对优势,所以我国自动化系统要想与其同台竞技,仍需很长一段时间。
在汽车工业中运用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将其合理运用到中央控制单元模块、可编程逻辑模式当中,同时加强对汽车自动化驾驶和汽车控制系统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汽车生产效率,推动汽车工业优化升级,促进汽车工业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