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李淑梅
如今,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计算机网络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内容,为工作、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便捷,但计算机网络中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不仅威胁着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而且容易诱发经济损失。至今,安全隐患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行为仍屡屡发生。随着网络安全隐患问题的不断飙升,如何有效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愈发迫切。为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水平,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有效运用,以便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
在我国网络技术持续发展的状态下,信息数据的整合以及共享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计算机用户并未重视信息维护,缺乏一定的加密意识,导致自身的信息数据安全受到了很大威胁。而计算机网络完全,具体就是指网络环境下的用户信息安全,在如今网络环境下有很多安全隐患和漏洞,而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硬件、数据传输以及文件安全等。网络安全维护则是借助技术管理以及维护措施,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应用营造安全有序的环境,以便为网络数据的安全性提供重要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则分为物理安全和控制安全两个层面。
1.2.1 保密性
为保证广大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严禁在传输文件或者使用文件、数据的过程中,将用户的信息泄露给并未授权的实体或用户,只有具有访问权限才能有管理权和使用权,而一般情况下会选择使用加密技术来保证和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1.2.2 完整性
只有在经过授权的前提下,才能对用户信息进行更改,该做法能够保障信息传输、存储以及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减少被破坏的风险,进而预防信息无故丢失。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完整性特征,是从安全角度出发的,在使用期间需要保证信息的正确生成、存储和传输。
1.2.3 可用性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的存储、传输和使用,必须设置访问权限,在使用网络信息服务的情况下,允许已经授权的用户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使用。为广大的计算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是网络系统的重要职能,而度量这一职能的指标是系统正常使用时间的维度和工作时间长短的比值。
1.2.4 可控性
所谓可控性,指的是信息传播、内容控制能力的安全性,可控性可以自动加强对不良内容的控制,如在利用公共网络传输文件信息的过程中,计算机系统很容易受到攻击,而此时网络的可控性就会自动恢复计算机的原有状态。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各个领域的发展也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互联网信息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网络安全增加了隐患。大多数的客户端,由于缺乏对信息安全维护方法的掌握,导致用户无法及时加强信息数据安全保护,进而容易引起财产损失。而计算机安全技术的使用,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以及后期软件的安装,从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合理安装防火墙或者杀毒软件,就容易威胁用户的数据信息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保证及时加强安全防护系统的安装和更新,以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而导致用户的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受到不良影响。很多病毒软件能够对计算机设备的安全系统进行识别,若计算机设备的安全系统比较低,病毒入侵的概率也会增加,进而就会破坏网络环境的安全性。
实际上,根本没有100%安全的计算机系统,所以必须注重安全防护软件的及时升级和更新,才能不断提高计算机设备防范病毒的能力。倘若在同样的局域网覆盖范围内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旦该局域网的网络环境缺乏安全防护以及杀毒软件,系统就会发出提示,提示用户注重个人信息安全。但一些用户为继续工作,大多忽视了这一安全提示,在没有安全保护的情况下就输入了账户和密码,导致不法分子轻松地突破了网络安全的屏障,进而导致重要信息泄露或者网络诈骗,严重时还会给用户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情况来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是影响网络安全的关键因素,如果计算机设备的安全性不足,就容易诱发安全问题。每一台计算机都应该做到系统及时更新和升级,避免病毒入侵,减少安全漏洞发生,从而保证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现实情况下,很多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不足,部分用户在浏览非法网站时也会出现信息泄露风险。计算机系统并不是绝对安全的,不法分子会利用系统漏洞攻击计算机系统内部,从而影响计算机用户的信息数据安全。
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局域网也会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局域网影响,用户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期间大多需具备一定的权限,但很多用户自身并没有较高的网络安全维护意识,不但很容易导致用户名、密码泄露,而且未针对重点的文件信息设置相关权限,导致信息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病毒攻击是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隐患,受到病毒攻击会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平稳运行。一般来说,病毒具有很强的潜伏性、隐蔽性、传染性以及攻击性,且不同种类的病毒也有不同的传播形式,一旦病毒被植入计算机系统,不仅会攻击计算机系统,而且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彻底清除这些病毒。这些病毒除了会影响信息数据安全,还会影响计算机的稳定运行,给用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有多样路径,除了可以经过程序复制、信息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还能借助U盘、邮箱、磁盘等路径进行传播。如今随着病毒类型的增多以及进化,病毒也更加隐蔽、狡猾,破坏力更是大大增强,只有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水平,才能有效减少病毒对计算机的攻击和破坏。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水平也得到了改进和优化,给社会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也为黑客窃取、盗用重要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受利益的驱使,很多黑客会入侵计算机网络用户,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篡改,这样不仅会给用户带来损失,还会影响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给用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随着黑客攻击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环境复杂性的增强,对网络安全监测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显然目前的网络安全监测技术不足以满足实际需要,难以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在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仍有部分用户缺乏对网络安全的高度重视,甚至大多数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服务器的过程中并未重视相互认证,导致服务器无法获取和掌握用户的安全信息,这样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网络身份验证技术合理地运用于网络连接环节,为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保证,同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更多指导。但不难发现,尽管应用了网络身份验证技术,仍有很多不良网站或者软件捆绑病毒存在,导致用户身份无法得到有效验证,对此政府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信息备案工作,并建立用户与服务器间的双重验证关系,避免出现信息盗取、违规验证等行为,以便切实提高计算机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通常会选择使用防火墙技术,但实际上防火墙技术的保护力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防火墙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对非法入侵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以应用入侵检测系统,加强安全扫描技术的应用,以便可以及时发现他人不法入侵行为,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手段,减少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数据加密技术是加强数据保护的重要方式,利用钥匙控制,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经过钥匙控制处理后的信息数据,只有在正确破解钥匙后,才能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查看。数据加密技术的成本比较低,并且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信息的保护效果。访问权限技术能够通过设置入网访问授权保证计算机数据的安全性,如可以针对重要信息设置访问权限,保证数据信息内容的安全。
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信息丢失或者被篡改的情况,导致用户的信息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特别是企业的服务器,由于其保存了大量的重要数据,一旦信息安全受到影响,很容易给用户和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此问题,可以应用容灾技术加强重要数据信息的备份和还原,将重要的数据信息备份到云端,当计算机系统受到入侵或者攻击后,可以恢复独立备份的数据,进而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
防火墙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计算机系统提供外层安全防护,能够发挥拦截的作用,但是针对系统漏洞病毒效果并不显著。一般情况下,计算机设备中大多安装了防火墙技术,并且具备自动升级的功能,能够及时促进计算机防护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同时,防火墙还能发挥筛查信息安全系统的作用,如果无法保证信息的安全系统,就会自动拦截信息,导致无法访问计算机系统。防火墙技术能够拦截一些初级违法访问行为或者病毒,并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奠定良好的防护基础。防火墙技术多分为网络防火墙以及应用网关防火墙,二者的运行方式有一定差异,但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可以为计算机的稳定运行以及用户使用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加强杀毒软件的应用,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水平有重要意义。杀毒软件能够及时发现网络中的隐藏木马病毒,并采取有效的安全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常见的杀毒软件有360软件管家、鲁大师、电脑管家等。大多数的杀毒软件都能对计算机系统漏洞进行扫描,并对安全漏洞进行技术修复。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很高的要求,就需要邀请专业工程师加强加密处理。目前来看,杀毒软件的主要功能就是自我保护功能、修复功能、虚拟和防御功能,但受实际操作以及病毒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应用杀毒软件的过程中,需要用户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杀毒软件,才能促进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水平的提升。另外,还需要加强计算机故障处理技术的应用,定期检测和维护计算机设备,及时处理计算机系统故障,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提升,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也大大增强,给用户的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对此,为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需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有效运用,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提供安全保障,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