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型晚会主持样态
——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

2022-12-18 15:32:02杨海东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3期
关键词:晚会语言表达主持人

杨海东

(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1 央视春晚主持样态转变的阶段划分与特点

1.1 开启与摸索:多元和不确定

伴随改革开放的浪潮,人们渐渐不满足于以“八个样板戏”为代表的文艺作品呈现方式,歌曲、诗歌、戏剧、电影等文艺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并融入大众生活之中。随着中国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有了更多的渠道收看电视节目,这为春晚的产生提供了硬件基础。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的横空出世无疑给全国观众上了一份“文化大餐“,并受用至今。虽然当时的制作手段和节目内容还相对简单,但那一年的春晚给国内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难以忘却的记忆。在这初始阶段,春晚主持大体呈现出了3个特征。一是主持人构成的多元化。当时每届春晚的主持并不是一定由科班出身的著名主持担当,无论是相声艺人、电影演员,还是国内的著名主持,每个人都风格迥异,给整场晚会注入了活力。二是主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主持人可以自由发挥那些独属于其行业的特点,利用丰富的语言形式串联节目内容。可以说,主持人的主持环节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节目表现形式。三是主持风格具有随意性,贴近大众生活。主持人不仅言语朴实、“接地气”,还经常性地出现在现场观众之间,缩短了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距离,就连其着装也贴近大众生活,尽显质朴之色。

1.2 稳定与成熟:专业和标志化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准也在迅速提升。为了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春晚也在不断求变,迫切寻找一条将自身发展与大众需要相结合的道路。这个阶段的春晚主持的主要特征体现为3点。第一,主持节目的专业性。从1991年起,春晚的领导不是由播音员或电影演员兼职,而是选择了长期担任着综艺节目领导的播音员。第二,主持风格也更加成熟稳健。突出的“朗诵式”主持风格,可以明显地让人感觉到主持人的形象、语态和表达技巧都成熟了很多,可以说是当今春晚主持人形象的“雏形”。第三,主持人逐渐成为春晚的热点人物与标志。和20世纪80年代主持人频繁更替的情况有所不同,从这个时候开始,春晚开始启用专职主持的长期班底,并培养出了如赵忠祥、倪萍这样的“黄金搭档”,而二者组合的完美形象也是那个年代春晚中不可或缺的标志。同时,主持团队“以老带新”的形式也从这时开始。

1.3 发展与巩固:得体和严格化

21世纪的春晚以崭新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随之而来的是对主持人更高的标准和更加严苛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春晚的主持阵容已初具雏形,相互间的默契配合使得他们的角色感受和受众的环境感受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随着受众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审美品位的提高,其对主持人的备稿能力、控场能力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4 创新与开拓:丰富和创新化

基于十年相对稳定的主持班底,春晚团队也加入了新鲜血液,尼格买提、李思思、撒贝宁等年轻一代主持人进入受众的视野,并在近年逐渐“扛起了大梁”。2015年的春晚上,虚拟主持人——吉祥物羊羊正式出现,其人物形象、话语和动画均由专家设定,由中央电视台知名少儿栏目主持刘纯燕担纲配音,人物形象生动活泼,话语表现力丰富。这是春晚首次引入虚拟主持人,并使其担任主要角色,参与了“互动摇一摇”“发红包”以及“零点拜年”等环节,运用了当时的最新技术,呈现出了春晚互动环节的全新样态。

2 当前春晚主持样态的显著特征

2.1 主持团队角色分工明确

以2022年的春晚为例,主持团队共有5人,分别是老一辈综艺主持人任鲁豫、李思思、撒贝宁、尼格买提和新人马凡舒。任鲁豫、李思思两个人的主持风格都比较沉稳、大气,在开始、零点、结尾等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两位主持人起到了主要作用。而撒贝宁、尼格买提等作为综艺界的“老人”,则在年轻一代受众当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个人语言特点也更加明显,并且在主持过程中重点突显了风趣、轻松、活跃、语言表现力强等特点,作为主持人队伍中活跃舞台的角色,其给相对严肃的春晚带来了一抹亮色。第一次主持春晚的新人马凡舒其实也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老将”,她以扎实的主持功底与亮丽的形象在春晚进行过程中抢占微博“热搜”,掀起一波对于春晚讨论的高潮。可以说,2022年春晚主持团队的构成既保留了大气稳重的传统,在新人选择上也得到了受众好评。主持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将个人特点很好地融入晚会之中,让受众感受到了晚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也是近年来春晚呈现的一大特点。

2.2 语言方式发生改变

2.2.1 互动性增强

近年来,春晚主持人一直是大型晚会“对象感”的标杆,与之前“自说自话”的主持方式和纯娱乐性综艺节目有所不同,近几年的春晚注重在有稿主持的情况下增加主持人之间的交流,并选择以 “情景化”的方式,使主持人之间形成内部互动,带动受众参与到晚会中来。

随着春晚在有限时间内体量的不断增大,40年前那种与台下观众“拉家常”的形式已经不太适合,但在拉近与受众距离方面,春晚团队一直在努力。比如,在2022年虎年春晚上,撒贝宁头戴老虎帽出现在观众席中并登台的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借此机会回应之前的“嘴瓢”,“祝观众朋友虎年和我一样虎头虎脑,虎虎生威,不会嘴瓢”。不仅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也化解了“嘴瓢”的尴尬。

另外,随着网络的广泛发展和使用,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联系已经不只局限在面对面的直播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这两个范围,而是逐渐呈现出一种泛化的态势,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媒介产品观看视频并进行即时交流成为主流。而正是这些自由传播方式所赋能的巨大变化,在全新语境下产生了一种相对于以往来说更“蔚为可观”且参与度也更高的庞大受众群。因此,近年来春晚也特别关注到了新兴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情况,并添加了“互动摇一摇”“分红包”等环节,而主持人也把互动性视为语言传递的重要特征,主持人和观众之间形成了有效的信息链接。

2.2.2 时代性强,紧随网络热点

近年来,春晚主持人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主持词中时常出现与当下网络流行热点、流行语态相结合的内容,主持词中反映网络流行热点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比如,在介绍音乐短剧《万象回春》的时候,任鲁豫与李思思在对话中就引用了2021年云南大象一路向北,人们一路护送的新闻。在节目中编排、在主持词中融入相关内容,这种紧随网络热点的做法能够让观众产生一种“熟悉感”,从心理上拉近与晚会的距离。

2.3 政治性与文化色彩突显

政治性与文化色彩浓厚也是近年来春晚主持人语言表达中所展现出来的重要特点。在2022虎年春晩中,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涉及“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冬奥会”等诸多内容,其中与“冬奥会”相关的内容屡次被提及,既为即将召开的2022北京冬奥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也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对于承办此次冬季奥运会的期盼与热忱。同时,通过使用成语、古诗词等传统语言,注重在语言表达中追求韵律韵脚、对仗工整,展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也逐渐成为春晚主持人话语表现的又一特点。“这里是快乐吉祥喜气洋洋的大团圆夜;这里是播种梦想丰收盼望的丰收年;这里是张灯结彩迎春纳福的新北京城;这就是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大中国”,这个开场词对仗工整、清晰,意味浓厚。“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等大量成语、诗句的引用,体现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由此可见,春晚在追求时代性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避免了庸俗气,其“文化盛会”的属性更上一层楼。

总体而言,仅仅凭借语言文本分析便可以看出春晚主持中鲜明的政治性与深厚的文化性。作为中央电视台具有较强传播力的电视盛会,春晚对当下国家大政方针的宣贯,以及对受众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不可忽视。

3 晚会主持人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3.1 语言表达能力与鲜明个性的锤炼

出色的语言表达力不仅是晚会主持人,更是所有主持人都应当掌握的基本功。晚会主持通常需要背诵大量的主持词,这要求主持人自身具有良好的素养,能在备稿阶段完整地理解稿件内容,并根据稿件逻辑设计表达技巧。因此,晚会主持人一定要通过勤加练习不断提高基本功。此外,晚会主持在尽量做到语言平实自然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掌握语言表达的分寸、言语表现的节奏和语调等,构成自身独特的格调,或者诙谐、或者深沉、或者轻松。主持人的独特风采是其个人的思想、知识、才能及智力等各个方面的集中体现,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展现绝不仅仅是在一年一度的春晚上形成的,而是“工夫在诗外”,要求主持人不断地进行探索、学习与积累,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主持风格。

3.2 提高即兴应变能力

除了春晚,一般的大型晚会为了保证将主旨鲜明精准地传达给受众,主持词大都是由专业写作人提前撰写好,以预设语言(发言者在说话前经过准备的语言表达形式)居多,随即语言(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即兴表达)为辅。预设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春晚主持风格的变化,可以确保春晚的播出质量,但较少会给主持人自由发挥语言的空间,但这并不代表主持人“高枕无忧”地完成背稿任务即可。董卿的“金色三分钟”就是一个成功案例,2007年元旦专场电视节目中,在临近零点时,场景时间忽然出现了二分半钟的空档,编导立即要求董卿紧急救场。对于这一突发状况,董卿毫不慌张,沉稳应对,就在这时,耳麦里又忽然传来了导播的声音:“没有二分半,只是一分半了。”此时董卿还是保持镇定,并连忙调整词序,准备好结尾语。但是让人最始料未及的是耳麦里突然又传过来声音:“不,两分半!”面对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导演、导播还是摄像,都捏了一把汗,因为在零点钟敲响之前的两三分钟是整个联欢会的氛围最高点,观众的视线都聚焦到了舞台之上,而董卿更是焦点中的焦点。观众只看到她不慌不忙地走上舞台,向观众深深地鞠了两躬,这样一系列动作有利于其在急迫的环境下掌控住节奏,而后救场成功,不仅体现出了自身强大的心理与专业素质,同时也成为广大主持人学习的好榜样。

3.3 丰富知识底蕴与政治理论素养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纵看历届春晚主持人,每一个人都是有着深厚知识底蕴的博学多才之人。由此可以看出,晚会主持人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紧扣时尚潮流的脉动,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思路,解放思想,活跃思路。唯有如此,才能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更好地抓住时代主题,更为密切地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现状。当然,能够在关键时刻进行合适的语言表达绝非一日之功。读书的重要性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坚持并非易事,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必须要求自己做一个“杂家”,广泛学习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这不仅对主持工作大有裨益,同时也对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主持人,特别是春晚主持人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特点,要认识到自己担负的是国家意志“传声筒”的责任,要意识到自身的言行举止在较大程度上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如果不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基础、没有正确理解政策方针,就无法用正确的方式把党的理论精髓传递给人民群众。另外,对主持人而言,要想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种理论知识,紧跟“第一议题”,及时更新、完善自己的“理论储备库”。并且,还要养成深入性学习、长久性学习和终生学习的习惯,唯有如此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晚会主持人,担起“党的喉舌”的重任。

4 结语

时代在变,流行在变,但情怀不改。春晚的主持在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火爆开启、90年代的健康成长,以及新时期平稳发展3个阶段之后,现在正处于创新与探索阶段。随着观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主持人必须在语言表达上下更多的工夫,以适应新的传播语境。但不管传播方式与大众审美如何变化,深厚的政治与文化素养、独特的个人风格及快速的应变能力,都应该是主持人不变的追求。而在追求创新与恪守庄重的过程之中,在兼顾时代性、文化性与政治性的情形之下,春晚的主持样态也逐渐摸索出一条守正创新之路。

猜你喜欢
晚会语言表达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20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