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银娣
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作为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作品,在中央电视总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1]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以“敢”字贯穿全片,以“新”字赋予价值。“敢”在胆识气魄与宏大格局;“新”在思想领先与创造伟业,该片以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改天换地为创作主线,实现宏大叙事与共情传播的有机融合,成功开拓了一条大型文献纪录片的创新路径。
一部纪录片播出后能否产生强烈反响,关键在于其叙事策略是否具有新意并落实到位。“导演们不能只满足于画面精美、有艺术感、有冲击力,还要在叙事策略上与国际接轨,向文学、戏剧、影视剧等学习,借鉴讲故事的技巧和策略。”[2]《敢教日月换新天》通过对一百年来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以每集30分钟、共24集的视听呈现方式展现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这对故事内容如何取舍要求极高。作品中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都是根据主题而选择的,主题刻画在全片中形成了一条主线,那就是中共对历史机遇、时代特征与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通过确立为民服务的宗旨,从严治党的要求,抵御风险的目标,不断提升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
该片将百年历史分为24个重要阶段,围绕每一阶段的重要事件、主要任务与人物谱系铺陈讲述,既具有宏阔视野,又开展微末叙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意志,以前所未有的智慧和力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大幅提高了中国文化软实力。国际社会希望解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3]
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每一集都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入调查、科学分析、高度总结入手,从脚步丈量民情,到基层考察实践,回溯历史、重温党史与汲取力量,既生动刻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筚路蓝缕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也把镜头聚焦于微小事件,以提升影片的现实感、贴近性与共鸣度。如反映社会主义民主革命时期的《开天辟地》这集里,主要聚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共一大的召开,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传播,再到五四运动的轰烈展开;《星火燎原》这集结合革命战争遗址的现场观瞻、先辈后人的当面采访,围绕党的革命进程徐徐铺开,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初生也是起步发展;介绍建设时期的《奠基固本》这集,不但围绕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展开,更用民间镜头中百姓干事的热火朝天,来映照这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主义变革;《自我革命》这集主要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大量镜头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进工厂车间转一转、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去村民家中坐一坐的现实场面,生动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的人民领袖形象。与此同时,作品还通过阐述反腐斗争、天网行动、脱贫攻坚等重大事件,突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变革与伟大事业中的坚强领导。
感人的话语既可以在纪录片中传递重要信息,也可以激发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纪录片中的话语主要是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对观众形成一定的压力,最终导致观众产生对抗心理。美国学者西摩·查特曼(Symour Chatman)认为:“叙述区别于描写和论证的独特性在于它是时间性成本,无论是文本自身的呈现亦或是组成情节的系列事件发生、发展,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完成。”[4]文献纪录片作为对已存资料和已有事实的实证考察,本身就存在着一定意义的价值导向,通过客观化叙事,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认知事实、感受事实、认同事实。为了让观众与创作者的传播意图同频共振,现在越来越多的纪实作品已开始实行价值引导与感性话语相结合的立体叙说方式。前者源于对史实的尊重和对价值的引领,归纳已发生的事实;后者则从情感出发,或喜或悲,紧扣观众情绪节点的敏感处,以亲历者、亲见者的口吻,既强化其真实性,也追求其感性共鸣。
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实行价值引导与感性话语述说相结合的手法后,在语言上运用客观平实的语调,每一段历史都尊重事实、映照历史,在客观角度上做到权威、公正、准确;在情感导向上,运用积极奋发、铿锵有力的词汇,强调史实的重要性和影响力。24集中的每一集都有所侧重地对史实进行了阐述,比如《开天辟地》重在“开辟”“天地”,以波澜壮阔的词汇来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对现代发展史的重要性;《力挽狂澜》重在强调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意义,对于整个革命的至关重要性,以“挽”字突出举措的艰难局面和力量爆发;《中流砥柱》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和发挥出的核心作用,带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建国大业》用“建国”一词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用“大业”作喻,表示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事业开头,由前期艰苦卓绝奋斗而来,更需未来锐意进取、奋进取胜;《奠基固本》以“奠基”“固本”指出建设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作用,采取的是一种褒扬态度;《历史转折》运用“历史”一词,指出改革开放这一决策的伟大高度;《春风浩荡》用“春风”一词强化积极情境,用万物复苏喻指新时期的科学文化蓬勃发展;《游子归家》用“游子”引发受众同振共鸣,游子何来,源于久未归家而终得到机会可以归来者,蕴含游子的切切真意和胸中块垒尽纾。
《敢教日月换新天》在宏观角度上,理性为策划布局、重点陈述,感性为以词生意、情感共鸣;在微观细节上,理性为事实描述、动态呈现,感性为情节叙事、见人生情。在作品各集命名中,基本选用动词为主,强调各时期重大事件的积极作用和丰富含义,同时用喻指性的名词来强化受众认知。该片除了在文字上下功夫做到理性与感性共融之外,也极其重视情节叙事。在第3集《力挽狂澜》中讲述长征事件之时,引入时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排长阳震的采访:“我们不知有多少同志呀,饿死的,冻死的……”一个镜头中,阳震眼含泪水转头不愿多言,“转头”的动作体现的是不忍,微颤的声音表达的是怀念;在第6集《建国大业》中,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使用民众开心笑脸的画面以及开国大典亲历者李夫的口述:“我就在那个军乐队的旁边,我想,我感情太复杂了,我知道,这一天绝对来之不易啊。”这些人物的现场采访同期声,配上画外解说后,有效地将受众的情绪代入情境中,从而使更多的观众心潮澎湃。
任何一门艺术都离不开对艺术真实的追求,纪实作品在还原历史和现实世界时,在于“它可以将社会活动的个体、群体,甚至整个人类历史都以赋予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情感色彩的方式,呈现于世人面前。这时,纪实负载的已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故事和活动,对于当代来说,它还应该担当起人文精神探析的重任”[5]。《敢教日月换新天》兼具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不仅要在片子播放过程中让观众感受到党史的厚重、探索的艰辛、民族的崛起、辉煌的未来,而且应该让观众在历史的铺陈讲述中感受到纪实美、人性美和景观美,把审美表征反映在现实意义与艺术要求的融合统一上来。
《敢教日月换新天》这部作品在景观美学呈现方面,采用了大量的实拍镜头,主要以景观秀色、历史遗迹、伟人雕塑为主,还运用历史原件、动态视图、原版报纸等资料,辅以形象的演示动画。画面布局色调选取以棕褐色为主,显示其庄严厚重。由于在采用历史影像资料时使用新技术对黑白片还原色彩,《开国大典》的画面更逼真、更生动,这里也可以把彩色喻指新生。在第4集《中流砥柱》重点介绍杨靖宇时,解说是:“什么样的人,能拥有这么顽强的战斗力。日军对杨靖宇的遗体进行了解剖,结果发现,胃里一粒粮食都没有,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这些话堪称点睛之笔。学者胡智锋说:“电视纪录高度‘逼真’于生活,不只意味着捕捉到生活现象,更意味着要透过人们的眼睛,去捕捉那微妙传神的人的心灵、心理、意识、心态,这就是所谓内在真实。”[6]通过众多细节的镜头出场,既真实再现了这些英雄人物,又提升了作品的纪实美学价值。
《敢教日月换新天》由于追求多向度的审美表征,非常讲究现实意义与艺术要求、历史质感与美学意境的娴熟融合,通过历史事实与现实接轨的陈述,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和思想境界;通过表彰英雄和传播英烈事迹,激发现实中普通人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奋勇争先的革命精神。这种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方法,本质上是“较大的思想深度与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7]。该片从第15集《复兴之梦》开始,更靠近现实社会生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的一系列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了该片重点介绍的内容。在作品中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讲述和一句句精短话语阐述出来的新理念与新举措,既有纪实美,又有理性美。
纪录片首先要呈现给观众的便是画面,画面的宏大布局、拍摄角度与叙事方式,直接决定着纪录片的“调子”和“拍子”。正如学者欧阳宏生所说:“在电视艺术的创作中,镜头语言可以用来叙述故事、表达意义、描绘事物、抒发情感、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8]文献纪录片在讲述宏阔视角下的历史故事和现实故事时,需要通过视觉符号的传播创新来反映大题材的严肃性,通过视觉语言来增强历史事件的影响力。《敢教日月换新天》在视觉包装的运用上,从整体的画面规划到内容的细节呈现等都很注意统一性。在片头以黑色为画面背景,字体选用金色,再辅以燃烧的火焰作为补充。“黑色”寓意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和前行之路上的艰险挑战,而“火焰”则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刚强志气和奋斗之力,“火焰熊熊燃烧”指明当前走出了一条明亮的红色大道。在动画效果呈现上,演绎了“重锤锤党徽”的生动场景,其以党徽的千锤百炼,寓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与成长逻辑,从诞生之时的艰难勇毅到成长时的腹背受敌,再到壮大之时的披荆斩棘,勇担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大党,给观众以视觉震撼,既体现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及其数千万党员的拳拳之心和初心使命。
在细节方面,该片极其重视象征性意义的运用,以地图中的火苗丛生来寓意党组织的壮大发展和革命起义的牺牲付出,在建党之初孕育着革命的新生力量,也彰显着祖国的光明未来。在第1集《开天辟地》中,选用了“宫门的关闭”画面来体现封建帝制的解体结束,这场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历史,更使民主共和的先进理念深入人心。这是一次伟大的历史事件,在纪录片中以故宫为背景,一扇黑暗中的宫门关闭,以视觉语言和解说词搭配,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迅速到来。“阳光”在影片创作中属于常见的运用元素,其既体现着时光荏苒,也代表着驱散黑暗新天地的到来,在该片中就多次使用,蕴含着党的蓬勃朝气。
该片将镜头主体放在党的百年大历史视角下,在镜头外却将聚焦点放在民众身上的细微之处,讲求格局的大历史与小细节的协调性、情理性,讲求故事叙述的真实性与共情式的补充,讲求情感抒发的融合性、画面美与存在感的整体性,使纪录片在呈现给受众时能够入脑入心与共情共鸣。笔者认为,从《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未来的党史类的文献纪录片应该立体化、多层次、讲情感,通过年轻化的语调适时进行网络传播,使党史从历史深处带来人心震撼的力量,将党史与亿万受众凝聚起来,达到既能传播党史故事,也能共情人物命运,更能提升历史自信与引导理想信念的多维传播效果。
在纪录片创作中,“其声音既可以体现真实性,也可以配以专业性和情感性,要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生活为根本宗旨,真实性和客观性、体验性和思考性是它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9]纪录片既能通过声音的律动共鸣来引起观众的全神关注,更能借此营造沉浸感和体验感,以字节的声调、语言的厚度、解说的力度来辅佐说明画面内容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由于历史文献类纪录片是对过去事实的讲述,虽然也有口述形态的同期声,但更需要解说词的辅助,这就必须对听觉传播符号进行诗意性和情感性的传达。陈旭光认为:“作为一种独特的新艺术,影视艺术的真实性首先源于视听的真实感。它借助现代化的摄影、录音设备,以直接的形式将物质现实诉诸人们的视觉与听觉,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10]《敢教日月换新天》在声音轨道运用的主要手段有解说词、历史原声、采访声源、背景音乐等声效形式,尤以精美打磨的解说词为重。作品中的画外解说由方亮等配音员完成,入党宣誓声多次在作品中回响传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全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因此在声音质感选取中,以浑厚有力、铿锵韵味的声音来体现庄严,并在无意中将观众代入历史情境中。全片的画外解说以历史时间轴为主线,从现实视角切入,论述重要事件对当代历史的深度影响。在与画面的配合中,声音以铺陈叙述为主,而在声音语言论述现实价值和时代影响之时,配以风景画面以喻表其积极意义。
除此之外,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还善用音乐辅助,歌曲不仅仅限于背景音乐,更在于引入国歌、民歌与改编歌曲来体现影片所描述情景中的独特心境与时代变迁,并在24集作品中融会贯通与共情传播。从《五四纪念爱国歌》《国际歌》《团结就是力量》《义勇军进行曲》《四渡赤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到《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唱祖国》,再到《亚洲雄风》《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公元一九九七》《神奇的天路》,最后有《我和你》《江山》《我爱你,中国》《强军战歌》《今天是你的生日》等优秀歌曲,回望党的百年征程,让音乐营造的历史时空给观众绚丽多彩与韵味悠长的回声体验。正如音乐大师塔拉斯蒂(Tarasti)说:“聆听音乐,给我们带来超越时间的普遍幻觉。正如每一刻它都在提醒我们,时间具有不可逆转性和不可取消性,也提醒我们,命运在时间过程中推移。”[11]
文献片是纪录片的重要类型,其中涵盖的既是一段段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也是一代代人物在风雨飘零中彰显的坚强意志,更是中华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所凝结的审美价值和铸就的集体记忆。《敢教日月换新天》作为一部党史文献纪录片,将镜头的主体放在党的百年大历史视角下,但在镜头外却将聚焦点放在民众即传播受众身上,讲求格局的大历史与小细节的协调性、强理性,讲求故事叙述的真实性与共情式的补充,讲求情感抒发的融合性、画面美与存在感的整体性,使纪录片在呈现给受众的同时能够同频共情与入脑入心。未来,文献纪录片更应该挖掘立体化、多层次、讲情感的历史实践,通过年轻化的语调以适应网络传播,达到既能传播党史故事、共情人物命运,又能深化认识历史与引导理想信念的多维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