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丰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综合防控要点分析

2022-12-18 07:31:38沈司祺
广西糖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植蔗多菌灵甘蔗

沈司祺

(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甘蔗属于甘蔗属的统称,为温带及热带农作物,是蔗糖制作的原料,也可进行乙醇提炼用作能源替代品。甘蔗属于应用广泛的糖料生产作物,适宜种植并生长于日照充足、土地肥沃及冬夏温度差异明显的地区[1]。全球有一百多个国家有甘蔗种植,甘蔗的主要生产国为印度、巴西及中国。在我国,从甘蔗生产中提取出的糖在总产糖量中占比达80%。糖是人类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用品之一,也是饮料、糖果等食品工业所需的关键原料。蔗糖可在市场直接销售,不易腐烂,保存时间较长,展现出了良好的市场经济价值,成为带动广大农民朋友创业增收的关键性经济作物[2]。因此,进行甘蔗大规模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对促进我国糖产业及特色农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甘蔗栽培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总结,力求能让甘蔗的产量与质量均得到全面提升。

1 合理选地及科学轮作

甘蔗种植需满足适宜的光照、水分、温度等外部条件,才可实现高产丰收。同时,甘蔗的耐寒性较差,喜水不耐涝,因此最好是在冬季温度适宜、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地肥沃之处种植。同时,因甘蔗有较长的生长期,植株偏高,且可获得丰厚产量,在生长过程中会耗费大量土壤养分,长期连作或宿根年限时间长,必然会降低土壤肥力,使得养分平衡性丧失,也会增加病虫害发生率。而通过合理轮作则能让该问题得到解决,还可达高产丰收的效果。可采取的轮作方式具体包括两类:第一是水旱轮作,让土壤保持充分疏松,不易板结,进而起到蔗稻兼收的作用;第二是旱地轮作,甘蔗每种植1年后则需间隔1~2年进行芝麻、花生、谷子、大豆、蚕豆等短期作物种植,更有利于土壤物理性能的改善。

2 整地

整地属于甘蔗种植中的重要环节,能为甘蔗生长创造最佳土壤环境,还可实现病虫害的防控。甘蔗喜温喜水,根系粗壮且发达,故而肥沃、稀松及深厚的土壤对覆土层以上根茎生长发育更有利。而整地的第一步就是深耕,深耕应做到因地制宜、因地而异,且结合不同性状土壤进行适宜的深耕深度确定[3],通常控制为30 cm,为后续灌溉及排水创造条件。甘蔗种植前需保证充足基肥施加,一般每公顷施加15000 kg有机肥、1500 kg钙镁磷肥、300 kg氯化钾及150 kg尿素。

3 选种及浸种消毒

选择根茎粗壮、不蒲心、不空心及蔗芽饱满,未受病虫害侵袭的蔗茎做种,使用生长点以下50~67 cm的一段蔗梢做种,以利刀将甘蔗砍作单芽段、双芽段或多芽段,保持切口齐整,以防破裂。

浸种能让种苗吸水能力提高,更利于发芽,还可杀灭种苗的一些病虫害,因此应选择清水浸种、药剂浸种或2%石灰水浸种,所选择的方法不同,浸种时间也存在差异,长则达1~2 h,短则为5~10 min,药剂浸种主要选择8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进行5~6 min的浸泡。催芽能让种苗出土时间缩短,促萌芽率提升[4],主要包括蔗种堆积催芽法及堆肥酿热催芽法,催芽时间为1周左右,在种苗根点突出、蔗芽胀起处呈现出“鹦鹉嘴”状之际,则需下种。

4 适时下种并深沟栽植

甘蔗栽栽培管理过程中可采取的下种方式包括育苗移栽及大田直播两类形式,结合下种时间的差异性,主要将其归纳为春植蔗、秋植蔗及冬植蔗等。其中春植蔗的种植时间定于清明节前,秋植蔗的种植时间定于每年立秋到霜降时,下种时间一定要合理控制,不可过早或过迟;冬植蔗主要在每年的立冬到立春时段里温度偏高时,若温度过低时还需覆盖上一层地膜,使生长出的蔗苗能顺利过冬。因深沟栽培对苗木的前期苗萌发与后续土壤蓄水均有帮助,对生长有利,还可增强作物抵抗力,因此甘蔗栽培时最好选择深沟栽培。可采取的方法为:第一,深沟板土法,开植蔗沟的同时下种,第2沟蔗沟开挖时,使用沟底部湿土来将第1沟种苗盖住并镇压;第二,穴植聚土法,在免耕(或进行过1次耕犁)的坡地挖穴,使后面所挖耕层熟土覆盖于前穴,把深层生土在穴外放置并风化,穴深为40 cm,穴和穴相互间间距控制在100~120 cm,保持穴直径在70~80 cm;第三,槽植法,顺等高线进行深开沟,并比垄成槽,槽深度与宽度分别为30 cm,间隔10~20 cm留20 cm左右的隔埂,形成槽状后植蔗。

5 合理密植和地膜覆盖

甘蔗种植需做到合理密植,实现光热能的充分吸收,使产量及质量均有保证。甘蔗种植通常选择双行播种形式,保持两行相互间间距在10 cm左右。大径种子的种植密度为82500株/hm2;小径种子的种植密度是97500株/hm2,可选择单行或品字形种植,但应注意预防种径及土壤相互间架空,盖土厚度约6 cm;气候稍冷的区域盖土需尽量厚一些,温度高、雨水充沛的地方适当盖薄一些,盖土结束后,按照每公顷用3000 g 40%阿特拉津与600 mL 80%乙草胺混合,并与7500 kg水充分混合后对肥料及种子进行喷洒,防控病虫害发生,促甘蔗长势更佳[5]。地膜覆盖时需做到三湿,包括种子湿、土壤湿、肥料湿,地膜覆盖后需人工破膜,一旦芽长出则需适时揭膜。

6 加强宿根蔗护理

宿根蔗应选择上年度高产、蔗株均匀分布且无病虫害的蔗地,当甘蔗砍伐后的7~10 d把蔗叶短段切割并还田作肥,破垄松蔸。对于断垄超过30 cm的蔗行需补种或移蔸补缺,使断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松蔸需将蔗头附近泥土完全掘净,注意保持原位不变,对甘蔗萌芽更有利。

7 田间管理

7.1 查苗补苗

结合甘蔗苗长势情况定期查苗和补苗,补苗后需做好浇水施肥工作,促其得到更好生长。

7.2 排灌

甘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的土壤水分需求量分别为60%、70%、50%~60%,种植者需结合甘蔗各生长时段进行所需水分量补充[6],做好灌溉或排水工作,实现良好水肥条件的改善。因甘蔗并不耐涝,因此在雨季时一定要做好排水,否则会导致甘蔗长势受影响。

7.3 施肥

合理施肥也是甘蔗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的重要流程,除基肥施加外,还需做好追肥,施肥期间应结合种植区域气候、土壤及肥料等多项要素[7],进行最适宜的施肥方案制定。首先是蘖肥施加,施加时间为甘蔗6~7叶期,每公顷施加225 kg尿素,112.5 kg钾肥、225 kg不含氯三元复合肥,施肥结束后培土;其次是重施攻茎肥,每公顷施加375 kg尿素、600 kg不含氯三元复合肥、150 kg钾肥,施肥结束后大培土。

7.4 除草与中耕

甘蔗栽植过程中应结合情况,做好杂草清除,并进行适宜的除草剂选择。(1)土壤处理类。新植甘蔗种下后每公顷使用3750 mL 38%莠去津,2250 g 80%敌草隆、2250 g 50%扑草净、450 mL 25%利蔗生、2250 g 80%阿灭净、1125 mL 43%高尔乳油,在雨后随意选择上述除草剂中的一种,与1500~1800 kg水充分混合后喷洒植蔗沟土表[8],喷洒结束后使用地膜进行覆盖,可取得不错的除草效果;(2)杀草类。每年的6—7月可配合甘蔗培土,可每公顷使用3000 g 80%阿灭净、2250 mL 20%龙卷风,选择其中的一种药物与1500~1800 kg水充分混合后进行喷洒,同样可最大程度清除杂草。

8 病虫害防控

病虫害防控是提高甘蔗产量,保障甘蔗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一定要通过有效措施来实现绿色防控,实现甘蔗的无公害栽培,有效提升甘蔗的市场竞争力。

8.1 常见病害

(1)黄斑病。①及时清理病叶及枯叶,消除病菌孢子传播途径;②做好蔗田排水,保证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③每年的6—7月可使用波尔多液(0.5 kg硫酸铜、0.5 kg石灰、50 kg水)进行喷洒,或使用500~1000倍多菌灵进行喷洒预防[9];④一旦发现有甘蔗植株发病,需立即清除病株并使用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倍液77%氧氯化铜水溶液,或1500倍液25%丙环唑水溶液进行喷洒,间隔10 d再喷洒1次,持续用药3次。

(2)黑穗病。①选种后使用52 ℃热水浸泡18~30 min,或使用50 ℃热水浸泡0.5~2 h;药剂浸泡法则使用5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或5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进行浸泡,防控效果较好;②强化田间管理,做好施肥培土工作,促抗病力提升;③割掉的黑穗务必要集中烧毁,不可随意丢放,避免随风飞流出现二次传播;④一旦发病需立即使用1000~12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洒,7~10 d喷洒1次,持续用药喷洒3~4次。

(3)赤腐病。雨后是该病的高发时段,可选择8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0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洒进行预防;一旦发现病株需及时使用800倍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200倍10%苯醚甲环唑,或1500倍43%戊唑醇悬浮剂,或2000倍45%咪鲜胺水乳剂进行全园喷洒,期间要做到交替用药,避免产生耐药性,7~10 d喷洒1次[10],可持续用药2~3次。

(4)凤梨病。该病发病后甘蔗植株的内部组织慢慢转化成红色,然后呈乌黑色,有明显的凤梨味道散发。发病后已无可防控的方法,只有提前进行预防,减少发病率。可采取的措施:①选择出土快、长势好、抗逆力高、丰产丰收、有较高成茎率的高糖抗病品种;②在栽植前使用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浸种,或选择0.01%~0.02%苯莱特饱和石灰水进行24 h浸种处理;③用节间均匀、长势较好、无病虫害且蔗茎偏中等的植株梢头作蔗种。

(5)甘蔗锈病。可采取的综合防控方法:①进行抗病力强的品种选择,科学施肥,做好磷肥、钾肥的合理施加,将老叶、病叶剥离并带离种植园,加强杂草清除,保证甘蔗园通风透气,减少菌源的滋生;②选择5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交替性喷洒,间隔7~10天喷洒1次,持续喷洒2~3次。

(6)甘蔗条叶枯病。可采取的综合防控方法:①根据地形、气候、土壤等进行抗病高产良种选择;②做好田间卫生管理,将病老叶进行剥离且实施集中处理;③雨后及时排水,以防湿气滞留;④刚发病时选择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酸磷悬浮液交替使用进行喷洒,10~15 d使用1次,持续用药2~3次,以防产生耐用性。

(7)梢腐病。①做好氮磷钾等肥料的配合使用,不可偏施或过施氮肥,病株应及时砍挖并给予清除;②刚发病时选择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间隔7~10 d喷洒1次,持续喷洒3~4次,将药液喷洒于甘蔗植株的梢头,可使防控效果大大提高。

8.2 常见虫害

(1)地下害虫防治(包括金针虫、蝼蛄、金龟子、白蚁等)。①砍收后及时深耕耙地,经人工捡拾及机械作用来进行越冬老熟幼虫的清除;②结合中耕培土,使用2000倍液2.5%敌杀死,或800~1000倍液90%敌百虫,或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或1000~1500倍液50%二嗪农乳油进行交替喷洒。

(2)叶面害虫防治。①绵蚜、黄蚜、蓟马、蔗飞虱等。每公顷使用750 g 3%中科蚜净乳油与1500 g 40%氧化乐果乳油,或675 g 33%千祥与1500~1800 kg水混合后于晴天进行叶面交替喷洒,若喷洒结束遇到下雨,还应给予补喷;②螟虫。除及时将虫源消除外,还需做好蔗田里残枝枯叶的清理,带离种植田且集中销毁,刚发现虫害时即刻使用500倍液90%敌百虫结晶或500倍液25%杀螟腈进行防控,能取得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3)茎部害虫(包括二点螟、条螟、大螟、黄螟、白螟、台湾稻螟等)。①与中耕培土用药操作充分结合,使用3.6%杀虫双颗粒剂、5%丁硫克百威在蔸部进行撒施;②每公顷使用900 kg 800~1000倍液80%敌敌畏,或500倍液90%敌百虫结晶体对心叶进行喷洒,防控效果较佳。

9 砍收

甘蔗的砍收需做到早熟先砍、迟熟后砍;秋植、宿根蔗先砍,春冬植蔗后砍;不留宿根的先砍,留宿根的后砍;旱地先砍,水田后砍。砍收结束后择日清园,若条件允许可将蔗叶覆盖于行间达到蔗叶还田的作用;若条件不允许,应及时将蔗叶带离甘蔗园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合理处理。

猜你喜欢
植蔗多菌灵甘蔗
花式卖甘蔗
清明甘蔗“毒过蛇”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08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创新时代(2017年4期)2017-05-06 12:32:40
广播节目介绍
秋植蔗生产技术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中国糖料(2016年1期)2016-12-01 06:48:57
冬植蔗的栽培管理
云南农业(2015年10期)2015-08-15 00:48:31
推行秋植甘蔗的探讨
中国糖料(2015年1期)2015-01-22 17: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