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环县羊产业品牌创建及发展建议

2022-12-18 00:35文亚洲牛春娥岳耀敬
养殖与饲料 2022年10期
关键词:环县肉羊羊肉

文亚洲,牛春娥,岳耀敬*

1.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兰州 730050;2.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甘肃 肃南 734031

甘肃省环县位于陕、甘、宁三省交会之地,属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较脆弱,有天然草场58 万hm2,曾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之一。环县总面积9 236 km2,辖20 个乡(镇)、总人口36.32 万人[1]。近年来环县贯彻国家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涌现出了一些羊产业品牌创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树立了“中国羊谷、善美环洲”城市新名片,立足本县实际,坚持将发展养羊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以品牌效应推动羊产业转型升级。

1 环县羊产业品牌创建概况及经验做法

环县是优质有机生态羊肉原产地,发展羊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独特的水草资源和羊只生长习性,孕育了环县羊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特征。这几年来环县积极探索羊肉品牌化发展道路,“环县羊羔肉”被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列入“国家队运动员备战保障产品”,在此之前,环县羊羔肉获得过多项殊荣,环县羊羔肉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远赴香港、迪拜等,逐渐成为市场新贵;目前开发“中盛环有”系列羊肉产品80 多种,年销售收入可达5 亿元以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目前环县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中盛、伟赫、庆环等多家龙头企业,构建起了湖羊、奶山羊、黑山羊“三羊开泰”的三大产业体系;创建养殖示范基地,实现全舍饲工厂化养殖,编制“环县羊经”,创新推进“六全六化”羊产业发展模式;打造肉羊制种高地,通过引入优良父本和湖羊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培育适应当地的肉羊新品种;搭建羊业科技硅谷,打造技术合作平台和科技带贫基地,在羊产业发展中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引育工程,引进千名大学生返乡养羊,先后组织和引进118 位国内外专家为羊产业发展提供指导示范,培养本土人才2.87 万人次[2]。

近年环县羊存栏数量倍增,发展迅速,从喂养、防疫、草料、繁殖、推广等方面做到绿色有机,为产品保驾护航,辐射带动周边庆城、华池、镇原三县肉羊产业迅速发展。截至2021 年底,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315 万只,羊产业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6 000元,羊产品品牌引领带动环县羊肉平均溢价20%以上,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被列为全国63 个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和全国100 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羊产业发展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2 环县羊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品牌创建任重道远

在品牌宣传推广方面形式单一,没有涉及重要媒体宣传,没有做到深加工及羊肉熟产品的创建,进入市场的产品单一,市场多样化及市场销路有待进一步开发。在屠宰企业、活羊市场、现代物流体系、肉羊加工配送、冷链运输等流通设施建设上有待加强。在品种效应上,需要长期投资,全方位保障,尤其是“中环肉羊”新品种培育任重道远,该项工作初步预计将耗时8~10 年时间,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程序复杂,经济杂交推广进程慢。

2.2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受政府引导及产业支持,加之羊价这几年持续走高的影响,社会资金涌入了养羊产业,全县养殖数量及规模扩张迅速,但养殖户文化水平偏低,养殖品种有些混乱,饲养管理不规范[3]。有些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实用技术掌握的水平还需要提高,但是大多以扩大规模、增加数量为发展目标,良种化程度低,饲料比较单一,羊只单产水平低,饲养周期过长导致经济效益不高。

2.3 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跨省活畜流通频繁,养殖扩增导致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和复杂,口蹄疫、小反刍等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布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仍有发生[4]。个别养殖户及规模场免疫程序不合理,防控意识淡薄,寄生虫病、梭菌病、羊痘等普通疫病常有发生,产科疾病影响生产效益,畜产品的安全性、优质性时刻受到威胁。

2.4 地方品种保护研发受重视的程度低

目前在舍饲养殖和肉羊热销的大背景下,一些本土优良的滩羊、陇东黑山羊、陇东绒山羊等品种受到冲击,养殖数量有所下滑,终因繁殖率低、产肉量低逐渐被社会淘汰。在扩大杂交改良的同时,本土品种的保护利用、纯种繁育重视程度同样重要。在育种和繁殖方面,缺乏好的适宜本地的肉羊品种,个别开展盲目混合杂交,盲目引种忽视生产,只重视宣传不重视生产实际,生产方式仍然较为落后[5]。

2.5 整体基础设施差

在牧草种植、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精深加工等方面基础保障性不高,产业发展不均衡,农户养殖较分散,规模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较差,相应配套的水、电、路不畅,增加养殖成本,群众难以掌握市场规律,受市场波动影响产品容易出现结构性、季节性卖难问题,出栏不及时,存在“养老羊”现象,严重制约了羊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3 环县羊产业品牌发展的建议

3.1 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扩大生产规模、补齐发展空白、制定质量标准,大幅度提升羊产业的附加值,实现差异化、增值化发展。加快发展一批羊肉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开发羊羔肉系列产品,配套实施肉羊分割包装生产线、羊羔肉深加工等项目,研发推出快餐食品、休闲食品,进一步提升羊肉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在逐步提升品质中,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加强无公害产地、地理标志产品登记和有机产品认证等[6],通过参加各类大型展销会、烹饪技能大赛,使环县羊肉享誉省内外。

3.2 构建现代化养殖生产体系

突出扩规模、延链条、增效益、聚保障,进一步完善“三羊开泰”产业体系和“三级二元”生产体系。全力抓好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配套技术推广,持续推进“中环肉羊”新品种培育工作;建设“肉羊种质创新中心”,加快“中环肉羊”育种进程,提升品种效应;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大力通过引入品种开展二元、三元杂交,分品种和群体、体格大小饲养并适时出栏,从根本上改变环县肉羊良种化程度低的问题,提高商品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3 升级服务水平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加大金融、发改、畜牧等部门支持力度,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加强“政企银”三方合作,加大信贷力度,投放“金羊富民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一些政策性惠农贷款,解决产业融资难问题,全力支持羊产业发展。落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深化社会化防疫,强化乡镇管理职能,突出防疫密度、抗体效价、检疫监管等成效考核,推动动物防疫质量提升,防止外来疫病传入[7]。

3.4 加强本土品种选育及保护力度

继续开展好滩羊保护利用项目,开展纯繁选育奶山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组织拉动作用,全力支持发展伟赫乳业18 万t 乳制品加工厂扩能上产,全年生产乳制品3 万t 以上;提纯复壮黑山羊。利用正丰、常坪2 个核心场,通过“20+1”模式,带动发展黑山羊专业户300 户、示范户1 000 户,确保到2022 年底黑山羊存栏达到12 万只以上。

3.5 优先发展草产业

将草产业作为羊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坚持好地种好草、好草配好料的做法,深刻汲取旱情过后饲草缺口增大、养殖成本增高的教训,进一步突出保草稳羊的重要地位,增加面积和种类,种植优质牧草5.33 万hm2以上。加大秸秆青贮、微贮、氨化、全混合日粮等技术应用,以市场运作为主,政府扶持带动为辅,支持企业、合作社、农户收储作物秸秆10 万t 以上。完善防灾减灾机制,构建供给能力更强、抗风险能力更突出、营养搭配更科学的有机饲草保障供应体系,为扩群养殖提供坚强支撑。

3.6 加快羊品牌化建设进程

持续加强与央视顶级主流媒体等深度合作,统筹实施“环县羊羔肉品牌十大宣传活动”,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依托肉羊营销协会建强“产销联盟”,深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与农户、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等建立紧密的利益合作机制,加快谋划在北京、西安等城市配套建设冷链配送中心,开拓新疆、山东、内蒙等地种羊市场,促进产销衔接。充分发挥好品牌优势,持续推进品牌带动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推动环县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环县肉羊羊肉
“扒羊肉”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肉羊养殖技术探讨
带着故事看砖塔
紧盯需求强弱项 精准发力补短板——环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冬补一宝 羊肉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行走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