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宇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都越来越重视舆论工作。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舆情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作用正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更加重视舆情信息工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
一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企业业务领域的拓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安全、环保等风险也随之增加,出现突发舆情事件和新闻危机的可能性不断增大,而突发舆情事件和新闻危机的发生不仅会给企业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对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还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信誉,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与发展。
二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舆情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综观国内外的成功企业,无不都有一套成熟的舆情管理机制。加强舆情管理工作既是企业管理层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和推动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发现问题、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企业要不断提升防范和化解舆论风险的能力,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舆情无小事,纵观舆论危机对大型企业的影响,不仅影响企业内部效益,而且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如食品安全事件、航空事故、煤矿事故等对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强舆情管理,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既是凝聚人心,推进企业管理的助推器,也是主动引导舆论,求得理解和支持的方向盘。企业应最大程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影响,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稳定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是隐瞒不说。有些企业在重大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担心公开消息会影响本单位的形象,对内要求不议论、不扩散,对外要求不接受采访报道,表面若无其事,背后却严防死守,企图侥幸过关、蒙混了事。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特别是重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在信息高速流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想要做到封锁信息谈何容易,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二是不及时说。对于热点舆情应对的最佳“窗口期”,以前是“黄金24 小时”“黄金4小时”,现在是“钻石1 小时”。谁第一时间发声,谁就掌握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和舆情应对的主导权。然而现实中,一些企业有时不能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而是等到网络媒体率先发布、竞相炒作时,再花费更高的代价去解释、去澄清、去辟谣,但往往收效甚微,把事件的描述权、解释权、评论权拱手相让,放弃舆论主导权,结果由主动变被动。
三是不说真话。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消除不实舆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的消极影响。涉企负面舆情信息,企业要将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舆论引导是第二位的。对于网络媒体的失实报道,我们要认真、谨慎对待。如果是正规官方媒体,在查清事实真相后,可以采用公函形式,向媒体发函并提出删除不实报道的要求。而对于自媒体,企业就要慎重再慎重,在调查事件真相的同时,要深刻了解自媒体的真实目的。在一些不实信息的面前,我们要坚决抵制,维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恶意污蔑企业的个人或单位,可以采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是强化职工培训,加强法制教育。企业可以通过网站、官微、电台、内部刊物、展板等媒体平台,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传播合力,让这些平台成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传播主阵地及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家园。在日常工作中,企业要认真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对舆情事件正确认识,形成文明上网习惯,正确分辨网络信息,加强网络传播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教育,教育职工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对不了解实情、未经官宣的事件不传播、不非议,尤其是不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上发泄负面情绪,利用“内部人士”身份,煽风点火,造成舆情扩散。
二是及时收集舆情,做好应对准备。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完善舆情信息员队伍,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办法,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畅通舆情直报渠道,通过切实加强舆情收集,为应对舆情奠定基础。此外,各单位热点舆情的应对,也要做好“有准备”的战斗,尤其是涉生产、运输、转型改制类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舆情快速反应机制,遇到热点舆情时,早收集,准研判,快报送;要建立舆情应对预案制度,将收集或经历的应对案例分类整理,再面对类似热点时就可借鉴参考;要建立多方协调的应对处置机制,热点舆情发生时,统筹施策、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共同推进。
三是转变应对观念,合作而非对抗。企业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提高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舆情事件发生后,媒体记者往往会蜂拥而至,作为热点舆情的应对处置方,必须树立起与媒体合作,甚至是服务媒体的理念。千万要注意摒弃对媒体的对抗意识,给应对舆情加大难度。
四是尽早介入舆情,适时进行回应。多数舆情事件中,涉事企业都是在舆情爆出一天内就有所响应,符合24 小时内黄金处理时间。回应的内容,要力求真实、客观、全面,既要有“声明”,又要有“证明”;既要表明态度上的重视,又要显示在原因、定性方面的谨慎,更要注意前后一致,不出现逻辑错误。如果漏洞百出,会让人质疑企业的态度、能力、立场和公信力,诱发更大的热点舆情。尤其在灾难事故处理中,要及时引入政府或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以官方定性引导舆情。而企业要做的就是“早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讲原因”。
五是注重解决问题、做好善后处理。舆情是由实情决定的,而热点舆情往往是由现实问题和负面事件形成。所以,解决好现实问题、处理好实际事件,才是应对舆情的关键和根本。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舆情危机已经凸显,企业却仍在“等”“拖”“躲”,这种做法不但不能化解舆情危机,反而更容易推高舆情。所以在面对热点舆情时,要做到该担责的担责、该解决的解决、该处理的处理。
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国有企业舆情信息工作,必须从企业大局出发,守好阵地、把好方向,推动舆论战线适应企业发展形势,积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舆情信息工作能力和水平,奋力开创企业舆情信息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