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守祥 宋静宇
电视剧《和平之舟》海报
当前,我们正处在百年变局和民族复兴的新时代。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由中央电视台、海军政治工作部和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电视连续剧《和平之舟》,不仅是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影视项目,也是全军“双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庆祝中国海军建军100周年的军事文艺重点选题。此剧在央视开播后,引起大众热议,好评如潮。它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创新表达了中国精神,让中国形象更加可信可敬可爱。
电视剧《和平之舟》,是根据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大型医院船十多年来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救援任务的先进事迹改编而成的。讲述了人民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营救“菲尔”号货轮、勇斗“优雅”号商船毒贩、赴国外进行灾后救援、开展“万里海疆行”医疗服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等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在“硬核”性的救死扶伤和柔软的“民相亲”中,热情讴歌了人民海军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担当,刻画出一个真实、生动、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展示出新时代中国“厚德载物”的国家气度与国家能力。
在人类战争史上,女性身影曾鲜明地出现在前苏联和美国的战争宣传海报上,这些宣传海报通过描绘女性强劲有力的手臂,塑造了她们在大后方的劳作形象,以表现女性对前线战场的支持。但无论如何,女性都与战场争锋无缘,那是男性建功立业的专有场所。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凸显女性在各种事业和各条战线中的重要作用,女性优秀人物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从女军事科技专家、女航天员、女飞行员到电视剧《和平之舟》里的女军医,都颠覆了以往“战场属于男性”的常规认知和刻板印象。很多杰出女性与男性同台竞技并不断加入曾经只属于男性的队列,在现代社会与军事舞台上不断演绎着“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剧目。女性才能的不断提升和女性地位的巨大转变,首先源于当代中国社会女性“性别觉醒”与自觉赋能,其次,与中国社会对女性群体及其贡献的高度认可密不可分。
军医,是电视剧《和平之舟》中女主人公路阳主动选择的职业,也是她热爱的事业。当路阳困扰于医学问题,久思不得其解时,她主动放下对同事的成见,以及二人之间的矛盾,虚心请教张渡航有关枪伤的处理方法;当张渡航违抗指令,为救病患卸下口罩时,路阳理性且客观地指出这种行为是将全船人员置于险境的举动;身处被贩毒分子挟持的艰险环境下,路阳依然保持镇定,与贩毒分子斗智斗勇;还在有限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手术。以上种种,体现出女主人公路阳不仅拥有作为医生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谦逊的学习态度,也具有作为军人临危不惧的沉着冷静和机敏果断。电视剧《和平之舟》中塑造的女军医形象,通过种种细节刻画,用艺术的方式重塑了以往影视剧中女军人简单、刻板的形象。
电视剧《和平之舟》剧照
古往今来,海军及其舰艇的规模与数量都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由官方资助的,规模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出海行动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不过,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为彰显明王朝的丰饶富庶与大国风范。而在西方近代历史中,与海军形象同时出现并伴随而来的,往往是坚船利炮,他们或成为打开他国大门的利器,或成为占据他国领土的武器,因此总是具有一种侵略性。在历经近代百余年的屈辱之后,新时代的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了各种新技术、新武器,能够熟练运用各兵种、各舰种及支援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战术,大大提高了海上生存能力、机动作战与保舰护航的能力。可以说,人民海军及其舰船已成为中国国家力量的化身、人民安全与尊严的守护者,被赋予严肃、崇高的使命。
对于当今时代的战略判断,中国认为和平与发展是主流,我们长期奉行的对外方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友好交往,新时代的外交大主题是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基于此,人民海军与舰船便成为中国体现和平使命与人道主义的“使者”。电视剧《和平之舟》中的医院船,正是通过营救“菲尔”号货轮、开展“万里海疆行”医疗服务和执行“和谐使命”等一系列国际救援任务,生动展现出中国海军及其舰船的使命担当,是实实在在的生命救护和生存守护。依照国际惯例,医院船是现代海军中一种特殊的舰船,平日在海上训练、巡回,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战时则承担流动医院的职责。《和平之舟》里医院船的系列活动,不仅严格遵守国际法,还承载着中国的和平使命和国际人道主义理想,为处在危难中的国外群体提供无条件的、平等的救援。这种救援绝非是施舍,更不要求回报。
在电视剧《和平之舟》中,国家、种族、职业,甚至敌我双方的界限在医院船内都荡然无存,无论是从“菲尔”号货船中救出的幸存者,还是遭受台风灾难的难民,甚至是受伤的走私组织头目,医院船都予以接纳和救助。在医院船内,只有作为患者的病人,和悉心照料病人的医生。可以说,承载着和平救助使命的医院船,体现出中国海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使观众能够充分体会到中国海军保家卫国的能力和“化干戈为玉帛”的担当,展现了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2015 年9 月28 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 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局部战争持续不断,贸易争端不断上演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使全球化危机进一步加剧,困难重重的现实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瞻性。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程度空前紧密,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电视剧《和平之舟》剧照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是被蓝色海洋连结的数块大陆。茫茫海上,一艘飘扬着鲜艳五星红旗的医院船是生命之舟、和平之舟、友谊之舟、文化之舟。白色船身,身披红十字,“和平方舟”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亲切地称作“大白船”“中国之舟”。
在电视剧《和平之舟》中,医院船不分身份立场实行的统一救助,以及军医之间的虚心求教和相互切磋,都是求同存异和开放包容的体现;医院船对国际法的遵守与积极施展救援行动也是彰显中国理念和方案的证明。与此同时,严肃认真的中国军人绝非冷血无情,医生的严谨、热情、善良与仁爱同样可以透过军服散发出来,当代中国军人的形象得到了多维诠释。简言之,一艘医院船是中国化解人类冲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象征,这部《和平之舟》电视剧,也会让观众看到中国在共筑美好地球家园中的实际行动与不懈努力。
毫无疑问,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表演和生产,必须要倾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问题,既要深度触及大主题,又要能够把握基层生活与工作的脉搏,如此方可创作出接地气、有生气的文艺精品。也就是说,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有自身的文化意蕴与现实关怀。《和平之舟》是一部优秀的军旅剧,每一个角色都与和平方舟这艘医院船有关。电视剧用许多打动人心的生活细节艺术地、多维地呈现了军人和军属的真实生活,观众可以在剧情中逐渐认识角色,感受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我们这个时代不乏好故事,我们的时代也不乏英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就是这样一艘英雄船,船上的海军官兵们就是这样一群英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
每一个英雄家庭的背后,都会有平凡的军属支撑。电视剧《和平之舟》并没有回避如婚姻破裂等现实问题,“大白船”的光荣背后难掩生活的风浪。我们的太平盛世,靠的是这些英雄,以及英雄背后人们的负重前行。身为军人,尤其身为和平方舟上的军人,要承受的远比普通人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