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学术、学术体系,很少有人认真地探讨学术内涵以及学与术的关系问题,中国管理学界也是如此。然而,管理的学与术是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中国管理学学术体系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如果基本出发点含糊不清,何来中国管理学学术体系?更难产生中国管理学的学术引领者,即增加中国管理学知识存量,能影响学科方向的人,能创造性地产生中国管理思想的人。
问题的关键是既要阐释西方近现代管理理论是什么,中国古代传统管理理论是什么,又要注重两者之间的融合。“在管理上,理论与实践是什么关系;对于管理,怎样去研究?”(《刘源张自传》,2014年科学出版社)刘先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学与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也是中国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通常一门学科包括原理与应用两大范畴,学术研究也在两大范畴内。那么,何谓学术?学与术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关于学与术两者的关系,复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曾指出:“学就是原理,术就是应用。研究科学原理,是对真理的追求;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实践,就是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同理,管理之“学”是研究管理学的原理,是对人类社会管理真理的追求;管理之“术”是应用管理科学原理指导或引导管理实践,进而解决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可见,管理的学与术是统一体的两大方面,是管理学学术体系建设的基本出发点。那么,应如何创新中国管理学的学术体系呢?
一、从中国管理实践出发凝练中国管理学原理,形成学术体系。管理学原理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管理实践具象的高度凝练,成为管理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这就是说,管理之“学”是在大量管理观察、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原理、原则和普遍规律。它既能指导管理实践,又必须经受管理实践的检验。其正确性一旦被管理实践检验与确定,可以从管理学原理出发,推衍出各种具体的定理、命题等,进而对管理实践起指导作用。这就要求管理之“学”的研究者下沉,深入管理实践,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详尽地占有材料,以问题为导向,在管理实践中凝练管理学原理,进而指导管理实践,逐步形成学术体系。
值得重视的是:1.中国管理学学术体系的建立不能为体系而建立体系,特别强调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问题时,尽可能从全局出发,材料要全面,研究要系统,这样综合起来自然成为体系。2.公共管理也好,工商管理也罢,都需要一种理念的指导,需要一种管理思想的指导。在管理实践中凝练的管理学原理就是这理念和思想的策源地,管理之“学”研究者应该是这理念和思想的提供者,即理论和思想是否能够影响社会公共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影响他们的决策过程?管理者是否在引用管理学原理、思想的观点证明自己的管理行为?
二、古今中外管理学融会贯通,有机统一,守正创新中国管理学学术体系。中国管理学学术体系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管理实践的今天,伸出一只手向古代要学理,伸出另一只手向外国要原理。取得切实研究成果的关键是古今中外的融会贯通,即在于能够实现管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把中国古代的、国外近现代的管理学研究成果都“化”在中国管理学学术体系研究中,使当今中国管理学学术体系的研究立足于中国管理实际,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呈现中国特色。
创新中国管理学体系研究要克服片面性和狭隘性,使古今中外管理学融会贯通、有机统一。中国自近代社会以来,“中西文化争论”延续不断,以讲中外为主的“中外派”和以讲古今为主的“古今派”相对立。这是因为外国的今学与中国的古学思想基础不同,研究方法也相差甚远,很难统一起来。例如:西方现代管理学原理主要讲系统原理、管理职能原理、科学管理原理、权变原理等;中国古代传统管理学原理主要讲天、地、人“三才”之学,既讲“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又通古今之变,还重人际之间的人伦哲理。两者之间如何融合?又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学界的主流是引进的西方管理学理论。由于西方管理学理论缺乏中国人性基因,近些年中国管理学界开始逐渐反思并出现了《论权者谋》等管理理论和思想主张。其中《论权者谋》用文言格式行文,吸取了中国古代儒、道、法、杂诸家的优秀管理思想,分述修身、立道、驱心、勤人、谋事等内容,目的在于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视和传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优秀智慧。
以上举例而言,中外古今管理学理论各有所长。问题的关键是既要阐释西方近现代管理理论是什么,中国古代传统管理理论是什么,又要注重两者之间的融合。如果讲中外能以中为主,讲古今能以今为主,是一种新的方法加以综合,就可融会贯通、有机统一。这何尝不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具体体现?其实质是中国古代的、国外的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所用,并在学术上避免“崇洋”和“复古”的偏颇。
三、专注的同时注意跨学科触类旁通,注重从相关学科的联系中创新中国管理学学术体系。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元宇宙......推动新经济快速发展,督促管理学变革与创新,要求研究者既要注意跨学科触类旁通,又要注重从相关学科的联系中创新中国管理学学术体系。
笔者曾在《当量子管理遇见易之管理》一文中开明宗义地说:“世间万物之间往往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乍听起来觉得有些神秘或不可思议。但是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量子纠缠现象的发现,神秘或不可思议的现象逐步变成了能证明或理解的物理现象或现实状况。并且,因量子力学与管理学的融会贯通,产生了量子管理。”量子管理是西方管理学者跨学科触类旁通的学术创新成果。如果进一步将量子管理融合中国古代传统的“易学”及其演绎的易之管理,也是实现管理学学术体系创新研究的中国化途径之一,使当今管理学学术体系研究立足于中国管理实际,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是笔者撰写《当量子管理遇见易之管理》的初心。
那么,量子力学、量子思维、量子管理、生命系统、混沌理论与中国五千年的“易学”及其演绎的易之管理该如何融合?其核心是思想方法。在量子力学基础上形成的量子管理关注整体,并把物体之间无数已知未知的关系,看成决定万事万物的关键要素。这种系统思维模式与《易经》“天人合一”的系统思维模式基本相似。量子思维寻找复杂背后看不见的联系,进而强调组织、杠杆、创新、系统突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量子管理强调感应、关联、勾兑。与之相似的是《易经》的“天人合一”系统的整体结构性思维,建立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物等完整的宇宙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善于整体的、全息的思维方法。尤其是“易之生生”的理念,反映出世界的“生生化化”,注重研究整体构架中的“生生化化”功能关系,探寻从组织到管理“生生化化”的复杂性及其背后看不见的联系。可见,当量子管理遇见中国五千年易之管理的穿越式、多学科古今中外的大融合,正说明人类的认识是一个融合、创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未来中国式管理学学术体系也是在连续不断的融合、创新中发展。不是吗?